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都督

大唐的該組如何了,元善不知道,但是東海州的管理制度全都是按照大唐的計劃進行的。

一個月的時間將一些管理機制處理的井井有條。

東海州遷移過來的人數有三十萬人,加上一些工人商人等,若是算上東海州駐紮的兵馬總人數將近五十萬人,人數不算數多,地方又比較小所以管理上要輕鬆一些。

四個主要行政區域,每個區域按照行地方行政院,經發部,教育,醫療,律法衙門等等推廣開來,地方區域下設的縣級同樣有這些部門,但是大部分都是簡化的,一個月的時間大家都在適應着,好在他們都適應了改變。

京都便是東海州的行政中心,最高的行政院就設立在都護府內,而都護府的名稱並沒有改變,這裡依然是李治的封地。

元善對這種事情沒什麼感覺,大唐的消息上週傳來的是各個州府都已經開始推行相關的改組了,想要完善可能需要時間,他猜測時間可能會長一些。

都護府是辦公與生活一體的,畢竟是皇宮,房間多地方大,而且他不在的這段時間裡都已經做了相應的改造,環境是沒得說。

東海州京都的大街上,燕北和薛仁貴兩個人倒是威風八面,他們在這裡可都是有官身,看家護院從國公府到現在負責整個東海州的百姓安全,沒啥事兒不願意在辦公室帶着便只能走街串巷到處的巡防,通過調查來爲東海州做一點事情。

大街上人並不多,大部分都是過路的馬車車隊之類的,東海州正處於高速建設期,哪裡有那麼多的閒人跑街上瞎逛,全都在努力的賺錢。

兩人查訪調研的時候,正好有一對人馬過來,爲首的是單道真。

“燕大叔,薛仁貴你們幹嘛呢?”單道真坐在馬車上招呼道。

“出來隨便轉轉看看當地官差有沒有偷懶,你不在都護府保護國公爺安全,怎麼出來了?”燕北問道。

“哦,長史大人想要出來體察民情,藍國公讓我等護衛。”單道真說道。

東海州長史,沒錯就是杜千羽,就見後面馬車上杜千羽應聲道:“燕叔,你們要不要與我們一起同行?”

“二夫人,要不我們再調集一些人手沿途保護可好。”燕北詢問道。

“不必了。”杜千羽說道。

“有單將軍護衛,我等就不同去了。”燕北道。

“你們的事兒也不少,也好,先就此別過吧,單將軍繼續走吧。”杜千羽道。

“是。”單道真立即應道。

從元善離開東海州後,大小事務全都由高表仁來負責,大大小小的事情哪裡能負責的過來,如今他們回來了,很多事情都需要仔細的查看一番,杜千羽又是那種做事情很認死理的人,她的職位如同東海州的大管家,事無鉅細她都要了解清楚,了從工作報告上了解的東西還需要落實到實際才行,所以她今天便開始投入到工作當中。

高表仁現在可是非常高興,他不用那麼忙了,事情多根本忙不過來,所以辦公效率始終上不去,元善到了之後帶來了不少新任命的官員,行政上做了一些調整,東海州的事物全都有人來接手,他就只要負責經發部的工作就可以了。

四個島上,京都這個版塊發展並不是最快的,而是大唐商貿行的所在地九州島,現在的九州島上工坊林立,造紙廠的規模尤爲壯觀。

現在的造紙廠有一半正在全力生產衛生紙,以供應東海州百姓的生活所需,收益成績相當不錯,而且是消耗品產量上目前都是供不應求的,所以經發部計劃還要繼續擴大造紙工廠的規模。

其他的行業發展也十分不錯,魚業的發展十分快速,現在除了捕捉海里的雨之外,還鼓勵百姓進行人工養殖,雙管齊下能解決島上很大一部分肉食需求,至於水果什麼的就相對比較缺乏了,經發部正在想辦法進行這方面的種植。

四個船廠建設的是有條不紊,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讓建設速度還是很快的,畢竟是相對專業的工人。

九州島商貿行內,這裡仍然是經發部的辦公地點,而蛟龍號就停靠在附近的港口。

打漁種地的人佔了不少,現在的耕地面積還是很富足,現在已經不用在擔心糧食問題了,島上的收成完全可以支持他們生活,而且還會有一定的收入,再做一些工,收入都很不錯。

元善跟高表仁一起將大部分資料整理了一下,建設速度很快,四個島嶼上的樓羣都是按照標準建設,商城,各種配套設施齊全,未來不久的時間相信東海州的居民生活會慢慢好起來的。

