第六百零一章 作詩助興

長安城的人現在都知道之前投入一百萬貫錢的鄭家現在不但賺回了成本,而且還大賺了一筆。

這幾天鄭奇都是神采奕奕的,於是鄭奇又繼續了往日的作風,開始召集好友大擺宴席。

元善自然也在被邀請之列,晚宴都是由經發部給承包的,春滿園歌舞廳,快閃劇組等負責出演節目,藍田經濟開發區的幾個食堂師傅負責烹飪。

這些廚子還有從棉花商會找來的,因爲上次那一批廚子都讓李世民在參加完長孫家婚宴後給要走了。

因爲這個事情,差點讓藍田醫館的學生們沒吃上飯後來還是從別處抽調的廚子才臨時補上的。

爲此元善還吵着要開一所烹飪學校呢,很可惜實在沒有誰去響應,結果就沒有辦起來,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爲中毒事件,後來就沒有提過。

現在經發部承包宴席都是借用了幾處食堂的廚子聯合烹飪。

食堂的廚子做的基本都是元家菜。

這個元家菜就是元善提供的菜譜,主要肉食還是以豬肉爲主的紅燒菜系。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這個口味,比起煮食物要美味的多。

“來來來,今天鄭某高興,滿飲此杯。”鄭奇豪爽的道。

宴會開始,餐飲方式還是圍坐分食的習慣然後對面就是春滿園的直播們開始又唱又跳的。

幾個節目過後董成上臺了,站到麥克風前面,手拿摺扇,茶水在桌子,驚堂木一敲便道:“今天董成在這裡爲大家帶來一段短書,名叫李藥師陰山大破東突厥。”

就聽董成繼續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話說那一晚月黑風高……”

還沒等說下面的故事,一首開場詩就叫人喝彩起來,這時候的唐人對於詩詞歌賦都是非常有興趣的,聽了這首詩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含義,忠君愛國氣氛很快就被渲染了出來。

在座的雖然都是商人,但是沒有太平盛世他們又如何有安逸的環境來做生意呢。

而且這個時候的人對於大唐有如此強大的戰力都感到安全,而且身爲大唐人是非常自豪的。

尤其是商人們,在面對番商的時候總是有種無形的優越感,畢竟唐人有唐人的驕傲。

這也是大唐盛世營造出來的。

董成今天發揮的很好,這篇短篇的作者是李彥,就是一開始教他們“學句”的那個經發部的人,只是這個故事再拿給元善看之後便有了這一首詩。

在講到李靖與李績和平一處攻打陰山的時候,還出現了勇猛將軍蘇定方的名頭,兩百奇兵奪取了頡利的牙帳這種精彩的場面自然會有,又彰顯了一下北衙禁軍的戰鬥力,被傳的神乎其神,聽到衆人是聚精會神,不過主要還是講解李靖的策略,一段書說完用了三炷香的時間。

這期間一衆人聽的是大呼精彩,鄭奇道:“董先生說的好,看,快快看賞。”就這一段書,董成就賺了十貫賞錢,加上出場費和今天白天緣來茶樓說書的賞錢,穩穩的一天收入三十貫錢上下。

董成現在的小日子過得很是滋潤,每天都能夠喝上一口好酒,最近又購置了三輪自行車,每天出行都十分的方便。

就在董成接了賞錢要下去的時候,鄭奇突然問道:“董先生,這故事的開頭詩是何人所作啊,不知可否說出名字也讓我們這些俗人有機會結實一下。”

董成嘿嘿的一笑,道:“那人不是別人,不就是坐在你們身邊的元僕射麼。”

董成說話速度太快,元善都沒有來得及使眼色,就被供出來了。

衆人皆驚,因爲元善的才華中似乎很少作詩,而且似乎並沒有聽過他有什麼詩文傳播出來,今天一首詩立刻就叫人刮目相看了。

不是說之前這些人對元善的才華不重視,而是這個時代讀書人的地位實在是高。

“沒有行到元僕射竟然也是詩詞高手,果不其然,能夠創作出奇特風格的歌詞怎麼可能不會寫詩呢。”鄭奇驚訝的叫道。

“元僕射,雖然在這裡的都是經商的,但是說實話讀書人也是很多的,善詩詞者也是大有人在,今天這麼高興還有幸聽到元僕射的詩,不如今天咱們就以詩助興吧。”鄭奇立即道。

“一羣商人搞什麼詩詞歌賦啊。”元善心中鬱悶道。

“不如小弟先來,山下一羣鵝,噓一聲趕落河,落河扯鵝腸醫肚餓,吃完回家玩老婆.”

