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

張瀚在李莊時,經常有窮酸秀才跑過來投奔,主要也是因爲張瀚的形象和神秘的氣運牽扯在了一起,導致不少讀書人願意投效過來。

如果公開宣稱的大事出現了判斷上的錯誤,這對張瀚形象可是大爲不利,算是相當大的損失了。

一聽說成方的長篇大論是張瀚所說,楊義連反駁的心氣也沒有了,當下眨巴着眼坐在桌前,半天也沒有言語。

“我們該做什麼還是要做。”成方見狀反是不忍,他也能理解楊義的心態,大家都是從一個陣營過來的,只是心理上的感覺和堅守的東西有些不同而已,算不上道不同不相爲謀。

當下成方反而是勸慰楊義道:“大人也說了只是推斷,而且發生的時間最少也還有三四個月時間,所以十三山破圍之議仍然可以上陳高經略,只是其允或不允,能做到什麼樣的地步,且待再看吧。”

“也只能如此。”楊義心思沉重的回答着。

……

時間緩慢而堅定的往前邁動着腳步,轉眼之間已經又過去一個多月。

這段期間,孫承宗已經早就和茅元儀等人一起離開了遼西,返回高陽老家。茅元儀則是到京師見一些老熟人,盤恆一段時間之後從通州坐船南下,直抵南京,在南京呆一段時間之後再到江南各處遊歷,他的官職是孫承宗保到了參將,沒有新的戰功也就是掛着參將頭銜而不必赴任,等於是弄了一個朝廷官職在身上,行走各處要方便一些而已。

若在京師,茅元儀的參將身份好歹還有些用處,在北方邊鎮區域對武將的地位還是略有肯定的。

但茅元儀要去的是江南,本朝文風之盛無非是蘇鬆常等各府的蘇南,還有就是浙東,再就是江西,這都是科考大省,也是傑出的才智之士輩出的地方。在江南各處,出名的文士也就是名士倍受尊重,連秦淮河上的畫舫裡的詩妓們尊重的也是那些有文名的文士,對官員什麼的倒未必怎樣放在眼裡,更不要提茅元儀身上掛着的是武夫的品階,對他來說,完全不是加分,而是減分了。

還好在北上之前,茅元儀就在江南混出了赫赫聲名,其才學十分駁雜,當然不止是兵家學說一種,詩詞歌賦樣樣都來得,家族也頗有資財,最少以南京的物價和生活水平,茅元儀又曾經流連秦淮河畔追歡買笑,一般人家還真的負擔不起。

其在青年時又在河畔納兩個名妓爲妾,因爲北上追求功名富貴,也被留在了家鄉。

從通州坐船南下時,看着腳下潾潾流淌的河水,幾乎有恍如隔世的感覺了。

船抵江畔時,在江北下了一場小雪,時間剛到九月底,還沒有到十月,連一江之隔的江北都已經落雪了。

船行江上,船身四周灰黃色的水浪不斷的涌來,江心到處可以看到覆蓋着皚皚白雪的沙洲,水草枯黃,蘆葦只剩下枯黃的葦杆。

不知怎地,茅元儀突然想起了柳河之敗。

雖然是夏天出兵,不過料想柳河邊可能也是這樣的情形吧,水濤拍岸,到處是水草和蘆葦,水鳥也如眼前的水鳥一樣在天空劃過,發出意義不明的清脆叫聲。

只是當時的柳河之戰時,人們充滿了信心和生氣,那些壯實的遼民漢子披着堅實的鐵甲,手持銳利的兵器,有一種難掩的血氣,現在茅元儀回想起來,才感覺腦海中一雙雙眼睛都充滿着惶恐和畏怯……那是一羣完全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啊,和羊羣有什麼區別?

“我誤軍國之事,真是該死!”盤腿坐在船頭的茅元儀,猛然想起當年之事,忍不住用拳頭在自己膝上重重一捶!

船家和同船的人們吃了一驚,如果這三品武官在自己船上落了水,那可是不小的禍事。

後來見茅元儀只是一臉悲慼之色,再下來並無異樣舉動,衆人這才放了心。

在這種孤悽悲涼的心境之下,天氣彷彿更冷了一些,一直到水線到南端,才叫人感覺一絲溫暖。

南岸並沒有落雪,不過在離船上岸時風很大,吹的人心腹處都是一片冰冷。

茅元儀有幾個隨員,在水西門僱了一乘轎子,茅元儀現在是官體,雖然未穿官袍,但其已經是海內聞名的文人出身的武職官,到南京是請假遊歷,反正大明對官員管束的極爲鬆馳,自己不願赴任也沒有人來勉強,只是在細節上稍加註意,不給政治可乘之機也就是了。

