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

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

大本堂。

年關降至,這學習的任務也開始緊了起來。

年底朱元璋對兒子們的考校,那是固定的科目。

這在他還是吳王的時候,就已經是如此了。

所以這個時候,即便是朱樉,也認認真真的坐在自己的座位前,仔細的聽着老師講課。

當然,能不能學的進去那就不是朱樉所能決定的了。

反正學了就是學了,態度得有。

“所謂天地,指的是……”

臺上,老師仔細的講述着課程。

臺下,皇子們神色各異。

朱樉兩隻眼睛瞪得老大,十分努力的聽講,但奈何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完全記不住。

朱棡面色淡然,顯然這些東西早就自己學過了,現在不過是溫習而已。

朱棣雖然也不是很能聽懂,不過他在記錄,老師一邊講,他一邊記。

至於剩下的老六老七,則是搖頭晃腦的跟着,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聽懂。

很快便到了課間,隨着老師離開,朱樉立刻伸了個懶腰。

“真羨慕五弟,不用和我們一樣學習。”

朱樉一臉羨慕的說道。

朱橚和他們不一樣,一直都在農學院內做着自己的研究,朱元璋並沒有對他有四書五經上的要求。

“二哥,五弟可不是不在學習,只是學的和我們不太一樣而已。”

朱棡朝着朱樉道。

朱樉立刻道:“那也比我們在這苦讀書好,我聽說現在農學院裡有意思的東西可太多了。”

朱樉就是標準的只要現在乾的就是最苦的想法,反正就是不願意做好手頭的事情。

朱棡沒再多說,自己二哥的性格他是知道的,多說無益。

“四弟,最近你的學習倒是認真了不少啊。”

朱棡轉而看向朱棣道。

現在的朱棣,真是相當的認真學習。

即便對於這些文字類的東西,他學起來很痛苦。

學不進去,那就死學。

在意志力這方面,朱棣還是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一面。

“三哥,我學識淺薄,之前的時間都荒廢了,之後可能要多多叨擾了。”

朱棣看向朱棡,臉上滿是認真的神色。

“好,四弟如此向學,父皇知道的話,肯定會很開心的。”

朱棡笑着說道。

他倒是知道點朱棣的想法,朱棣之所以突然標的如此好學,就是爲了好向蘇璟討教。

無論是朱標還是朱橚,都是相當聰慧好學的人。

這正是蘇璟選學生的標準。

之前他們幾個皇子一起完成了舉鼎,可是和朱元璋討要到了一次蘇璟的授課的。

朱棣正是在爲了下一次的課程做着準備。

一定要用自己的表現,去贏得蘇璟的好感。

“三哥說的過了,我平日裡太過貪玩,一直都沒有好好學習,父皇不責罵我已經是萬幸了。”

朱棣謙虛的說道。

朱棡頗爲意外,只是一個蘇璟,竟然讓朱棣的變化如此之大。

“老四,你現在倒是變了不少麼。”

此時,朱元璋的聲音突然響起。

“兒臣拜見父皇!”

……

一衆皇子立刻朝着朱元璋行禮,他們相當意外,因爲朱元璋已經好多天沒來大本堂看他們了。

原因麼,很簡單,就是年終盤點,各種官員都要處置。

朱元璋沒時間。

“起來吧。”

朱元璋擺擺手,然後看向朱棣,心情好了幾分。

這些大臣私底下一個個都有着小九九,做着亂七八糟的腌臢事,真的是讓朱元璋相當的心煩。

不過自己的兒子們這邊,好像還不錯。

“老四,最近怎麼突然變得如此好學啊?”

朱元璋走到朱棣的座位前,他的筆記正攤在桌面上,雖然字不算好看,但起碼還是工整的。

朱棣當即回答道:“父皇,兒臣只是自覺以前荒廢了太過時間,所以現在想要補回來。”

“哦,你還能有這般認識,不錯不錯。”

朱元璋點點頭道:“你們都是皇子,我給你們請的也都是名師,認真學習是應該的,想你們的父皇我當年可沒有你們的條件。”

“所以也只能是現在刻苦用功補回來,你能意識到這一點,很不錯!”

雖然聽起來有些自誇,但朱元璋的的確確是這麼做的。

泥腿子出身,僅僅只是他的過去了。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朱棣認真的回答道。

朱元璋轉頭看向朱樉,面色微變。

這個老二,有些爛泥扶不上牆的味道。

“老二,最近的讀書讀的怎麼樣啊?”

朱元璋問道。

朱樉立刻道:“回稟父皇,兒臣一直都有認真讀書,不敢有絲毫懈怠。”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不敢有絲毫懈怠,那朕現在考考你,怎麼樣?”

一聽到考校,朱樉的臉色立刻變了,忙道:“父皇最近很操勞,兒臣也略有耳聞,兒臣以爲,父皇還是多休息爲好,不要讓父皇因爲這點小事而煩心了。”

讀書到底認不認真,朱樉知道,朱元璋也知道,所以還是越晚越好。

“你倒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考校你會讓我煩心。”

朱元璋看着朱樉說道:“那你怎麼就不能不讓我煩心呢?”

