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執法嚴明

“常山王何必如此呢!”路過常山國的時候,司馬季不得門而入,司馬乂避而不見,最終他只能悻悻離去。

“殿下,燕王已經離開了。”內宦低着頭對常山王司馬乂彙報道,“奴婢能看得出來,燕王其實是有些惋惜的,這種時候宗室諸王大多回避殿下,只有燕王如常相交,殿下爲何避而不見呢!”

“正是如此,本王纔不能見燕王。本王現在還要閉門思過!”背對着內宦的司馬乂閉上雙目,直到現在他還記得兄長司馬煒被鴆殺的場景,一着不慎滿盤皆輸。這是楚王的死交給他的教訓。

燕王和齊王的見面地點並不在洛陽,司馬季回來的太快了,司馬冏還沒有動身前往洛陽,最後他在趙國停留一下,和齊王司馬冏在別人的封地當中見了一面。

一番長談之後,司馬季目送齊王前往洛陽才慢悠悠的上路,這洛陽成了標準的圍城效應,有人想要出來,更多的人想要進去。

反正有五百禁軍保護,等閒的毛賊肯定不敢出現。既然不會有人不長眼的出來搶劫,司馬季直接制定了非常詭異的行進路線,在各郡各國穿行。以後的戰場總要親眼觀察一番才行,畢竟這個年代的製圖很差,他在交州按照後世記憶畫的地圖,都比現在的地圖標準,至少在宏觀上是這樣。

還有一點就是親自購買糧食,用來計算晉朝的物價。剛剛和洛陽的鉅富們談笑風生,燕王對晉朝的銅錢購買力出現了一些懷疑,在沿途都購買糧食,用來計算晉朝貨幣的購買力。各地的物價並不一致,不過到沒出現天地之別,平均算一下,一斗糧食在三十錢左右,這個物價已經絕對不算低了。

一斗十二斤,這麼一算,就拿八王之亂已經到了最後階段的庾敳來說,歷史記載他家產兩千多萬錢,他的銅錢能買一千萬斤左右的糧食,庾敳和王愷石崇根本無法相比。他這種級別的富豪,在天下大亂之前,晉朝有太多了。

至於王愷石崇,庾敳的家產如果是這兩個人在消費的話,根本頂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破產。

“大本營還是要好好經略!”轉眼已經過了范陽國,司馬季到了燕國境內,兩天後就進入薊城,一路行來燕王已經對購買力有了一點認識,直接讓主簿把胡人將領的條子收上來,結算工錢。

“對了,燕王,本來以爲你還要在洛陽呆一段時間,難道那些戰俘開鑿運河,你不去監督麼!”一到了結算工錢的時間,慕容運纔想起來他們抓戰俘的目的,怎麼燕王就直接回封國了,不繼續完成自己一直倡議的工程。

“如何使用那些土人俘虜,洛陽的朝臣比本王更有經驗。”司馬季看着慕容運一語雙關的解釋道,在壓榨奴隸的方面,這些士族還用他來教?不過反過來教育他就不錯了,只要稍微加大一下力度,死亡率就會爆發到一個恐怖的比例。

已經取得了士族先進經驗的燕王,現在深感冤枉,怎麼自己就落下一個橫徵暴斂的名聲。那幫各個比自己狠的士族,怎麼一個個都是大名士?明顯是燕國百姓的日子舒服得多。

想了半天,司馬季都不得要領,只能歸咎於自己徵發徭役的規模太大了,所以纔會造成這種局面,不過沒關係,明年還是要徵。

薊城比洛陽冷得多,這個月份正是皮貨緊俏的時候。第二天燕王就換上了一身貂皮披在身上,晉朝朝臣對貂皮絕對不陌生,朝臣頭頂官帽上,有蟬形圖案的金鐺爲裝飾,並插上貂尾,稱爲貂蟬冠。

