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府試將近,考生們都麻了!

第52章 府試將近,考生們都麻了!

第五十二章府試將近,考生們都麻了!

對於禮部官員來說,上次縣試的考卷因爲胡惟庸信手一個“圈圈題”鬧出偌大動靜,可沒少讓他們夜不能寐、輾轉反側的。

若不是之後朱元璋召見胡惟庸不但沒有怪罪,反倒是獎勵了幾個美人兒,讓一衆禮部官員們知道自己沒出岔子,他們怕是這會兒還得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呢。

當時他們幾乎天天都在憂心忡忡的觀察着,就擔心那些忿忿不平的學子們會鬧出什麼動靜來。

因爲在他們看來,一旦鬧出了什麼動靜,那他們一應人等怕是最少都是個發配邊疆,弄不好就得人頭落地。

哪怕事情都過去一段時間了,可他們一想起之前那段心一直懸着的日子,可謂是記憶猶新。

如今,這縣試的風波算是過去了,這府試……您還來?

而且,瞧瞧這抽象得讓人摸不着頭腦的題目,擺明了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啊。

不過,當先的張主事壯着膽子輕聲問了句:“胡公,這是不是有些爲難那些學子了?”

胡惟庸眉頭一挑,毫不在意的擺擺手:

“放心,本官自有考量在,此題由本官親出,那若是有了什麼問題,自然也是由本官承擔。”

“爾等固然既履任禮部這等文華之地,又擔着爲國取士這等重責,小心一點倒也無妨,但卻不能束手束腳。”

“陛下在意的只有兩點,一是考試是否公平,是否有舞弊之類的現象,二是能否爲國取才。”

“只要做到這兩點,剩下的大可放手施爲!”

胡惟庸這話說得可謂是“偉光正”到了極點。

可偏生,你還不能說他這話有問題。

畢竟,胡大老爺,之前縣試那麼鬧過一場後,還真就得到了陛下的獎勵。

雖然陛下的獎勵在他自己的要求下,被換成了美女。

但就問你獎沒獎賞吧!

因此,哪怕官員們此刻看着試卷上那道墨跡未乾的“神題”毛骨悚然、渾身發抖,但此時已經不敢多言了,悻悻一笑後,衝着胡惟庸拱了拱手,乖乖的聽命行事。

至此,被胡惟庸再次魔改過後的府試考卷,在禮部緊鑼密鼓的準備之下,再一次傳遍了整個大明。

而隨着府試的時間逐漸臨近,大明今科學子們愈發的緊張了起來。

縣試的“變態”可還歷歷在目呢,而眼巴前的府試,誰敢賭胡大老爺會不會再來一刀?

更何況,哪怕胡大老爺沒出手,府試必然是要比縣試的難度更上一層樓的。

不然,怎麼能篩選出人才?

說白了,之後的每一關都會比之前更難一點,爲的,就是淘汰掉一批跟不上腳步的。

不過,以前的科考,都是到了鄉試、會試的時候才大批大批的淘汰人。

這次縣試就刷下去一大批,府試眼瞅着又有幺蛾子要出,今科考生誰能不緊張?

因此,一應學子們那是真的一個個頭懸梁錐刺股啊。

當然了,有走正道的,那自然也有走小徑的。

這不,爲了能金榜題名,無論是解縉還是方孝儒,都被家裡長輩給再次攆到了棲霞寺燒香拜佛來了。

看着前些日子纔剛剛結識的小兄弟居然機緣巧合之下,在這棲霞寺再次相逢,二人也是相視一笑。

在虔誠地拜了幾下,並且毫不猶豫的扔下一沓香油錢後,二人一前一後的走出了大殿。

“大紳,爲兄真沒想到居然今日居然會與你相逢與此,伱不是說家裡並不在意你是否能登科嗎?”

解縉也是熟悉這位方兄的性子了,單一句木訥、板正都已經不足以形容了。 不過倒也沒什麼壞心思,只不過不會說話而已。

所以,並沒有生氣,反而一臉坦然的說道:

“是啊!我家是不在意我能否高中進士,但如果連個秀才功名都拿不下,別說我自己了,我家裡也覺着丟人啊!”

“即使一直以來,我也沒覺着秀才功名有多厲害!”

跟什麼人就得說什麼話,解縉在方孝儒這等人面前,也沒遮掩自己的狂傲。

作爲江西有名的神童,他也確實有這個實力說出這樣的話。

而方孝儒聞言果然頗爲認同的點了點頭:“沒錯!爲兄家裡也是這般想的!”

“會試時,得看運氣,若能入得考官眼,那便能高中,可不入眼的,名落孫山也是正常。”

“但這童子試,考的不過是四書五經當中的基礎罷了,若是這都不過,那怕是方某自己都得找棵樹吊死自己了!”

二人誰都沒說爲何要來燒香拜佛。

畢竟,誰家裡還沒個操心的父母呢。

有個說法叫“去一趟又沒壞處”“去去又何妨”……

二人都是才智高絕之輩,所以,這等涉及到家中長輩之事,自然是爲尊者諱了。

但是,雖然話是這樣說,對於方孝儒的見解,解縉有那麼一丟丟不一樣的想法。

“方兄,若是如往年那般,你這話倒是半點問題沒有。”

“可今科,你是不是忘了縣試之時胡大人那道題了?”

