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

“優先治療我們的人。”進堡城時,張瀚臉上的笑容已經消失,向着跟過來的吳齊吩咐,李貴點頭,表示會意,自去找軍醫官安排去了。

張瀚適才的表態已經足夠了,對宣大地方和甘肅榆林地方的人心,當然要收買一下,不過做到這樣的地步就可以了。

孫耀說道:“大人,下一步如何?”

“調槍騎兵團破口,對敗逃明軍不必追趕,我軍與所有願與和記一起撤離的人,撤出邊牆,回返草原。”

孫耀其實很想勸張瀚不必急着撤回,可以等槍騎兵團過來,合力打下陽和,甚至進窺大同,然後調近衛第一第二兩個團,配獵騎兵團,可以很輕鬆拿下宣府。

大同,宣鎮千里邊防一朝易主,和記可以掌握大片邊防區域,進可攻,退易守,明軍對掌握了邊牆和雄關要邑的商團軍毫無辦法,如果張瀚願意,兩個月內,整個宣大甘肅各鎮都會易主,對京師可以形成孤立之態。

“不必了。”張瀚直接否定了孫耀的建議,見這個黑臉參謀司官一臉遺憾之色,張瀚笑道:“兩年都快等下來了,還在意這幾個月?天子剛即位,剛掃除魏閹,針對我不得人心,但如果和記現在就大舉南下,正坐實了皇帝猜忌是對的,何必替皇帝挽回顏面?再者,我軍從春夏時重新大舉招兵,要到今冬才完成初步計劃,火炮,火銃,兵器,鎧甲,戰車,至那時方能齊備,介時堂堂正正南下,旬月破京師,可也。”

“是,大人。”孫耀心悅臣服,敬了個軍禮。

不過孫耀轉瞬就改了口,一臉嚴肅的道:“大人,自此之後,臣自請改稱大人爲主公。”

說罷,孫耀也不等張瀚答應,就要下拜。

“且住。”張瀚一臉嚴肅的道:“叫我主公可以,叫我上位也行,叫大人我也高興。但商團軍人見我只行軍禮,庶民官吏見我只拱手作揖,這一點絕不更改。”

“上古之時,國君與臣下對坐,暢談國事,若臣下言之精要,國君長拜而謝。我縱處君主之位,與諸君人格上也是平等的。”張瀚一臉平靜,說道:“將來縱得天下,亦不改初衷,請諸君牢記我今日之語。”

“主公之語,耀今世永不敢忘。”

孫耀再次行了個軍禮,只是這一次更加鄭重,其面上的尊敬之情,更加濃烈明顯了。

在場的人都是感受到了一種莊嚴肅穆之感,也是有發自內心的感動。

張瀚,已經富可敵國,麾下不說帶甲百萬,但也堪比帶甲百萬。治下疆域,由東至西,由北至南,也可謂萬里大國。

至今無王號,不稱帝,且不令人下拜,一句縱處君主之位,與臣下人格平等,這句話,註定會留載史書,光耀萬邦。

或許有人說張瀚沽名釣譽,或是不切實際,但張瀚認爲,如果穿越者對歷史格局不做任何改變,仍然處於中央集權的道路上不思改變,稱孤道寡,大權獨攬,臣下皆匍匐如臣奴,那麼還不是一樣踏入王朝更迭的爛泥坑裡去了?這種縱橫捭闔,殫精竭慮,爲的是什麼,三百年後自己的子孫也和崇禎一樣去煤山上吊,國家民族再次陷在戰火動亂之中,十不存一,任列強欺凌,撐死了是一個更大號的“大清”?

這般穿越,毫無意義,他就是要爲人所不能爲,改中央集權,削帝王威權,中樞和地方再次分權,建立完善的監察制度,確定君權和相權的制約,提高民間輿論的效力,建立近代的軍隊制度,建立高效的官僚機構,確定以法律和契約精神爲核心的新興國度。

若能做到這些,是比收復外東北和西域地方,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張瀚不急着入京,也是要叫大明充份暴露其短再從容入關收拾殘局,他已經經營圖謀了十年,還差這半年的時間?

