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第142章 朱元璋:咱也該抖抖大明的天威

第142章 朱元璋:咱也該抖抖大明的天威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朱元璋:咱也該抖抖大明的天威了

朱標這次來禮部,本就是爲了胡惟庸之前區別對待番邦使臣的事兒而來的。

如今既然已經搞明白了,那自然就不在這兒留着了。

而等他回到皇宮後,第一時間找到了自家老爹。

聽完朱標詳詳細細的轉述的胡惟庸的那些話,老朱的臉色格外的難看。

可這一次,他卻沒有當場發作,反倒是一屁股坐在了臺階上,摳着下巴慢慢琢磨了起來。

“標兒,你覺着,胡惟庸說得有道理?”

朱標是個知禮懂禮的,他可不敢跟他一起做臺階上。

老爹坐着,那他只有站着的份兒。

聽到自家老爹發問,他沉吟了片刻才緩緩答道。

“父皇,孩兒覺着,胡公所諫之言振聾發聵。”

“番邦異族,本就跟咱們不是一條心。”

“他們不過是一條到處找食吃的野狗罷了。”

“咱中原王朝厲害的時候,他們就上門巴結一會兒,討兩口肉吃。”

“若咱們中原王朝虛弱、氣短的時候,那他們就會暗戳戳的齜牙咧嘴衝上來,從咱身上咬下兩塊肉來。”

“說白了,還是那句老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沒錯!

這句話纔是朱標真正扭轉觀念的核心。

也正是這句話,才讓原本把周遭番邦都當小弟看的心態猛然間來了個轉變。

你拿人家當小弟,可人家拿你當冤大頭呢。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聽胡惟庸這麼一掰扯,可不就是衝着大明而來的嘛。

說白了,算計來算計去,最終吃虧的還是大明啊。

聽着朱標的回答,朱元璋的眉頭皺得愈發深了。

他不自覺的扭頭看了眼身後,那深深地宮閨,此時在朱元璋眼中沒有往日裡的富麗堂皇,卻多了幾分肅穆。

“標兒!”

“孩兒在!”

“有件事兒,爹想差了啊!”

這話一出,朱標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朱元璋這個當老爹的,最疼自家胖兒子,哪裡捨得自家胖兒子跪下。

趕忙起身把人拉了起來,還幫着拍了拍身上的灰塵,這才略帶惆悵的感嘆道。

“伱坐下,咱爺倆說說貼己話!”

“唉!”

“這事兒,其實惟庸說對了,咱有些想當然了啊!”

“你看,咱在皇明祖訓裡把那些個國家列爲了不徵之國,這固然是高看了那些番邦一眼。”

“但其實呢,咱的本意是做給他們看看,是想讓他們知道,大明不會衝着他們下手,讓他們老實一點而已。”

“可咱想岔了啊!”

“你是個孝順孩子,將來等你繼位了,那些番邦若是不老實,恐怕你頂多也就寫封旨意斥責一二了。”

“畢竟嘛,你爹都說了不徵之國了,你這孝順孩子又怎麼會違揹你爹的安排呢!”

“你都如此,更何況後世子孫?”

朱元璋說到這裡,長長的嘆了口氣。

“還是惟庸看得長遠啊!”

“別說後世子孫呢,但凡你這裡出點麻煩,結果卻因爲爹這兒弄出來的麻煩讓你沒法收尾,爹都覺着心肝兒疼。”

“只能別人打咱,咱不能打別人,這不純純二傻子嘛!”

“甚至若是碰上個不成器的,豈不是得讓人欺負上門?” 朱標聽到這兒,趕忙答道:“父皇,倒也不必如此介懷,兒孫自有兒孫福,說不定他們就能出個比兒子還爭氣的呢?”

朱元璋聞言哈哈一笑。

“不會了!”

“絕對不會有比你還爭氣的了!”

“這不是咱吹,而是後世子孫哪個能像咱這樣,辛辛苦苦、放手培養太子的?”

ωωω•TTKдN•¢ ○ “沒咱這個氣魄,但凡當太子的,日子都過不安生,還說什麼爭氣呢?”

“所以啊,這事兒確實是咱做錯了,是咱給後世子孫留下了隱患。”

“咱錯了就認嘛,這又沒啥!”

“惟庸也是自家人,他要不是真看不下去了,不會跟你說這些的。”

“那老小子,內秀着呢!”

“他如今韜光養晦一門心思關着門過他的小日子,要不是事情緊急或者他真看不過眼的,他絕對不會跟你開口。”

“標兒你也莫要因爲今日之事去埋怨惟庸,他可是咱老朱家的忠臣良將!”

朱標瞭然的點了點頭。

“此事孩兒知曉!”

“胡公平日裡不過是遊戲風塵罷了,他那本事可沒丟。”

“或者說,如今沒了案牘之苦後,胡公可能看得反而愈發通透了!”

一聽這話,朱元璋噗嗤一笑。

“那老小子如今是真樂呵了。”

“反正把門一關,美人在懷,愛怎麼樂呵怎麼樂呵!”

“你看吧,標兒,咱洪武朝將來指不定就這老小子活得最舒坦!”

父子倆玩笑的說了幾句胡惟庸的八卦以後,終究還是回到了番邦的問題上。

“標兒,咱想明白了!”

“其實惟庸讓你提醒的事兒,就是要讓咱對待這番邦不能太慣着。”

“想想也是哈,咱對那些個大臣都是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兒呢。”

“這番邦,憑什麼光吃甜棗兒不捱打啊!”

