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遷

“中書監,不知道朝臣們是怎麼說的。”賈南風合上了盒子,走出來正好見到張華,就開始詢問朝會上的情景,她此時是春風得意,宗室楊氏全部倒下,整個晉朝都已經在自己手裡,南征的燕王也很本分,並沒有像是一些流言蜚語說的,聚兵十萬圖謀不軌。

“朝臣都是贊同的,相信運河很快就能啓動。”張華微微低頭的把朝會上的事情都說了一遍,簡直是團結一致其樂融融。

賈南風嘴角微微翹起,這一點都不意外!晉朝名士都非常有錢。除了石崇、王愷,還有裴楷、樂廣、王衍、庾敳、王澄、阮瞻、衛玠、謝鯤,都是出身世家大族,沒有一個是窮人。

大名士王衍雖然超凡脫俗,嫌談錢俗,鄙夷的將之稱爲“阿堵物”,但家裡的錢可以堆滿臥室,堵住出路。和張華同時輔政的大名士王戎既貴且富,區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屬,洛下無比。還有,王濟王武子吃飯都用琉璃器,有百餘個婢子,穿差綾羅綢緞服侍,做菜用的豬都用人奶喂大。

洛陽名士衆多,非富即貴,圈地建宅,僅僅是洛陽本地的土地,當然有些撐不住這麼多大名士的花銷,淮南糧食對洛陽已經越來越重要了。名士太有錢了,顯得國庫都有些空虛,也是因爲他們太有錢了,顯得洛陽的商品有些撐不起他們的消費。

王侯都是有食邑的,這些食邑都是從國家土地裡劃出去的。食邑上的物產原本要交歸國庫,現在都歸侯爵等個人所有,所以食邑的數量直接影響國家的財政。遍地侯爵、公爵,在富了個人的同時,是國家財政收入的減少,是國力的減弱。

“這些名士都同意,少見的意見一致。”賈南風很是想笑的道,“看來青玄時間不長就要班師回朝了,可惜他回來,汝南王已經不再了,不然也是有意思的事情。”

司馬季之所以南征就是被太宰汝南王司馬**走的,要是司馬亮現在還活着。少不了又是一番針鋒相對,張華默然不語,並不願意在這件事上發言。

“不過燕王奏疏當中說,要修建兩座城池之後在回來,一座用於做佔州首府,定名爲瀾滄,隔江對面則是扶南國的國都,燕王此舉很玄妙。”張華開口詳細的說了司馬季的計劃,並且告訴賈南風,燕王可能短時間內海回不來,正在進行收尾工作。

在這個時間,鮮卑騎兵分成許多小隊,四處出擊,對整個扶南國進行掃蕩,一直遠至那瀾滄江上游地區,專門搶掠劫殺牛羊等物資,給了當地各部落沉重的打擊。

鮮卑騎兵繞過城池,專門在野外對落單的小村落下手,首先也不殺人,專門搶東西。使得各部人口雖然沒有太大的損失,但是牛羊、糧食和生活物資卻損失慘重。

等到東西搶完了,纔是抓人的時候,這不是僅僅是慕容運自己這麼做。如果把視線放在扶南國都,人們就會發現,司馬季根本不比慕容運強多少,只不過是胡騎在野外這麼做,他在扶南國都這麼做。

“南遷必定要進行,不同意都給我殺了。殺幾個人讓扶南人看看,他們自然就會擁護南遷了,不然呢,還是不長記性。”司馬季面不改色的對禁軍士卒下令,用實際行動證明,胡騎這點道行算個屁,他比胡人還狠。

他有的是船,兩千五百搜大船足夠搞定扶南人了,如果不夠沒關係,砍樹再造,原料都是現成的,走水路還提高效率,減少沿途的病患。

瀾滄江東側,祖逖做的事情也差不多,同樣是在對還沒有發現的部落進行勘察。只不過沒有燕王這邊這麼直接,長山山脈以西,瀾滄江以東,都是祖逖掃蕩的地區。

中南半島主要山脈,湄公河與南海水系的分水嶺,與海岸並行,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的緩和弧形,是越南與老撾的分界山嶺。山脈的地質構造複雜。在後世這是越南的西部邊界,長山山脈阻擋了越南西進的步伐。