水西門附近船隻甚多,茅元儀上岸之後,發覺有些異常。

原本這裡多半是江船,也就是茅元儀坐的那種不大不小的烏蓬船,也有一些更小的船和漁船,主要是這些船爲主。

漕船不走這邊,是從揚州水面那裡直通大運河。

海船也有,從蘇鬆一帶過來的海船,滿載貨物,從長江口直接入海。

聽說二百多年前的鄭和寶船的船隊,建造是在江岸,入海也是一樣的線路,現在還有一些造船廠的殘跡就在江南一帶。

江南現在也有造船廠,不過規模都很小,造船的規模一般都是江南民間用的小烏蓬船,明瓦船,工部在準安府的清江浦有大型造船場,在那裡修補漕船,也建船新的漕運用的大船。

曾經在萬曆年間朝廷打算改漕運爲海運,當時也謀劃在江南一帶興修大型的船廠,用來建造大型的海船,不過後來張居正推翻海運之議,建船廠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海貿興起之後,江南的大士紳眼看着外來的海船運走一船船的貨物,不着急那是不可能的。不用多想也會知道這種貿易肯定是直接到地頭的方式最賺錢,被別人收走貨運走,賺的肯定是小錢,大頭是那些出貨出貨的船主們。

在這種急切的心理之下,所謂出海危險或行商是賤業根本沒有人提起了。況且江南原本就是和北方不同,江南的大士紳家族對行商做買賣沒有任何牴觸心理,這一點和又想要錢又想要臉面的北方士紳團體完全不同。

在茅元儀北上之前,江南已經有較爲發達的海貿了,雖然和福建廣州那邊的規模還是沒得比,但江口這裡的海船還是每天都可以見到,每天總會有三五十艘海船進出。

當然這些海船也並不全然是江南這邊,有不少是從福建那邊開過來的福船,到江南來運貨,然後再往日本或南洋各國。

甚至也有荷蘭船和西班牙船抵達江口,地方官員當然不准他們上岸,不過不影響這邊中國商人去賣貨裝船。

現在呈現在茅元儀眼前的卻是過於繁榮的景像。

以前一天能有幾艘海船進出,現在眼前光是進出的海船就有十餘艘,還有十餘艘停泊在港口處,有蟻羣一樣的人羣在來回在船上搬運貨物,有下貨的也有上貨的,下貨的多半是來自日本的土貨,數量很少,所有的船隻多半都是在上貨。

貨物當然是多半以生絲和瓷器爲主,還有江南這邊的產茶,這三樣貨是最重要的主流貨物,還有一些布匹一類的貨物,多半是輔助品,數量不多,算是主流貨物外的一些添頭。

貨物多半是從蘇、鬆、常、嘉、杭一帶運過來在南京這邊集散的,江南一帶水網密集,各村之間就有水道相通,以小船通航,這個時候可沒有什麼象樣的官道公路,只有一些大型的縱貫南北的大型官道,此外各縣之間的溝通相連都是以水道爲主,普通的道路可能不修,甚至可能沒有什麼象樣的道路。

從村,鄉鎮,縣,再到各府,皆是以水道相連。

最後在長江匯合,整個江南的水網如人的血管一樣密佈着,在交通上算是天賜之福,水網密佈不僅是造就了魚米之鄉,在人員的流動和交通上也是有着北方沒有辦法比擬的便利,畢竟坐船的舒適度可是北方的馬車沒有辦法相比的。

這也使江南一帶人員流動相當頻繁,浙江的名士在蘇州府一樣吃的開,蘇州流行的東西隔不到一個月就會在杭州也流行開來,而南京則是集大成者,可能在商業上南京比蘇州要稍遜一籌,甚至有錢的富商還不如揚州多,但從經濟人文流通等諸多環節來說,南京還是當之無愧的江南首府,是江南各城中的集大成者,也包括海船停泊這樣的事在內。

看着衆多海船,茅元儀叫來船家,詢問道:“水西門這邊海船這麼多了?”

船家看了一眼,眼裡也有羨慕之色,都是操、弄航船的人,別人的大船抵自己的這艘小船十幾倍大,畢竟還是有些眼紅。

“回參將大人……”

“哎,”茅元儀無奈的道:“說了多少次了,叫聲先生就行了。”

船家咽口唾沫,改口道:“茅先生,近兩三個月來海船明顯增多了不少,大約是以前十倍之數總是有的。”

茅元儀的稱呼確實有些爲難,在江南,任何稱呼也沒有一聲相公來的親熱和尊重,象茅元儀這種明顯有學問的讀書人不是秀才相公,可真是叫人詫異,更叫人驚奇的居然是這茅先生居然是個參將,簡直令人難以想象。

--------------------------------------------------------------------

多謝大家的月票支持,yaphets1i等同學,多謝。

今晚喝的有點小高,心情不壞,大家怎樣?祝大家都有一個愉快的中秋。

(本章完)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中樞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紅包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一行四百三十七章 義士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火焰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冰層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艦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六百五十六章 圓陣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六十八章 報仇的感覺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傷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爭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一千三百九十九 生火第三百七十九 子粒第一千三十二 河魚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韜晦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勳貴第五百零九章 彈指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襲第七百四十五章 選擇第三百七十 守護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二百一十章 發餉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斷掌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九百零五章 狗鬥第七章 決絕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部落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全勝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一百七十章 南北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十四章 跑?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一千九十章 窮追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五百八十九章 回家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七百三十九章 禁閉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