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巧立名目不是統治者的拿手好戲麼

第197章 巧立名目不是統治者的拿手好戲麼

試槍!

朱標那是比蘇璟還要激動。

不多時,兩人便來到了一處偏僻空曠之地。

肯定不可能在自己房屋附近進行試槍的操作,這東西動靜有點大,容易擾民。

“蘇師,我立好靶子了。”

朱標將一塊帶着棍子的圓形木板插在了地面之上,轉而來到了蘇璟的身邊。

“不要離我太近,牛懿。”

蘇璟還是很謹慎的,畢竟是第一次試做出來的槍械,要是出點問題,比如說炸膛這類的就十分危險了。

蘇璟對於這把燧發槍最大的擔憂是鑄鐵的強度不夠,火藥在膛內燃燒的時候,直接將這層鑄鐵給崩開。

在製造這把燧發槍之前,他已經反覆和朱標確認過了。

大明的火銃,大多數槍管都很粗。

爲什麼?

就是爲了保證槍支的牢固度。

“是,蘇師。”

朱標朝後退了十幾步,找了棵大樹躲在了後面。

蘇璟則是將燧發槍用繩子固定在木棍上,瞄準好靶子,槍與靶子的距離大概是十米左右。

主要是怕再遠精度不夠,根本沒法打中,也就不知道這燧發槍的威力如何了。

填充火藥,裝入鉛彈,一氣呵成。

接着蘇璟用一根細繩綁住了扳機,然後緩緩的退到了遠處。

“牛懿,注意隱蔽!”

蘇璟又朝着朱標喊了一聲。

朱標隨即將身子完全躲在了大樹後面。

蘇璟拉動繩子。

嘭!

一聲巨響,燧發槍成功激發。

再看時,燧發槍已經有白色的煙霧從槍身瀰漫而出。

蘇璟和朱標立刻跑到了燧發槍之前,還好,並沒有炸膛。

蘇璟小心的觸碰了一下槍管,溫度稍稍有點高,而且槍管也有一些微微的變形。

終究還是太薄了。

“蘇師,快看!”

朱標喊道,他的目光落在了不遠處的靶子上。

只見圓形的木板上一堆洞口,十米的距離,散落的鉛彈毫無意外的全部貫穿了木板。

這第一把槍,蘇璟也沒想過要製造出準星來,能打就行。

“竟然真的可以不需要點火,蘇師,這火銃簡直太強了!”

朱標一臉驚訝和興奮。

對於這燧發槍,他最驚異的地方就是這個扳機扣動開槍的功能了。

比起大明神機營內那種需要一人架槍一人點火的火銃,這可不要強上太多。

燧發槍完全是一把可以單人操作的槍械。

一個神機營幾千人,瞬間就能增加一倍的戰力。

不,不只是一倍。

快速的擊發,即便槍支數量沒有增多,戰力一樣會增強。

糧餉還不用增加,這簡直就是神一般的改進。

“這鑄鐵的強度還是太低了,不太行。”

蘇璟搖了搖頭,滿眼都是問題。

按照現在這槍的情況,大概連續發射兩槍便已經是極限了。

這還是蘇璟第一次嘗試激發,沒有放入過多的火藥。

還是怕直接炸了。

難道真得做成一個鐵疙瘩嗎?

蘇璟心中無比的糾結,在他的眼裡,槍這種東西,它不是炮,輕便是必須的。

只能說,這一把燧發槍,蘇璟很不滿意。

朱標渾然不在意蘇璟的評價,拿着這燧發槍仔細的在手中查看着。

燧發的裝置,十分的精巧,看的朱標是滿心歡喜。

只要在現有的火銃上改進,加入燧發裝置,就能立刻提高神機營的戰力。

“回去吧,容我再考慮考慮如何改進。”

蘇璟朝着朱標說道,已然在考慮如何增加鑄鐵強度的事情了。

“蘇師,這火銃不要了嗎?”

朱標愣了一下,立刻朝着蘇璟問道。

蘇璟擺擺手:“你拿着吧,反正也沒多大用,可別再用了啊,這火銃再開一槍怕是要炸膛了。”

一槍就歇菜,兩槍就報廢的玩意,蘇璟實在是提不起多大的興趣。

“是,蘇師!”

