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

“在下離京之後,由通州一路南下,發覺糧價真是一日數漲。”錢文升最終道:“到臨清和清江浦一帶時,發覺有不少山東與河南的大糧商坐地收糧,不少糧商帶的糧根本不到臨清就被收光,年前年後,估計京師一帶的糧價會漲到叫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你離京時,可有人提議多放漕糧?”

“有幾個御史上過本,不過朝廷已經放過一次平抑,未能成功,卻是不敢隨意亂放。京中幾萬太監宮女,幾萬勳貴和文武百官,還有京營兵,加起來好幾十萬人,這些人可不贊同將漕糧放出來太多。而且還要支持薊遼和宣大鎮的軍糧,漕糧再放幾次,怕是連宣大薊遼的軍糧都不保。而且,據在下所知,京中權貴大半也跟着一起囤糧,很多大太監都在囤積,公侯勳貴和一些文官也在囤積。地方上,各鎮的鎮將亦有囤糧,在下到臨清時,見很多大戶豪紳在囤糧,所有人都感覺糧價在年前都一定會漲,所以囤糧者衆多。”

錢謙益一直很注意的聽着錢文升的話,這時忍不住苦笑道:“國朝氣運,一至如斯乎?”

“親藩宗室都在囤糧,整個北方怕就是皇上沒囤糧,但皇上有通州漕糧大倉,囤糧最多的就是他了。”

程嘉燧講了個笑話,衆人想想也是,都跟着一起笑將起來。

“皇上的囤糧要供給百萬人,也不輕鬆。”錢謙益沉吟着道:“向例漕糧北運在夏初抵京,所以年後可能會放幾百萬石出來平抑糧價,另外會催南漕及早北運,不過,現在談還爲時尚早,就看年前。”

馬士英一臉沉鬱,說道:“受之是打算等過了年再說麼?”

“不,”錢謙益一臉堅毅的道:“我的意思是,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心理,所以年上波動會很大,這是良機,我等可以將全部身家都投進去。”

在場的人都是一臉震驚,程嘉燧有些爲難的道:“受之,如果沒有過硬的理由,徽商那邊怕是不會同意。”

“和記向來不行無準備之事,不打無把握之仗。”錢謙益道:“宣大殘破了,張瀚一樣退回去,爲什麼?因爲新皇剛登基,未有失德,未失衆望。他養望雖成,但還要時間來積澱積累,現在的這局面再演化下去,張文瀾就成了救時之主了,那時候,很多地方根本不必費力攻打,可以一鼓而下,甚至望風而降。好算計,好手腕啊。諸位要謹記,和記要的是天下,不僅僅是行商賺錢,所以這一次擡高京師和北方糧價對和記來說是一次戰事,而不僅僅是擡高糧價賺錢。如果只是想賺錢,到年前糧價差不多時就能放出去了,一樣大賺特賺。和記是最早囤糧的,我聽說張文瀾在北方草原早就囤積了過千萬石糧食,不次於通州大倉,這一次糧價擡這麼高,很多軍鎮都會受不了,但和記無所謂,自己手頭有糧,心中不慌,可以把全部身家拿出來繼續把糧價往上擡,只要有人帶頭,會有很多人拋糧,但也會有更多的人跟進,我們不趁着這時候跟進就晚了。”

錢謙益喝口茶,靜靜的道:“賺錢是小事,我常熟錢氏雖不是豪富,但也不在意這一點銀錢,學生在意的是將來。”

這個“將來”意義十分重要,說明錢氏這樣的官宦世家,錢謙益這種一甲進士出身的翰林都是打算拋棄朝廷了,這其中的含義實在是太深重了一些。

程嘉燧面色一變,抱拳道:“此事太過要緊,容在下回去和衆人商量一下再來回復。”

錢謙益點頭道:“可以,要快,而且我估計孟陽兄的族人定會同意的。”

馬士英也沉着臉道:“南都到蘇州,嘉定,和記的人活動的很厲害。他們願多出帆船出海數量,降低保險費,替松江人出布,替江西人出瓷器,他們負責運輸。我們江南的百貨,不過是生絲,棉布,瓷器,茶葉,總歸好賣的,和記都包銷了。沉船了,他們保險負責賠,我們江南商人只管在家等着數銀子就好了。那麼這樣一來,誰還願與和記爲敵?現在江南各府,船運雖多,往江西湖廣一帶,車輛也多起來了,畢竟船行靠水靠風,不及他們的四輪車帶人也好,帶貨也好,該哪天到,就是哪天到,費用也不是很高。”

若是曹化淳在此,定是恍然大悟。

和記在北方的幾千輛車,據廠衛偵查,只有少量回到了北方草原之上,大量的馬車和人員消失不見了。

wωω тt kan ¢o

廠衛掘地三尺卻始終是找不到馬車和人員在哪裡,結果大量的車馬原來是在撤離計劃中,分批逐次的退到了江南!

大量的貨物和人員也到了湖廣江南,重要的連接地點是在開封,所以李國賓和劉吉先後到臨清和開封主持大計,收糧和在南方開展各種買賣,雖然不及在北方賣的多,但可以把大量的人員安置下去,南方的店就是綜合門店,不管是帳局還是保險,還是百貨,都是和記一體銷售,加上物流業也發展到了南方,和記在江南到湖廣江西,還有福建一帶已經大量的發展起來了。

朝廷當然是不知道,地方官員也未必敢於上報,上報了地方上不會見諒,還有性命之憂,何苦來?