“你說是不?”

朱標聽到這話忙不迭的點頭。

他性子確實比朱元璋柔和了一些,可內裡的想法卻並無二致。

這天下都是他老朱家的,那番邦小國憑啥就光有好處半點敲打不挨的?

這在自己老爹手底下當差的大臣,若是不能時不時的敲打一二都不老實,那何況那些個番邦呢。

想到這兒,他詳細的跟朱元璋探討起了閱兵的事兒來。

這事兒,可不僅僅是示威那麼簡單。

這事兒,提振士氣啊!

是夜,朱元璋就召集了徐達,湯和等將領入宮。

加上早就在一旁的的東宮太子朱標,衆人商討了整整一夜!

說白了,展示兵峰、閱兵自是應該的。

可怎麼閱兵,怎麼給諸國來個下馬威。

這裡邊的學問可就大了去了。

不過徐達、湯和等人半句怨言沒有,反倒是精神抖擻、興致勃勃的。

畢竟,過往對於番邦的優待,他們早就看不過眼了。

如今朱元璋能“痛改前非”,那他們自然高興啊。

同時他們心裡也在琢磨着。

咱大明和善了這麼多年了,也該抖抖大明爸爸的威風了。

(本章完)

75.第75章 花魁如詩姑娘的規矩249.第249章 給老朱上上課193.第193章 胡大老爺也幹活了?103.第103章 胡馨月的婚事定下了???365.第365章 慫得很快的朱昱149.第149章 吝嗇的大明!諸國驚呆了!408.第408章 階級的劃分99.第99章 馬皇后的關注286.第286章 前倨後恭的戶部第57章 楊憲要搞事了!232.第232章 紅薯成熟了146.第146章 大明火銃隊威震諸國143.第143章 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們嚇傻了120.第120章 胡惟庸:這世道看不懂了第19章 考生們要罵娘了!誰出的考題啊?242.第242章 解縉居然撿便宜了?237.第237章 即將來臨的會試340.第340章 到底誰是傻子267.第267章 無事一身輕的胡大老爺363.第363章 難得的反派劇情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第44章 終於把朱標忽悠瘸了!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268.第268章 胡大老爺的新玩具408.第408章 階級的劃分134.第134章 胡大老爺再添外室253.第253章 陳近南怎會在此?327.第327章 終於要開考了210.第210章 巧計破解太子最後一個隱患247.第247章 解縉的逃難之旅296.第296章 誠意伯劉伯溫離世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難了98.第98章 胡惟庸的叮囑:要低調啊!286.第286章 前倨後恭的戶部第40章 胡惟庸:逆子,都是因爲你!361.第361章 青樓三劍客再聚首153.第153章 太子妃還得是胡馨月74.第74章 哥,別摸了,喝口酒吧第56章 胡惟庸的名聲臭大街了338.第338章 令人咋舌的方孝孺199.第199章 送上門的兩本名著369.第369章 對於瓦剌 韃靼的提防第13章 你來我往忙爭利352.第352章 忽如其來的人選238.第238章 解縉的神奇理論175.第175章 鄉試終於開始了362.第362章 不出意外的來意外了第57章 楊憲要搞事了!325.第325章 引發轟動的招考公示173.第173章 禮部的官員們忍不了了78.第78章 胡惟庸:行走江湖名號很重要103.第103章 胡馨月的婚事定下了???第4章 胡惟庸:這才叫日子啊271.第271章 朱標和胡馨月都迷上了266.第266章 即將踏入陷阱的李善長241.第241章 考題下來考生傻了252.第252章 解縉遭遇迴旋鏢了87.第87章 道衍的來意202.第202章 即將跑路的胡大老爺299.第299章 胡大老爺的任命鬧大了第24章 胡惟庸:忽悠,接着忽悠!401.第401章 熟悉的節奏184.第184章 李善長一黨羣攻楊憲271.第271章 朱標和胡馨月都迷上了61.第61章 楊憲再彈劾!胡惟庸獻寶!254.第254章 殿試開始,衆人迷茫第12章 管他冬夏與春秋425.第425章 老朱要親自出馬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縉相約科舉後再聚!142.第142章 朱元璋:咱也該抖抖大明的天威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爺第58章 早朝上的彈劾鬧劇418.第418章 煩躁的帝后和奇招146.第146章 大明火銃隊威震諸國308.第308章 官不聊生的大明268.第268章 胡大老爺的新玩具98.第98章 胡惟庸的叮囑:要低調啊!174.第174章 胡大老爺忽悠朱元璋335.第335章 湊熱鬧的朱元璋421.第421章 老朱家徹底看上小胡了379.第379章 吃了閉門羹的沈萬三295.第295章 朱元璋心態崩了139.第139章 胡惟庸:什麼纔是真正的國家尊379.第379章 吃了閉門羹的沈萬三343.第343章 大明公考現有的弊端150.第150章 胡惟庸:又可以摸魚了401.第401章 熟悉的節奏356.第356章 狠辣到底的下馬威382.第382章 沈萬三背後的秘密392.第392章 送上門的好東西231.第231章 胡惟庸身份曝光了272.第272章 文武百官懵逼了!老朱人呢?172.第172章 胡大老爺再出抽象考題297.第297章 讓胡大老爺自己選個職位第52章 府試將近,考生們都麻了!325.第325章 引發轟動的招考公示416.第416章 少女懷春的安慶公主第36章 胡惟庸的日常,釣魚,賞舞,陪美人,242.第242章 解縉居然撿便宜了?340.第340章 到底誰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