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

曹化淳瞟了一眼跟着自己馬車後的許顯純,輕聲說道:“去東廠。”

許顯純和錦衣衛的行動被曹化淳緊急叫停,但曹化淳嚴令許顯純要派人緊緊盯着王發祥等人,不可使和記的人輕易離開京城。

在此同時,和記的商貿活動正常進行,甚至明面上的盯梢人也沒有太大變化,暗裡增派人手,對每個和記商行的人都要嚴防死守。

許顯純當然接令,現在魏忠賢已經被明旨下令去鳳陽守陵,隨時可能會離京,東廠和錦衣衛的人也盯着魏忠賢和閹黨的人,許顯純搖身一變,已經成了今上的爪牙,否則今天他也是被監視的人之一,很可能在數日內被逮捕下獄。

許顯純因此戰戰兢兢,對新上任的司禮秉筆兼提督東廠太監曹化淳十分恭謹,幾乎就是擺明了的奴顏婢膝。

曹化淳摸着手中的關防,感覺心中一陣陣的舒爽。

大明有太監數萬人,最要緊的第一人肯定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但排在第二的就是提督東廠太監。

有時候御馬監的掌印太監也被排在第二,得看主事者是誰。

曹化淳的臉上有不正常的潮紅,他的心情相當激動,魏忠賢剛剛走人,皇爺就任他爲司禮秉筆兼提督東廠太監,這是無比的信任,這使得曹化淳感覺自己前途無量,在信王府多年的苦守終於有了最好的結果。

前幾天有人已經送了曹化淳一幢宅子,就在東華門外不遠,離魏忠賢的府邸都很近。這樣的地點很難找到大宅邸,但也有五六十間屋子,有後花園,修繕的很好。

現在曹府已經有了三百多個京營兵當私臣,這是朝廷的規矩。每個宮裡的管事太監都會有御賜的僕役,和勳貴還有大臣一樣。

司禮太監按制是掌印者六十人,餘者五十五人,左少監四十人,監丞三十人,典薄二十五人,餘者按等立減,每個有官職的人都會有朝廷配給的僕役。

這些人當然不會從民間招募,和勳貴文官們一樣,太監們也在京營佔役,而且每個太監人數都遠超過朝廷的規定,有權力的大太監一般是二百到三百人,王德化佔役近四百人,曹化淳則佔役三百多人。

曹化淳知道太監的權勢來的容易,去的也快,所以他緊急將許顯純的抓捕計劃叫停,要待自己掌握東廠之後再開始行動。

這般大功,當然要抓到自己手中才是。

大車輕輕震動着,這種帶簧片減震的大車十分平穩,走的也並不快,一路向着東廠衙門行去。由於有東廠番役和錦衣衛開道,路邊的行人都是避之不吉,曹化淳順着車窗向外瞟過去,看到許顯純騎馬跟着,一臉畢恭畢敬的表情,一個穿藍袍的六品官員坐轎經過,看到曹化淳的車隊經過,轎子趕緊避讓到一邊,轎伕彎腰,那個官員走下轎子,一本正經的對着曹化淳的大車跪下行禮。

曹化淳認得那是一個給事中,可能也是閹黨的人,如果不然的話避道也就行了,沒有必要在道邊跪下行禮。

曹化淳沒有理會這人,只是將對方的模樣記了下來。

京師之中要進行大的權力格局的改變,曹化淳也要在外朝有自己的代言人,要栽培幾個心腹,這個官員要是懂事的話,曹化淳也不介意拉他一把,將其收爲腹心,緩急時可用。

馬車裡很舒服,秋風乍起,如果是騎馬會感覺冷了,曹化淳又看了許顯純一眼。這個閹黨的骨幹,錦衣衛的實際操盤人,在魏忠賢倒臺之前許顯純能將誰看在眼裡?哪怕是司禮太監們,恐怕也未必被許顯純放在心上。

現在這副畢恭畢敬的樣子叫曹化淳感覺很舒服,將曹化淳心裡隱隱的不爽給沖淡了許多。

那天在霍維華府邸商量妥了大事,曹化淳表面上完全贊同霍維華的判斷,也同意立刻處置和記,但是他不贊同將這事完全交給霍維華姚宗文和許顯純之流來處理,但當時魏忠賢剛下臺,曹化淳還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能提督東廠,所以隱忍不發。

到皇爺下旨,曹化淳提督東廠,他怎麼可能會將這件大事交給幾個文官和錦衣衛?東廠的提督若是連這般的大好處都拿不住,豈不是能叫人家給笑死?

