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

第21章 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

第二十一章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

不止是江南考生在哀嚎,大明所有疆域內,此時若是仔細去聽,到處都是士子們的抱怨聲。

實在是被坑慘了啊。

科舉可不是一家一姓之事。

固然自家今年沒有士子參加,可明年呢?後年呢?

但凡家裡有個小崽子的,都得關心關心每年的科舉。

更別提那些家中本就有開蒙了的孩子的了,那叫一個關心啊。

就算是一般老百姓,直到科舉之事跟自己沒啥關係的,那也得多聽幾耳朵。

當個趣聞聽都好啊,多好的八卦。

可越聽,他們就越是迷茫。

因爲,無論是在高朋滿座的酒樓,還是人來人往的客棧,但凡是今年參考了的學子,就沒有一個不罵街的。

“正理兄,你是我等當中最有經驗的,你說說,這題,他正經嘛?”

被叫做正理兄的,其實年紀不大,也纔剛二十出頭,可臉上卻滿是風霜,聞言苦澀一笑,而後一口喝乾手中的酒盞。

“嘶……哈,正經?”

“這特孃的是正經不正經的問題?”

“這是特孃的能不能活着出來的問題。”

“你們在考場裡難道沒見到有多少人考完以後,看着考場都兩腿發抖的樣子?”

“那特孃的都是被嚇的,他們以爲科考每一次都是這種難度!”

“別說他們了,要不是我機緣巧合考過兩次,算是正兒八經見識過科考的模樣,我恐怕都得道心崩潰!”

一旁的學子聽到這兒同樣不自覺的打了個冷顫。

似乎一想到當日裡看到那奇葩的最後一題時的感覺,便覺着渾身發冷。

那真是一種懷疑人生,感覺自己求學寒窗這麼些年全白過了,自己是個廢物的崩潰。

所以,這會兒被這位正理兄一提,那簡直就是心底裡尚未癒合的傷疤又被人翻出來撕裂了一遍,那感覺……簡直了。

一位猛然間紅了眼眶的學子,猛的端起酒盞衝着正理兄高高舉起,甚至都舉過頭頂了,而後嘶啞着嗓子說道。

“正理兄,李某敬伱!”

“謝謝你的大恩大德,自考場出來便安慰我、疏導我!”

“不然的話,李某怕是當場就得投河自盡了!”

“敬你!”

說完一口把那酒盞裡的酒喝了個乾乾淨淨。

被這人一帶,連續好幾人都是恍然大悟般的連連敬酒。

正理兄被這突如其來的一遭給弄得手忙腳亂的,臉上都不自覺佈滿了羞紅,連連擺手道。

“我不過是比你們多考了兩回罷了!”

“我雖然運氣差點,第一回考到一半急病,第二回考到一半被掉下來的瓦片砸了,可終究是進過考場的。”

“所以啊,我太知道坐到那裡面的滋味是什麼樣的了。”

“咱們啊,都是在熬,熬過去了再熬下一關,等所有關卡都過了,纔算是功德圓滿,可若是連這最開始的一關都熬不過,那心裡可能就只有一個想法,萬事皆休。”

正理兄此時臉上滿滿的都是苦澀和感慨。

“我也不怕告訴你們,我爲何能開導你們?”

“實在是因爲今年我居然能囫圇個考完試,我就覺着格外幸運了。”

“至於題目怪了點、難了點,那又如何?”

“總不能就我一個人的難吧,難嘛大家都難,都是一樣的,那這樣看起來,我反而是轉運了!” “所以,我纔有心思安慰安慰你們!”

聽到這兒,一衆知道正理兄之前遭遇的學子也是哭笑不得。

要是照這麼說的話,還真沒錯。

畢竟相較於以前正理兄連個正常的考試都沒法考完來看,這次簡直就是小兒科啊。

不過,有一位個頭稍矮身子較爲敦實的學子忽然沉聲道。

“不對!”

“不能這麼算!”

衆人有些摸不着頭腦的看向他,這位學子卻毫不在意的憤憤不平道。

“正理兄說的固然沒錯,大家都一樣難,可這不是我能原諒出題人的理由!”

“若是他出了是一道古書裡晦澀難明的經義,或者乾脆拿出朝堂某個事兒來讓我等寫個爲難的策論,那我不怪他!”

“畢竟,我哪怕一個字都寫不出來,我出來後也只會怪自己沒本事,那我埋頭去學去請教老師便是了。”

“可眼下這是什麼?”

“這是拿我等當猴兒耍!”

“就那麼個圈圈,我想查查從擱哪兒弄出來的都沒法查!”

“所以,我現在就想知道,這題,到底誰出的,哪個缺德玩意兒弄出這麼一道題來!”

這話一出,衆人無不頷首。

因爲這話說出了他們的心聲啊。

若是晦澀一點、用典隱晦了一點或者乾脆用國政乃至朝堂大事當策論題,寫不出來也不怕,至少知道方向、知道怎麼去提高。

可眼下這缺了大德的題目,哪怕他們都考完了,到現在還沒一個人都拍着胸脯說自己弄明白這題了呢。

甚至不僅他們,連他們的師長都束手無策。

而這匯聚了大明上上下下數萬學子的怨念,終究還是爆發了。

衆人這會兒都想知道,冤有頭債有主的,這題到底誰出的,他們就找誰去!

