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

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

“蘇師,我家的火器,是兩隻火銃。”

朱標回答道。

火銃?

蘇璟一愣,旋即在紙上畫出了一個簡單的管狀物,大致能看出來是根槍管子的形狀。

“是不是大致這個樣子?”

蘇璟將圖紙轉了一圈,朝着朱標問道。

朱標仔細看了一眼,說道:“大致差不多,不過比蘇師畫的這個要短上一些。”

那就是手銃了!

這熱武器,是蘇璟在行的領域。

“那擊發方式呢?”

蘇璟繼續朝着朱標問道。

“點燃引信。”

“填充火藥是怎麼填充的?”

“從管口處填充火藥。”

……

蘇璟不斷的詢問着,而朱標不斷的回答着。

一問一答間,蘇璟也是簡單的搞明白了這大明現在的火銃原理。

相當的簡單。

說白了就是在管狀的密閉空間內引燃火藥,然後將填充物也就是彈藥通過鐵管引導至對應的方向擊發出去。

無論是射程還是精準度,都相當的低。

不過這個時期的火銃,主要還是用於大規模的戰爭。

一整個火銃營舉着一排火銃射擊,完全是飽和式射擊法,準度倒也沒有那麼的重要。

“蘇師,您對火器也有研究嗎?”

朱標朝着蘇璟問道。

朱標很清楚,火器的威力極大,他的父親朱元璋也是相當的重視。

神機營就是最好的證明。

同時,在製作和改造火器上,朱元璋也投入了相當多的人力物力。

火器在戰場上能發揮的作用,那可太大了。

在元末戰爭中,火器對付元朝的騎兵十分的好用。

元人的馬術再好,在火器面前也是無用武之地。

不僅僅在陸地上火器好用,在水戰中,火器的效果同樣卓絕。

朱元璋和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戰,當時的朱元璋已經在戰船上裝備了火器。

爲他贏得這場關鍵性的勝利提供了保障。

所以,在大明正式建立之後,朱元璋對於火器的重視,便一分一毫都沒有落下。

現在大明的火器,都是鑄造錢幣的寶源局負責。

“還行吧,只是略知一二。”

蘇璟笑着回答道。

略知一二?

蘇璟這話落在朱標的耳朵裡可就不是這樣了,蘇璟的略知一二,怕是非常瞭解了。

“蘇先生,那您會造火銃嗎?”

朱標連忙追問道。

這話倒是讓蘇璟愣了一下,頓了一下蘇璟說道:“如果是你說的這種火銃,配個鐵匠給我,造出來倒也不算難。”

這種基礎式的火銃,蘇璟還真有自信造出來。

“真的嗎?”

朱標有些驚喜道。

蘇璟笑笑道:“自然是真的,只不過這樣的火銃,太簡單了,造出來也沒太大的意義。”

前世見識過各種先進熱武器的蘇璟,對於這種老式的火銃,自然是不太看得上。

造出來,那就是個大號的玩具而已。

簡單?

朱標看向蘇璟道:“蘇師,火銃簡單嗎?蘇師知道更好的火銃該如何製造?”

火銃之威力,無論是誰見到了,都得大呼一聲強大。

朱標是真沒有想到,在蘇璟的口中,火銃竟然這樣一般的東西。

“這個麼,我想想哈。”

蘇璟思考了起來。

如果是前世,他很有自信做出相當不錯的火器,也就是槍械出來。

可能達不到軍工廠的標準,但相較於這些老式的火銃,依舊是降維打擊的存在。

但這是在明代。

基礎工業都沒有很好的發展起來,想要造出一把合格的現代槍械,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哪怕是最普通簡單的雙管獵槍,也就是凝聚現代工業化的智慧在其中。

現在麼,對於蘇璟來說,還真是一個挑戰。

“如果只是比你說的火銃好,應該不難,但能提升的也有限,畢竟現在大明的工業化水平太低了。”

蘇璟緩緩說道。

和朱標交流還是比較輕鬆的,因爲很多東西之前都講過了,無需一個個的解釋。

“真的嗎?那蘇師能教學生嗎?”

朱標立刻朝着蘇璟說道,臉上是壓制不住的喜悅和興奮。

火器的改進,對於大明軍事實力的增強,必然是卓絕的。

“我不是一直都在教你麼?”

蘇璟看向朱標,笑了出來。

一直在教?

朱標此刻是真的愣住了,他整日和蘇璟學習,還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學習了火器的製造和改良之法。

“還請蘇師明言。”

朱標朝着蘇璟拱手道。

蘇璟隨即撿起了地上的玻璃碎片,問道:“牛懿,伱以爲,我這做着實驗爲什麼會爆炸?”