田遠,周儒兩人帶着一行人進來,道:“我等前來報到。”

元善見兩人面容嚴肅,就像是要打仗一樣,立即笑道:“放鬆一些,東海州現在可是沒有戰事的,叫你們過來是要傳達陛下的旨意。”

田,週二人都十分恭敬的跪地準備接旨,元善笑了笑讓他們起來道:“這是聖旨你們自己看吧。”

高表仁見元善傳達聖旨如此隨意,心裡是暗自擔心,對陛下不尊重的行爲,要是讓有心人散播出去,恐怕時間就不會那麼簡單了,可是想了一下沒多說什麼,換成別人他倒是會擔憂,可是眼前這位藍國公貌似有恃無恐,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裝糊塗。

田遠和周儒打開聖旨之後,看的仔細,組建鍛鍊大唐艦隊,從現在起他們將聽從於元善使喚,直待到大唐海兵出師那一天,再向陛下交回海兵兵權。

現在開始十艘戰艦全都要聽從元善的安排,兩人立即同聲道:“末將參見大都督。”

高表仁一陣茫然可是一下就明白了,聖旨就是給元善兵權,大都督,十艘戰艦的力量,何其恐怖。

“既然明確了各自的職務那就按照上面的計劃進行吧,你們分撥戰艦去滄州那邊招募將士,開始操練起來,希望早日能夠做出成績,本國公也能早些回去啊。”元善囑咐道。

第六百九十二章 蘭州都督手諭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唉頭疼啊第二百四十八章 會員消費卡第七百七十二章 瑪瑙翡翠第九百一十六章 蘭州菜刀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官失財第六百五十六章 金釘棗陽槊第五百五十章 狀元書局第三百五十章 百貨商城第七百九十五章 吐蕃來犯第九百六十八章 大唐皇家學院第八百七十七章 長生與不死第三百一十章 校場放炮第九百四十八章 安排第七百二十七章 冠名商家第十一章 魯班宴第七百一十章 督建大明宮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封第一千零三十章 找到黑貓第二百九十三章 廣告第三百一十四章 司竹園巧遇第十四章 藥膳棚子第九百九十二章 滄州會議第五百七十六章 巨無霸第三百八十六章 固定資產投資第一百三十五章 瘋狂的商人們第三百四十六章 冷飲店與火鍋店開業第六百五十七章 達爾達出手第九百章 八十萬貫交易第四百九十五章 合成橡膠第九百一十章 蘭州鋼鐵廠第五百一十六章 參觀舞廳第四十九章 將千羽許配給你第一百二十三章 醉酒的衆女第五百五十九章 商業合作第四百五十二章 綸布第七十章 大唐灌鋼第八十八章 第一筆水泥生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李秀寧的表白第四百二十四章 鐵礦事宜第一百五十五章 震撼出場第一百四十八章 蒸桑拿第九百二十五章 太子的夢想第五百四十一章 新行業的崛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沒剎車第一百八十七章 財務危機第四百八十五章 太子受驚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開學儀式第七百零四章 牛馬市場第三十四章 女婢家丁第七十五章 熊孩子們第七百八十九章 參觀動物園第七百五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雞冠油第三百七十一章 紅拂女的面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七百七十一章 寶藏第九十七章 和平坊蠟燭商店第九百七十六章 勞動力不足第八百九十五章 善嘉與吐蕃使者第七百四十八章 仿製的窯第九十四章 火柴的誕生第四百三十三章 獨孤氏血脈第二百一十六章 杜千羽的廚藝第七百一十七章 藍田縣房契第一百五十七章 棉花商會第八百八十七章 橡膠底皮鞋第一百一十一章 整人計劃第六百二十章 教育第四十五章 路遇狀況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提賜婚第九百八十五章 一貫面值錢票第九百二十章 蘭州鐵路擴展第二百三十六章 素女經第六百三十七章 元家食品工坊第七百三十二章 驍龍號第五百九十章 押平局第九百三十七章 鳳州來信第五百六十七章 外來戶第九百九十一章 逐級升學第五百一十一章 元善三策第五百一十五章 舞廳內部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兵東突厥第七百一十七章 藍田縣房契第四百一十八章 鳥瞰圖第七百五十二章 出海捕魚第四百一十七章 溫泉項目第八百零八章 襲擾不斷的騎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倉庫視察第八百七十五章 民情調查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豪投八十萬貫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太子傷情第八百六十四章 三島在手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思考第五十五章 回家第二百四十章 調任兵部侍郎第三百六十六章 倉庫視察第四百章 經濟發展部第二百零三章 不打不相識第九章 枯茗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