而且和記也不會公然打出和記的招牌,多半是用“興記”一類的遮掩,以大明朝廷對地方的掌控,有這麼一層遮掩,也就沒有地方官員會出來多事。

和記的出現,代表着財力和潛藏的要人命的手段,地方官除了極少數之外,首先不會關注,其次關注了也不會冒着開罪本地商民士紳的風險來多事,最終就算出現個把個膽大包天的官員,也是逃不過軍情司的威脅和最終的手段。

而現在江南一帶,幾乎到處都是和記的分號和各種人員,海事險在江南打開局面後,和記在江南早就有根基在,因爲天啓皇帝的原故和記一直沒有在江南擴張,最少表面上如此,而現在和記卻是招搖過市,反而是無人能夠制約了。

經過長時間的合作,很多江南士紳也早就明白了和記的潛實力有多大。

僅從海貿來說,和記控制的地方包括臺灣和澎湖,貿易線路是掌握了和日本的大半的貿易量,還有南洋諸國的貿易也有很大份額,最少從航線上來說,和記戰勝荷蘭之後也是徹底掌握了航道,福建的生絲一年好幾萬擔,全部歸和記所有,一擔生絲在福建收是一百二十兩一擔,到日本就是二百兩以上一擔,到歐洲的價格當然更高。

和記光是壟斷海上通道收稅就是已經賺取足夠多的暴利了,這一點敏銳的江南士紳和商人們都是心知肚明。

也不是沒有人想着搶這碗飯吃,就目前來說,敢這麼想的人還並不多,更不要說去着手做的人了。

“還是要再考慮一二。”馬士英也相當信服錢謙益的判斷,但他還是搖頭道:“南都風氣較蘇州常州松江這邊要保守一些,官兒多,勳貴多,坊間也是向着大明的多。還是在等等,待確定各方的人都參和記這一股時,我們再跟進也不晚。”

這兩年馬士英和錢謙益聯手與和記合作,有海事險擔保,兩人與另外三人合出十幾萬兩銀子的本錢做海貿生意,本錢大利潤也大,幾年時間兩人的身家都翻了一倍不止。

現在要衆人湊出幾十萬來幫着和記也不是爲難的事,銀錢方面絕對沒有問題。馬士英也不擔心賺不到錢,相反,他深信跟着和記一定能賺到大錢。

但馬士英考慮更多的就是將來和記是不是能得天下,若和記始終不能鼎革,大明朝廷始終將和記擋在北方和南方的海上,那麼相助和記,雖然可以獲得銀錢上的收益,對自己的仕途肯定是沒有幫助的。

大明要是緩過氣來,遲早會查出與和記相關的官員和家族,象馬士英這樣買海事險的根本不能算是與和記有勾結,但與和記一起出手操控北方糧價,這等手段等於對大明打了一場經濟戰,馬士英未必懂得這個名詞,但是其中的含義他還是相當清楚的。

這就是說,如果這事參與了,就等於是真正綁在了和記的戰車之上,這後果很難預料,和記勝,未必有多大的好處,以馬士英對和記的瞭解,是尚實務不尚虛名,和記估計還會開科取士,因爲還不能一下子斷絕讀書人的希望,但和記肯定是廣推學校,幾十年後,就是以學校培育的學生爲吏,由吏再爲官。

舊有體系的官員,地位就相當尷尬,所以從心底深處,馬士英並不願改換門庭。

但馬士英也不會同和記翻臉,和錢謙益一樣,他判斷和記會得天下,並且機率相當的高……這使得馬士英陷入一種難言的痛苦之中,前後左右,難以決擇。

“我今晚回南都。”馬士英沉默半響,說道:“總要再實地去看看,再言其它。”

“也好。”錢謙益沉默片刻,雖然不以爲然,還是點頭道:“再等一等也行,若和記的人來,學生便隨意說些託詞叫他們再等等。”

馬士英歉然道:“因爲我要使諸位久等了。”

“無妨的。”錢謙益灑然一笑,說道:“這般大事,我料想江南各家都不會立刻答應,總要互相走動聯絡,彼此商議,最後方能下決定。事涉家族存亡絕續,怎麼可以孟浪貿然行事。”

馬士英會意,也是笑道:“程兄也是回家族商議,想必也不會一下子就有決斷。”

錢謙益道:“正是此理。”

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七百零三章 遲暮第六百二十六章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一千三十六 多謝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第四百八十六章 羣毆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百二十五章 漢商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六百七十三章 滾落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清晨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貪婪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觀星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二百五十四章 關卡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變化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千二百一十二 審問第四百七十二章 辦法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五百二十九章 廢村第一千一百零一 窒息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餘波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強大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四十七章 黃榜第九百六十七章 清流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官第六百零八章 開銷第三百六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強大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第七百七十三章 鹽池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門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髒活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擊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八十八章 開始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二百四十章 推演第六百五十四章 撕碎第七十八章 點化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風起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七百一十五章 密談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七十四章 韓通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二百五十六章 碰壁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