趙王司馬倫篡位後,濫封官爵,只要是王親宦戚、親信部屬,即便是奴卒廝役,亦封以爵位,貂尾就不足了,用狗尾巴代替,這就是狗尾續貂的來歷。

不過麼,薊城不是洛陽,貂皮在這裡是一點不缺乏的,過了遼西郡以北,到處都是原材料,只要燕王想,就可以一天換一套,一年不重樣。

“一共一百四十多萬錢麼!”司馬季看着賬單,當着慕容運一衆將領的面道,“剩下的五十多萬錢,按照出兵的比例平均分一下,給戰士的勇士家眷一些。南征期間有賴於諸位的鼎力相助。區區一些錢財,本王不會吝嗇,你們是知道的,本王一直視你們爲一家人。”

“大王有事儘管吩咐就是!”一些胡人將領直接開口道,“有燕王令,萬死不辭。”

“本王需要幫助的時候,一定會開口!”司馬季也不矯情,倒不是他的籠絡起到了作用。主要全靠同行襯托,有洛陽朝臣士族的襯托,他在胡人心中偉岸的形象永遠不會倒塌。想在晉朝找到一個不太歧視胡人的朝臣,有點費勁吶。

像是司馬季這樣的不敢說是鳳毛麟角,但也沒有幾個,後來八王之亂之後諸王纔開始拉攏胡人,他絕對不能這麼做,臨時拉攏其他軍閥的常凱申元帥,還虎踞寶島封鎖大陸呢。有事了才臨時拉攏,你不把胡人當人,人家也不會把你當人的。

把這些胡人將領留在薊城幾天,等着其他部落派兵來接。這也是爲了安全,晉朝內部不太平,塞外更是如此,沒準就有草原馬匪真敢下手,劫了這筆錢。

那肯定不行,這筆錢是燕王的,只是暫時放在這些部落當中保管。就像是燕國,他當然是燕國幾萬戶百姓的,但它終歸是司馬季的。

送這些胡人離開,都快凍僵的顏嚴纔開口道,“今年的冬天有點冷,殿下還是早點回府爲好,臣下們都等着呢。”

“不要和我說天氣怎麼樣,冬天冷不代表夏天不會到。”司馬季冷着一張臉,他就討厭有人說天氣,都是外在原因,你冷更北面不是更冷。

司馬季首先要知道一年來燕國發生了什麼事情,常規方面當然要聽這些臣下集體彙報。比較隱蔽的事情,他就專門私下來了解。

“這件械鬥的事情是怎麼回事,人都抓了麼?去年燕國有多少罪犯應該判死刑,都覈查了沒有!”司馬季詢問着廷尉,手中拿着一張紙問道,“上面說是因爲一個癡兒,對一個未出閣的女人進行騷擾,導致了兩個村寨械鬥死了三四個。”

“是的,殿下,參與械鬥之人都應判了徭役,這是因爲北平郡遷來了不少幷州百姓,剛剛遷徙過來的時候,就出現了一點矛盾,兩個村寨是上游河下游的關係,原來就有所不睦,這次確實是因爲一個癡兒導致的械鬥。”廷尉站出來開口道,“現在都在幽州大牢當中,這種事情臣下也沒有太多的辦法。”

司馬季有些無奈的點頭,這個械鬥真是古代一個頑疾。歷史上最爲知名的應該算是土客械鬥了,他本以爲拆了大戶重新編輯保甲制度,就不會有這事情了。現實總是如此的打臉,因爲不同村落仍然有歸屬感,碰到這種事情還會點火就着。

衝突的本質,在於爭奪生存資源;而其極端形式械鬥,則是鄉村爭奪資源的一個極端形式。一旦結仇了,就和生存資源無關了,仇恨一旦產生。

“那個癡兒是怎麼處理的!”司馬季重新看了一眼卷宗詢問道。

“殿下,那個癡兒還在外面,雖然是他引發的,可對方不是一個正常人,我也沒法處理。”廷尉搖頭苦笑道,“難道還能抓起來麼,他什麼都不懂。”

“不但要抓起來還要斬首,這種人不能生產只能吃,留着幹什麼。下次在犯病了,傷了其他人還不管麼?”司馬季一開口讓所有人都鴉雀無聲,“把正常人砍了腦袋,留下一個癡兒繼續活着,這不就是給其他人說,只要你能裝瘋就能免責麼?”