朱標看了看一地殘骸回答道:“自然是因爲硝石和硫磺兩者被引燃,這才發生了爆炸。”

蘇璟搖了搖頭,但並沒有直接反駁什麼。

只見他又拿出了一份硝石和硫磺,將其磨成了粉。

“去廚房,竈膛裡應該還沒有沒燒完的木炭,拿些過來。”

蘇璟對着朱標說道。

“是,蘇師。”

朱標點點頭,立刻跑到廚房,取來了一些木炭。

蘇璟用玻璃杯當成量具,一份硫磺粉,兩份硝石粉,三份木炭粉。

“一硫二硝三木炭,這你知道吧,牛懿。”

蘇璟一邊混合着三份粉末,一邊朝着朱標問道。

朱標點點頭道:“知道,這就是黑火藥。”

黑火藥的配比,並不什麼秘密,比如現在的溧水縣,便已經有人開始售賣鞭炮了。

炮仗的原料裡,最核心的就是這黑火藥。

“再給我找兩個竹筒過來,小一點的就可以了。”

蘇璟又朝着朱標說道。

“好的,蘇師。”

朱標很快便找來了兩個小竹筒。

蘇璟將黑火藥填充進竹筒內,又做了個簡單的引信,然後塞上塞子蓋好。

“蘇師,您這不就是做了個鞭炮麼。”

朱標看着蘇璟手裡的竹筒說道。

蘇璟點點頭道:“沒錯,這就是鞭炮!來,試試看。”

“嗯。”

朱標接過鞭炮,點燃了引信,然後跑遠。

啪!

小計量的火藥在竹筒中爆炸,迸發出耀眼的火光,竹筒的碎片被炸飛,效果非常的好!

接着蘇璟又將一份黑火藥直接平鋪在紙上,並將紙放在了地面上,搓了根引信搭上去:“來,點燃這個看看。”

朱標立刻照做,只見火星沿着引線很快將紙上的黑火藥點燃,

呲呲呲呲……

火藥燃燒,釋放出大量的煙霧,什麼爆炸都沒有發生。

“牛懿,你看,明明都是黑火藥,放在竹筒內的就爆炸了,而直接點燃的就沒有,這說明了什麼?”

蘇璟朝着朱標問道。

朱標回答道:“黑火藥直接點燃無法爆炸,必須得放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內纔可以。”

隨着朱標的話說完,他自己也意識到有些不對勁了。

狹小空間!

也就說是,僅僅只有黑火藥,是無法爆炸的。

“看來你明白了,火器也是一樣的道理。”

蘇璟笑着繼續道:“爆炸的根本原因是在極短時間內,釋放出大量能量,產生高溫,並放出大量氣體,在周圍介質中造成高壓的化學反應或狀態變化。”

“如果有了炮筒或者槍管,在火器中火藥爆炸所產生的能量就能朝着固定的方向激發出去,能夠讓炮彈飛的很遠。”

“說到底,也就是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

而力學正是最近這段時間,朱標學習的課程內容。

“所以,蘇師,學好了力學,就能改造出更好的火器嗎?”

朱標看向蘇璟,十分認真的問道。

蘇璟點點頭:“沒錯,只要你好好學,以後你也可以自己改進火器。”

“多謝蘇師教誨,學生明白了。”

朱標朝着蘇璟躬身道。

動滑輪組讓朱標看到了科學之作用,現在這火器和力學之間的關係,更是讓他堅定了學習物理的信心。

無論是生活還是軍事,科學都有着無窮的力量。

“好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路要一步一步走,你回去繼續學吧,我打掃一下院子。”

蘇璟朝着朱標說道。

“是,蘇師!”

朱標點點頭,轉身回到屋內繼續學習。

蘇璟則是拿着笤帚開始打掃院子,爆炸產生的玻璃碎片那是整的整個院子都是。

蘇璟一邊打掃着玻璃碴子,一邊思索着火器。

之前還真沒想過這玩意。

大概半個時辰之後,蘇璟將院子打掃完畢。

然後,他就開始嘗試自己設計一款火銃了。

晚秋的冷風吹拂,蘇璟感覺不到半點的寒冷,院子裡蘇璟不斷在紙上塗塗改改,寫寫畫畫。

直到天色黯淡,看不清的時候,蘇璟這才停下來。

而此時,在面前的圖紙上,已經有了一個簡單的火銃雛形了。

或者說,叫燧發槍的雛形。

明代的工業水平不高,想要造出現代槍械難度太大。

蘇璟第一個想要解決的便是擊發的問題,點燃引信的方式,實在是太慢了。

燧發槍的燧石擊發方式,簡單易做,在明代是最容易實現的裝置了。

“不錯,不錯!”

蘇璟看着圖紙,自己都感覺無比的滿意。

“蘇師,您這是在做什麼啊?”

朱橚來到蘇璟的身旁問道,他的目光看向圖紙,臉上露出了疑惑。

蘇璟回答道:“牛肅,這個呢,是一種火器,爲師剛剛纔設計出來。”

“蘇師,您已經設計出火器了?”

