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

盧象升的直屬標營已經出陽和兩天,一個參將和兩個遊擊,五六個督司和守備,加上中軍官一併,率三千二百餘人自陽和而出。

巡按王汝槐和內丁一百餘人跟隨而出,權爲監軍。

自封閉城門半天之後,陽和往新平堡的道路也被阻斷了,直接斷絕所有內外消息,但盧象升並未感覺放心,他知道和記的情報工作向來十分出色,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法根本不太可能真正斷絕新平堡的內外消息。

九月二十二日洪承疇出大同,率部往陽和,同時檄令黃得功等諸將至沿邊的邊牆和各堡戒備,同日宣府巡撫傅宗龍也接到朝中密令,除了調動宣府巡撫的標營至邊牆戒備外,同時也檄令各種鎮將至邊戒備,駐張家口副將周遇吉率其部三千餘人,也是奉令急趨新平堡一帶駐防,隨時配合大同兵馬剿殺張瀚並和記衆人。

沿邊諸堡,原本就充實加強了防禦和駐軍,現在一路檄令過去,從偏關到殺胡口,再到保平堡樺門堡,一路上軍堡和火路墩加上軍臺都全部奉命戒嚴,將士枕戈以待,除了防止張瀚等人越邊牆而逃外,也是要小心北方的強敵前來破關救人。

數日之內,從大同到宣府,最少直接動員了三萬餘人,加上各守邊駐堡的軍伍,宣大兩鎮動員了超過五萬人,三邊總督,宣大總督,薊遼總督,薊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榆林鎮,陝西鎮,甘肅鎮,諸多的總督,巡撫,總兵,副將,參將,遊擊,督司,守備,一直到千、把總,不知道多少人奔波於途,朝堂中又使了多大的力氣在關注這件事上!

到九月二十五日,大軍起行已經接近新平堡時,在陽和以西數十里地方,盧象升得到情報,洪承疇等人已經率部接近陽和衛城了。

按官兵腳程來算,到新平堡還得有四天左右的時間,這已經算快了,盧象升知道事態緊急,他自己的部下已經奉命趕赴新平堡,最少要將軍堡四周包圍,同時他嚴令樺門堡一帶的駐軍小心戒備,如果發現新平堡中人試圖越過邊牆,過堡出邊,那麼可以用城堡上的小型火炮轟擊,如果人數不多,就出動馬步衝散其陣,務必不使新平堡中人可以集結出關。

與此同時,最要緊的就是張家口的周遇吉所部,三千多精銳過半馬步,急趨至新平堡北部邊牆一帶巡哨,遇敵則痛剿,不使一個活口逃脫。

做出諸般舉措之後,盧象升稍稍放心。

但他已經兩天沒有接到新平堡那邊的消息了,賴同心並未覆命,同時王、李二守備也並沒有派人送來消息。

派到白洋河兩岸至官道巡哨的部下,也並未送來有用的情報,新平堡一帶,仍然是一團迷霧。

可堪欣慰的就是周遇吉等人行動相當快速,已經有多股哨騎已經趕至平遠和保平兩堡附近,新平堡北部的幾個軍臺和數十個火路墩都有兵馬駐守,開始防備北方草原有兵馬南下,據這幾天來的觀察,最少東西超過五百里方圓的地方都未發現蒙古人的騎兵或是牧民,也沒有發現和記成建制的兵馬。

只有少量的和記遊騎在草原北側與邊牆一帶的明軍對峙,雙方都保持了剋制,明軍並沒有追擊的打算,和記哨騎也並未大舉集結或深入的打算,雙方對峙之後,和記哨兵就果斷北撤,消失在了過膝的長草之內。

對這樣的稟報,盧象升並未感覺安心。

如果人們站在高處俯瞰就知道了,爲什麼新平堡和保平、平遠、樺門各堡在這裡修築軍堡,可以看的出來,從最西頭的殺胡堡,到北端的鎮羌堡,再到南邊的大同鎮城和各堡,中線的許家莊堡和蔚州,廣靈,靈丘等地,整個大同和宣府好象被羣山掩映,西邊到東邊都是海拔很高的高山,從西北到西南,再到北端,再於東北到東南,由賀蘭山脈爲西,中間北端是陰山山脈,東南則是呂梁山脈和太行山脈交接。

晉北多山,只有在諸堡所在的北端與草原地界交接,呈山脈與平原交匯的地貌,所以大明沿着大同和各堡之間,在山脈和平原之間修了幾條最重要的官道,其是最爲要緊的就是從大同到張家口,又從張家口往京師的道路。

著名的紫荊關,就是陰山山脈和燕山山脈的交匯處,處於平原,兩大山系的交界處,如果從紫荊關入關,可以迅速的進軍到京師一帶,因爲入關之後,地形就相當的好走,很容易快速進軍了。

也行當年在土木堡擊敗明軍主力,然後就是從紫荊關入關,直迫京師,身後還有宣鎮等不少軍鎮根本沒有去打。

如果此次大事不順,和記從新平堡一帶進入長城防線,沿着官道直趨京師,那麼就象是在晉北“幾”字形的防禦裡直接削掉了東部一角,十餘個軍堡,整整一路守兵,加上宣府的兵馬,一萬多兵馬直接迫向新平堡,一萬多人在沿邊的邊牆,也就是山脈到草原地貌巡哨守禦,一旦事情不順,則京師畿輔一帶西邊的守備會瞬間空虛,盧象升最擔心的就是和記藉由此事正式與大明決裂,宣府和大同一帶成爲攻擊的第一波的目標。

皇帝的想法是放開西側,甘肅榆林一帶糾纏和記兵馬,但和記又不蠢,爲什麼不直接打下宣大和薊鎮,將京師直接包圍在內?