“誰能保證胡大人不會在府試的時候,再來一道?”

“說實話,小弟我對於其他題目毫不在意,唯獨對於胡大人要出的題好奇不已。”

“你呢?真就有信心一定能答出來胡大人的考題?”

方孝儒聞言張了張嘴,卻一個字都沒能說出口。

都是聰明人,真話假話一耳朵就能聽出來。

何必說那麼多?

最終方孝儒還是老老實實地答道:“爲兄確實不如其他考題那麼有把握。”

說到這,方孝儒臉上都多了幾分激動而來的赤紅。

“方某就弄不明白了,胡大人這到底想幹嘛?”

“難不成,看着一應學子抓耳撓腮很好玩?”

“還是說,他乾脆就不想我等士子考上了?”

“這簡直就是拿國朝掄才大典當兒戲嘛!”

“也不知爲何明明縣試鬧出那般動靜了,陛下還沒有把他那主考的位子給下了!”

聽着方孝儒那絮絮叨叨的抱怨,解縉嘎嘎直樂。

正所謂,快樂總要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雖然是一起吃虧,但看在方孝儒跳着腳罵街的份上,解縉不高興纔怪!

(本章完)

97.第97章 徹底被撅回去的朱棣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驚喜和認可260.第260章 對解縉的順手安排132.第132章 上醉風樓尋寶的胡大老爺166.第166章 終成定居的親事81.第81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第56章 胡惟庸的名聲臭大街了144.第144章 萬國來朝的盛景188.第188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第42章 胡惟庸:朱標這心眼子是真多啊!308.第308章 官不聊生的大明109.第109章 胡惟庸突如其來的拒絕第43章 胡大老爺又準備忽悠人了164.第164章 如詩姑娘屬性全開了212.第212章 嚇得老朱改祖訓了152.第152章 老朱家的大消息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401.第401章 熟悉的節奏353.第353章 胡惟庸的新差事215.第215章 賽華佗再傳神功394.第394章 金瓶梅引發的狂潮386.第386章 命硬的好處太多了91.第91章 系統獎勵還怪好的嘞94.第94章 朱棣:這姑娘好生特別第40章 胡惟庸:逆子,都是因爲你!82.第82章 臥槽!花魁被人拐跑了!184.第184章 李善長一黨羣攻楊憲138.第138章 胡惟庸不理解,並且大受震撼401.第401章 熟悉的節奏181.第181章 老胡家兩代人的傳承402.第402章 奇妙的緣分347.第347章 胡大老爺的口碑持續降低65.第65章 馬皇后登場224.第224章 胡馨月回門趾高氣昂70.第70章 胡仁彬:我有一個夢想356.第356章 狠辣到底的下馬威105.第105章 論自我修養114.第114章 死性不改的方孝儒314.第314章 大明再無丞相一職323.第323章 大明版的考公?112.第112章 胡大老爺威名遠揚283.第283章 朱元璋人麻了!第21章 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250.第250章 朱元璋聽得毛骨悚然第29章 胡惟庸:我胡老爺轉職種地了!336.第336章 禮部給朱元璋的驚喜第24章 胡惟庸:忽悠,接着忽悠!363.第363章 難得的反派劇情190.第190章 胡大老爺又來獎勵了328.第328章 胡大老爺的新套路338.第338章 令人咋舌的方孝孺341.第341章 原來又是胡惟庸的鍋308.第308章 官不聊生的大明87.第87章 道衍的來意第21章 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384.第384章 對於老朱家的些許安排第39章 胡惟庸:誰還不是個影帝了?236.第236章 胡大老爺的浪蕩生活開始了269.第269章 突如其來的朱元璋上門了第6章 胡惟庸:終於不用當丞相了!115.第115章 不正經的考題184.第184章 李善長一黨羣攻楊憲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爺312.第312章 一代權相的落幕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221.第221章 胡馨月和朱標大婚128.第128章 方孝孺和解縉躍躍欲試281.第281章 惟庸是老朱家福將328.第328章 胡大老爺的新套路335.第335章 湊熱鬧的朱元璋第35章 胡惟庸:教訓混賬兒子也有獎勵?306.第306章 李善長的羽翼被清除了第23章 老朱繼續懵逼!這題還能這麼解?172.第172章 胡大老爺再出抽象考題62.第62章 朱元璋激動了!你說的是真的嗎?343.第343章 大明公考現有的弊端406.第406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229.第229章 方孝儒的驚訝348.第348章 大明內閣制146.第146章 大明火銃隊威震諸國125.第125章 胡惟庸:居然跟老子一個德行80.第80章 方孝孺和解縉酸了!315.第315章 沒了念想的官員們222.第222章 婚禮上的熱鬧202.第202章 即將跑路的胡大老爺301.第301章 新奇的日子開始了356.第356章 狠辣到底的下馬威297.第297章 讓胡大老爺自己選個職位286.第286章 前倨後恭的戶部376.第376章 撲朔迷離的任命128.第128章 方孝孺和解縉躍躍欲試331.第331章 考生們太難了啊199.第199章 送上門的兩本名著116.第116章 胡惟庸,這考題是認真的嗎?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難了242.第242章 解縉居然撿便宜了?418.第418章 煩躁的帝后和奇招389.第389章 朱元璋的偏心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271.第271章 朱標和胡馨月都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