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子歷事

感謝龍天大聖868、For love 、不落小子的月票支持!

……

京師,緬撾王王府。

朱慈炅雖被封爲緬撾王,但他的王府卻在京師。朱由校沒有規定皇子成年之後必須離開京師,只是規定年滿十八歲之後必須離開皇宮。對於皇子未來的安排,朱由校只是給他們一塊產業,其他一概都不負責,就連王府的建造都是自行負責的。這使得朱慈炅的王府極其簡樸,也就是一個兩進的院子。

“皇上昨天下旨,年滿十八歲的皇子都必須歷事。溫尚書,你可曾聽說?”朱慈炅問道。

“臣已經聽說了,此次歷事事關太子的歸屬,殿下一定要慎重。”溫體仁回答道。溫體仁是朱慈炅最堅定的擁護者。

“我也明白此事事關重大,但我卻不知應該如何選擇?皇上的意思是此次歷事我們可以自行選擇,從軍,從政,從商都可以,甚至還可以從事其他的事務。溫尚書,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建議。”朱慈炅懇求道。

“自從臣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臣認爲去兵部最爲合適。”溫體仁說道。

“兵部?兵部尚書孫傳庭一直中立,他似乎不願意捲入皇儲之爭。”朱慈炅說道。

“第一,自去年起大改,新設立總政治部,根據陛下的旨意來看,這個部門將是兵部最重要的一個部門;第二,兵部尚書孫傳庭深得陛下信任,最遲在下下屆內閣選拔中,就會出任內閣首輔,現在正是去兵部的最佳時機;第三,陛下致力於開疆拓土,這幾年一直是在南征北戰,東討西伐,在兵部是一個容易建功立業的地方。”溫體仁解釋道。

“那我就去兵部。”朱慈炅點頭說道。

“按陛下的脾氣,無論去那裡肯定都是從基層做起,你極有可能會擔任兵部胥吏,到時候一定要沉得住氣。”溫體仁叮囑道。

“謝溫尚書提醒!”朱慈炅客氣地說道。

……

還有一名需要參加歷事的皇子便是朱慈焾,朱慈焾被朱由校封爲緬中王,緬中一地的皇莊全部都賜給了朱慈焾。

朱慈焾雖自幼是張嫣撫養長大,但他卻和軍方的關係非常好。段純妃出身於南京鷹揚衛,其父親段黃彝是鷹揚衛的指揮同知,軍改之後,在應天都督府內擔任閒職,現在已經退役。朱由校並不禁止宮內與宮外的交往,朱慈焾和其外公經常有來往,與大都督府及應天都督府中許多將領關係都很好。

朱慈焾讀得是軍事院校,他此次選擇歷事,選擇的也是從軍。

“慈焾,你準備去哪個都督府從軍?”朱由校問道。

“蘭州都督府。”朱慈焾說道。

“爲何選擇蘭州都督府?”朱由校問道。

“父皇,帝國接下來無論是西征衛特拉蒙古,還是北伐俄國,蘭州都督府都是首當其衝的,孩兒想去戰場看看,想親眼看看父皇建立不世功勳。”朱慈焾說道。

“你想上戰場?”朱由校好奇地問道。

“是的。”朱慈焾點頭道。

“上戰場可是很危險的事情,就算是在後方待着,也非常危險的,你可要想清楚了。”朱由校說道。

“慈焾,你可以去蘭州都督府歷事,但沒必要真的上戰場。”張嫣勸說道。朱慈焾從小就是張嫣撫養長大的,張嫣對他還是有很深的感情。

“母后,孩兒真的想得很清楚了,父皇當年在大同府擊敗插漢,在遼東擊敗建虜,才得以再次中興大明,何況我此去並不會去第一線的戰場,也就是想去看看。”朱慈焾輕聲說道。

“上了戰場去看看是不可能的,如果因爲你的錯誤,使得大軍受損,朕可是要將你直接發配緬中去的。”朱由校嚴肅地說道。

“孩兒明白,孩兒定不會讓父皇失望的。”朱慈焾說道。

“嗯,朕準了。”朱由校點頭道。

“謝父皇隆恩!”朱慈焾高興地說道。

“還有,中興大明並不是因爲朕當年在大同府擊敗插漢,在遼東擊敗建虜,這一切都只是水到渠成的結果而已,自己回去之後多想想。”朱由校說道。

“諾。”

……

待朱慈焾離開之後,張嫣問道:“爲何一定要皇子們去歷事?”

