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

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

第四十八章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

作爲深諳苟道精髓的胡惟庸,玩歸玩鬧歸鬧,別跟老朱開玩笑。

他如今的身份可是恩科主考官。

今日碰上一衆今科士子的詩會也就算了。

可若是寫了一首詞,還把自己的名字留下了,那豈不是就給了衆人結交主考官的機會?

那到時候,這裡頭有些事情可就說不清楚了。

索性,直接套個馬甲出來便是。

剛剛站在一旁,比方孝儒還激動的那位在胡惟庸看來文采最好的年輕士子,衝着胡惟庸長長一揖。

“陳兄,解縉今日裡方纔知道什麼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小弟自愧不如、甘拜下風,也謝過陳兄讓小弟今日一睹什麼叫真名士自風流!”

胡惟庸一聽這名字,人麻了。

好傢伙,解縉?

他就說呢!

自己這隨便出來一走,就碰上個文采斐然的,還以爲是大明的學子水平真就這麼高呢。

如今一看,得,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縉啊!

那就完全能理解了!

整個大明國祚二百七十年裡,真正被史書認可,記作才子的只有三人。

其一便是眼前這個滿臉佩服之色的解縉。

其二便是徐渭,字文長。

而第三嘛,巧了,正是今日胡惟庸“寫”的這首《臨江仙》的原作者,楊慎!

今兒也是有意思,用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楊慎的大作,折服了另一位明代三大才子解縉。

有時候,還真就如此的神奇。

跟解縉客氣了兩句以後,胡惟庸忽然問起了一個問題。

“解老弟可是應天人士?”

“不然,爲何明明帶着異地口音,卻在應天府參考!”

這一問,其實也是胡惟庸有些好奇。

因爲不同於方孝儒,方孝孺師從宋濂,他出現在應天府很正常。

可胡惟庸清楚的記得,解縉該是江西人士纔對。

可一個江西人怎麼在科舉的時候,跑來應天府了?

應天府的考試難度,可比江西要強不少呢。

這其實也是胡惟庸想進一步確認,此解縉到底是不是彼解縉。

解縉倒也沒想太多,畢竟這個問題屬實正常,一般人誰會放着輕鬆的江西考區不考,跑來應天府跟天下英雄爭長短啊。

“不瞞陳兄,小弟本是江西人,家父在異地爲官,小弟便跟隨上任的父親在外。”

“而此次科考,不過是家父逼着小弟來一趟,試試水而已。”

“家父以及小弟都認爲,此次恩科只需知道科考有何特別之處便可,對金榜題名卻無半點想法。”

這話一出,胡惟庸也來了興致了。

喲,還有這麼個說法啊。

他還真不知道,這時候的人就這麼高明瞭?

都知道提前體驗一下考場氛圍了?

胡惟庸毫不避諱的直接豎起了大拇指:“令尊此舉屬實高明!”

被胡惟庸這麼一誇,解縉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別看他是大明有數的“狂生”,可實際上,他這人不是狂,而是傲。

但凡在他看來才學、本事比他高、比大的人,他都服服帖帖的。

這不,被胡惟庸一誇,解縉嘿嘿笑了一聲,又看了看周遭,這才小聲解釋道。

“其實,家父的考量小弟清楚。”

“家父覺着,若小弟在老家參考,一旦認真考試,必然金榜題名。”

“但小弟這年紀尚幼、心性不定的,若是猛然間進入官場,志得意滿之下怕是要出大紕漏。”

“於是,乾脆讓小弟老實幾年,磨磨性子。”

胡惟庸聽完這話,沉默了半晌,而後默默地再次豎起了大拇指。

沒說的!

正所謂知子莫若父,解縉他爹可算是把解縉的性子給摸得透透的了。

這小子在洪武年間,早早出名早早中舉,可實際上到了永樂年間才真正踏入官場。

但在永樂朝也沒安穩幹幾年,便落了個下獄最終慘死的下場。

如今看來,其實就是聰明過頭、才情溢出,對世事不夠了解,自認爲能掌控一切最終翻車的神童。

不過,這些事眼下都還沒發生,眼前的解縉,還只是個毛頭小子罷了,才十幾歲而已。

這邊廂解縉跟胡惟庸相談甚歡,方孝儒卻在一旁看着胡惟庸剛剛所寫的那首《臨江仙》嘖嘖稱奇。

良久,方孝儒才興沖沖的跑到了胡惟庸面前,大聲道:“陳兄,你這首詞,當是今日詩會第一!”

這話一出,周遭一衆學子立馬臉色就變了。

其實胡惟庸的這首詞一出來,大家心裡便有數了。

但心裡有數跟被方孝儒這麼大聲喊成第一還是有區別啊,我們不要面子的啊。

而這一切,方孝儒壓根沒發現,或者說發現了也不在乎。

方孝儒和解縉二人似乎認定了這位文采斐然的陳近南陳兄,就是參與了本次科舉的學子,所以談了幾句詩詞以後,話題便不自覺的轉到了本次科考之上。

“陳兄,本次縣試最後一題你是如何作答的?”

