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

“你這當個縣尉,能幹點啥,學點啥?”

“咱怎麼就覺着不信呢?”

“還是說,這裡面惟庸有什麼旁的想法?”

朱元璋這人,有時候是真不給人面子的。

就好比現在,他心裡有了疑問以後,他真就當場發問了。

好在胡仁彬這會兒時間長了,慢慢也適應站在朱元璋面前的感覺了。

倒也沒說被朱元璋一句話給問得當場尿褲子。

他直接躬身一禮,規規矩矩的答道:“回陛下,此事確實家父曾叮囑過大概。”

一聽這話,老朱來興致了。

他對於胡惟庸,永遠心底裡是埋着一份警惕的。

因爲他總覺着胡惟庸太聰明瞭。

對於這等聰明人,朱元璋甭管怎麼喜歡、信任,但心底裡總是帶着一份最“淳樸”的警惕。

這份警惕,同樣來源於他幼時一文不名時,所看到的各路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惡形惡狀。

他骨子裡認爲好官絕對是有的,但不多!

因此,面對官員,尤其是聰明的官員,先把對方當壞人看,沒錯。

哪怕再怎麼覺着對方是好人,那也得留一手。

指不定哪天對方就墮落了,到時候就痛下殺手。

這樣不會讓自己太過煩躁。

而胡惟庸,就是他心目中好官、聰明人當中綜合排行第一的。

不然的話,朱標跟胡馨月的婚事,不會這麼的順利。

如今能在教育子女以及胡府將來的問題上,聽聽胡惟庸的看法,朱元璋這要是沒點興趣纔怪。

胡仁彬既然在這裡說這個,那自然就沒想着藏着掖着。

“回陛下,家父對於草民的將來,在問過草民自己的意見之後,提出了三點。”

“其一,莫要做清談官員,嘴上事事精通,手裡事事稀鬆,於國於民一輩子也沒幹出什麼真正有用的事情來。”

“當這種官,不僅於國於民無利,最要緊的是,連自己都會慢慢廢掉的。”

“胡府不是什麼頂尖勳貴,可也不是平民百姓,要想傳承下去,還是得踏踏實實做事的!”

“其二,莫要做大官,家父認爲草民這輩子估計是沒那個能力爲宰爲輔了。”

“那麼與其一門心思往上爬,最後爬到不該到的位子上一頭摔死連累家人、族人,不如踏實一點。”

“這輩子,努力能做到四品官致仕,那就是了不得了!”

“其三,莫要做眼睛朝天的官,家父覺着草民既然學了那麼些雜學本事,還有份想要做事的心思。”

“那麼,就不該一門心思想着怎麼升官,反倒是去都道府縣都走一遍,老老實實當個民生官,最好!”

說到這,胡仁彬也是說出了自己的氣度來了,他挺直着腰桿看着眼前這對身份尊貴的父子倆,笑着繼續說道。

“草民一直認爲,家父乃是有大智慧之人。”

“而且,這樣的選擇於國於民於胡家乃至於草民自身,都是有利且歡喜的。”

“草民的家父乃是前任宰輔,妹妹乃東宮太子妃,這等身份,去了都道府縣想必也是沒人欺負的。”

“那麼,藉着沒人欺負的好時機,草民想踏踏實實的替百姓辦點事!”

“到時候,哪怕草民的太子妹夫覺着草民還堪用,想要升草民的官,那草民也經得住、當得起!”

“以上,便是家父以及草民的一點心思!”聽完胡仁彬這長長的一大串解釋,朱元璋、朱標半點不含糊的直接笑容就印在臉上了。

顯然,老胡家這父子倆開門見山、大開大合的操作,太值得他倆滿意了。

朱元璋這人,也沒什麼好猶豫的,直接衝着宋利擺了擺手道。

“宋利,待會兒擬旨,胡家仁彬,於國有功於社稷有功,特賜上元縣縣尉官身……”

說到這,朱元璋頓了一頓,而後才繼續說道。

“…以及禁宮行走腰牌一副,以示獎勵!”

宋利明明腦子裡一個字都不會錯的能記住,可他卻規規矩矩的快速在一旁用紙筆擬了個草稿出來。

等到重新謄寫到聖旨專用的紙張上,快步遞給朱元璋檢查後,宋利這纔去一旁用印。

胡仁彬聽着朱元璋親口唸出來的聖旨內容,終究做不到喜怒不形於色,那眉毛都快飛起來了。

自此刻起,他胡仁彬也不再是一介白身了,他也是有官身的人了。

這不,他領旨謝恩,就不能自稱草民了。

“微臣胡仁彬謝過陛下,謝過太子殿下!”

朱元璋笑着擺了擺手。

“之所以賜你一塊禁宮行走腰牌,倒也不是旁的。”

“一呢,是方便你偶爾有空了,進宮來看看伱妹妹。”

“你不同於你爹,你爹進宮從來不用腰牌,甚至連名字都不用報。”

“看到他那張臉,禁軍就不會攔着他,可你不行!”

“其二嘛,咱也是想着,你既然到了縣衙,看到的都是民計民生。”

“那若是你有空,你便進宮跟太子好好聊聊。”

“太子沒空出宮,哪怕出去了,看到的東西也不一定是真的。”

“你倆關係既是君臣也是親戚,那自然就能說些不一樣的東西。”

“不要怕嚇着太子,大膽說就是了!”