如果越南用擬人化比喻,長山山脈相當於一個人的骨架,橫山關就在長山山脈的中間。

“祖逖將軍說,別的都好說,就是山中的部落不容易接觸,這簡單,贏得不是就來懷柔的,封官給印!”聽着祖逖派來的信使,司馬季一想到長山山脈的地形,也是一籌莫展。

理論上燕王當然也希望國家越統一越好,最好連語言差異都消滅掉那纔是好事,全國看起來一樣最好不過。可實行起來就呵呵了,根本不可能成功。

就江南這個碎片化的地形,現在又加上中南半島這種更碎片化的地形。幾乎註定了十里不同音的事情還會發生,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割據的風險是有的,統一天下就不能指望他們,他班師回朝之後,以後在華北大平原和東北想想辦法吧。

搞定了東北華北,其他版塊就算是作亂,也能控制住。因爲華北和東北是兩個完整的版塊。至於變成日韓那種單一族羣社會,那更是想都不用想。一個孤島一個半島,中國的朝廷又能把中國變成那樣,這個執政力都可以打外星人了。

一個小小的長山山脈,燕王現在都啃不下來,也不能浪費時間在這裡和裡面的部落捉迷藏,那麼就只能懷柔對待。反正在山裡面居住,註定人口不會多。

“到時候一把火燒了這個舊都,看誰還能來留下?”唐沈惡狠狠的提議道。

司馬季瞟了對方一眼,讓唐沈心裡直打鼓,才拉長聲音道,“也不是不行,不過我們不能親手做,把火把發下去,讓他們自己燒。”

“殿下高明!”唐沈馬上承認自己的錯誤道,“這樣這些扶南人就再也回不來了,高!”

“和高明沒有關係,不如說夠狠毒。”司馬季一點也不掩飾的開口,他必須提醒自己,現在這麼做的事情是惡事,不能像是那些士族那樣認爲天經地義。一旦這種認知被改變了,那他今天可以在扶南這麼做,以後也可以在中原這麼做。

他可以眼睛不眨一下就命令在這裡屠城,以後就可能眼睛不眨一下屠了中原的城市。說不定到時候他這個後世人,早就習以爲常,不覺得自己的行爲有什麼不對了。

燕王爲何總是和胡人混一塊,因爲他知道自己的行爲和胡人沒區別。只不過呢,他比胡人更愛惜自己的羽毛,漢人對待更南方的民族,其實和胡人不斷扣關是沒區別的。

司馬季是看過民族分佈圖的,後世泰國和緬甸的主體民族可都是跨境民族。這兩個國家曾經反推過中原王朝麼?如果歷史記載的正確,緬甸有兩次嘗試過,但都沒有成功。既然沒有成功,那麼緬甸泰國的的主體民族,在中國境內出現就只有一種可能。

這兩個國家的主體民族,曾經生活在中國境內,所以後世纔會還有部分人成了中國的少數民族,只不過在某個時間段,就像是胡人扣關一樣,被中原人推到了中南半島。

“扶南人主動南遷,真是識時務。”當着唐沈的面,司馬季漏了一點口風。他不希望留下自己強迫扶南人南遷的證據,所以怎麼辦呢?