曹化淳摸着馬車扶手上的狐皮套,這也是和記車行的出產,上好的毛皮,精緻的車廂內部無不鄣顯着和記的財力和能力,腳下是一個小櫃子,內置銅盆,冬天可以燒上好的檀香炭來取暖,車廂裡溫暖如春,在京師酷寒的冬季,這樣的小設計令人感覺十分的舒適。到了夏天,最熱的時候可以擺一盆冰塊,能降溫,還能冰一些西瓜或是葡萄酒,都是頂層的貴人才能享受到的樂趣。

和記在設計這馬車的時候相當的用心,也捨得花錢,每輛馬車價格都是不菲,有時候配送的馬匹都是純色的。

和記掌握了草原,想弄一些純色馬太容易了。

馬車緩緩而行,很快到了東華門外。

當看到曹化淳的車馬時,過千人迎出東廠的西南門,齊涮涮的跪拜下去。

曹化淳連車子都不下,只看看在前頭的幾個千戶,微微點頭。

到院中停下馬車後,曹府的下人上前打開車門,放下踏板,曹化淳走下馬車,內裡都是檔頭和輯事千總等人恭候着,見到曹化淳就跪下行禮,衆人齊聲道:“叩見廠公。”

曹化淳輕輕點頭,昂首前行,進入東廠大廳。

許顯純和諸千戶,檔頭一起跟着進入,衆人一起進入西邊大廳,那是一座祠堂,內裡有相當精美的牌坊,上書“流芳百世”四個精美的鎏金大字,上首供奉着歷代提督東廠太監的牌位,很明顯缺了幾個,比如魏忠賢的牌位,註定就不會被放在這裡了。

曹化淳初次履職,過程還是要走的,上前給這些前輩們上了柱香。

許顯純等人也是依次上香,衆人都無甚要說的,上香之後跟着曹化淳出了西廳,回正廳往右轉進了一個小廳,裡頭供奉的卻是岳飛的神像,衆人也依次上香,態度十分恭謹。

大明除了軍中拜岳飛爲武神外,民間岳飛廟也是極多,遠比關帝廟要多的多,關帝雖然傳奇,頂天了就是一個內戰勢力的武將,而且驕橫兵敗,只是忠義無雙,所以後來地位越來越高,民間也有廟宇,香火不斷。

但大明民間拜的最多的還是嶽王廟,岳飛的忠義不在關公之下,而統兵北伐,屢次異族強敵,武功赫赫非關帝可比,所以在大明,不僅軍中拜岳飛,民間廟宇也是極多,連東廠也供奉岳飛,可能他們是天子爪牙,雖然掌事的是太監,肢體殘缺,而且多行不法,可是就連壞人也不會坦然承認自己壞的不可救藥,東廠的太監們,照樣理直氣壯的拜岳飛,並不會在岳飛的神像前感覺慚愧。

等這些儀式走完之後,曹化淳走出小廳,繞過影壁,進入東廠的議事大廳,在正中有一高座,就是提督東廠太監的位子,魏忠賢也就是在接任時經常來坐坐,最後這兩年已經很少到此。

曹化淳慢慢走到近前,座椅很普通尋常,但放在正中高處,這叫他有些戰慄和顫抖,這一切叫這個太監有一些異樣感,這一切有點象皇帝上殿坐在金臺上的感覺,怪不得很多太監不喜在宮中伺候,喜歡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原來在這裡作威作福,感覺是如此的美妙。

等曹化淳上了高座,慢慢坐定之後,許顯純在內,過百千總,百戶,檔頭們一起跪下,高呼道:“叩見廠公。”

