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

北方的朝廷正爲糧價頭疼的時候,江南的人們卻是在年尾時迎來了一場狂歡。

大量的江南世家的當家人,包括很多退休致仕老頭子都被驚動了,縱橫密佈的水網上船隻不斷,很多大士紳和官員們都是坐着船趕路,最後的觀看地點肯定是常熟一帶,出海口一帶江面太寬,對觀察艦船並不很適合。

江南一帶的地理環境其實也是在變化,最少在幾千年前還沒有上海,松江的面積只有現在的一半,再往上推,長江的出海口也不是在松江,而是在現在的鎮江和揚州,整個常州和松江地方還是一片汪洋,後來成了灘塗,再下來才轉化爲陸地。

沿着一條長江,從松江到蘇州,再到常州,鎮江,揚州,只要臨江的地方,各個州府縣都是有這麼一副奇景,大量的官紳士人乘坐着大小船隻往沿江的地方趕過去,這些州府其實都是沿江的,但不一定人人都住在江邊,在風聲傳揚開之後,看熱鬧的人太多,臨江的地方很快都是要人滿爲患。

除了官紳世家之外,大量的惟恐天下不亂的生員們也紛紛往江邊一帶趕,不僅沿江的城鎮客棧都住滿了人,普通的百姓民家裡也是擠滿了跑來看熱鬧的人羣。

江南一帶可是大明的精華所在,不管是民間的富裕程度,人口的稠密度,還有受過教育的人羣的佔比,都是在大明首屈一指。

等錢謙益等人和大量的東林黨人一起從錢宅出來的時候,距離和記通報的時間已經相當逼迫,再不出來就面臨錯過的風險了。

很多退隱和致仕的官員,包括江南一帶的名士都蜂擁而至,錢謙益是現在東林在江南的首領人物,很多東林大佬除了留在南京的,在蘇鬆一帶的都是不約而同的到錢府來拜會,短短時間聚集了百多人,這也能看的出來錢謙益的影響力確實相當深遠。

張岱與馬士英等人還是距離錢謙益最近的地方,姜曰廣和瞿式耜等人緊隨其後,大量的官員士紳和名士們簇擁在四周,各人都是低語說笑,步態從容,並沒有把眼前的事情看的太過嚴重。

錢府側門外就是往江口道路,走上五百多步就抵堤岸,順着佈滿林木和灌木的道路往下數百步就是一個港口,以木搭成的棧橋可以容幾艘大船停靠,甚至錢謙益購買的出外海貿易的大船,也多半是在這裡裝貨起航,直下江口出海。

一路行來,但只見人山人海,黑壓壓的人頭幾乎是一眼看不到邊。

很多人看到了錢謙益,不少人拱手作揖,有人則深深躬身見禮,“牧老”一類的稱呼不絕於耳。

錢謙益含笑點頭,風度頗佳,絕不會因爲對方的身份就缺失禮數,不管是官員,士紳,名士,鄉老,或是一些中等產業的商人,只要對方先向他行禮,錢謙益都是拱手而應答,臉上也沒有絲毫的傲氣。

大票的生員象是信徒一樣,自覺的簇擁在錢謙益的身邊左右。

這可不是普通的官紳能有的待遇,在江南,商人大於百姓,官員大過商人,士紳卻是大過官員,而生態鏈條的頂端卻是生員。

大量的,出了名或是還沒有出名,已經有秀才功名的生員們,這些人才是在江南生態鏈的頂端,這些人中了舉人或進士之後,反而會受到官場規則的約束,生員的放誕不拘和廟堂之外的自由,在中了進士之後就自然而然的失去了。

生員可以行差踏錯,可以狂放不拘,可以放言無忌,這是大明政治生態圈給他們的特權。

眼前這一羣生員,上可直達天聽,成爲皇帝都知道的名士,下可以在地方上呼風喚雨,控制輿論,如果他們願意,隨時可以把持訴訟,從中撈取足夠多的好處。

因爲錢謙益是海內文宗的關係,沒有哪個秀才夠資格在這位探花和翰林跟前擺什麼名士風流的派頭,錢謙益論八股當然是第一等的,詩文書畫也是無不精通,老錢是樣樣都來得,要不然的話也不會有眼下的這種地位。

當錢謙益手持藤杖,緩步走下江坡,站到碼頭上的時候,四周的人羣又放鬆下來,象是一羣被驚的飛起的蒼蠅,重新嗡嗡起來。

說是等艦隊,錢謙益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模樣。

長江這裡,從南京南通到揚州鎮江,再到蘇鬆常,一路沿着江口下去總是會有江船出沒,有的是出海貿易的大海船,有的江船是在長江來回直到北方的漕運的大船,當然也有普通的糧船和商船,還有運人用的中小型的烏蓬船等等。

這個時代可是沒有過江的大橋,人們只能依靠船隻往來。

在江南一帶,不僅僅是在船上討生活的人經常在江河上奔忙,普通人一生中坐船的機會也是相當的多。

甚至可以說,在江南和浙江一帶,人們利用船的機會比騾馬要多的多。

到處都是河流和大大小小的港口,不僅是貨運,普通人走親訪友,捕魚捉蝦,利用船的機會實在是太多了。

在這件事之前,如果有人說大江兩岸因爲要看一隻船隊聚集起了成千上萬的人,怕是要把人的嘴巴給笑歪,誰能想到,現在涌動的人頭,幾乎把兩岸邊的灌木和草皮都壓平了的龐大人羣,竟然是真的跑來看一支傳聞中的船隊?