朱標聽到蘇璟的話,快步來到了蘇璟的身旁。

距離剛纔的討論纔過去幾個時辰,蘇璟竟然已經設計出火器了,這讓朱標萬分的驚訝。

蘇璟點點頭道:“是設計出來了,不過纔剛剛設計好,能不能用還得造出來了才知道。”

畢竟是第一次設計槍械,儘管構造簡單,但蘇璟並不敢打包票。

凡是,都得實際幹完了才能知道結果。

“那蘇師趕緊造出來看看吧。”

朱標立刻催促道。

蘇璟設計的火器,朱標是既好奇又激動。

“不急,我這草圖,怕是給鐵匠他也不明白,等爲師先去學幾天鑄造再說。”

蘇璟回答道。

直接將零件草圖畫出來然後交給鐵匠去鑄造,這種方便快捷的辦法蘇璟沒有采用。

主要是怕精度不夠,自己的草圖又比較潦草。

一切還是自己動手最爲合適。

“蘇師要自己造嗎?”

朱標有些驚訝的看向蘇璟,這造火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沒錯,接下來我可能每天都要抽個半天去鐵匠鋪了。”

蘇璟點點頭道:“我也要多學習,學無止境。”

接下來的日子,上午蘇璟教導朱標朱橚,下午就去城中最大的鐵匠鋪當學徒。

當然,有錢開路,蘇璟直接學的就是最核心的技術。

同時,一座鐵匠爐也同步搭建着。

有錢就是這點好,開啥事效率都特別的高。

……

另一邊。

應天府。

一衆皇子奉天殿舉鼎的事也發酵了起來,三位皇子,不,準確的說是四位皇子,老六朱楨那也是舉了的。

皇子舉鼎,還是七百多斤的大銅鼎。

這般壯舉,即便是史冊典籍之中,都是少見的。

哪怕是用了工具,依舊是無比的令人震撼。

“哈哈哈哈!”

奉先殿內,朱元璋看着面前的奏章,那是相當的高興。

不少大臣上書,這皇子舉鼎乃是國之幸事,應該昭告天下。

百姓知道了皇家的威嚴,便會更加的崇敬。

這樣的奏章還不少,看的朱元璋還是相當的開心。

這增加他老朱家威嚴和民望的事情,怎麼可能不同意呢?

大筆一揮,那是全都準了。

但剛批完,朱元璋便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蘇璟知道了怎麼辦?

這事要真的直接宣傳了出去,那就太明顯了。

以蘇璟的智慧,怕是立刻就能猜到皇子的身份了。

“還真是個麻煩事啊。”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奏章,面色有些爲難。

他是在爲蘇璟造勢了,但還沒有公開身份的時機。

這會,還是得瞞住了才行。

“只能先壓着了。”

朱元璋考慮了一下,等等以後再宣傳也行。

畢竟皇子舉鼎這事,如此轟動,現在京城之中傳播傳播也是好的。

等到百官極其家人都知曉了之後,再行宣傳也能提高些作用。

定下處理方案之後,朱元璋又看起了其他的奏章。

只是越看呢,他這腦子就越難受。

大臣們把一些家長裡短的事情,都寫了上來。

什麼侍郎要納妾,尚書給他的兒子某個職位之類的內容,看的朱元璋那是腦殼子疼。

就在朱元璋皺着眉頭,正欲發火的時候,他突然注意到了一封奏章,禮部侍郎世家寶的奏章:

有一煉丹師,耗費三年,煉得金丹一枚。

(本章完)

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95章 蘇璟的培養計劃第527章 回家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472章 老劉,我真不能做!第507章 人定勝天,盡力足以第517章 孟鬆眼中‘佳婿’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392章 倉庫失守,該來的終究會來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21章 太子師宋濂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497章 西番與大明之優劣對比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279章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第476章 現在不能說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329章 出獄!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252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164章 脫貧攻堅與社會保障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65章 恭喜陛下!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119章 概率論第523章 是不是草率了第216章 朱標的能量,被震住的蘇璟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29章 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223章 兩點論和重點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415章 科學和迷信第99章 洗腦?思想培訓!第250章 老朱置氣,朱橚求學第351章 言語無法改變事實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357章 錢莊 銀號和銀行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449章 遲來的賞賜第25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113章 小廟容不下大佛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20章 朱標獻策,驚喜的老朱!第479章 原來你就是芝依!第46章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346章 欲言又止的孫平第529章 三位學生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244章 朱標的回答,蘇璟日遊秦淮第197章 巧立名目不是統治者的拿手好戲麼第285章 還輪不到你來操心!第476章 現在不能說第197章 巧立名目不是統治者的拿手好戲麼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351章 言語無法改變事實第437章 奇變偶不變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101章 朱標的彩虹屁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77章 有何不可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276章 李善長請辭,老朱的水平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65章 恭喜陛下!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