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

日出而開,日落而閉。

原先安東縣城從來不關閉,當年沿海倭亂鬧的兇時同樣如此,因爲它的位置實在是太偏。

不過自打淮安鬧出賊人,部院移鎮至此後縣城開始關閉,這讓城內城外的百姓都很不適應,尤其是那些鄉下進城的小販。

官府定的規矩沒人敢不遵守,關城門也是爲了百姓好,真要叫賊人摸來了可不就是百姓生活不便的事,而是要死人的了。

還好,時間久了也就那麼一回事,漸漸的,安東的百姓也習慣了城門每天準時開啓,準時關閉。

而且,也就是最初的個把月城裡特別的嚴,後來慢慢就鬆了下來,每天在城門盤查進出百姓的那些兵丁多是象徵性的應付一下了事,小商小販能有什麼油水可撈。

今天,城門開的比較早,因爲今天是安東的大集。

大集相當於北方那邊的廟會,一月纔有一次,每到這天四里八鄉的百姓都要過來湊熱鬧,賣貨的各種攤子要從城內一直襬到城外。

因爲接連下了幾天雨的緣故,這人都感到一股“黴意”,難得出太陽又逢大集,所以天沒亮的時候城門處就聚了許多小販,他們預感今天的生意一定會非常好。

據老人們說,十多年前有一次大集一直襬到了黃河故灘,足有十幾里長。那次還是縣裡給請的戲班子,說是爲了慶祝什麼新皇登基清查閹黨,足足熱鬧了三天。

“軍爺,啥時候開門啊!”

有性急的小販不時問城上的兵丁,換來的都是不耐煩的聲音:“急什麼,沒到時辰呢!”

終於,半輪太陽升上來後,城門緩緩開啓,等得着急的小販立時如潮水一般推着小車,挑着擔子爭先恐後往城外衝去。

你推我擠,誰也不願意落在後面,因爲今天能掙多少銅子跟攤位的好壞是有直接關係的。

這些是小販,那些城中大鋪子的卻是半點不慌,他們昨天就安排城外的“侉子”替他們佔地方了。

“侉子”都是北邊躲兵災過來的,沒地方住就在城外搭草棚,要麼進城給人家打短工,要麼就靠撈魚摸蝦過日子。

很快,支攤的支攤,擺貨的擺貨,間雜着搶攤位的爭吵聲,沒一會一個大集的雛形就形成了。

爐火一升,各種小吃香味頓時瀰漫開來,叫人聞着都香。

唱江淮戲的班子大車小車的也到了,他們的地點是固定的,沒人和他們搶,因爲戲班子是大集最熱鬧的所在。

能挨着戲班子鋪攤子的生意都比別的地方好,尤其是那些賣糖葫蘆的,多的時候一天能賣出上百串來。

人還在不斷從四面八方往大集涌來,雜耍的銅鑼敲得咣噹響,縣衙戶房收錢的也過來了。

每個攤位收的不多,大些的十個銅子,小些的兩個,賣自家菜的鄉民不收,一切都有規矩。

隨着日頭的高升,大集上已是人頭攢動,城門進出的百姓更是絡繹不絕。守城兵丁或聚在牆角,或趴在垛口看熱鬧,一切都顯得那麼和諧。

直到幾匹快馬馳了過來。

因爲大集的原因,城門內外百姓太多,那幾匹快馬卻絲毫沒有減速,仍是高速往城門衝去,嚇得百姓驚叫着紛紛避讓。

守城的兵丁是當地人,瞧着這一幕都是來了氣,可一見馳過來的是總兵府報訊的快馬,趕緊叫嚷下面的百姓閃讓,要不然被撞倒了也是活該。

幾匹快馬入城之後便向漕院所在奔了過去,一刻都沒耽擱,馬上的人看着都很焦急的樣子。

被嚇着的百姓除了罵一句“趕着去投胎”什麼的也不敢多說什麼,軍爺總是惹不起的。

“出什麼事了?”

守城的兵丁彼此詢問,卻誰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不過這一幕很快就被大集的熱鬧取代,也讓他們忘記了這幫急着去投胎的快馬。

氣溫越來越暖和,集上賣魚賣肉的攤位上甚至還有蒼蠅在飛。相熟的老人坐在一起談着家常,年輕人們則在集子裡逛來逛去,小孩子三五成羣的蹦蹦跳跳,有遇到親戚的則是在那熱情的邀請對方中午到家裡吃飯...

幾個拉着騾子的鄉民正往城門城走去。

騾子馱的是海貨,就是用鹽嗆的泥螺、小螃蟹,還有什麼鹹魚幹之類的。這東西不但鄉下人愛吃,城裡人也愛吃,因爲鹹,下飯。

可能是來遲了的原因,這幾個賣海貨的鄉民沒有好攤位,便想進城沿街串巷叫賣。

到了城門處,挨規矩要讓守城的兵丁查一下,雖說是象徵性的,但也得看看貨是什麼。

但不知爲何,正當守門的過來時,前面的騾子卻突然受驚,然後發狂的似的往城門衝去,主人拉都拉不住,急的大喊:“騾驚了,小心啊!”

“快攔住了,別叫撞了人!”

守城的兵丁慌忙過去攔騾子,那騾子真是受了驚,亂跑亂撞,背上馱的鹹貨灑了一地,腥鹹味引來了無數蒼蠅。

兵丁在幫忙,那幾個賣海貨的也過來幫忙,在衆人的合力下,受驚的騾子終於被拉住,其中一個兵丁剛想罵那賣海貨的管不住畜生,卻突然感到胸口一疼,低頭一看卻發現一把長刀捅在他的身上。

“幹什麼?”

兵丁有點發懵,繼而就看到長刀被抽了出來,血如泉涌,然後就看到那賣海貨的握着沾血的長刀看着他。

“殺!”

鄭大發一擊得手,揮刀二話不說朝另幾個毫不知情的兵丁砍去。

“大順軍到!”

扮作賣海貨的淮軍勇士從騾子肚皮下抽出綁着的長刀一擁而上,大集中也竄出許多卷着褲腿的漢子,這些人手持各種兵器朝城門衝來,橫衝直撞,見兵就砍。

守城兵丁毫無防備,哪裡能擋得住,眨眼功夫鄭大發他們就衝進了城中。

遠出的黃河故灘更是有震天的喊殺聲傳來,從城上看去,只見無數騾馬發狂的向城中衝來。

馬上,是揮舞大刀長矛的“賊人”。

大集上的百姓叫這一幕都嚇呆了,到處都是孩子的哭叫聲和女人的尖叫聲。本來人頭攢動的大集瞬間雞飛狗跳,一片狼藉,那唱戲的更是嚇的趴在地上瑟瑟發抖。

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騙吃騙喝的高傑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順的軍餉有了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一百八十章 成真龍的機率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憂?唯金銀耳!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二百五十四章 殺我者無罪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的好阿瑪啊!第五百七十四章 漢軍八旗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七百二十九章 雄主焉能稱臣!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