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第322章 朱元璋:獨斷專行的感覺美滋滋

這世間,任你帝王將相、美人如玉,終究不過是塵埃一粒。

隨着時間的推移,之前丞相李善長被殺、丞相制被廢一事,終究還是慢慢的歸於平靜了。

頂多就是議論議論李善長案是不是還要牽連其他人,或者說誰誰誰倒黴催的被牽連上了,結果剛到手沒多久的位子又空出來了。

但這些議論,終究不過是偶爾的隻言片語罷了。

真正的議論熱點,還是即將到來的底層官員招考。

此事從一開始的小道消息流傳,到之後的正式公佈,可以說引動了無數人的心神。

學而優則仕!

僅僅這一句話就能看出這個國度千百年來對於官位的推崇。

不然爲何後世那麼多人考公?

一方面固然是圖穩定、圖個能吃上一輩子的鐵飯碗。

但另一方面何嘗不是覺着那位子天生就高人一等?

上輩子的胡惟庸,錢掙了可不少,房車什麼該有的也早就有了。

可放在老家,在一衆親朋好友眼中,卻還不如誰誰誰家小子考上一個估計一年工資還不如胡惟庸一個月收入的公務員。

連後世諮詢如此發達的時代都是如此,那更何況現在?

現在這個時代,那可是明明白白的士農工商四個階層!

甚至後世不少人嚷嚷的“寒門再難出貴子”之類的話。

可實際上,他們哪裡知道,在眼下這個時代,他們連當寒門的資格都沒有。

因爲只有父輩祖輩是正兒八經的有功名的讀書人,且家道中落致貧了,那才能叫寒門。

一般人家,你窮歸窮可別想自稱寒門,那叫僭越,會被人大嘴巴子抽臉的!

也正因爲如此,如今既然有這麼個機會,大家怎麼可能不瘋狂?

這可是能夠一夜之間光耀門楣改變階層的機會!

真要是通過考試了,那可就是實打實的官員,那就是“士”了!

這讓人如何不期待、如何不激動?

也正因爲如此,接下來的時間裡,大明各地的學子前赴後繼的朝着應天府涌來。

那場面,甚至比之前的科舉之時還要熱鬧了幾分。

而剛剛消停了幾個月的應天府各大客棧、食肆、酒樓、青樓的一應東家、掌櫃們,也再次迎來了一輪讓他們笑得合不攏嘴的學子潮。

對他們來說,外地來的學子可太香了!

但凡能來參考的,哪怕最窮的,那都至少家裡是個百來畝地的小地主。

所以這些學子兜裡是真心不缺銀子的。

更何況,年紀輕就代表着不是老油條,再加上熱血、好面子的通病,那妥妥的都是大肥羊啊。

這誰看了不眼饞?!

而一應學子們,這會兒也顧不上算計自己兜裡的錢夠不夠用了。

他們瘋狂的在一個個酒樓、青樓、客棧裡各種來回竄。

爲的不過是跟某些應天府本地消息靈通的學子們多打聽些消息而已。

沒辦法,首善之地、天子腳下,這消息、門路遠遠不是外地土鱉學子們能比擬的。

這不,隨着時間的推移,還真就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消息或者說建議給流傳了出來。

其中最重要,同時也是最核心的一條就是“小心胡大老爺”1

當胡大老爺聽到這傳聞的時候,他正在左手攬着如詩右手摟着宛如,一邊一個的盡享齊人之福呢。“什麼玩意兒?”

“他們打聽來打聽去最後就打聽了這麼個玩意兒?”

“鬧呢?”

“咱雖然科舉的時候稍微改了改原本的題目,可咱也沒怎麼刻意針對啊!”

“怎麼着?自己不行還怪到老子身上來了?”

這幾天被胡大老爺滋潤得紅光滿面的如詩、宛如,聽到胡大老爺這番話直接笑出了聲。

如詩到底是先來的,性子更是直爽不少,知道胡大老爺私底下其實非常隨和甚至玩起來比她們瘋多了。

因此她也半點不在意的笑着看向胡大老爺戲謔的問道:“老爺,您剛剛這話,您自個兒信嘛?”

胡大老爺一臉坦然的重重一點頭。

“信啊!怎麼不信1”

“本官主打的就是一個坦誠,沒幹就是沒幹,本官爲的是盡忠王事、爲國選材,可不是故意刁難!”

胡大老爺這話一出,如詩、宛如干脆直接笑出了聲。

得!

什麼話都不用說了,這笑聲就是最好的反饋了!

惱羞成怒的胡大老爺乾脆氣沉丹田、腰馬合一,兩隻臂膀一起發力,居然一左一右同時抱起了兩位美人兒,大步的就朝着內間走去。

顯然,胡大老爺這是眼見着嘴巴說不過,打算動用家法了!

就這來妮子居然敢笑話自家老爺的罪過,這不得好好鞭撻鞭撻?

這邊廂胡大老爺在外室小院美滋滋的過着小日子,頗有點樂不思蜀的意思。

與此同時,朱元璋這邊也感覺自己的日子越發的好過了。

怎一個爽字了得啊!

