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

果賴的不安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爲最近打南邊蓋、復、金等州過來的商隊莫名其妙都消失了,連山關那裡也沒了音信,就連走親訪友的滿洲人都沒了影,好像一夜之間除了海州城外,這世上便再沒城池和大活人。

這可真是古怪的很。

一開始,果賴也有沒在意,以爲遼南那邊可能倒春寒,下了雪,道路難行。但是很快,海州城外的旗莊就陸續發現有從南邊逃來的阿哈和漢民,這些人給海州城帶來了一個驚天噩耗——明軍從海上入寇,打金州殺了過來!

明軍從金州殺了過來?!

果賴的眼珠都要瞪了出來,有點難以置信,不知道這幫明軍是吃了什麼熊心豹子膽敢挼滿洲的鬍鬚!

從前遼南不是沒有遭到過明軍襲擊,可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自打三順王投了大清後,來自海上的明軍威脅就被徹底解除,打崇禎六年以後,遼南可是再也沒有明軍入寇過。

多半是滿洲主力在關外打的順手,那明朝的官走投無路就派些兵來騷擾遼東,妄圖讓咱主力回師!

果賴越想越是,雖說他們這一系因爲阿瑪的緣故不被旗內堂叔伯兄弟們看待,連入關的好事都輪不到他們,可果賴怎麼也是愛新覺羅家的子弟,血性還是有的。

當下便點起海州的滿洲披甲兵,又叫阿哈們披甲上馬,準備親自帶兵去把那幫吃了熊心豹子膽的明軍給砍光。

內心裡,也是想立功。

多爾袞帶滿洲將士入關去征服中國,關外能去的都去了,剩下的要麼就是像他這種罪人後代,要麼就是老弱病殘,於關外根本無功可立。再這樣下去,他果賴跟子孫後代恐怕就永遠被人遺忘了。

所以,明軍膽敢騷擾,也算是老天爺不絕他果賴給降了一場富貴下來!

血氣上涌急於立功的果賴帶着部下準備了些乾糧便打馬出了城,可沒奔上十里地就碰上一個逃回來的莊頭。

莊頭是太祖年間圈了漢人地設的管治,都是由阿哈擔任,專門管理那些漢人種地。

看到果賴和八旗兵,那莊頭好像見到親爹一樣嚎啕大哭,模樣就跟死了爹孃一樣傷心。

哭了半響,什麼有用的情報都沒說出來,氣得果賴揚手一個皮鞭抽了上去,這才止住了莊頭的哭聲,不過他隨後所說的明軍實力卻讓果賴感到震驚。

也不知是真是假,莊頭竟說來犯的明軍有數萬人,騎兵戰馬黑壓壓的,來無影去無蹤,見人就殺,所到之處雞犬不留,把個遼南禍害得都快成赤地了。

“主子,那些明軍四下燒殺擄掠,咱們的堡子、寨子、莊子、驛站都叫他們放火燒了...死了好多人,好多人...”

莊頭都不敢回憶死裡逃生的那幕。

明軍這麼強大?

果賴驚懼,就算這莊頭是因爲害怕誇大了明軍的實力,但怕是人數也不少。而他手裡披甲的滿洲兵只76人,阿哈不過三四百,真要碰上那明軍估摸多半打不過。

果賴部下的滿洲兵也發怯,他們中有的白髮蒼蒼,有的無比稚嫩,有的還是一隻手的傷殘。

多爾袞爲了征服中國的“七十以下,十二以上”的舉國徵兵令,已然是將滿洲一族的實力抽取怠盡,甚至是精血都不存,留在關外的是些什麼兵馬可想而知。

壯大塞圖硬着頭皮建議還是別去找明軍,先回海州城的好。

明軍實力真強大的話,有堅城依靠可比他們這三四百人衝去與明軍大軍交手明智的多。

果賴左右爲難。

如果莊頭說得屬實,沒有一旗兵根本沒法同人家交手。不屬實,恐怕也得至少一個真滿洲牛錄才能去探一探明軍的底。

可他只有76真滿洲!

光有血氣打不得勝仗,果賴考慮片刻下令回城。衆滿兵和阿哈們都是鬆了口氣。

回到海州的果賴一方面派人去盛京向他叔伯三大爺阿拜報訊求援,另一方面將有明軍入寇的消息向城內的智順王妃劉氏通傳,請劉氏能夠組織智順王府留守的男丁上城協守。

劉氏一婦道人家,丈夫又領大軍入關出徵,王府下屬留下的都是老弱婦孺,能上城助守的男丁有限,當時就慌的掉了眼淚,把九歲的世子尚之信抱在懷裡半天沒回過神。

智順王系的漢軍家眷們聽說明軍打過來,也是個個嚇得面無人色,哭喊連天,好像末日將至。

漢軍家眷着慌,滿洲家眷們更是人心惶恐,那些從對明戰事享受勝利果實的滿洲婦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明軍竟然又會重返遼東,而且還來得這麼兇猛。

有關漢人兵馬在遼南燒殺搶掠的傳聞極盡誇張,甚至還有說那明軍以食滿洲爲樂,把個海州城的這幫滿洲婦孺們魂都駭飛了。

明軍尚沒到,海州城就跟被冰封一般,往日的歡聲笑語不再,所有人的心頭都是對明軍的恐懼和害怕,這種感覺已經從他們心中消失了二十多年。

城中的漢人聽說有明軍打過來,有的無動於衷,有的卻是在心頭燃起希望。海州城內有不少是前年阿巴泰從山東擄過來的漢人,這些在遼東替滿洲人爲奴的時間不長,所以不像那些阿哈們對滿洲人畏敬如神。

如此,自是暗潮涌動。

原先的主僕關係變得極其微妙,一些滿洲婦人開始好言好色對待旗裡分給他們的漢人奴隸,看來是想着爲自己準備條後路了。

也有強硬的滿洲人爲族人們打氣,說一滿當十漢,城中這麼多人,又有城牆可依,那漢人的兵打不下來。

等盛京、遼陽、廣寧的兵過來,別說明軍還敢圍城,恐怕他們連大海都遊不回去。

又說關內的攝政王不會不管老家,肯定會派大軍前來蕩平這些明軍...

這種宣傳鼓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果賴這邊也竭盡所能安排守城事項。兩天內動員了上百名滿洲老人和兩百多滿洲幼童上城,連婦人少女都上了城。智順王妃劉氏那邊好歹也動員了幾百老弱上城。

在全城軍民的神經都繃到極點時,蓋州的城守衛哈什納帶着手下幾十名滿洲兵突破明軍重圍,渾身浴血的趕到了海州城。

果賴急忙讓人放下吊橋,匆匆從城上下來準備問問哈什納南邊究竟什麼情況。

然後,城破了。

捂着被哈什納用長刀捅穿的肚子,果賴驚怒萬分:“你竟敢背叛滿洲!”

“我烏拉女真乃中國人,什麼時候成你滿洲人!”

哈什納一腳將果賴踹倒,朝部下滿兵一揮手:“開城,迎中國大兵!”

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面重甲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九百五十二章 史閣部又犯病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順隆武帝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二百零九章少都督與騎兵的較量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五百七十四章 漢軍八旗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七百七十章 孫可望降順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二百零七章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長安當爲大西新京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九百九十一章 平川(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貴妃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恥之徒!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閣部又被擒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騙吃騙喝的高傑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九百三十章 弘光朝的忠臣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兒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