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五稅一

“陛下,這一切似乎太過兒戲。”黃尊素說道。

“兒戲?不,絕不是兒戲,你們東林人不是講究求真務實、實學實用嗎?朕以爲結果纔是最重要的。朕會在山西實行攤丁入畝,朕將在山西廢除丁稅,將其併入土地稅,以後只丈地計賦,丁隨田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而無論是皇室田地,還是官員的田地從今以後丈地計賦,無人可以免除。”

“第二,山西全境都將實行火耗歸公,各州府縣都將設立帝國銀行;第三,山西和北直全境的所有商賈都將按律納稅,從今天起,將實行十五稅一的新政。這三項將是朕準備在山西實行的新政。”朱由校說道。朱由校直接就將商稅翻了一倍,但是十五稅一的商稅相比後世算是低得可憐了。

對於朱由校即將在山西實行一系列的新政,楊漣三人聽得有點目瞪口呆。除了火耗歸公已經早在京師執行之外,其餘的兩項舉措放在當下都有點驚世駭俗。三人一時之間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

明末資本主義萌芽絕對和東林黨有莫大的關係,不少的東林人本身就是中小地主兼營工商的,明末工商皆本的觀點也是東林黨提出的,第一個公認的“中國啓蒙思想之父”黃宗羲也出自於東林。只是這些東林人只是注重私利而忽視了國家大義,爲了自己的利益,反對國家對商人徵稅,萬曆的“礦稅”就是終結在東林人手裡。

這也是朱由校要利用東林人,又要控制東林人的原因。現在朱由校突然要提高商稅,的確讓他們有點不知所措。朱由校沒等三人開口,繼續說道:“明日朕會將大同通敵賣國案做一個了結,到時候朕會解除大同的封鎖,你等都可自行回駐地,記得朕要的是結果,過程朕並不在乎。”

“臣等告退。”三人一起說道。

……

楊漣等三人雖然讓朱由校暫時放棄瞭解散東林書院的決定,但是朱由校即將在山西實行的新政,讓三人覺得獲勝的希望幾乎爲零。

此次山西的舊官僚階層本朱由校的一把火燒得精光,而且以晉王爲首的皇室階層也已經向朱由校妥協,接下來朱由校要在山西推行的新政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阻力。

攤丁入畝,對官商階層同時徵稅,這無疑極大地擴大了徵稅的對象,賦稅肯定就會增加。再加上商稅,可以預見,如果只是單論賦稅的話,山西已經是穩贏的局面。當然這場比賽肯定不能只論賦稅。

“我以爲要想贏得此次勝利,就必須學習陛下在陝西和河北兩地實行攤丁入畝,對商人實行徵稅。”楊漣建議道。

“攤丁入畝是一定要執行的,自一條鞭法以來,部分丁銀已然攤入田畝徵收,實行攤丁入畝,必然不會引起太大波動,只是對士子、官員和皇室徵稅還得從長計議。還有對商人也必須徵稅,山西執行十五稅一,而我們兩省只需按《大明律》執行即可,山西稅重,難保山西一地商人不會流往河北和陝西兩地。”左光斗說道。

“浮丘兄所言極是,只是火耗歸公此事應該如何處理?”黃尊素說道。

“我也以爲火耗歸公必須執行,此策自實行以來,養奸育邪,不可不除。”楊漣立刻說道。

“實行火耗歸公,恐會得罪當地的官員,不利於我等便宜行政,我以爲此事需從長計議。”黃尊素反對道。

“我等本應該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豈可因爲怕得罪貪官而畏手畏腳。”楊漣反駁道。

“兩位,現在不是談論此事的時候。陛下雖未明說我等要比些什麼內容,但無非是吏治、民生、賦稅等許多方面,就算賦稅上略輸山西,但只要在其他方面勝過山西即可。”左光斗見狀說道。