這沒了李善長這個丞相的掣肘,整個朝堂那還真就成了他的一言堂了。

別說掣肘了,這會兒連正經敢言語一聲的都沒有了。

一個個朝臣這會兒都成了只會聽吩咐幹活的應聲蟲。

之前在朝堂上被李善長帶着一幫子人在朱元璋下了聖旨以後都被懟了回來的禁海解除令,這次終於被朱元璋毫無半點掣肘,絲滑得無法想象的一次性通過了。

看着朝堂之上衆人甭管是真心還是假意,但最終齊聲應和通過決議的“盛景”,朱元璋真就是從心底裡甜到了嘴裡啊。

真就是喝口水都甜掉牙的那種甜蜜。

爽!

太爽了!

對於他這種性子執拗、霸道的人來說,這種獨斷專行、說一不二的感覺,真就是爽到不行的體驗了。

這一刻,他無比慶幸自己毅然決然的拿下了李善長並且一舉廢掉了丞相這個位子。

真要是有個丞相坐鎮朝堂的話,他怎麼着也不可能跟眼下一樣的順利。

畢竟丞相也是要面子的嘛,他提出的重大國策,這丞相甭管是同意還是不同意,那多少都得出來嘀咕兩句此行。

不然豈不是顯得他那個丞相沒屁用?

如今倒好,丞相沒了!

以後也不會有了!

美滋滋啊!

355.第355章 這位老師有點猛143.第143章 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們嚇傻了290.第290章 李善長意識到不對了283.第283章 朱元璋人麻了!222.第222章 婚禮上的熱鬧245.第245章 解縉已有取死之道431.第431章 真相大白後的尷尬312.第312章 一代權相的落幕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廢丞相254.第254章 殿試開始,衆人迷茫244.第244章 落難的解縉很適合看樂子122.第122章 院試張榜衆生相!方孝孺落榜了252.第252章 解縉遭遇迴旋鏢了383.第383章 給朱標補補身體323.第323章 大明版的考公?240.第240章 考官和考生的較量開始了262.第262章 胡大老爺坦誠身份232.第232章 紅薯成熟了251.第251章 君臣奏對出新招362.第362章 不出意外的來意外了63.第63章 自作自受的楊憲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驚喜和認可326.第326章 萬事俱備的大明公考251.第251章 君臣奏對出新招348.第348章 大明內閣制211.第211章 一文出天下驚115.第115章 不正經的考題117.第117章 突如其來的騷題愁斷腸340.第340章 到底誰是傻子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第15章 一件衣服的學問237.第237章 即將來臨的會試296.第296章 誠意伯劉伯溫離世430.第430章 咬牙切齒的胡大老爺382.第382章 沈萬三背後的秘密第37章 朱元璋的敲打!李善長慌了!146.第146章 大明火銃隊威震諸國第53章 胡大老爺,您是真該死啊!第58章 早朝上的彈劾鬧劇223.第223章 胡馨月掌權東宮209.第209章 太子妃即將入主東宮第1章 我,胡惟庸!要辭官歸隱!227.第227章 朱元璋:這兒子怕是不能要了第29章 胡惟庸:我胡老爺轉職種地了!409.第409章 剛建國就走向了亡國之路387.第387章 熱身八段錦和長跑144.第144章 萬國來朝的盛景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245.第245章 解縉已有取死之道149.第149章 吝嗇的大明!諸國驚呆了!401.第401章 熟悉的節奏第58章 早朝上的彈劾鬧劇355.第355章 這位老師有點猛257.第257章 前兩名打一架,誰贏了當狀元?354.第354章 大本堂的初見295.第295章 朱元璋心態崩了380.第380章 用錯了規則的沈萬三126.第126章 醉風樓上新茶了388.第388章 宮中不一樣的風景第15章 一件衣服的學問269.第269章 突如其來的朱元璋上門了185.第185章 驀然回首敵在朝堂187.第187章 朱元璋:老胡是懂咱的197.第197章 牛人寫牛書340.第340章 到底誰是傻子236.第236章 胡大老爺的浪蕩生活開始了171.第171章 解大紳青樓寂寞難耐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縉相約科舉後再聚!161.第161章 親事終於被老朱折騰成了350.第350章 被套路的徐達192.第192章 胡大老爺給自己找長工了79.第79章 茶藝驚人小娘皮76.第76章 解縉求錘得錘第34章 朱元璋都給整不會了428.第428章 一覺醒來公主睡在旁邊怎麼辦?110.第110章 胡惟庸和如詩的新方式,盪鞦韆281.第281章 惟庸是老朱家福將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濃眉大眼的,也好這193.第193章 胡大老爺也幹活了?第56章 胡惟庸的名聲臭大街了367.第367章 胡大老爺再開課堂第47章 胡惟庸:看我來裝個大的!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175.第175章 鄉試終於開始了357.第357章 朱元璋的滿意和皇子的苦390.第390章 胡大老爺又想躺平了第7章 胡惟庸:接着奏樂,接着舞!391.第391章 系統雞肋的獎勵189.第189章 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147.第147章 諸國使臣嚇瘋了!宴會上的表態178.第178章 鄉試結束,士林爆炸154.第154章 朱元璋替兒子着急婚事了345.第345章 馬皇后問策胡惟庸307.第307章 李善長窮途末路第7章 胡惟庸:接着奏樂,接着舞!139.第139章 胡惟庸:什麼纔是真正的國家尊218.第218章 系統又來獎勵了230.第230章 胡大老爺的視察之旅354.第354章 大本堂的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