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兒

逼則皆大歡喜,不逼則龍顏大怒!

馮銓氣勢洶洶,認定這幫仍忠於兩宮的滿洲侍衛都是紙老虎,再借他們一百個膽量都不敢向他馮學士拔刀,更不敢向大順陸闖王欽命組建的鐵血少年團動武!

所以,有何可懼!

滿洲餘孽,人人得而誅之!

今日灤州,天在大順,地在大順,人更在大順!

什麼兩宮太后,那都是過去了,如今就是滿洲罪酋的兩個遺孀而矣!

闖王以禮相待,誠意邀請,二女卻不識時務,冥頑不靈,活脫脫的滿洲餘孽。

爲臣者,必替君王排憂解難。

馮學士心潮澎湃,誓要以正義的雙拳讓那兩位滿洲餘孽知道人不可與天斗的道理。

再者,以他馮學士宦海沉浮三十年的經驗,對東林、對閹黨、對漢奸、對忠臣諸多身份的人性揣磨,此刻敢拍着胸脯斷言今日之灤州必是他馮學士大出風頭之時,也必將爲滿洲一族畫上圓滿的句號。

至於要不要臉這個問題?

馮學士沒想過。

當年他在主持《三朝要典》修編之時就不知臉皮爲何物。

爲臣者,討君王歡心,有何錯?

爲下者,秉上官之意,又何來無恥一說?

“內相有塗文輔,外相有馮振鷺,時事可知也。”

前明天啓朝司禮秉筆太監李永貞的這句評價更是對馮學士才能的最大肯定。

今日既洗心革面歸奉大順,馮學士便嚴格要求自己,捨得一身剮,也要把兩位餘孽送往京師。

這也是他做臣子的對君王所盡的最大責任。

學士也一直認爲做臣子的是可以效忠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君王,但是對一位君王卻不能二心,只能一心一意。

現在,他馮學士的一顆心就完完全全向着大順陸闖王。

爲了陸闖王,他馮學士哪怕揹負無數人的罵名,也再所不惜!

誠如馮學士所料,這幫忠於兩宮的侍衛們還真不敢動手,因爲他們就這麼點人,城外是幾萬尼堪大軍!

而他們更是孤立無援,他們的族人不是戴着紅袖套加入逼宮行列,要麼就是躲得遠遠袖手旁觀,就憑他們這幾十個人,難道還真能護得住兩位太后不成。

世管佐領馬丁寧見狀不妙,趕緊派人去通知兩宮太后。

“孩子們,你們不要在這裡鬧了,你們知道里面住的是誰嗎?是咱滿洲的太后,皇上啊!...散了,都散了,去找你們的阿瑪,找你們的瑪法,找你們的太太...你們是滿洲人,你們不能替漢人爲虎作倀啊!”

望着眼前這些額頭系白條,胳膊系紅套,一個個面紅耳赤叫嚷着什麼大清已亡,太后速降的滿洲孩子們,馬丁寧痛心不已。

這些,本應是滿洲一族未來的希望,如今卻成了數典忘祖之輩,真是讓活着的人傷心,讓死去的祖先難以瞑目啊。

“明珠!”

馮銓卻不能光在這知府衙門前鬧,他得再進一步,趕緊把兩個女人弄出來。

“在!”

12歲的明珠大聲應道。

“我命令你帶領大家衝進去,誰敢阻撓你們,你們就砸破誰的腦袋!”

馮銓將手中大旗鄭重交在明珠手中,堅定有力的重重一拍少年的肩膀,“不要忘記你們的誓言!”

然而接過大旗的明珠卻猶豫了,少年的樣子讓馮學士面色不由一沉,厲聲喝道:“告訴老夫,你是什麼人!”

明珠本能的大聲回道:“我是葉赫那拉明珠!”

可是話音未落,少年的右臉就被重重一扇。

“叭!”的一聲,無比清脆。

馮銓恨鐵不成鋼的望着不知爲何被打的少年,怒道:“你是大順鐵血少年團的旗手!”

明珠懂了,他以行動向馮學士證明他真的懂了。

“鐵血少年,精忠報國!”

12歲的少年將大旗猛的向衙門口一指,在一衆侍衛驚愕的目光中勇敢前進。

“鐵血少年,精忠報國!”

數百名少年手拉着手,一排排的緊隨大旗前進。

侍衛們後退了,他們不敢拔刀,他們試圖阻攔,但那少年的浪潮卻將他們逼得不住後退。

大門,攻破了!

“明珠,你帶人守住大門,莫讓其他人進來!”

馮銓大喜過望,趕緊讓明珠守在大門,他要親自帶領少年們去擒拿那兩位滿洲罪女,同時也要把過去的小皇帝福臨給抓起來。至於隨鑾駕一起離京的其他嬪妃,雖說也沾着貴氣,但馮銓對她們不感興趣。

祖澤溥、張定遼、鄭長春、達克寧等滿蒙漢紅袖軍趕了過來,他們的到來徹底壓倒了那幫侍衛。

到處是人影幢幢,鬼哭狼嚎。

知府衙門內像突然炸了營一樣,太監們沒頭沒腦地大叫大嚷,宮人們到處亂竄亂跑。

有的侍衛在那苦苦哀求族人們不要犯上,有的則失魂落魄的癱坐在地上,嘴裡喊着太祖太宗你們睜開眼瞧瞧啊,有的則在猶豫再猶豫之後,咬牙給那幫孩子帶路。

.........

47歲的國主福晉哲哲在對侄女說着最後的交待,今天是城外順賊給出的最後時間,在鄭親王濟爾哈朗再一次規勸不果後,哲哲便準備學那前明的張皇后、周皇后自縊,以留清白在人間。

姓朱的女人都知道忠貞,難道她們愛新覺羅家的女人就不知道廉恥嗎?

讓她哲哲去侍奉一個可以做兒子的賊首以換取滿洲人所謂的將來,保留所謂的骨血,真不知道濟爾哈朗他們是怎麼想的!

那樣做,不是她哲哲一個人的恥辱,是整個滿洲的恥辱。

這個恥辱一旦紮根,就永遠不會被抹去。

這個恥辱會讓滿洲人哪怕苟活下來,也會如被打斷脊樑骨一般永遠直不起腰來。

“我們,不能讓太宗文皇帝蒙羞!”

哲哲艱難的站了起來,33歲的侄女布木布泰的身子在那劇烈顫抖着。

“蘇麻,”

哲哲看向捧着兩根白綾的蘇麻喇姑,臉上是堅毅,是坦然,是無畏。

她,不怕死。

“太后,”

蘇麻步伐沉重,緩緩將一根白綾遞給了主子聖母太后。

“額娘,不要,額娘,不要啊...”

小福臨在那掙扎着,可吳良輔卻緊緊抱着他,絲毫不敢鬆手。

邊上幾個宮人都是面露不忍,她們都是跟隨聖母太后多年的老人,如今卻要見證主子的最後時刻,心中的難過可想而知。

聖母太后最寵愛的梳頭太監楊植則緊緊握着他給太后梳頭的梳子,眼中噙滿淚水。

哲哲要看着侄女先走,她擔心這個比她小了十幾歲的聖母太后會害怕死亡,會留戀人世間的滋味,從而讓她的丈夫太宗文皇帝九泉之下難以安心。

這個侄女很美,她也很美。

草原上最美的兩個女人,是她琪琪格和大玉兒。

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二百零七章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陸爺,我把寇白門弄來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總督大人的好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務實爲民陸闖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七百三十六章 富貴只能搏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智順王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一千章 湖廣平,天下定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龍降世 萬歲加冕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