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第116章 胡惟庸,這考題是認真的嗎?

第116章 胡惟庸,這考題是認真的嗎?

第一百一十六章胡惟庸,這考題是認真的嗎?

對於一應禮部官員來說,他們是真不擔心胡惟庸出什麼怪題。

畢竟,本次恩科的主考官是胡惟庸,而不是他們。

也就是說,別說胡惟庸自己出的題了,就是他們出的題有問題,最終擔責任的還是胡惟庸。

誰讓他是主考官呢。

因此,對於胡惟庸出怪題的事兒,一衆禮部官員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考生到時候罵不罵的關他們何事,只要陛下不責怪,那就不用在意。

可眼下這情況有些不對了啊。

貌似這位胡大人已經不再滿足於出些怪題了啊。

這題怎麼看怎麼不正經啊。

這就不行了啊。

要知道,每屆科考的題目可都是會記錄在史書上的。

畢竟寫史的都是讀書人,這種事兒他們怎麼會放過。

出些怪題,後人無非就是腹誹一兩句考官心思刁鑽爲難人罷了。

可若是公然放上這等不正經的題目上去,那他們這些考官豈不是要跟着遺臭萬年?

這可不行啊。

一位年輕的禮部官員,性子最急,直接開口道。

“胡相,這題,是不是有些不妥?”

他倒也不是初進官場的新丁了,倒也沒直接說胡惟庸這題不正經。

可胡惟庸同樣眉頭一挑,略有些不爽的看着對方道。

“怎麼?你覺着本官的題不合適?”

“那你說說看,本官這道題,哪兒不合適了?”

胡惟庸這還挺不客氣的。

可他還真有理由生氣。

孃的,老子這回可是出的正兒八經的經義題。

若是你們覺得有問題,那有問題的肯定是伱們自己!

這不,有位中年官員就看出內裡的套路了,忽然一笑道:

“胡相,別跟這小年輕計較了。”

“他啊,怕是剛進衙門當官老爺沒幾天,就已經連四書五經寫的什麼都忘了。”

“好好的一道經義題,偏生還別出心裁、饒有興致,在他嘴裡反倒成了不妥了。”

這話就是妥妥的落井下石啊。

一旁的年輕官員臉都白了。

他也不傻,順着對方的話稍微一想,再低頭仔細一看這題……

他頓時眼前一黑!

媽的,草率了!

一想到自己怕是從今日裡就要揹着一個“不學無術”的名號,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可又能怪誰呢?

難不成胡惟庸出個題還得親自跟他解釋一下出題思路?

他哪來的那資格?

隨即,一衆官員事情辦好了,又見證了一場內部的樂子,笑眯眯的告辭離開了。

而隨着考題的確定,院試的開考之日也越來越近了。

而隨着院試開考之日臨近,一衆考生們摩拳擦掌的同時,腦子裡是既期待又忐忑。

畢竟之前的兩關,他們過得可一點都不容易。

實際上,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是碰運氣過來的。

沒錯,真就是碰運氣。 第一關縣試的圈圈,不少人真就老老實實地答了個不知道。

然後踏踏實實的寫了個,“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最後爲了不讓卷子空着,圍繞着這句話絮絮叨叨的寫了一篇策論。

沒想到最後那些挖空心思的同學沒過,他們這些老實巴交的倒是過了。

而第二次,這些老實人,中間又有一部分走運了。

他們壓根沒想到那個“二”字,其實只有一個解題思路。

他們純粹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從那一片當中咬咬牙選了個勉強能寫的就開寫了。

沒想到,這樣居然也過了。

可正因爲他們連續碰了兩次運氣了,他們不敢繼續了。

孃的,運氣這玩意兒,哪裡說得清楚的。

因此,到了院試這一天時,各大貢院門口可謂是人山人海。

偏生這次沒有了往日裡的高談闊論,反倒是一個個的集成小圈子,不斷地交流着。

“陳兄,你最近在看什麼書?”

“還能什麼書,雜書啊,不多看幾本雜書爲兄都不敢來這考場,賢弟,你呢?”

“嗨,跟陳兄一樣,也忙着看雜書呢,不下一番死力氣,真要是在這上面栽了跟頭,豈不是白瞎了?”

“是啊,鬼知道這回那位大人又會弄出什麼題目來,但願別太難吧!”

“唉……別想了,難嘛大家都難,咱們現在只能祈禱這次的題恰好在咱們看過的書裡面了。”

“……”

一衆考生這次準備的可算是比之前充分多了。

至少,經過那兩次之後,誰都明白,光看四書五經,或者說囫圇吞棗是沒用的。

胡惟庸,也就是他們口中提都不敢提名字的“那位大人”,明顯是沒把童子試只考基本知識的規矩放眼裡。

不少學子的恩師明着告訴他們,之前兩關的考題,實際上放到會試之時,都不算是普通的。

可偏偏你還沒法說,畢竟胡惟庸就是主考官,只要朱元璋沒拿下他這個官銜,那這一屆科舉就是他說了算。

因此,他們只能自己努力準備了。

胡大人你喜歡考數字題?奇形怪狀的符號?

行,那咱們全都溫習一遍不說,還提前做好了文章,行不行?