“呵呵,看不懂,想不明白,那便坦言相告便是了,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哦,此舉大善,方某到今日方纔知道,原來坦言相告也是破題思路之一,陳兄果然有才。”

“哈哈,陳兄這破題思路確實大巧不工,足以得見陳兄人品敦實啊,解某同樣佩服,不過解某更佩服的還是陳兄今日這詩才。”

“方某到現在都還記得陳兄寫出最後一句時,方某心中是何等的震撼。當時方某就一個想法,這詞,怕是方某這輩子都寫不出來啊!”

“沒錯,沒錯,解某之前看到的時候,更是覺着以往在下被叫做神童時的洋洋得意,仿若一場鬧劇一般。若解某這樣的都能叫做神童,那陳兄這樣的當叫什麼?”

方孝儒、解縉二人對於胡惟庸的推崇可做不得假。

愈是有本事、有學問的人,愈是瞭解這首詞內裡的分量。

於是,三人這一聊,便聊到了詩會結束。

而就在這時候,最是跳脫的解縉忽然提出一個匪夷所思的建議。

“陳兄、方兄,依解某來看,我等三人今日相聚一起便是有緣,三人又頗爲投契,不若我等效仿古人結拜爲異姓兄弟,如何?”

胡惟庸一聽這話,頓時一個寒顫,連聲道。

“使不得,這可使不得啊!”

(本章完)

第42章 胡惟庸:朱標這心眼子是真多啊!411.第411章 亡國之策這麼多?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第44章 終於把朱標忽悠瘸了!430.第430章 咬牙切齒的胡大老爺251.第251章 君臣奏對出新招379.第379章 吃了閉門羹的沈萬三178.第178章 鄉試結束,士林爆炸160.第160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322.第322章 朱元璋:獨斷專行的感覺美滋滋139.第139章 胡惟庸:什麼纔是真正的國家尊193.第193章 胡大老爺也幹活了?285.第285章 胡仁彬再回應天府419.第419章 跳腳的胡大老爺徹底破防了131.第131章 胡惟庸:有驚喜啊!370.第370章 胡惟庸他不一樣248.第248章 胡大老爺小課堂準備開課328.第328章 胡大老爺的新套路162.第162章 胡馨月真就要成太子妃了?323.第323章 大明版的考公?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65.第65章 馬皇后登場332.第332章 胡大老爺再次擺爛61.第61章 楊憲再彈劾!胡惟庸獻寶!164.第164章 如詩姑娘屬性全開了342.第342章 累得變形了的朱元璋383.第383章 給朱標補補身體298.第298章 胡大老爺要管教坊司?425.第425章 老朱要親自出馬380.第380章 用錯了規則的沈萬三160.第160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419.第419章 跳腳的胡大老爺徹底破防了307.第307章 李善長窮途末路156.第156章 這年頭就沒個老實人了342.第342章 累得變形了的朱元璋409.第409章 剛建國就走向了亡國之路337.第337章 奇葩的考生286.第286章 前倨後恭的戶部第55章 胡大人,您能不能幹點人事啊!97.第97章 徹底被撅回去的朱棣84.第84章 朱元璋: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77.第77章 在下應天府韋小寶340.第340章 到底誰是傻子377.第377章 應天城新來的客人第24章 胡惟庸:忽悠,接着忽悠!271.第271章 朱標和胡馨月都迷上了382.第382章 沈萬三背後的秘密165.第165章 不斷提高技藝的如詩106.第106章 胡馨月被退婚還有內情?312.第312章 一代權相的落幕211.第211章 一文出天下驚271.第271章 朱標和胡馨月都迷上了303.第303章 胡大老爺想拉人下水112.第112章 胡大老爺威名遠揚197.第197章 牛人寫牛書95.第95章 朱老四又有幺蛾子了136.第136章 胡大老爺的格局320.第320章 方孝儒改主意了!309.第309章 胡維庸置身事外看熱鬧第38章 大明也要有自己的退婚流?99.第99章 馬皇后的關注97.第97章 徹底被撅回去的朱棣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241.第241章 考題下來考生傻了173.第173章 禮部的官員們忍不了了412.第412章 帝王欲拜師154.第154章 朱元璋替兒子着急婚事了333.第333章 即將到來的下一輪面試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廢丞相113.第113章 院試前最後的瘋狂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爺246.第246章 就你特麼叫解縉啊113.第113章 院試前最後的瘋狂262.第262章 胡大老爺坦誠身份63.第63章 自作自受的楊憲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濃眉大眼的,也好這第39章 胡惟庸:誰還不是個影帝了?211.第211章 一文出天下驚364.第364章 臥槽,有大佬出沒!第13章 你來我往忙爭利192.第192章 胡大老爺給自己找長工了324.第324章 胡大老爺活該天天樂呵59.第59章 胡惟庸:坐等楊憲被噶78.第78章 胡惟庸:行走江湖名號很重要202.第202章 即將跑路的胡大老爺172.第172章 胡大老爺再出抽象考題第51章 胡惟庸:看來這拯救大明學子思想的重第42章 胡惟庸:朱標這心眼子是真多啊!第22章 朱元璋都懵逼了!這是啥題目?143.第143章 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們嚇傻了352.第352章 忽如其來的人選377.第377章 應天城新來的客人第17章 胡老爺繼續回府擺爛89.第89章 道衍都懵逼了!有你這麼玩的嗎?115.第115章 不正經的考題104.第104章 胡惟庸的懲罰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270.第270章 朱元璋迷上麻將了418.第418章 煩躁的帝后和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