大明京師,靠的就是九邊兵馬保護,京營兵已經不堪用,靠城牆和火器之利勉強可以守城,然而一旦宣大被分割開來,朝廷可依靠的也就只有遼鎮兵一處了。可是遼鎮兵又需得防備後金女真,斷不能全數入關勤王,一旦和記採用這種辦法,等於是把囚籠套在了京師頭上,整個大明,有被瞬間斬首的危機。

懷着相當沉重的心思,盧象升率着幕僚和陽和的一些官員和民壯,往西迎出三十餘里遠,俟看到大同鎮兵和撫標兵的旗幟時,已經是天色昏黃。

算算時間,估計到四天之後大軍才能抵新平堡,盧象升心中更是焦慮起來。

洪承疇也是改坐轎爲騎馬了,他是南人,坐船坐轎都可,騎馬卻是有些費力,待身形高大,儀表堂堂的盧象升率人迎在道左時,洪承疇的中軍官報了上去,巡撫大人才勒馬停住,自戰馬上翻身下來。

幾個長隨上前伺候,將洪承疇小心翼翼的扶了下來,衆人在道旁見面行禮。

盧象升在右揖拜,洪承疇則是在道左還禮,其後又有人在正中跪下行禮,洪承疇居中受禮,拱手還禮。

諸多民壯隔的老遠,眼看着大軍前來塵土飛揚,卻是沒有資格進前。

“盧大人辛苦了。”洪承疇穿着紅絲羅常服,烏紗補服,雪白的裡襯上染了不少灰塵,下馬時洪承疇很費心力的撣了好幾下,等見禮還禮畢,洪承疇也沒有太多客套,敷衍一句後就問道:“學生一路東行,屢見傳騎,都雲無新平堡的消息,盧大人這裡可有新的消息傳來?”

“並沒有。”盧象升道:“傳見督司李國奇,只回報隔絕東西交通,哨騎往北出邊牆數十里,且見宣府兵自東而來,應是前哨騎兵,其餘各處都並無消息,也無異狀。有一些過往百姓,或是拘押,或是管編,亦不準其隨意離開,泄露消息。”

洪承疇很注意的聽着盧象升的彙報,這些情報和他在此前不久接到的彙報相差不多,總體來說,是北部邊境未發現和記的大量兵馬南下,亦未發覺新平堡有何異常。

四周的各堡和邊牆一帶已經遍佈軍人,如果個把人想溜出去,可能還有三分機會,如果幾十幾百人想潛越過邊牆,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九邊是沿舊長城線佈置的軍區,從甘肅到榆林,大片的地段或是修好城牆,配上軍臺軍堡,或是以鹽池沙漠爲界,輔以城池和軍堡。

大同這裡,很多軍堡依山而築,輔以舊長城和大明自修的長城,可謂雄關萬里,雖不及薊鎮邊牆那麼壯闊雄偉,但從防禦上來說也絲毫不差。

這樣的防禦體系,想偷越個把人都有相當的困難,幾百上千人想過境,除非守將和守兵是死人,或是被和記完全買通,這樣方有可能。

仔細想想,不管是傅宗龍還是周遇吉,或是沿邊諸將,多半是從京師或別的軍鎮調過來,時間不久,平時管束也很嚴格,而且各部分屬各個山頭,想做這等大逆不道的事需得彼此信任,畢竟是拿腦袋來冒險,這麼一想,應該沒有這種可能。

這麼一來,張瀚似乎真成甕中之鱉,沒有機會逃離?

洪承疇心中有強烈的不安感,張瀚出名已經好多年,他當初在大同當提學時就深知張瀚還有和記高層的厲害。

這幫人,行事有章法,做事有考慮,不要說張瀚自己不可能將自己和家人置於險地,最終無路可逃,就以和記的高層們來說,又怎麼可能把他們的最高首領輕易的放棄?有張瀚,和記有掩有天下的可能。無張瀚,哪怕自保也很困難,和記的高層縱有野心,也不會看不出這一點罷?

這種想法還只是推斷,但轉念一想,新平堡裡沒有絲毫消息傳出,哪怕事情不順,賴同心也理應派人出來送信,豈有一無消息之理?

這麼一想,洪承疇內心的不安感更強烈了!

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獻策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十八章 殺人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編第五十章 綁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祝禱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新車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十八章 殺人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六百二十三章 調任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交接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穩住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命名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七百三十五章 浮橋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六十六章 布匹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發條第一百零九章 忙碌第九百零六章 遊走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貢土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零四章 皮貨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白塔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一千五十三 路線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七百三十五章 浮橋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駕崩第一千零三章 押送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一千一百零一 窒息第八百七十二章 守成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惡客第三百六十六章 示好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櫻桃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犧牲第五百二十二章 溺水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二百七十六章 拒絕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發條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四百零二章 誅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一百九十六章 家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三百六十六章 示好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二百一十五章 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