“大同通敵案之後,陛下必定會將大同官場的清掃一空,而其他兩省的吏治,又該如何跟山西相比?”楊漣說道。

“這就要仰仗大洪兄你了,到時大洪兄可一定要辛苦一點。”黃尊素微笑着說道。

“這是自然,雖然我忝爲左都御史,但我一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恩賜。”楊漣信誓旦旦地說道。

……

送走楊漣三人,朱由校立刻召見了徐光啓,朱由校也不想輸了這場比試,只有贏得這場比試,朱由校才能讓更多的官員來支持他的新政。

“明日通敵案就會完結,預計山西一地被處置的官吏不在少數。”朱由校說道。

“還望陛下能網開一面,從輕處置。”徐光啓懇求道。

“此事明日大堂之上再議,今天朕找你來是有幾件事情找你商議的。”朱由校說道。

“不知陛下有何事要與微臣商議?”徐光啓恭敬說道。

朱由校首先將他跟楊漣三人說的三策跟徐光啓再說了一遍。徐光啓的反應顯然沒有楊漣三人大,徐光啓不同於東林人,他絕對比這個時代的這個國家的任何人都能接受新鮮事務,只要是他認爲對大明有益的東西,他都願意去嘗試。

“陛下,臣贊成先只在山西一地實行新政,就算有任何錯漏影響也不會太大。”徐光啓說道。

“山西將是執行新政的特別區域,如果有不當的地方,也只會影響山西一地,並不會影響整個帝國。你以爲如何?”朱由校說道。

“陛下聖明,臣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徐光啓說道。

“朕準備在山西取消茶引和鹽引,以後茶葉和食鹽可以允許百姓自由買賣,但是朕會重新在山西征收礦稅,民間採礦者必須在官府辦理手續纔可採礦,否則的話,朕會從嚴從重處理。”朱由校說道。

“礦監稅使,殘害百姓,臣以爲此事必須慎重。”徐光啓建議道。

“的確,礦稅政策是好政策,只是用人不當而已。這次朕準備在山西成立一個專門的負責此事。”朱由校說道。

“陛下聖明,臣一定會慎重處理此事,絕不會再出現萬曆年間禍害百姓之事。”徐光啓說道。

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女兵師第兩百二十八章 叛亂起第一百零七章 逃跑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九十七章 京師的房價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三百零三章 大鬧復社會議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行國債第兩百三十章 風陵渡之戰第兩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鮮第二十八章 新兵招募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一百四十八章 提拔胥吏第兩百九十章 吉林烏拉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所出第兩百三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兩百二十八章 叛亂起第九十五章 斬!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第兩百八十三章 近衛軍第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票選閣臣第三百四十五章 緬中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九十二章 搶第四十六章 除逆行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連鎖的青樓第兩百四十二章 切磋姿勢第兩百九十一章 第五條新政第兩百三十二章 風陵渡之戰大勝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兩百四十章 李自成第兩百零三章 巡視遼東第一百九十六章 張妍進宮第三百一十八章 cosplay第一百一十七章 澳洲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三百章 西方局勢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第四十九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三百六十八章 卞玉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修建馳道的計劃第兩百九十四章 皇家海運公司第十五章 衝突第三百九十一章 瀨戶內海海戰第八章 殺人遊戲(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四十六章 帝國的藍海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五章 絕對權力第一百五十三章 整編軍隊第八十三章 輿論引導(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八十二章 國子監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五章 絕對權力第一章 穿越第四百一十九章 西藏的戰略第三百八十七章 暴跌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渡美洲第四百六十九章 興子天皇的安排第五十八章 海權論(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六十四章 市舶司第四十五章 下黑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市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三百一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九十三章 發媳婦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摩藩造反第四百三十章 註定破裂的和談第兩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東廠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八歲出嫁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間第四百四十章 追馬城遇險第三百四十五章 緬中承宣布政使司第六十二章 連衣裙第四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經濟危機第六十章 通商的前提條件(求推薦)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三百一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五十三章 臉盲(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四十六章 除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