“幾乎沒有漕船……”張岱看了一眼大江,沉聲說道。

馬士英噗嗤一笑,說道:“除此之外,還沒看到駐軍兵馬呢。”

四周的人也是皺着眉頭看向大江,年尾的時候長江處於枯水期,水流很明顯的減緩,水面也縮減了很多,就算這樣,想看清楚對岸的情形也較爲困難,只能看到江北也是密密麻麻黑壓壓的人頭。

在這個年代,對岸的靖江和東邊的揚州府城也都是相當富裕的所在,商民衆多,閒人也多,怕是也有不少從四周跑過來瞧熱鬧的士紳商民。

這些無關要緊,要緊的是浩浩湯湯的江面上一片空白,往常會有少量的客船和近岸的小漁船存在,今天也是完全不見蹤跡了。

小船是規避了,大型的連成一片的漕船在這個時候也會偶見蹤跡,大規模的漕船北上會是在四月之後,漲水期會有大股漕船從江南浙江一帶北上,在枯水期也會有漕船,一般要配大量的縴夫,好在北方勞動力充足,過了清江浦到山東與河北地界時,縴夫的數量都相當的多。

大明還在沿漕的兩岸設置了不少衛所,沿漕運的路程都處於帝國的核心腹地,簡單來說,就是把衛所兵當漕運的苦力縴夫。

這些衛所兵到了清朝就徹底成了縴夫苦力,並且很快有了自己的行會組織來維持自己的利益,這就是清幫的來源……

現在江面天青水闊,一覽無餘,不僅沒有攔截的船隊,也不見運糧的漕船和貨船。

兩岸也沒有兵馬,據錢謙益等人得到的消息來說,各州縣象徵縣的徵調了一些民壯上城防守,開銷由地方州縣自己負責,當然這不是怨氣的主要來源,被抽調的民壯最生氣的就是他們不能到江邊看熱鬧了。

恐怕守土有責的州縣官員們也是一樣的看法吧……

“國運真的是江河日下了。”儘管早就下定決心,馬士英還是有些唏噓,一些感慨。

沒有兵馬,沒有戰船,連固定的漕船也終止了。

這個曾經強大而興旺的帝國,趕走了蒙元,一掃胡人氣運,將丟失了四百多年的燕雲十六州收復的大明帝國,似乎真的在這一刻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一羣人緩緩搖頭,終於有人低聲道:“自古無不亡之國,可是,我真的不記得亡國有這樣的亡法的,現在的情形,大明還是有江南之地,但又等於失了江南之地。這麼不用一刀一槍,也沒有血戰廝殺,人心盡失,這般亡國情形,舉二十二史,我未曾見過。”

“可不是……”另一人幽幽嘆息一聲,接着道:“還有北方胡虜,自有柔然,匈奴,突厥,漢家強盛時足以掃蕩漠北,然從未有兵馬能常駐草原,真正臣服此輩。我大明太祖以淮右布衣提三尺劍,蕩平羣雄,也只是將蒙元驅離中國之地,回返北方而已。此輩,彪悍勇武,又地廣人稀,縱以大兵前往也難獲戰機,太宗皇帝五徵草原,所獲着實有限。而後勤供給,消耗的國力卻是以海量計,所以委實難以支撐。草原之地,得到無法管理,牧人兇悍不服,朵顏三衛,太祖年間窮極來投,太祖高皇帝設衛管制之,永樂之後,就算太宗皇帝想反悔,其部也是桀驁不馴,根本不服我大明管制了。”

這人長篇大論,但說的無非就是一個事實,張瀚和他的部下用幾年時間完全臣服了蒙古人。打從和記進入草原之後,不僅再沒有一個蒙古牧民南下,也從來沒有任何一場被大明所知道的動亂或反覆。

簡單來說,和記象一塊巨大的海綿,草原上所有的桀驁不馴,彪悍的傳承,傳說中無敵的蒙古騎兵,傳說中百步穿楊的射術,所有與記憶有關的那些東西象是水一樣被和記給吸乾了。沒有了任何有特色的東西,只剩下一個傳說,屬於張瀚一個人的傳說。

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八十四章 礦工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愚蠢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六十九章 散去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船第四百一十五章 緊張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八百三十七章 盛讚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三百八十七章 論船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九百六十五 保險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追兵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第七百九十八章 商討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行糧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縮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開封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佈局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關卡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七百三十一章 穿行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照會第七百七十章 黃虎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七十六章 入鐵場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七百七十三章 鹽池第五百六十八章 算帳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二百章 各司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帳目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擊殺第三百六十六章 示好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五百九十章 麒麟第二十七章 收糧第七十五章 會首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掌旗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九百六十七章 清流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發條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白糖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