“與其藏着掖着,還不如拉着太子跟你一起想法子!”

聽到朱元璋這交待,胡仁彬規規矩矩的躬身領命。

之後,胡仁彬就被留在宮中了。

倒不是爲了讓他們兄妹相見,主要還是爲了紅薯的事兒。

這如今整個大明,親自種過紅薯的可就胡仁彬一人。

這要是不讓他手把手的把相關過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給弄清楚,那到時候可是要暴殄天物的。

天知道真出現那樣的情況得死多少人。

當然了,捎帶手的,也安排人回胡府報了個信。

對於胡仁彬的“結局”,胡大老爺顯然很是滿意,同時也非常的開心。

侄女嫁人了,有了哥好歸宿;

原本不省心的逆子,如今被敲打了大半年以後,也終於堪用並且當上縣尉了。

那剩下自己的花,那就可以放心浪了啊!

甚至就算在府邸中夜夜笙歌都行啊。

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244.第244章 落難的解縉很適合看樂子328.第328章 胡大老爺的新套路334.第334章 學子們的小聰明403.第403章 更多的關注310.第310章 教坊司是胡大老爺罩着的342.第342章 累得變形了的朱元璋217.第217章 胡大老爺目的達成289.第289章 苦逼的工部尚書232.第232章 紅薯成熟了399.第399章 胡馨月有喜了141.第141章 胡大老爺以理服人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242.第242章 解縉居然撿便宜了?89.第89章 道衍都懵逼了!有你這麼玩的嗎?270.第270章 朱元璋迷上麻將了318.第318章 不要臉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73.第73章 想見見世面的方孝儒115.第115章 不正經的考題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難了379.第379章 吃了閉門羹的沈萬三第52章 府試將近,考生們都麻了!259.第259章 這個狀元武德充沛277.第277章 工部救災應急會議339.第339章 忽如其來的系統提示403.第403章 更多的關注320.第320章 方孝儒改主意了!73.第73章 想見見世面的方孝儒226.第226章 朱標饞哭了87.第87章 道衍的來意191.第191章 胡大老爺又要裝逼了320.第320章 方孝儒改主意了!317.第317章 胡大老爺痛心疾首290.第290章 李善長意識到不對了275.第275章 誠惶誠恐的工部416.第416章 少女懷春的安慶公主376.第376章 撲朔迷離的任命第13章 你來我往忙爭利329.第329章 胡大老爺罪大惡極?263.第263章 皇權相權的衝突第44章 終於把朱標忽悠瘸了!221.第221章 胡馨月和朱標大婚141.第141章 胡大老爺以理服人278.第278章 胡大老爺閃耀工部239.第239章 將計就計的胡大老爺再坑人383.第383章 給朱標補補身體第39章 胡惟庸:誰還不是個影帝了?119.第119章 院試的考題,朱元璋聽了都說好373.第373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野望389.第389章 朱元璋的偏心128.第128章 方孝孺和解縉躍躍欲試246.第246章 就你特麼叫解縉啊232.第232章 紅薯成熟了282.第282章 令人發愁的獎賞340.第340章 到底誰是傻子第22章 朱元璋都懵逼了!這是啥題目?174.第174章 胡大老爺忽悠朱元璋165.第165章 不斷提高技藝的如詩364.第364章 臥槽,有大佬出沒!72.第72章 今日無事,不如青樓聽曲?260.第260章 對解縉的順手安排368.第368章 朱元璋的嘴角壓不住了151.第151章 爭寵帶來的好處421.第421章 老朱家徹底看上小胡了284.第284章 老胡翹班!小胡回京162.第162章 胡馨月真就要成太子妃了?第44章 終於把朱標忽悠瘸了!第31章 坑爹的兒子!胡惟庸人傻了!210.第210章 巧計破解太子最後一個隱患第31章 坑爹的兒子!胡惟庸人傻了!99.第99章 馬皇后的關注217.第217章 胡大老爺目的達成239.第239章 將計就計的胡大老爺再坑人236.第236章 胡大老爺的浪蕩生活開始了369.第369章 對於瓦剌 韃靼的提防第29章 胡惟庸:我胡老爺轉職種地了!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爺121.第121章 院試結果出爐272.第272章 文武百官懵逼了!老朱人呢?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125.第125章 胡惟庸:居然跟老子一個德行382.第382章 沈萬三背後的秘密第4章 胡惟庸:這才叫日子啊87.第87章 道衍的來意256.第256章 解大紳撿漏本科探花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415.第415章 同樣爲兒女之事發愁的老朱352.第352章 忽如其來的人選353.第353章 胡惟庸的新差事196.第196章 報紙上市的轟動197.第197章 牛人寫牛書340.第340章 到底誰是傻子347.第347章 胡大老爺的口碑持續降低201.第201章 水滸傳大熱161.第161章 親事終於被老朱折騰成了396.第396章 解縉的裝逼之旅234.第234章 胡大少爺要官兒225.第225章 令人驚訝的胡府271.第271章 朱標和胡馨月都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