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教士

孫元化此時還沒有入教,所以湯若望等人還不能以教友相稱,徐光啓則是已經入教,並且在後來被封聖。

“對了,我有一個地方,可以叫他們去暫時安身。”孔敏行在一旁道:“各位可曾聽說過大同府?”

“閣下說的是大同府的天成衛李莊?”

湯若望一下子就把李莊說了出來,孔敏行反是嚇了一跳,當下道:“說的正是那裡。”

湯若望含笑道:“我們耶蘇會和李莊一直在做買賣,我們出售了不少機器到那裡,李莊的張東主是一個豪富的商人,做生意很守信用,爲人也謙虛和善……”

張瀚爲了一直不停的從耶蘇會買東西,對他們打交道時當然是儘可能的展現善意,所以湯若望等人對張瀚的印象當然是很好。

孔敏行聽到人家誇讚張瀚和李莊,心中莫名感覺高興,他的眼前似乎浮現出大片的農田,巍峨壯觀的工場區,還有嚴剛肅殺的軍營區,充滿希望的人羣和剽悍的軍人,忙碌的吏員,精明的商人和壯實的工人……孔敏行突然有一種感覺,他是屬於李莊那邊的人,在這裡完全是一個錯誤。

“我們居然把李莊那裡給忘了……”湯若望還是很高興的說道:“多謝孔先生提醒,看來彼得他們有地方可去了。”

“李莊那邊是喜歡能做實事的人。”孔敏行提醒道:“特別是精通幾何算術的人才,會操控機器,製作機器,火炮,或是能使用火炮的人才也很歡迎。如果是純粹的傳教士,或是精通曆法的學者,恐怕不一定能在李莊找到一席之地。”

孔敏行沒有提農學一類,傳教士們也多半不精通農學,派到大明來的傳教士最少都經過幾年的學術方面的磨練,和他們派到南美和南亞地方的傳教士不同,耶蘇會是一個很務實的傳教組織,他們知道大明這邊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湯若望躬身感謝,向孔敏行笑道:“孔先生怕是要入貢院考試了?這是大明最高層級的大典,我泰西各國現在也是在研究大明的考試製度,希望我們也有這樣的好辦法,用來給普通人一個出人頭地的渠道……”

孔敏行知道泰西那邊是貴族治政,富商也能出頭,竟是貴族和商人共治天下的格局,國王的權力反而很少,以前更是以教宗節制諸國,神權大於皇權,這種奇特的國體政治居然一直是穩定下來,有一些王室已經存在千年,他對泰西的制度也很有興趣,此時聽聞湯若望的誇讚,孔敏行也感覺很開心。

孫元化也要到南堂去和傳教士們一起完善自己的著作,一行人就此告別,看着孫元化和湯若望邊走邊談的背影,孔敏行竟是感覺一陣羨慕。

……

數日之後,大考之期終於到來。

纔剛過了四更,孔敏行的妻子就伺候他起身穿衣,考籃和食盒早就準備好了,內裡是紙墨筆硯一類的文具,也有一些精巧的細緻糕點,禮部試的供給其實十分豐厚,在中午時會提供米飯和肉食,這還是成祖皇帝時就立下來的規矩,只是時間久了,規矩也是壞了不少,米是糙米,肉是腐肉,所以人們都要自己帶着食盒。

會試需連考三場,每場三天,對每個人的體能和精神要求都很高,在後勤上頭,當然也要極盡保障。

孔妻便是交代給孔敏行,食盒之中最多是炒米,然後是幾碟小菜,這個天氣也不怕變質,孔妻囑咐他一定要熱熱再吃,免得腹中受涼,若是拉稀跑肚,那可就糟糕之至。

孔敏行自己檢視考籃,口中笑道:“我這般年紀又不是小孩,也經歷過春闈,你放心便是了。”

“好罷。”孔妻笑道:“那妾身就祝老爺你早中杏榜!”

會試因爲是三月舉行,所以例稱春闈,又是因四月發榜,那時正是杏花開放的好時節,所以中榜的進士又稱爲高中杏榜,臨考之時,當然也需要好彩頭,孔妻之意當然是善祝善禱。

孔敏行微笑道:“會試可不比鄉試,鄉試南榜經常是一兩萬人報名,取中者只有數百人,今科會試入考的舉人有不到三千人,選中者當在二百人左右,十幾人中便中一個,你家夫君雖不敢說三鼎甲和穩入二榜,得中杏榜還是沒有問題的。”

孔敏行的學問打磨的十分紮實,師從徐光啓可不光是農學,徐光啓本身就是一個很有名望的大儒,攻擊他的人也是覺得徐光啓不該把精力用在雜學上,如果是用在正途上,可能對儒學會有更大的發揮,孔敏行師從徐光啓多年,學問是異常的紮實,加上經歷豐富,人脈也廣,這樣的人說不中進士也是不太可能。

孔妻含笑道:“妾身知道了,惟有盼夫君早日得償所願。”