要論消息靈通,那自然得是應天府的學子。

天子腳下、首善之地,誰家還沒個吃公糧的親戚來着。

很多消息就這麼不知不覺的摸了出來。

本屆恩科主考官,最後一道奇葩題的始作俑者,前丞相現翰林學士胡惟庸胡大老爺,就此暴露了出來。

這消息既然傳出來了,那也就瞞不住了。

一傳十,十傳百,沒用幾天功夫,伴隨着鴻雁傳書和口耳相傳,不僅應天,連整個江南地區都知道了!

可事情到了這一步以後,卻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因爲……學子們全都消停了!

沒錯,就是那麼詭異的、不約而同的消停了。

罵街的、抱怨的、吐槽的、口口聲聲要去主考官府上討說法的……

全不見了!

原因嘛,非常簡單!

胡惟庸!

就憑這三個字,就憑這名字,那就不是一般二般的人能談及的。

這可是簡在帝心當過丞相的猛人呢。

這幫學子辛辛苦苦考試,可不就奔着官場去的?

那……誰敢得罪這樣一位大佬呢?

有什麼怨念,都只能往心裡憋了。

(本章完)

304.第304章 方孝孺攀附權貴?364.第364章 臥槽,有大佬出沒!264.第264章 朱元璋動了殺心87.第87章 道衍的來意249.第249章 給老朱上上課118.第118章 求求了,放過我們這幫學子吧!79.第79章 茶藝驚人小娘皮79.第79章 茶藝驚人小娘皮232.第232章 紅薯成熟了332.第332章 胡大老爺再次擺爛199.第199章 送上門的兩本名著249.第249章 給老朱上上課373.第373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野望318.第318章 不要臉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307.第307章 李善長窮途末路160.第160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第39章 胡惟庸:誰還不是個影帝了?91.第91章 系統獎勵還怪好的嘞74.第74章 哥,別摸了,喝口酒吧241.第241章 考題下來考生傻了66.第66章 胡惟庸:馬皇后爲何害我238.第238章 解縉的神奇理論140.第140章 史上第一太子爺的含金量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204.第204章 老朱被胡大老爺整破防了179.第179章 擺在明面上的解題思路第52章 府試將近,考生們都麻了!第24章 胡惟庸:忽悠,接着忽悠!252.第252章 解縉遭遇迴旋鏢了131.第131章 胡惟庸:有驚喜啊!227.第227章 朱元璋:這兒子怕是不能要了393.第393章 金瓶梅的魅力135.第135章 加班的氣息瀰漫在禮部168.第168章 即將到來的鄉試82.第82章 臥槽!花魁被人拐跑了!275.第275章 誠惶誠恐的工部429.第429章 朱元璋暗戳戳搞出的事178.第178章 鄉試結束,士林爆炸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縉相約科舉後再聚!304.第304章 方孝孺攀附權貴?408.第408章 階級的劃分69.第69章 胡惟庸主動冒頭打臉第53章 胡大老爺,您是真該死啊!427.第427章 婚禮完成和鬧劇376.第376章 撲朔迷離的任命141.第141章 胡大老爺以理服人176.第176章 考生的崩潰開始第10章 朱元璋要大開殺戒了!288.第288章 江南水患解決!胡惟庸終於可以173.第173章 禮部的官員們忍不了了319.第319章 胡大老爺主考的威名329.第329章 胡大老爺罪大惡極?280.第280章 胡大老爺擺爛也能立功226.第226章 朱標饞哭了199.第199章 送上門的兩本名著第44章 終於把朱標忽悠瘸了!95.第95章 朱老四又有幺蛾子了257.第257章 前兩名打一架,誰贏了當狀元?179.第179章 擺在明面上的解題思路262.第262章 胡大老爺坦誠身份355.第355章 這位老師有點猛165.第165章 不斷提高技藝的如詩147.第147章 諸國使臣嚇瘋了!宴會上的表態158.第158章 莫名其妙成了主角185.第185章 驀然回首敵在朝堂295.第295章 朱元璋心態崩了262.第262章 胡大老爺坦誠身份115.第115章 不正經的考題159.第159章 胡惟庸的高光時刻147.第147章 諸國使臣嚇瘋了!宴會上的表態133.第133章 醉風樓老鴇哭了!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難了第40章 胡惟庸:逆子,都是因爲你!80.第80章 方孝孺和解縉酸了!第1章 我,胡惟庸!要辭官歸隱!276.第276章 胡大老爺上任工部100.第100章 胡馨月的風采!宴會一言驚衆人226.第226章 朱標饞哭了154.第154章 朱元璋替兒子着急婚事了307.第307章 李善長窮途末路274.第274章 老朱覺着胡大老爺太閒了260.第260章 對解縉的順手安排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濃眉大眼的,也好這第7章 胡惟庸:接着奏樂,接着舞!214.第214章 方孝儒的報社初見聞第28章 胡惟庸,你壞事做盡!416.第416章 少女懷春的安慶公主第28章 胡惟庸,你壞事做盡!第19章 考生們要罵娘了!誰出的考題啊?95.第95章 朱老四又有幺蛾子了288.第288章 江南水患解決!胡惟庸終於可以189.第189章 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293.第293章 胡大老爺有點煩404.第404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169.第169章 考生抱團出題262.第262章 胡大老爺坦誠身份150.第150章 胡惟庸:又可以摸魚了397.第397章 奇書金瓶梅第32章 胡惟庸:累了,直接斬立決吧!383.第383章 給朱標補補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