“扶南人感召上國之恩德,主動南遷,殿下不必多慮。”唐沈順着話接口道,“不會有人將此事記錄下來,小將已經跟隨軍書吏說過了,他一定不會多嘴。”

“不知道廣州水師的木料準備的如何了,等到探馬來報,南遷就開始。”司馬季想了一下覺得沒什麼問題,南征結束相信大晉首富就換人了,什麼石崇王愷,不過是做生意、搞壟斷,他燕王一出手就搶了兩個國家的國庫。

燕王南征第九個月,扶南國都附近的土地上,出現了這個國家幾乎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人流,這些人流的組成包括扶南中部的扶南人,以及周圍的各部落。都是被慕容運長時間以來不斷搶劫,最後迫不得已投降任憑處置的。

按照我大晉的解釋,這些可都是主動把自己賣了的自賣民,和綁過來賣的奴隸完全不是一回事,慕容運率領胡騎,隔個十天八天就過來掃蕩一圈,還不殺人專門破壞。要是司馬季一直不撤軍,這些部落遲早被餓死。

各部族的人都被搞怕了,一個個都非常老實,積極配合南征軍的南遷工作。他們紛紛收拾好細軟,帶上農具,在南征軍的護送下向南進發。人流匯聚的越來越大。

已經把扶南王宮和各個官吏的府邸搜刮乾淨的燕王,把洗劫的財寶裝船之後。便讓禁軍遞給這些國都一等人火把,看着這些人親手將舊都付之一炬,大火熊熊燃燒,並且很快蔓延到全城。

不少親手放火的扶南人低着頭,不敢流淚,怕讓看着自己的禁軍士卒看到。最後低着頭加入到人流當中,司馬季看着成功毀屍滅跡的扶南國都,心中豪氣頓生道,“太平盛世。”

“太平盛世!”所有禁軍跟着自己的統帥高喊道,南遷正式開始。

第四章 王府日常第六百四十四章 北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羅馬正統第三百四十章 相談甚歡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九十章 我反對第六百四十三章 滅驃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子無悔第十章 九州之首第四百四十九章 洗劫趙國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二百三十三章 白手套勿吉第二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四百二十章 密信入鄴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五百五十四章 轉身回首掏第二百五十章 進軍金剛山第八十一章 發難第一百九十九章 賣個好價錢第二十九章 割發代首第二百七十章 進軍東濊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個承諾第六百五十五章 正式西征第五百一十八章 本王都多窮了第四十八章 毫無英雄氣概第五百章 人定勝天的王浚第十一章 帝都洛陽第四章 王府日常第五百六十五章 你們爲何而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陸雲上門第五百五十六章 幷州歸燕第一百五十二章 入朝第一百九十一章 城內動靜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國之君第四百七十二章 司馬冏的安排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山城破第二百四十九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六十七章 各打各的第十章 九州之首第四百八十章 利益集團第五百四十二章 水下有鬼第四百六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而勝之第九十四章 餅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你何用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埃及記第四百五十八章 瓜分勝利果實第二百八十二章 幽州無外患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廟第二十一章 太史局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一百四十九章 朱羅帝國第七百二十二章 亞歷山大和約第五百五十一章 百姓的勝利第五百二十一章 大捷?打劫。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國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滅真臘第四百章 淮南王出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放火燒山第三百八十章 景帝一脈第四百七十章 霸府臨朝第四百九十七章 河北漸亂第二百七十二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你們爲何而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會盟第八十五章 刺史低頭第六百六十章 河中聯軍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瀋州第二章 奴隸買賣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個承諾第六百零二章 釣魚執法第六百九十二章 精羅震怒第二十九章 割發代首第五百二十二章 列陣迎敵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賞第六百二十章 杯酒釋兵權?第五百九十二章 本是同根生第三十六章 徵徭役第四百一十五章 呆若木雞的孫秀第二百四十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中亂起第一百三十四章 飄飄欲仙第九十九章 那可是個好地方第三百一十二章 測試板甲第五百九十三章 外戚的戰鬥第四百八十九章 司馬顒的決斷第五百五十章 冤獄第四百六十章 齊王同意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摸底第二百七十八章 和談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中亂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二十章 感謝三哥不殺之恩第四百二十九章 略施懲戒第二百五十四章 悄然離去第二百九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六百零八章 法儒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調離第六百六十二章 燕王掄大錘第十五章 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