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何爲徭役

第115章 何爲徭役

揍過朱樉的老朱回到奉先殿內,繼續處理公務。

要說皇帝做到朱元璋這份上,真是獨一家。

用不完的精力不說,還一直都無比的熱衷處理政務。

正埋頭看着奏章的朱元璋,因爲拱衛郎的出現了不得不中斷。

“陛下,太子殿下的回信。”

拱衛郎將信件交給太監,再由太監遞給了朱元璋。

“好了, 你下去吧。”

朱元璋擺擺手,將拱衛郎遣走。

他拿起信件,也有些好奇,這不是不久前纔將回了一封信麼,怎麼現在又來了。

難道是發生什麼事了?

帶着疑惑,朱元璋閱讀完了這封書信。

看完之後,他的臉色稍稍有些不那麼好看:

“真是廢物, 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老朱是真沒想到,只是讓拱衛郎去查探一下那造紙工坊的內部情況,怎麼就能出現這樣的問題?

竟然還能被蘇璟當場抓包,簡直丟人!

還好沒暴露身份,不然就算是有朱標的求情,老朱也饒不了他們。

罵過之後,朱元璋也冷靜了下來。

以蘇璟的才智,這些拱衛郎被發現,也算正常。

只是, 這樣的話,和馬皇后的賭約,又該如何完成呢?

不找人進去看一眼,老朱這心裡就是不願意承認蘇璟的厲害。

終究還是對蘇璟有着偏見。

這事老朱還不好和馬皇后提, 不然指定要被笑話。

怎麼辦?

老朱一時間有些愁。

而坤寧宮內,馬皇后則是相當的開心, 在她的面前, 一一幅幅用玻璃鏡框裝裱起來的刺繡。

這是朱標在信中所寫的玻璃用途,裝裱各類用來看的東西。

馬皇后瞭解之後,便讓人打了幾個框子, 然後試了試。

沒想到這效果, 那是相當的不錯。

看着被裝裱起來的刺繡,馬皇后十分的舒心。

但想想這些玻璃是製作望遠鏡的原料,又覺得自己這麼做有些浪費。

只可惜朱標不在馬皇后身邊,不然他馬上就會告訴馬皇后,想用隨便用。

蘇璟的玻璃廠,隨時都可以再度開工。

溧水縣。

生活平靜了下來,轉眼便是一個月過去了。

秋意更加的濃厚,溫度也是持續的降低。

百姓們都換上了秋衣,而蘇氏布行的貨架上,也多了棉衣。

蘇璟的別院內,每天早上都需要清掃一下落葉。

這事蘇璟自然是不可能幹的,朱標和朱橚在,怎麼也輪不到他這個老師。

又是一有個清晨,朱標和朱橚兩人將院子的落葉掃乾淨,坐在了院中的石桌上開始讀書。

雖然蘇璟教的東西都是現代知識,但他並不排斥古代經典。

蘇璟也沒什麼著書,所以平常的時候,他們讀的也是經典古書。

朱標多是史書,而朱橚則是《九章算術》。

蘇璟一開始也不知道, 原來古人對於數學的研究,早就非常的深刻了。

教導朱橚的時候,他特意託人找了一些古代數學方面的典籍。

這《九章算術》便是非常好的一本書,其中不僅有分數問題,還涉及到了負數的概念,以及負數的加減運算法則。

甚至連“方程”都有,簡直超乎了蘇璟的想象。

當時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蘇璟是無比震撼的。

上輩子上學的時候,他倒是學到過《九章算術》相關的歷史知識,但僅僅只是作爲一個考點,記一下就過去了。

現在,他身處明初,找到《九章算術》的書籍原文,一個個對照看完。

這樣的感受,是前世無法體會到的。

更重要的是,《九章算術》成書的時間是公元一世紀左右,也就是漢朝的時候。

只能說,自己國家的古人,不知道西方那些國家領先了不知道多少年。

蘇璟的內心,突然有股責任感。

他隨即就將《九章算術》作爲了朱橚的必讀課外書。

教好朱橚,讓他儘快的踏上科研之路。

大明孟德爾?

不,以後孟德爾纔是奧地利牛肅!