自此曹化淳算是正式接任,他的關防也早就到手,早就是正式的東廠提督了。

面白無鬚的曹化淳冷冷的打量一圈下屬,衆人都低着頭,沒有人敢與他對視。東廠提督是太監們之中權力最大的一個,生殺予奪在其一心,魏忠賢藉着此位指派廠衛不知道抓了多少大臣,清流之間的戰鬥靠筆桿子,閹黨卻是直接抓人,然後酷刑伺候,廠衛在這幾年令人聞風喪膽。

魏忠賢本人不怎到東廠來了,要用人批張條、子就行,曹化淳剛剛履職,最近卻是要常常至此,頭一炮自然是要打響。

“來人,”曹化淳突然令道:“將廳中魏忠賢的餘孽,都抓起來。”

頓時自然進來幾隊錦衣衛,他們都是許顯純帶來的人,這幾天許顯純一直在清理自家人的隊伍,將此前投效魏忠賢,表現的相當積極的人都抓起來關在錦衣衛南所,曹化淳對此十分滿意,今天才將這人也帶來。

上來幾隊校尉,一下子抓了二十幾人,曹化淳也不顧他們的哀告求饒,下令將他們全部關進錦衣衛南所,審理之後再說。

在場的人都知道曹公公必定要清理洗涮一番,衆人都期盼不要找到自己,各人都跪在廳中地面上,戰戰兢兢,連呼吸都微弱了許多。

曹化淳對眼前的人表現還算滿意,當下尖着嗓子道:“兩件事,一件是魏某人出京,皇爺下令要嚴加看管,不叫此人在出京時生出事非,廠衛要派出人手,看着魏某出京,並派人跟隨,要挑精兵強將,不要敷衍差事,出了差池,不僅你們要死,家人也不得免罪!”

這般殺氣騰騰,又是說的第一件事,衆人都是凜然。

魏忠賢已經接旨,按理來說需立刻出京,但魏府人員衆多,前後光是用馬車就八十多輛,有過千人要跟着去鳳陽。

據打事件的廠衛人員回報,跟隨魏忠賢離京的人太多,而且十分驕橫,就象魏忠賢沒有倒臺一樣。

憑此一事,曹化淳就斷定魏忠賢死定了,皇帝的性格是眼裡不揉沙子的,魏忠賢輕騎就道,擺出畏懼的姿態,皇帝可能還會猶豫一下,可能考慮到天啓皇兄的臉面,屍骨未寒就殺皇兄的心腹太監,未免有些叫天啓皇帝難看。

但魏忠賢擺出這般姿態來,這就是徹底的找死了,這人還能呼吸,但在曹化淳眼裡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死人。

“第二件事,”曹化淳尖着嗓子繼續道:“皇爺已經下定決心,誅殺和記商人大東主張瀚,這事由新平堡那邊做,我們不管,但要派出人員往新平堡去打探確實消息,一有消息就立刻回報,我聽說和記的細作十分厲害,往往我大明皇上還不知道的事,和記東主就能接到消息。到我手裡,廠衛不可這般廢物無用,若是派出的人不能在兵部之前稟報消息,那就留他無用了。在京裡,我們廠衛就要拿捕和記商行的所有人員,分批審問,查出不法奸徒,關押起來由皇爺發落。和記的財貨儲銀也要封存,不准你們擅動分文,若有人敢中飽私囊,咱家一定要叫他後悔生出來!”

話說到最後,曹化淳幾乎是聲色俱厲,令人感覺萬分膽寒。

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五十七章 死局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恩人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五百一十五章 結緣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七百章 行禮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發段感言第八百三十九章 圖紙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同袍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廳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五百九十章 麒麟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餘波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七百三十四章 怪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八百三十八章 暖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八百七十八章 平安狀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二百六十二章 水力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九百三十一章 算盡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五百六十六章 布匹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四百三十二章 耗費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三十章 招徠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衝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二十六章 騾馬行第三百八十九章 細雨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虜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九百七十四章 忍辱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募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白塔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二百章 各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艦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觀察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島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激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無事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八百零六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炮擊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