“所有在押死刑者,一共二十五人,全部拉出來三天後處斬,讓刺史府發一個文書,讓全城百姓觀看,處斬之前要宣讀罪狀,用來震懾宵小之徒。”司馬季翻看所有的記錄,然後落在一個通姦殺夫、還有婆婆逼兒媳婦上吊的案件上,指着這倆案子道,“爲了表示法律之平等,先從這兩個案開始處斬。”

“殿下,第二件案子,老嫗歲數已經很大了,處斬會不會太過了一點。”主簿馮吉有些猶豫的開口道,“我大晉以孝治天下……”

“我大晉沒說母慈子孝是分開的,歲數大就免於處斬,這不公平。”司馬季不爲所動的道,“執法可以嚴酷,但必須要公平,斬首是可以的,但不能有的人斬首,有的人放掉。就用這種方式告訴一下封國的百姓,本王剛剛到家。”

“對了,楊英放出來了吧,處斬的時候派人去通知一下,他必須要在場。”司馬季像是想起來什麼一樣,“本王饒了他是爲了顧全大局,別以爲還能和以前一樣,在本王面前吆五喝六!”

分別問了產糧、煤炭、還有天津工期的完結,以及遼西郡的編戶齊民,更詳細的詢問之時,就剩下顏嚴自己留下。

第三百九十章 地圖開疆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騎衝陣第六百三十七章 修改歷史第五百一十九章 草原對決第五百三十四章 本王很看好你第十四章 永安裡第六百四十六章 面子工程第一百四十五章 鳳顏大悅第四百零四章 皆有反意第七十九章 殺羊、殺楊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抵梁山第五百七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六百八十六章 禍水西引第二百九十一章 蕭關第六百七十二章 匡扶波室第四百三十一章 司馬穎要響應第四百四十九章 洗劫趙國第四百五十六章 宮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鎮調動第二百六十章 民心可用第七十五章 陷害忠良第五百一十八章 本王都多窮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高車人第五百二十章 晚了就來不及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測試板甲第六百二十一章 開科取士第七百零三章 十字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司馬顒也怕背刺第三百二十九章 編纂地理志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下詔第三百零二章 懷柔相待第五百八十四章 太谷關之戰第六百一十四章 發難第三十八章 一吐爲快怎麼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謝燕王不殺之恩第六百九十九章 釋放馬庫斯第四十一章 朝堂爭論第一百二十六章 這是蒸餾?第七十四章 燕王奏疏第五百章 人定勝天的王浚第五百二十章 晚了就來不及了第九十三章 陸機第六百六十章 河中聯軍第三百五十章 恐嚇受害者第六百五十四章 莫須有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抵梁山第五百三十一章 他要做本王岳父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進第三百三十四章 調離第三十八章 一吐爲快怎麼了第一百二十章 外鬆內緊第十章 九州之首第二百七十二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慕容氏騎兵第六百五十四章 莫須有第六百八十三章 遊牧對遊牧第五百八十五章 殺入太谷關、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欺騙第五百五十一章 百姓的勝利第五百六十五章 你們爲何而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務正業的俊才第二百二十八章 三韓來背鍋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國之君第二十一章 太史局第三百一十一章 兩部火併第四百二十九章 略施懲戒第一百四十五章 鳳顏大悅第三百四十章 相談甚歡第一百三十一章 寧州軍第七百一十四章 突襲羅馬軍團第三百九十五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零二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第一百零一章 見見世面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孫夭折第一百一十七章 鮮卑語十級第一百七十二章 連戰連捷第五百七十二章 分兵北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河套野戰第九十五章 聞雞起舞第六百二十三章 夷洲第三百五十二章 清算家底第三十八章 一吐爲快怎麼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要聖旨是吧?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九十七章 太守請慎言第三章 胡人第八十二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五十八章 燕王沒有底線第十八章 太尉楊駿第一百零一章 見見世面第五百八十四章 太谷關之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虛假的和平第六百四十五章 會盟第八十八章 還不夠第七十一章 君子動口不動手第三百三十七章 宗室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才輪換第二百二十五章 上天示警第四百六十三章 力斬三王第六十二章 我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