不過,飯得一口一口吃,事情也得一步一步的完成。

蘇璟從臥室內出來,伸了個懶腰。

“蘇師,早飯已經備好了。”

朱標立刻起身朝着蘇璟道。

蘇璟點點頭道:“好,我知道了。”

接着他擡頭看了一眼天,太陽罕見的出來了。

“挺好,終於不下雨了,這些天下的人都煩了。”

蘇璟微微感嘆了一句。

這秋雨真是說來就來,雖然沒有夏天那麼的狂暴,但持續時間是真長。

蘇璟已經快半個月沒見過太陽,雨也是斷斷續續的下了半個月了。

這對於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的蘇璟來說,強制在家呆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是啊,終於不下雨了。”

朱標也是感慨道:“這要是繼續下,恐怕秋汛就變成洪災了,到時候苦的就是百姓。”

古代的水利措施並沒有現代這麼的發達,旱災和洪災,那是常有之事。

春汛秋汛,那更是稀鬆平常。

連續降水導致河水水位上漲,堤壩擋不住就會形成洪災。

蘇璟聽到這話,卻是微微搖頭道:“就算沒洪水,苦的還是百姓。”

嗯?

朱標一愣,看向蘇璟道:“蘇師,您此話何意?沒有洪水,百姓農田便能產糧,這又怎麼會苦呢?”

明明秋汛沒漲成洪水,應該是大好事,但在蘇璟的口中,卻似乎並沒有什麼變化。

朱標不理解,相當的不理解。

蘇璟也沒着急回答,先是快速的將早飯消滅,這才說道:“牛懿,你認爲百姓最痛恨的事情是什麼?”

百姓最痛恨的事情?

朱標愣了一下,回答道:“戰亂和天災?”

蘇璟臉皮微跳,朱標的回答不能說錯,但並不是他想要的。

引導失敗!

蘇璟只能補充道:“那若是沒有戰亂也沒有天災的時候呢?”

問的不準確,只能自己打補丁了。

沒有戰亂和天災?

朱標一時間有些想不到了,但蘇璟沒着急催他,他也就慢慢的想了一會。

“貪官污吏。”

憋了半天,朱標又給了一個答案。

蘇璟深吸了一口氣,說道:“貪官污吏固然可恨,但終究是違背律法之事,報應不爽,只要抓了,百姓還是會拍手叫好的。”

“但有一件事,它一直存在,從未消失,歷朝歷代都在法條內,卻依舊讓百姓無比的痛恨。”

聽着蘇璟的話,朱標這些真有些宕機了。

這是什麼事?

百姓痛恨不已,但從來都在法條之內。

朱標想半天,愣是沒想到,只能朝着蘇璟問道:“還請蘇師點明。”

蘇璟微微點頭,只說了兩個字:“徭役。”

徭役!

聽到這個,朱標立刻怔住。

但片刻之後,他就朝着蘇璟說道:“蘇師,徭役自古以來便有,無論是軍役還是雜役。若無徭役,國家都無法存在啊!”

一個國家,總有人要去當兵,不然如何抵禦外敵?

一些公共工程,沒有徭役也無法完成的。

在朱標看來,徭役便是理所當然之事,苦肯定苦,但這也是爲了百姓能生活的更好。

蘇璟看着朱標,也沒有太意外朱標的回答。

畢竟徭役這東西,周代便已經有記錄了,之後封建王朝出現,一直到現在的秦朝,那就沒斷絕過。

一樣制度能從古至今延續到現在,必然有其不可替代性。

朱標作爲一個明代人,有這樣的認知,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蘇璟淡淡道:“你說的都沒錯,但這和我說的又有什麼關係呢?難道因爲它重要,百姓就不能痛恨了嗎?”

蘇璟的反問簡單而直接,直接把朱標幹懵了。

沒錯,徭役對於封建王朝統治者而言很重要,所以一直存在,即便王朝更迭,這一條也也一直延續。

但這和徭役被百姓痛恨,並沒有任何的因果關係。

朱標開口想要繼續反駁,想要從百姓不那麼痛恨的角度回答。

但他的手邊剛好是秦漢的史書,漢高祖劉邦便是因爲帶人服徭役延誤了工期,爲了求生直接起義。

都能直接逼的百姓起義造反了,又怎麼能說百姓不痛恨呢?