“所願?”孔敏行反而沉默下來,半響過後他才道:“老實說,我的所願並不是眼下這事啊……”

孔妻也是沉默,夫妻之間當然是瞞不住心事的,她吶吶道:“妾身其實也願夫君能開心些,只是……”

“我知道。”孔敏行道:“老師那一關過不去。”

孔敏行和張瀚還有李慎明等人都在通信,當然李慎明近來沒法給他寫信,張瀚是隔幾日就會有封信過來,孔敏行知道和裕升已經在邊牆北部築堡,如果能夠擊退北虜,等若搶下大量的良田,草原上的土地如何耕作,養肥,配合何種作物,這對李莊的農學體系都是一個嚴重的挑戰。

張瀚也透露,因爲農業在未來數年的發展中至關重要,李東學沒有精力兼顧軍政和農學上的事,日後會成立一個農政司,主要就是管理李莊爲核心的大片農田和水利等諸多工程事項,草原上當然更是重中之重。

這個農政司,在張瀚的話語裡當然是虛席以待,不過張瀚沒有明說,對一個可能的新晉進士來說這種邀請是一種羞辱,就算是舉人也是屈就,畢竟舉人和舉人也是不同,河南內地鄉里的老舉人,和孔敏行這個師出名門的青年舉人,地位上也是大有不同,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罷了,我去了。”

門口已經有個老僕提着燈籠在等着,頭頂還有一彎殘月,啓明星正是最亮的時候,孔敏行一腳踏出,往着貢院趕路。

一路上偶見有提燈趕路的,多半都是往貢院方向的舉人,大家此時都沒有什麼心思交談,會試就算得中率很高也是十幾二十選一,誰知道自己的前途會是怎樣?這個時候,大約也沒有什麼人有“吃夢”的心情了。

當會試完畢,放榜之前,人們的精神全部放鬆,那時候人人都放浪形骸,最古板的人也會和同年們一起追歡買笑,放縱一番,等放榜之後,幾家歡喜幾家愁,那時又是另外一番情形。

越是接近禮部貢院,提着燈籠的人羣就越發密集,孔敏行在舉人中也算是名人,不少舉人跑過來和他打招呼,孔敏行一一微笑迴應,不過各人的腳步都是沒有停,幾千舉人,排隊入場也是要時間的,越早入場就可以越早的調整好狀態,雖然殿試才真正計名次,不過會試的名次也很重要,算是很關鍵的印象分。

貢院門前已經清了場,只有舉人和僕從能靠近,大量的京營兵舉着火把在四周戒備,這是嚴防宵小之輩生事搗亂,人們也看到一些錦袍漢子在四周徘徊,眼神不時盯向這邊,有見識的人知道這些人不是錦衣衛便是東廠的番役,他們會將貢院這裡的情形直接報上,可能晚間就在皇帝的案頭。

到此時人們都有些緊張,這不同於院試和鄉試,這是國家最高層次的掄才大典!

“開龍門了。”

有人叫喊着,貢院的大門緩緩打開,這就是俗稱的開龍門,正門每三年纔開一次,只有在會試之時纔會打開。

主考官和考官們此時應該已經祭過孔聖,做過一些事前的準備工作,龍門大開之後,舉人們開始入場。

“搜撿了。”

“還好只是拍拍身上,不必再受一次折辱……”

入門時有順天府的差役和京營兵配合着一起撿視舉人們攜帶的物品,也會搜查身上有無夾帶,有考官在門前監視,所有人都不敢有一點馬虎。

好在這是會試,考中的機率大,而且中了舉的人身份已經不同,不比秀才考舉人時不少人會亡命一搏,因爲秀才和舉人的差距太大,舉人雖然不是官身,但也可以大挑爲官,在地方上是縉紳,與秀才的格局完全不同,舉人考進士,不值得太過冒險。

如果是鄉試搜撿,秀才們甚至要脫衣檢查,差役們平時不敢冒犯諸生老爺,在檢查時卻是可以百般羞辱,生員考舉人時,視搜檢爲奇恥大辱,然而這是嚴規,根本無人可以倖免。

還是有人被搜撿出了違禁物品,被考官嚴加斥責,下令離開,這一科的考試資格被取消了。

如果是情形嚴重的話,還會被限制好幾科的考試,甚至是革除功名,下獄治罪。

國家掄才大典,任何人也不敢徇私,當年張居正的兒子考中進士,被人指責是有黑幕,張居正百般解釋也是無用。

...

第七十八章 點化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九百八十章 疑兵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尖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一千二十五 挖坑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北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水門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紅雲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七百零四章 箭雨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一千五百五十一 論帥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炒花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過河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歡聲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擔憂第九百二十二章 僵持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一千六十一章 夜候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六章 堵路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動手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整合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放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六百七十八章 說服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二百零一章 官袍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戶第五百四十八章 刺汗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擔憂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二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第七百四十八章 節點引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漢商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退隱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父子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虜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五百零九章 彈指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一千九十三章 多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八十四章 礦工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第六十三章 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