朱標興奮的將這支快要報廢的燧發槍收好,只等着回去好好研究下燧發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鐵匠臺前,蘇璟看着這鍊鐵的高爐,繼續思考着如何增加鐵的強度。

另一邊,朱標則是已經將燧發裝置拆解,對照着蘇璟的設計圖,開始研究其燧發的原理了。

對於有一定物理基礎的朱標來說,燧發裝置並不難。

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朱標便已經徹底搞懂了。

他立馬重新畫了一個精細的草圖,配上詳細的解釋。

這東西,得儘快送到他的父親朱元璋的手裡。

剛把燧發裝置的配圖和原理講解弄完,朱元璋的回信到了。

距離上次從紫禁城回來,朱標已經許久都沒有接到朱元璋的回信了。

他迫不及待的打開了信件,仔細的閱讀起來。

大明最近的大事,朱元璋事無鉅細的都訴說了一遍。

狼憲和動滑輪組,已經順利的推行了下去。

這讓朱標很是高興,內心對於蘇璟的感激之情又多了幾分。

民報也已經在籌備的過程中,只是那大明基建的事情,卻是遇到了阻力。

朱元璋直接將李善長的推辭寫的明明白白的。

一二三四五,非常的清楚。

朱標的神色有些凝重,雖然他並沒有具體詳細的方案,但李善長說的這些問題,他也是有考量的。

無非就是快慢的問題,肯定不至於說無法推行下去。

對於李善長這位當左丞相,朱標很是尊重。

大明的建設,離不開李善長矜矜業業的操勞。

只是,此時的朱標真的沒有想太明白,爲何李善長要如此的推辭。

還是說,以工代賑和基建相結合的方案,真的不可行?

這可是蘇璟提出的方案,朱標心裡是不相信這是不可行的。

帶着疑惑,朱標找到了蘇璟。

“蘇師,此前您與學生講了那以工代賑和基建相結合的方案,學生此時遇到了些問題,想要請教蘇師。”

朱標朝着蘇璟認真的詢問道。

鐵匠臺前,蘇璟放下了手裡的大鐵錘,看向朱標道:“怎麼,上次我記得你說要想辦法推行下去,現在就遇上問題了?”

“讓我猜一猜,是不是說大明國庫儲備不足,此舉勞民傷財,現在不適合展開。”

蘇璟此言一出,朱標立刻點頭道:“沒錯,正如蘇師所言。”

對於蘇璟一語道破,朱標沒有絲毫的疑惑。

這纔是他的老師,這點小事能看透不是理所當然的。

蘇璟看着朱標道:“我也不問你這是誰說的了,估計是個大明朝堂的大人物,就單說這個事情吧。”

對於朱標是如何將這件事嘗試推行的,找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

蘇璟都沒有多問,知道朱標家世不簡單就夠了。

“還請蘇師指教。”

朱標認真的聽着,生怕漏掉一點細節。

蘇璟淡淡道:“其實這說的也是實話,按照大明目前的狀況來說,國庫肯定是不充盈的,想要搞基建,還要用以工代賑的辦法,錢糧是必須的。”

“但真的就無法實施嗎?我看未必。”

“錢糧不夠的原因是什麼?一方面是土地的產能有限,大明的耕地數量就這麼多。”

“另一方面是連年的對外戰爭,軍事行動甚多,糧餉軍費的開支巨大。”

“這兩個方面,一個產能一個是消耗。”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開源節流。”

開源節流?

朱標聽着蘇璟的話語,眉頭蹙起。

這開源節流的道理,是無比淺顯的道理,大家都知道。

大明的普通百姓,只要想着好好生活的,不都是在開源節流麼。

“蘇師,現在的天子鼓勵耕種開荒,農業稅賦也是大大的減免,這算得上是開源了吧。”

朱標朝着蘇璟說道:“至於節流,各地邊軍守衛疆土,總不能裁撤他們的軍費吧。”

朱元璋可不是無能之君,他鼓勵農業生產,對於弄明的稅賦也很低。

奈何戰爭之後,人口數量銳減,想要恢復人口,還是需要時間。

同時土地的產能有限,並沒有化肥農藥這些東西來增加產能。

所以,開源的效果,只能說纔剛剛開始展現。

不管怎麼說,如今纔是大明朝建立的第二年而已。

蘇璟點點頭道:“不錯,當今天子在鼓勵民生這一塊做的的確很好,只是礙於時間太短,這些政策的效果,還需要時間來生效。”

“但我以爲,現在的大明,對農民還是不夠好。”

這還不夠好?

朱標聽着蘇璟的話語,只覺得無比駭然。

歷朝歷代,農民能有現在這待遇的可不多。

“蘇師,學生不懂。”

朱標看向蘇璟,眼神中滿是疑惑。

蘇璟淡淡道:“現在大明的農稅,應該全免。”

農稅全免!

聽到這話,朱標整個人都是愣住了。

他當即說道:“大明當前的農稅已經很低了,與宋朝相比,僅僅只有八分之一。”

“但哪怕如此,國庫的主要收入還是主要來自於農稅,之後纔是鹽稅和商稅這些。”

“農稅全免,老百姓肯定是高興的,但大明朝廷怕是維持不下去了。”

大明農稅的制定,那可是朱元璋斟酌再三定下的。

百姓的苦,朱元璋很清楚,所以纔會制定如此之少的農稅。

現在蘇璟讓農稅全免,朱標是真的有些不理解了。

總不能大明國庫裡沒錢吧。

蘇璟淡淡道:“牛懿,還記得我和伱說過土地兼併嗎?”