“蘇師說的沒錯,百姓的確痛恨徭役。”

朱標回答道,但明顯有些萎靡的狀態。

徭役不好,但又不能沒有。

這事,朱標只覺得自己根本無法處理。

蘇璟看着朱標,也大概能猜到自己這個學生的想法。

整日憂民,但真遇到了問題卻解決不了,自然是無比難受的。

“牛懿,走,跟我出去一趟。”

蘇璟朝着朱標說道,又不忘對朱橚道:“牛肅,你先在家好好看書。”

“是,蘇師。”X2

朱標和朱橚兩人點頭,各自按照蘇璟的吩咐做事。

出了家門,蘇璟便帶着朱標往河邊直奔而去。

也沒有太遠,大概一炷香多點的時間,兩人便到了河堤旁。

此時雖然是早上,但人已經有不少了。

都是附近的農民,被徵調過來加固河堤的。

他們用自帶的扁擔和挑簍,將一塊塊的泥土砂石運過來,不斷的往復。

而在一旁,則是監督他們的官兵。

“你看到了什麼。”

蘇璟和朱標兩人站在河堤不遠處,蘇璟問道。

朱標如實回答道:“百姓在服役,加固河堤。”

蘇璟又問:“那你看他們手裡的工具,是哪來的?”

“自然是自帶的。”

朱標立刻回答道,這都不用想,因爲這些百姓的工具,各色各樣,沒有統一的標準。

“好!”

蘇璟點頭道:“那就繼續在這看着。”

蘇璟沒解說什麼,只是讓朱標在這看着。

朱標點點頭,蘇璟讓他看,那他就繼續看。

服役的百姓沒有任何的停歇,一趟接着一趟的運送的泥土砂石。

因爲一旦停下,便會招來打罵。

哪怕是慢點,也一樣難逃監工的法眼。

朱標看着有些難受,他從未見過這般的服役景象。

時間緩緩的過去,日頭慢慢升起。

轉眼便到了晌午。

“好了,現在可以停了,半個時辰後繼續。”

監工朝着一衆服役的百姓喊了句,便自顧自的離開了。

這是吃午飯的時間了。

遠處的蘇璟和朱標依舊看着,看着那些服役的百姓從懷中掏出乾糧,就地吃了起來。

渴了的,就去河邊撈點對付下。

“牛懿,你覺得他們的乾糧是哪來的?”

蘇璟此時又朝着朱標問道。

朱標沉着臉回答道:“自帶的。”

“那麼,他們有報酬嗎?”

蘇璟平淡的說道。

“沒有。”

朱標搖頭。

“所以,你現在明白了嗎,爲什麼百姓痛恨徭役?”

蘇璟淡淡道。

事實勝於雄辯,這大明朝初期的徭役,相對而言已經屬於比較輕鬆的了。

官兵監工雖然嚴苛,但也沒有到直接下狠手的地步。

中午吃飯也給了半個時辰休息的時間。

但讓朱標這麼看來,內心覺得徭役真不是東西!

這些百姓大多都是農民,之前一直下雨,不好乾農活。

現在好不容易天好點了,卻因爲徭役兒過來加固河堤。

不僅如此,還要自帶工具和乾糧。

免費的勞動,擠佔自己幹農活的時間,還要遭到打罵監督。

這就是徭役!

(本章完)

第44章 朱標再拜師第81章 常遇春的懇求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第101章 朱標的彩虹屁第83章 他是不是當過貪官第454章 暈乎的劉半仙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427章 老朱和蘇璟的默契第36章 看不見的手第343章 左丞相,韓國公,政客!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90章 這就是少年第499章 那也不一定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415章 科學和迷信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470章 三兩銀子差不多了第214章 淮西浙東,新勢力蘇璟!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第368章 想法是好的,現實是不現實的第88章 閉門羹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400章 什麼時候開始?從一開始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214章 淮西浙東,新勢力蘇璟!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519章 孟府家宴,孟鬆之女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227章 落後就要捱打,倭人的本性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116章 攤丁入畝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虛與委蛇蘇東家第390章 算算他的身份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度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302章 誰合適咱不知道,但誰不合適咱知道第483章 不,我不讀書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500章 朱標的計劃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236章 身在局中不得脫,致命暗殺!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65章 恭喜陛下!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137章 真是白學了第35章 蘇璟可是我的寶貝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105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315章 哪有什麼真相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125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114章 悲催的老二朱樉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33章 好你個蘇璟!第53章 想不到還是不敢想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37章 開海?暴怒的老朱!第519章 孟府家宴,孟鬆之女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420章 女真?同化不就行了!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124章 有一點手段但不多第172章 生產力和階級的關係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206章 UC震驚體!矛盾的老朱!第477章 皇帝難當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181章 未來太子妃和未來皇后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240章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還是好朋友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