陝北大火已經燒了起來,現在沒有了盧象升和洪承疇等人,傅宗龍估計要提前十來年下獄了,孫承宗在家閒居,大明對付農民軍和東虜的名臣良將,泰半不在其位,張瀚倒是想看看,陝北大火如歷史上那樣燒到關中,山西,河南時,當今天子當如何,整個天下又當如何?

這種心思,有失光明正大,甚至太過厚黑,倒是不必與孫耀這個相對本份老實的部下多說,以免壞了自己的形象。

外間還在打招戰場,收治傷患,張瀚馬不停蹄的慰問視看,哪怕是宣大傷兵,張瀚都走看了一圈,表示既往不咎,明軍將士皆聽朝廷和官員指令,縱有罪亦不至死,將來可至草原效力贖罪,數年後帶着豐厚的薪餉回家,亦是樂事。

若願留下效力,張瀚表示無上歡迎,現在商團軍在大擴兵,各屯堡各處均需要人手,漢家苗裔,理應北上草原,鎮守那一片無比廣袤的土地。

這般走了一圈之後,哪怕不少重傷者垂死,輕傷者也在苦痛之中,但得到張瀚這種身份的人探視,還得到這樣的許諾,衆人皆是感奮,不少明軍將士流淚不止,待張瀚離開之後,不免彼此報怨,他們早就聽說張瀚無比仁德,是真命世之主,結果這一年多衆人漸漸聽了文官蠱惑,視張瀚與和記爲敵,現在想想,真是糊塗至極了。

至天黑前,戰場打掃完畢,除了一些被踩丟的鞋子,踏扁的鐵盔和零碎物件外,堡門外已經看不到什麼激烈戰事的痕跡了。

礦兵們沿城堡四周駐防,主要是針對西邊,孫耀還是出城至軍營安頓,不敢擅離大營,以免出事。

城堡中則一片歡騰,至天黑時,有不少堡民開始大放鞭炮和煙花,遊街歡騰,以示慶祝。

當然更多的人在收拾行裝,此事大勝,大明損失極爲慘重,死了一個巡撫,一個兵備道,俱是穿紅袍的大員,還戰死參將一員,遊擊一員,守備千總級別的武官三十餘人,被俘虜十餘人。

一萬多人的宣大精銳,被殺的七百餘人,被俘虜的有四千餘人,其中還有一千多傷者。

損失過半,主官盡喪,四處奔逃,這支宣大兵,能完整迴歸建制的,當不足半數。

現在宣大地方,可稱精銳的是有傅宗龍的撫標,還有張家口參將周遇吉的騎兵,大同總兵黃得功的鎮標人數不足,當有一部份被洪承疇帶到新平堡來了,估計也就剩下兩千餘人。

加上大同鎮其餘各路將領,朝廷在宣大的實力已經不足支撐這麼龐大的防線了。

晚上天黑前各傳令官飛馳於堡中數十條大街小巷,對堡中居民宣揚和記即將撤離之事。等槍騎兵團一到,打退宣府兵,開闢道路,兩萬餘礦兵和所有和記相關人員都會撤入草原,最少在短期內,不太可能會回返了。

朝廷吃了那麼大虧,死傷極重,來調來的官兵定會對地方大加以報復。以前宣大兵爲主,對殘害地方鄉親會有心理障礙,而宣大兵敗,朝廷可能調榆林兵甘肅兵或薊鎮兵,甚至京營兵前來宣大,那麼留在地方的危險就是成倍增加,宜早離開。