朱標立刻點頭道:“自然是記得的,土地兼併是一個封建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蘇璟笑笑道:“按照現在大明的農稅收取方式,百姓去開墾農田,每多一塊就要多收一份農稅,而官員士紳卻可以免稅,你認爲這些田地最終會到誰的頭上?”

蘇璟話說到這份上,朱標也是明白了過來。

百姓的確是可以多多開墾荒地,但開荒意味着要多交稅,而每個百姓能幹的活就那麼多。

這時候官員士紳來兼併他們的土地,收取比農稅更少的掛靠費,那麼百姓自然是樂意的。

如此一來,這鼓勵民生的政策,其實鼓的是官員士紳的腰包!

對於大明而言,能增加的國庫收入,或許只有一點點。

“蘇師,那此事該如何解決?”

朱標看向蘇璟,眼神中滿是焦急。

他是這沒想到,竟然還有這一層關係在。

“我不是說了麼,農稅全免,這樣百姓開墾荒地就沒有任何稅賦的壓力了,官員士紳想要兼併土地,也沒有那麼容易了。”

蘇璟淡淡的說道。

沒有農稅,那將田產掛靠在官員士紳的名下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雖然不能做到完全的杜絕土地兼併,但必然是有效果的。

“這……”

朱標臉色糾結,看向蘇璟道:“可這樣一來的話,大明不也沒收入了麼,朝廷辦事,那可是各處都需要錢糧的!”

稅收是一個國家存在的根基,農稅又是封建王朝的核心收入。

朱標作爲太子,大明每年的各項支出都知道。

那是一筆很大的數字,沒有農稅,朝廷連正常運轉都做不到。

蘇璟看着朱標道:“牛懿啊牛懿,你怎麼腦子就轉不過來呢,還記得我當初和你說的攤丁入畝吧。”

聽到這話,朱標的神色一變。

攤丁入畝他怎麼可能不記得,當時他就覺得非常的好。

還有官紳一體納糧,簡直就是拯救大明弄明的良策。

能夠大大減少農民的生存壓力,也能避免土地兼併現象的肆意擴散。

只不過阻力太大,難以事實而已。

“這不也是收稅嗎?”

朱標朝着蘇璟反問道。

蘇璟輕拍了一下朱標的腦袋道:“都是收稅,但名目可以不一樣啊!”

“我之前和你說過吧,官紳一體納糧的事情,會遭遇到既得利益階級的反對,也就是地主階級。”

“如果把農稅免了,對田畝徵收租金呢?”

“巧立名目這件事,不就是統治者管用的伎倆嗎?”

租金?

朱標真是被蘇璟這新奇的想法給驚住了。

“土地是私有的啊!蘇師,沒有人願意給這個租金吧。”

朱標反問道:“而且您也說過,封建王朝的核心就是土地私有制,這事怕是難以推行吧。”

聽到朱標這話,蘇璟點點頭道:“不錯不錯,還記得我之前講課的內容。”

“但你是不是忘了一句老話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這天下都是皇帝打下來的,臣子的土地來源於皇帝的賜予,徵收點租金怎麼了!”

(本章完)

第93章 真實的蘇璟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323章 再見楊憲,身份互換第476章 現在不能說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第202章 新式火銃!興奮老朱,在線熬夜!第347章 等等還會來人的第502章 開竅的朱亮祖第468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85章 科學育苗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255章 聖人治不了國第38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470章 三兩銀子差不多了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423章 又是夢中授課?第284章 父子相爭,似曾相似!第165章 科舉到底有啥問題?第441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第19章 黃金分割率,又是天道!第241章 論功行賞,夠不夠!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431章 蘇璟算命,童叟無欺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144章 好像還不錯第33章 好你個蘇璟!第377章 賬目不過是記錄而已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197章 巧立名目不是統治者的拿手好戲麼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65章 恭喜陛下!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83章 他是不是當過貪官第169章 寒冷期和溫暖期,天子的問題!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85章 科學育苗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507章 人定勝天,盡力足以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380章 晉王朱棡的覺悟!第441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第216章 朱標的能量,被震住的蘇璟第167章 老朱問科舉,蘇璟的課後作業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199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112章 數學是最好的工具第329章 出獄!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88章 閉門羹第429章 時來運轉的劉半仙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37章 開海?暴怒的老朱!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367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55章 爛在肚子裡第67章 父子夜談第362章 從經濟弱勢到經濟優勢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437章 奇變偶不變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530章 宋大人真的以爲事情就這樣了嗎第400章 什麼時候開始?從一開始第252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357章 錢莊 銀號和銀行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55章 爛在肚子裡第323章 再見楊憲,身份互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