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

宋獻策的一番話說對了一半,“怕爲後起之秀所代”或許是李自成突然奮起的一個原因,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

自山海關之役,大順主力便無一勝績,連番慘敗之下家鄉都被放棄,一年前幾乎據有整個北方的大順如今竟然只有南陽一府以及準備放棄的荊襄四府,李自成的心緒起伏之大,怕是比當初十八騎入商洛還要劇烈。

畢竟,他入主過北京,也在紫禁城登基稱過帝。

如今,說是喪家之犬,也不爲過。

曾經取得那麼大的輝煌,一夜之間掉入谷底,換作任何人都不可能無動於衷。

李自成反思自省,從前他能戰勝明朝的法寶是流竄作戰,只要能夠拖垮明軍,根本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然而現在這個法寶卻在滿洲人面前失了效,軍心士氣的極度低迷自是讓他尋找爲何失敗的答案,並尋找到能夠破解局面的辦法。

破釜成舟,是李自成爲自己,也是爲大順尋找的良藥。

既然跑不能甩脫清軍,不能挽回局面,那就不跑,拼盡全力掉頭讓滿洲人知道“窮寇莫追”的道理。

只要能重新奪回陝西,憑藉西北地盤和二十萬兵馬,李自成相信他仍有打敗滿洲人,奪回北京的機會!

爲了這個機會,他將最後的根據之地荊襄也放棄了,只爲白旺那三萬精兵能夠成爲決戰的關鍵力量。

爲了這個機會,他連唯一的女兒都舍了,如果輸了,他就真的一無所有。

但他還是很樂觀,甚至讓牛金星組織官吏編訂大順的律令,同時在牛金星的建議下準備提升大順的爵位,侯爵之上再授公爵。

白旺已經率部啓程,最多七天就能抵達南陽。李自成計劃的反擊時間定在了三月底四月初,不過在此之前順軍需要解決河南境內明軍的麻煩。

有消息說明朝的河南總兵許定國同清廷私下接觸準備降清,李自成讓人將這個消息散播出去,希望明朝方面能夠對許定國採取措施。

侄子李過同舅子高一功所帶的兵馬已經同御營失去聯繫,從時間上算,他們可能在漢中一帶,如果李、高能將甘肅、漢中等地的順軍全部帶過來,至少有十萬兵馬。

可惜因爲清軍阿濟格的橫阻,李自成沒有辦法將河南反擊的戰役構想傳遞給李、高,要不然成功的機率將大大提高。

.........

袁宗第是個老農民。

在見到大順制將軍、造反老前輩袁宗第後,陸四第一印象便是如此。

黝黑的臉龐,滿手的老繭,不修篇幅的衣飾,蓬亂的鬍鬚,無一不表明這位大順綿侯哪怕已是大順政權的高官,骨子裡依舊是農民本色。

這一點,同他陸四很像。

前世,三代貧農。今世,同樣貧農。

農民的身份就像是烙在陸四身上的印記,怎麼也無法擺脫。

會寫字,會讀書,同樣也是農民。

身份的相近,乾的又是同一事業,陸四自然對袁宗第及他部下那些順軍將領無比親近。

一見面,他就下意識的將自己卷的煙給這幫農民軍將領一人散了一枝,袁宗第沒接煙,而是將他的煙槍在桌上敲敲,說抽習慣菸袋了。

陸四讓人殺了幾隻羊於這知府審案的大堂烤起全羊來,從徐州帶來的兩車洋河酒也搬了幾十壇過來。

這是要盡地主之誼。

“前番我給陛下的上書,不知陛下是否收到?”因爲凳子不夠,陸四索性叫人把凳子搬走,於地上鋪些稻草直接盤腿圍着烤羊坐了。

這架勢讓袁宗第有些喜歡,笑着盤腿而坐,“吧嗒”抽了兩口,道:“要不是你的上書,陛下這會多半去了襄京。”

“襄京”就是襄陽,也是大順政權初建時的根基所在。

綿侯、淮侯,都是一字親侯,不過袁是御營右營制將軍,又是追隨李自成多年的老部下,按理要比陸四這個才投大順不到兩年的淮侯、淮揚節度使地位要高。

可袁宗第卻沒有“居高”,因爲他面前的年輕人擁有的地盤比大順中央還要大。這個年輕人可以不要大順,但大順比任何時候都需要這個年輕人。

“陛下不能去襄京。”

陸四開門見山,直言不諱說御營要是去了襄京,恐怕就再也沒有北上的機會。

“宋軍師也是這麼說,所以陛下這會準備給韃子一個回馬槍。”袁宗第將御營準備於南陽反擊的方案大致說了下。

“陛下希望你這邊能夠全力配合,”

說到這,袁宗第放下菸袋,“你能出多少兵馬?”

“這...”

陸四沒想到袁宗第比自己還直接,正盤算怎麼答覆時,一個年輕的闖軍將領從後面走了過來,附耳在袁宗第耳畔說了兩句後,袁宗第笑了笑,然後對陸四道:“殿下請你過去。”

“好!”

陸四沒有多想就起身,賈漢復害怕會有危險,示意牛二帶親兵跟着。陸四卻只要李元胤陪着他過去,他相信李自成的女兒沒有理由對他這個“夫婿”動手。

不管是挾持還是殺害,袁宗第他們都休想讓淮軍聽命。

仍是那年輕的闖軍將領帶着陸四過去,路上這將領突然問了一句:“你的名字是你自己起的麼?”

陸四微微點頭:“怎麼?”

“沒什麼,姑姑說你的名字太大,要不是造反的話,就你這名字別想長壽。”李來亨咧嘴笑了笑。

“姑姑?”

陸四微怔,旋即意識到面前這年輕人是誰了。

“你就是小老虎?”

“你知道我?”

“當然。”

李來亨“噢”了一聲,繼而撇撇嘴:“看你年紀不比我大,往後卻要大我一輩,成了我姑父,不公平。”

“不一定,萬一你姑姑嫌我長得醜不要我呢。”陸四的樣子很認真。

李來亨“嘿嘿”一聲,上前推開了門,示意陸四進去。

陸四點了點頭,進屋後小心翼翼的施了一禮,輕聲說道:“臣陸文宗見過殿下!”

李翠微的身份擺在那,陸四表現得極爲恭敬,老老實實的站在那,頭也稍稍的低了下去,並不隨意打量對方又或觀察屋裡的擺設。

然而豎耳等待了許久,仍沒有聽見李翠微的聲音,陸四不禁有些疑惑,強忍住擡頭一看對方的衝動,耐着性子靜靜的站着。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屋內卻靜得讓人發慌。

就在陸四忍不住想擡頭看對方到底在幹什麼的時候,耳邊響起了李翠微的聲音:“你長得還不錯。”

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七百六十章 窮途末日東西二府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二百三十四章 咱們要有八堵牆第七百二十二章 江南大奴變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一百五十九章 菩薩爹爹有鬼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二百零五章屠龍少年終成龍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二百章 打爆都督的莊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以人命換勝利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二百零七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六百六十四章 降明 攻明 滅明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一千零一章 明室優待法案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