“朕可不想以後再出一個‘何不食肉糜’的皇帝,只有真正的去民間走了一遍,才能真正的知道民間的疾苦。”朱由校解釋道。

“可是慈焾這次要上戰場,皇上你也不準備阻止嗎?”張嫣抱怨道。

“路是他自己選的,朕不會阻止的,何況就算慈焾上戰場,他應該也不會有生命危險。”朱由校說道。

“在慈焾出征之前給他選一門親事吧。”張嫣輕聲說道。

“這個事情你來辦吧!”朱由校說道。

“那妾就自己做主了。”張嫣說道。

……

最後,朱慈炅去了兵部擔任總政治部的胥吏,而朱慈焾在成親之後便去了蘭州都督府。今年雖只有兩名皇子參與歷事,但是接下來數年之內會有數名皇子會參與歷事,而歷事直接關係到太子的甄選。

十月低,九州王鄭芝龍迎來了第一批來自大明的士人,這批士人以錢謙益和龔鼎孳爲首,其中不得志的復社士人最多。

朱由校雖不喜歡他們,但對於極度缺人的鄭芝龍來說,卻是一筆非常大的財富。鄭芝龍不但特意在王府設宴款待了他們,還對他們都委以了重任。

錢謙益出任太政大臣,龔鼎孳出任左大臣,而其餘人等都有所安置。

錢謙益和龔鼎孳等人的到來,也爲九州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根據東瀛的情況,按照大明的體制制定了許多新的制度,通過制度來強化王權。以前九州王的統治有一部分靠的是義氣,那現在完全是利用制度來統治了。

雖然以前鄭芝龍的結拜兄弟對此有些不滿,但鄭芝龍卻是非常高興看到這些改變的,這對於他來說,這所有的變化都是有利於他的。

而就在九州變革的時候,王賽兒利用幕府在備戰的時候出現的漏洞逃出了江戶。

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巡第三百八十四章 股票交易所第三章 張嫣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兩百九十九章 貴族院第一百五十四章 陰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蠶吃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日不封刀第兩百六十四章 發行彩票第四百一十九章 西藏的戰略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壽第四百一十四章 爭議第十三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啓槍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兩百三十二章 風陵渡之戰大勝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祥麟第兩百零一章 《專利法律》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貿易第兩百三十四章 公益第兩百五十三章 天啓獎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求推薦)第一百五十七章 拍賣第兩百八十六章 釋放皇太極第一百七十四章 鶴丸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迎戰第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票選閣臣第三百七十六章 閱兵儀式第三百七十四章 再見皇太極第九章 上朝第四百四十二章 關西七衛第四百八十三章 勃泥第九章 上朝第三百八十七章 暴跌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九十一章 試金石第兩百六十二章 向西班牙宣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經濟學》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兩百九十五章 菸葉專賣第三百八十一章 連鎖的青樓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三章 十六天魔舞第兩百八十七章 遼寧承宣布政使司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三百七十五章 島原起義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圍盛京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兩百一十章 學游泳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娘半老第五百章 最後一戰第八十五章 晚上出宮(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釋兵權第四百五十二章 曼加澤亞之戰第五十六章 火上澆油第一百一十章 關於立儲第十一章 證據第六十九章 拒收銀元(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兩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第八十三章 輿論引導(求收藏)第兩百八十五章 城破第三百二十章 阿魯科爾沁第四百五十一章 庫茲涅茨克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娘半老第四百八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兩百七十八章 強渡遼河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第九十二章 搶第四百六十三章 《經濟學》的反響第三十八章 火耗歸公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亡之路第四百三十一章 奪取長州藩第二章 親政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襪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賞賜第五十八章 海權論(求收藏)第兩百零五章 寧錦大捷第一百三十五章 迎戰第兩百五十五章 慈善晚會第四十章 吳有性第兩百二十五章 情況不明第兩百四十一章 內閣波動第兩百九十二章 公司第九十四章 劉宗周第一百四十章 步兵方陣對騎兵第七十二章 你不吃醋嗎?第兩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廠的改變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