衆人鼓掌,元善無語,立即道:“敢問這位兄臺是江南四大才子哪一個?竟然有如此絕句,真是絕啊。”

心中卻是腹誹道:“丫的是穿越來的吧,你感否認看我不弄死你。”

“只是開個玩笑,活躍一下氣氛,在下失禮了。”那人立即應道。

“還好你不是認真的,不然恐怕讀書人肯定會打你。”元善道。

“哈哈,元僕射真是會開玩笑,接下來不如就讓元僕射作詩一首好不好。”鄭奇道。

衆人立即驚呼出來,現在這喜人都是喝高了,有些醉態,元善不想破壞氣氛,畢竟賺了人家的錢怎麼也點給點面子,服務至上麼,於是便道:“既然大家如此雅興那本侯爺就不客氣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元善說着說竟然唱了起來。

瞬間所有人接着酒意都感覺和有種飄飄的感覺,加上緩慢的節奏與動人的旋律,鄭奇等一種商人還不覺得怎麼樣,可是今天出來表演的春滿園的姑娘們一個個全都癡了。

幾乎瞬間都快撲到元善身上去了,元善不能的一躲,結果妙蓮姑娘直接就摔倒了。

“哈哈哈,衆人狂笑。”聽着聲音就該明白這些人全都喝高了,纔想到這個時代一些讀書人大部分都是這樣喝高的,不知道是真的能夠體會詩中的意思還是純粹是因爲蹭酒喝。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八百七十一章 被堵路上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棉花項目申報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秦王破陣樂第九百九十四章 獨立部門第五百三十一章 申國公到訪第九百九十七章 五萬新兵第六百五十三章 火鍋店相遇第七百五十六章 海盜第二百四十九章 酒會策劃第三百四十章 宣傳廣告第九百九十一章 逐級升學第三百章 六名女賬房第一百一十二章 能回家了第九十六章 杜伏威之女第七百三十章 果然是死要錢第七百八十八章 藍田縣開國公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種植項目第五百六十九章 抓捕行動開始第六百六十七章 魏侍中的好奇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冷飲店與火鍋店開業第一百四十三章 是來洗澡的吧第六十三章 尉遲寶林回來了第九百三十七章 鳳州來信第一百七十三章 加入裁判隊第二百八十章 小火鍋第一百二十一章 準備禮物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靖上門第四百一十章 新豐縣的變化第五百八十一章 長孫衝的形象第三百五十二章 專利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選擇禮物第六十二章 做個火柴容易麼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齊王李佑第八百零四章 不好,有詐!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售蒸汽板車第六百二十九章 樸至善第八百一十六章 放他們離開第八百八十八章 橡膠鞋售罄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壺茶五百文第五百一十三章 開礦授權會議第七十四章 開心棋館第七百七十九章 南北通商第七百六十八章 發現礁石第七百三十八章 週記布行周青第九百五十二章 太子出宮第六百九十八章 皮革工坊第九十章 元家二夫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歷史放過誰第二百七十一章 場面很亂第七十八章 扎針拔罐病好一半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家調料第一百七十三章 加入裁判隊第四百二十三章 無底洞第一百三十九章 月事巾第六百九十八章 皮革工坊第八百八十三章 兩門生意第七百三十六章 開店熱潮第九百九十二章 滄州會議第九十四章 火柴的誕生第七百八十章 回到滄州第五百八十章 麗質的禮物第八百二十八章 釋放欽贊第五百四十三章 快閃話劇組第八百八十五章 天然橡膠第七百六十七章 薛仁貴的箭術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車計劃第六百九十二章 蘭州都督手諭第三章 藍田元家第九百九十六章 副都督張亮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第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遣唐使第五百一十章 自作自受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時工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車計劃第六百三十九章 嶺南碼頭計劃第七百二十三章 獅武社第七百九十章 迎賓樓第五百七十七章 滄州船廠竣工第六百六十二章 蘭州鐵路第八百五十章 利來利往第五百七十七章 滄州船廠竣工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子的入股計劃第五百五十六章 陛下的安排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售蒸汽板車第六百二十七章 小商品牙刷產業第一百六十三章 衝進杜府第四百零五章 起痱子第九百一十八章 參觀工廠第一百一十四章 蠟燭代理商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帝王的角度第五百一十八章 購買人口第五十四章 棋如鬥智第七百零九章 商業家族第七百八十七章 搞事情的魏徵第三百三十二章 特色小火鍋第八百零七章 祿東讚的建議第二百三十三章 商人的臉皮第九百二十九章 糧商壟斷第五百三十二章 探班醫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