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第326章 萬事俱備的大明公考

甭管一衆學子對着禮部這告示是高興也好、跳腳也罷,最終他們能做的也只有老老實實聽話。

真要是有背景、有靠山的,也不用到這種場合來搶食吃。

所以,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一應學子,除了低頭還能幹嘛?

然後,整個應天府便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狂熱之中。

往日裡壓根沒被那些學子們放在眼裡的六部吏員,這會兒一個個的門庭若市了起來。

學子們都不傻,他們很快就弄清楚了這次招考搞成現在這個鬼樣子的根本原因。

說白了,就是衙門需要的是來了就能幹活,來了就能當苦力的底層官員。

以往科舉之後先去翰林當個看書寫字清貴官的,跟這次截然不同。

那麼,想要知道報考衙門、報考職位平日裡的具體流程,可不就得找這些最底層的吏員麼?

平素裡他們看起來可能不起眼,可實際上這些久在某個衙門工作的吏員,實際上混得比一般人想象的還要舒坦。

在衙門裡但凡會做人一點的,他們便能混得比一些九品、八品的小官兒還要好。

因爲他們的出身導致他們天生在官場上就基本不謀求進步,撐死了也就混個八九品。

就這,還是祖墳冒青煙的結果。

所以,他們長年累月的幹着最繁重的活兒,跑腿、打雜無所不精。

但也正因爲如此,一般無權無勢的小官兒還真不好拿捏他們。

畢竟可能你上司,還有你上司的上司還只是個剛從翰林分來的小官兒的時候,就已經跟這位吏員相熟了。

你一不小心得罪了這位吏員的話,那很有可能伱得罪的不僅是吏員這個羣體,還有你的上司,以及你上司的上司。

搞明白這些事情以後,那就能理解爲何這些學子們瘋狂的找上門了。

只有這些長年累月的在某個衙門裡幹活的吏員,他們纔是最熟悉某個衙門基層工作的。

各種流程、各種門道、各種規矩,他們說得可能不夠雅緻更有些粗俗。

可但凡你能找對門路或者客氣一點,能讓他們說真話……那麼你聽到的絕對是真知灼見。

而隨着這一陣熱鬧,禮部這邊也是慢慢的開始進入工作流程了。

禮部官員們看着手裡的報名冊,只是簡單一統計,便當即鬆了口氣。

他們之前最擔心的就是有些職位沒人報!

固然什麼時候都不缺當官兒的,可若是真出了那樣的情況,那板子可就得落在他們身上了。

可等到報考時間過完了禮部這邊一統計,嘿,還挺好。

無論是六部,大理寺,還有縣衙等底層官職,不僅都有學子報考,而且有些職位競爭之激烈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誰都知道吏部、禮部、戶部這些衙門裡的職位天生就要隱隱比其他衙門高半級。

可既然大家都知道,那最終就只能考場之上見分曉了。

光是看着手頭這報名冊上那一頁一頁的名字,一衆禮部官員便覺着頭皮發麻。

當年自己科舉的時候,可沒有這麼直觀的看到自己的競爭對手。

要知道,一個衙門所缺的職位那都是有數的。

所以,這要是報錯了不合適的職位的話,那到時候但凡出點問題,可就連退路都沒有了啊。

可一應官員們除了咂咂嘴感嘆了一聲以外,半句多話都沒說。有什麼好說的?

他們當年爲了當個官兒,不也是一路考過來的?

眼下這官員招考固然競爭激烈了一點,可他們當年難不成就簡單了?

那也是一次又一次的過五關斬六將好不好。

感慨了幾聲的禮部官員們,這轉頭就得跑其他衙門了。

因爲他們這會兒要琢磨出題的事兒了。

公文寫作倒還好說。

禮部這幫子官兒輕車熟路的就能從科舉考題當中挑一些出來,然後結合他們實際工作當中的一些公文要求,隨手就能弄出一大堆。

關鍵是各個衙門不同的“專業題”,那可就得去各大衙門要人了。

好在這畢竟是好事兒,大家都能沾點功勞,一衆衙門倒也沒說不幹。

當然了,來的人那自然就得禮部的規矩來,直到考試結束前吃住都在這邊了。

僅僅兩天,第一版的專業考試題便新鮮出爐了。

對於一應不曾在禮部工作過的官員來說,這感覺還真挺新鮮的。

同時,他們也感覺到這種“新式考試”的好處了。

不同衙門、不同職位的考題都不一樣,這可就大大杜絕了舞弊的可能性。

畢竟,小抄這東西,你總得有個可以參考的答案才行吧。

連大概的答案都沒有,你帶個小抄,上面寫啥?

而且,這種新式的招考,朝廷也能挑選出專業的人才。

至少頭一回見着這種形式的官員們,普遍認爲這麼選出來的官員,肯定比那些書呆子好。

要知道,哪怕是新科進士,那也是要在翰林裡熬上幾年的。

這幾年看似在看書寫字熬時間,可實際上,有心人可一直都在學習。

通過那幾年的學習、熟悉,他們一旦分到其他衙門,才能第一時間上手。

不然的話,那進去以後照樣得捱罵來着。

如今這個在他們看來就挺好,即使筆試過了,考生們想要通過官員選拔,還要面試。

這可以說是很公平的考試了。

琢磨明白以後的官員們,對胡大老爺此時也不得不豎起大拇指!