不管是隨和記趨北,或是南下東去,最好在三天之內起行,因爲槍騎兵團最多兩三天後就到,周遇吉和傅宗龍那可憐的兵馬,根本就擋不住暴烈彪悍的槍騎兵團,可想而知會被輕鬆擊潰,如果周遇吉是符合其歷史傳記中記錄的良將,根本就不會與槍騎兵團合戰,而是在商團軍主力到來之前主動避開,回守張家口堡一帶,傅宗龍也會是相同的選擇。

如果浪戰損失,和記先取大同,再得宣府和張家口,京師西邊門戶洞開,和記隨時能以大軍犯京師,那傅宗龍和周遇吉等人的罪過就大了。

數日之後,邊牆洞開,到時候想離開的人不管是北上還是南下,或是東走西去,都大可隨意。

張瀚回至自己府邸前時,吳齊等人已經來回報,堡中居民,十分之九乃至全部人家,幾乎都願隨行去草原。

和記取草原後,新平堡貿易中心,也就是馬市的地位不復存在,大明不會再開對蒙古的馬市,而和記將來得天下,草原與九邊俱是一體,當然也不會再開馬市,如果從生意的角度出發,新平堡馬市,包括赫赫有名的張家口馬市在內,都算是沒有明天的夕陽產業了。

當然,張家口還是能充當北方商貿集散中心的任務,其餘的小型馬市肯定不復當年的風光,不可能再維持當年的貿易次中心的地位了。

有鑑於此,新平堡人離開重新擇地創業的心思早就有了,只是一時不得機會,特別是張瀚至此之後,和記還是在新平堡維持了相當大的格局,但張瀚一走,和記不會再繼續維持下去了,此時離開,適逢其時。

“我新平堡商人世家,真的是闖蕩過來的啊。”張瀚不得不由衷感慨了一句。

……

張瀚府邸之前,亮如白晝。

四周的慶賀聲不減,到處都有邀朋喝友的吵鬧聲。

堡中壓抑了很久了,張瀚入堡後,官兵陸續進堡,每天堡中居民都被警惕的眼神盯着,替張瀚擔心之餘,他們也是爲自己的安全懸心。

現在終於一掃陰霾,不僅堡內的明軍悉數被擒,堡外的萬餘宣大勁旅,也是被礦工們組成的軍隊一鼓而平,等商團軍南下之後,衆人隨着一直上草原,此後自然無憂矣。

因爲心情放鬆,加上沒有官府的宵禁禁令,堡中四處都是一片歡騰,不僅男子呼朋喚友的喝酒爲樂,婦人們也放鬆了心情,但她們可沒時間享樂,而是三五成羣,互相到各家幫着收拾物品。

破家值萬貫,雖然和記曉瑜各家各戶時有言在先,至北方各處居住都有現在的房舍,也有傢俱可供使用,不足處可以用錢購買,堡中居民,已經很少有赤貧的人家,多少有些積蓄,若是商人之家,財富更多,草原商業繁華,他們完全不必擔心買不到應用之物。

但臨行之時,哪能捨得把家業都丟掉,官兵肯定要進堡,到時候不管是房舍還是罈罈罐罐怕都是保不住,和記又會調動大量馬車過來幫着堡民北遷,所以這些婦人都很着急,在闔堡慶賀的時候,婦人們聚集在一起互相幫着收拾細軟,能帶的傢俱,小而不笨重的,當然也是要帶上。如果可能,她們連頂門石,水罐水缸都恨不得一起帶上,當然她們也知道不太可能,只能心痛放棄。

第三百九十八章 暴疾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四百六十三章 報復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八百九十四章 趕回第六百章 營地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壓制第九百四十八章 拿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教士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勳貴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四百九十五章 祝禱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七百三十五章 浮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一千六十一章 夜候第九百七十章 和記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三十章 招徠第三十六章 沉重的思索第一百九十六章 家常第一千零九章 縱帆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無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傷員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擊殺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示好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五百二十九章 廢村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九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五百零三章 關門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和談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五百八十二章 故地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八百三十九章 圖紙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二百三十章 叮囑第四百七十四章 缺口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一百五十一章 召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總督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