並且,不少條件較好的學子,都瘋狂的翻閱着各種雜記、雜書。

他們就不信了,做好了這等充足的準備以後,面對胡惟庸胡大老爺的考題,還能如之前一般沒有任何辦法。

他們其實也沒想着能押中題,他們就一個想法,就算胡惟庸這次出的考題再刁鑽,好歹能有些思路啊。

總不至於還像之前一樣,一攤開試卷後一眼看上去一點辦法都沒有。

就在衆人還在議論之時,貢院的大門打開了,一應考生準備入場。

而解縉和方孝孺也是分別進了考場。

經過搜身、驗名等環節後,一應考生規規矩矩的來到了自己的號房。

這場考試,可是關係到秀才功名的最後一關,大家還是很重視的。

因此,坐在號房裡的一應考生,都在屏氣凝神的等待着。

不多時,隨着一聲梆子響,一應考官終於把試卷發了下來。

而有趣的是,考卷發下來後,一應考生很默契的翻到了最後一題……

然後,集體吐血了。

你妹的,這是什麼破考題啊?

(本章完)

204.第204章 老朱被胡大老爺整破防了104.第104章 胡惟庸的懲罰154.第154章 朱元璋替兒子着急婚事了101.第101章 胡家子弟亮相了77.第77章 在下應天府韋小寶225.第225章 令人驚訝的胡府414.第414章 被忽略的胡家大少253.第253章 陳近南怎會在此?383.第383章 給朱標補補身體252.第252章 解縉遭遇迴旋鏢了82.第82章 臥槽!花魁被人拐跑了!148.第148章 朱元璋摳門性子發作了151.第151章 爭寵帶來的好處338.第338章 令人咋舌的方孝孺398.第398章 馬皇后的醋味99.第99章 馬皇后的關注411.第411章 亡國之策這麼多?222.第222章 婚禮上的熱鬧318.第318章 不要臉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147.第147章 諸國使臣嚇瘋了!宴會上的表態第7章 胡惟庸:接着奏樂,接着舞!261.第261章 殿試徹底完結71.第71章 胡惟庸真是太不容易了175.第175章 鄉試終於開始了392.第392章 送上門的好東西276.第276章 胡大老爺上任工部354.第354章 大本堂的初見257.第257章 前兩名打一架,誰贏了當狀元?81.第81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233.第233章 太子和太子妃的興奮87.第87章 道衍的來意120.第120章 胡惟庸:這世道看不懂了208.第208章 胡仁彬種地有成177.第177章 鄉試考場上的各種怪象210.第210章 巧計破解太子最後一個隱患348.第348章 大明內閣制262.第262章 胡大老爺坦誠身份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廢丞相218.第218章 系統又來獎勵了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濃眉大眼的,也好這第18章 縣試開始了,考生們懵逼了!107.第107章 八卦的威力129.第129章 胡大老爺抱美看戲309.第309章 胡維庸置身事外看熱鬧426.第426章 成親當日的小意外405.第405章 胡大老爺的小課堂開張了277.第277章 工部救災應急會議264.第264章 朱元璋動了殺心251.第251章 君臣奏對出新招418.第418章 煩躁的帝后和奇招324.第324章 胡大老爺活該天天樂呵103.第103章 胡馨月的婚事定下了???321.第321章 胡大老爺是個正經人394.第394章 金瓶梅引發的狂潮427.第427章 婚禮完成和鬧劇400.第400章 老朱家的驚喜364.第364章 臥槽,有大佬出沒!第34章 朱元璋都給整不會了376.第376章 撲朔迷離的任命192.第192章 胡大老爺給自己找長工了112.第112章 胡大老爺威名遠揚第33章 樑甫:胡公,這還是不是你親兒子了?289.第289章 苦逼的工部尚書387.第387章 熱身八段錦和長跑192.第192章 胡大老爺給自己找長工了254.第254章 殿試開始,衆人迷茫394.第394章 金瓶梅引發的狂潮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爺182.第182章 解縉再過鄉試200.第200章 神奇的話本勾人心305.第305章 李善長要栽了?341.第341章 原來又是胡惟庸的鍋292.第292章 始終在錦衣衛監視範圍內的人343.第343章 大明公考現有的弊端144.第144章 萬國來朝的盛景417.第417章 有些離譜的答案348.第348章 大明內閣制328.第328章 胡大老爺的新套路307.第307章 李善長窮途末路69.第69章 胡惟庸主動冒頭打臉第28章 胡惟庸,你壞事做盡!第56章 胡惟庸的名聲臭大街了第3章 擺爛從釣魚佬開始76.第76章 解縉求錘得錘157.第157章 東宮宴會初見面424.第424章 女兒奴老父親不樂意了119.第119章 院試的考題,朱元璋聽了都說好310.第310章 教坊司是胡大老爺罩着的第4章 胡惟庸:這才叫日子啊86.第86章 道衍和尚?黑衣宰相是吧?325.第325章 引發轟動的招考公示76.第76章 解縉求錘得錘第14章 胡惟庸的損招149.第149章 吝嗇的大明!諸國驚呆了!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196.第196章 報紙上市的轟動66.第66章 胡惟庸:馬皇后爲何害我364.第364章 臥槽,有大佬出沒!第46章 憑本事嘴臭的男人112.第112章 胡大老爺威名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