這玩意兒真就不是一般人能琢磨出來的啊!

翌日,重新謄寫了一遍以後,幾位禮部官員再次來到了教坊司。

可讓他們鬱悶的是,差不多等到中午,他們才見到了姍姍來遲的胡大老爺。

黑着臉把手裡密封的考題遞給了胡大老爺,一應官員們一句話都不想多說了。

胡大老爺也沒在意,嘿嘿一笑便拿出考題看了起來。

“嗯,不錯,挺專業的,至少這就比那些科舉題要強不少了!”

聽到胡大老爺這麼一誇,衆人心裡頓時鬆了口氣,可不曾想胡大老爺轉頭就拿起一旁的毛筆寫了起來。

“嗯,本官再加點,這樣就更好了!”

一衆官員們見此一句多話都沒敢說,沒辦法,都習慣了!

231.第231章 胡惟庸身份曝光了264.第264章 朱元璋動了殺心267.第267章 無事一身輕的胡大老爺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260.第260章 對解縉的順手安排第34章 朱元璋都給整不會了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第21章 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第55章 胡大人,您能不能幹點人事啊!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第5章 李善長升丞相之位157.第157章 東宮宴會初見面第29章 胡惟庸:我胡老爺轉職種地了!331.第331章 考生們太難了啊第26章 各方雲動!劉伯溫和李善長銳評胡丞相409.第409章 剛建國就走向了亡國之路第5章 李善長升丞相之位100.第100章 胡馨月的風采!宴會一言驚衆人第57章 楊憲要搞事了!424.第424章 女兒奴老父親不樂意了377.第377章 應天城新來的客人339.第339章 忽如其來的系統提示113.第113章 院試前最後的瘋狂396.第396章 解縉的裝逼之旅99.第99章 馬皇后的關注第22章 朱元璋都懵逼了!這是啥題目?227.第227章 朱元璋:這兒子怕是不能要了343.第343章 大明公考現有的弊端79.第79章 茶藝驚人小娘皮第30章 我胡某人平生不好女色,只愛種田!401.第401章 熟悉的節奏第47章 胡惟庸:看我來裝個大的!141.第141章 胡大老爺以理服人221.第221章 胡馨月和朱標大婚第40章 胡惟庸:逆子,都是因爲你!第39章 胡惟庸:誰還不是個影帝了?62.第62章 朱元璋激動了!你說的是真的嗎?215.第215章 賽華佗再傳神功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62.第62章 朱元璋激動了!你說的是真的嗎?112.第112章 胡大老爺威名遠揚288.第288章 江南水患解決!胡惟庸終於可以225.第225章 令人驚訝的胡府289.第289章 苦逼的工部尚書187.第187章 朱元璋:老胡是懂咱的277.第277章 工部救災應急會議212.第212章 嚇得老朱改祖訓了276.第276章 胡大老爺上任工部227.第227章 朱元璋:這兒子怕是不能要了201.第201章 水滸傳大熱404.第404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313.第313章 還是你們會玩啊301.第301章 新奇的日子開始了71.第71章 胡惟庸真是太不容易了118.第118章 求求了,放過我們這幫學子吧!135.第135章 加班的氣息瀰漫在禮部212.第212章 嚇得老朱改祖訓了217.第217章 胡大老爺目的達成272.第272章 文武百官懵逼了!老朱人呢?336.第336章 禮部給朱元璋的驚喜77.第77章 在下應天府韋小寶413.第413章 教坊司蒸蒸日上的業績302.第302章 教坊司初體驗第5章 李善長升丞相之位227.第227章 朱元璋:這兒子怕是不能要了408.第408章 階級的劃分67.第67章 胡大老爺上眼藥第3章 擺爛從釣魚佬開始327.第327章 終於要開考了264.第264章 朱元璋動了殺心第58章 早朝上的彈劾鬧劇161.第161章 親事終於被老朱折騰成了第34章 朱元璋都給整不會了145.第145章 使臣覲見的新花樣第17章 胡老爺繼續回府擺爛120.第120章 胡惟庸:這世道看不懂了第40章 胡惟庸:逆子,都是因爲你!280.第280章 胡大老爺擺爛也能立功111.第111章 好一個盪鞦韆130.第130章 洗浴城怎能不去二樓?第39章 胡惟庸:誰還不是個影帝了?389.第389章 朱元璋的偏心176.第176章 考生的崩潰開始276.第276章 胡大老爺上任工部385.第385章 再次上課的胡大老爺第57章 楊憲要搞事了!191.第191章 胡大老爺又要裝逼了第8章 朱元璋:這個胡惟庸,咱看不懂了216.第216章 畫風詭異的大明221.第221章 胡馨月和朱標大婚381.第381章 沈萬三的取死之道108.第108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95.第95章 朱老四又有幺蛾子了第15章 一件衣服的學問101.第101章 胡家子弟亮相了374.第374章 錦衣衛的出路和希望第32章 胡惟庸:累了,直接斬立決吧!第51章 胡惟庸:看來這拯救大明學子思想的重145.第145章 使臣覲見的新花樣328.第328章 胡大老爺的新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