朱樉無奈道:“父皇,兒臣也不想,但兒臣就不是這塊料麼,我就是個石頭,您非要把我雕成玉,那怎麼可能嘛。”

朱樉對自己,還真是相當有自知之明的。

只可惜,朱元璋並沒有理解他。

“老二,你就算是個石頭,也得給朕變成玉!”

朱元璋面色嚴肅,面向一衆皇子說道:“你們都是朕的兒子,這大明的江山,需要你們來治理,你說你是石頭,難道朕要把這江山給外人來統治嗎?”

封建王朝,自誕生起,便是家天下。

朱元璋更是一個有着極度權力掌控欲的人,他根本無法容忍大明的江山,落到外人的手裡。

“兒臣知道了。”

朱樉立刻對頭,不敢有絲毫的反對。

因爲他聽出了朱元璋話語裡的認真。

這不是在開玩笑,真要頂嘴,那就是自尋死路。

“你們呢?”

朱元璋又看向其他的幾個皇子道。

“兒臣明白!”

一衆皇子立刻點頭,氣氛頓時變得嚴肅了起來。

朱元璋繼續道:“等年關一過,朕就打算給你們封藩了,到時候你們就是藩王了,注意點自己的形象,有點藩王的樣子。”

現在的大明,局勢還是比較亂的。

這封藩王的事情,他也是早就想好了。

“是,父皇!”x5

皇子們立刻應下,神色各異。

“好了,你們繼續好好讀書吧,朕的兒子,不能有草包。”

朱元璋沒有繼續說下去了,只是提了一句封藩,卻沒說到底怎麼個封法,着實有些吊人胃口。

隨着朱元璋離開,朱樉幾人的臉上,也多了幾分不一樣的神色。

對於封藩的事情,他們心裡大概都知道些。

但沒有想到的是,竟然會這麼快。

“不知道父皇要給我封個什麼藩王?”

朱樉自語道,臉上是興奮激動的神色,完全忘記了剛纔的被朱元璋訓斥的事情了。

作爲二皇子,這封藩王他肯定是第一個,有些心急也可以理解。

“二哥,此事還是先不要討論爲好,父皇沒告訴我們,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朱棡朝着朱樉勸說道。

他是真關心自己這個二哥,可別腦子一熱,不知道又幹出啥事來了。

朱樉不以爲意道:“三弟,說說又沒關係,反正過了年,我們就都是藩王了,藩王啊,你懂我意思嗎!”

別看這會他們是皇子,說是十分尊貴的身份。

但實際上,他們的限制也很多,可以說一點也不自由。

但若是變成了藩王,那就不一樣了。

藩王是有品級的,皇子只是個身份。

“二哥,你別想多了,就算是封藩,我們大概也不會馬上去就藩的,起碼五六年後吧,在此之前還是得在大本堂學習。”

朱棣朝着朱樉說道,直接擊碎了他的幻想。

封藩和就藩,還有着距離呢。

“不會吧,四弟,最多也就等我成人禮之後,父皇應該就會放我去就藩的。”

朱樉一副不是很相信的樣子。

明年朱標成年,他就比朱標小一歲,這樣算也就是一年的時間。

朱樉覺得可以等。

但如果是五六年,朱樉就感覺有些長了。

“四弟,你爲何會這麼說?”

朱棡亦是好奇的問道。

朱棣回答道:“父皇給我們封藩王,是想讓我們領兵作戰,而不是去封地享福的,什麼時候父皇認爲二哥能領兵了,纔會讓二哥去就藩的,在此之前,肯定是要在大本堂繼續學習的。”

別看朱棣讀書不在行,但對於這方面,卻是十分的在行。

朱元璋封藩,最真實的想法,就是大明的兵權,給掌握在自家人的手裡。

只不過,現在的朱樉他們,年紀還太小了。

“不行,我得認真讀書,認真學習領兵作戰,五六年太長了!”

朱樉當即說道。

他可不想等那麼久,要是能去自己的封地,那想想就令人興奮。

只不過,朱樉這話,落在他的弟弟們耳朵裡,直接左耳進右耳出了。

朱樉的嘴炮,太多了!

這邊朱棣的話剛說完,那邊就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

“這個老四,倒是看得很清楚,果然是和我年輕時最像的兒子。”

朱元璋笑着自語道。

……

萊州府。

這會天氣已經相當的寒冷。

“蘇師,學生做出來了。”

朱標將燒好的成品空心磚一個個測試堅固程度,然後選出幾種強度比較高的。

之後再照着這幾種開窯,每種都燒製了幾十塊。

接着用這些燒好的空心磚,搭建成一個個簡單的小“房子”。

說是房子,其實稱爲狗屋更合適。

接着在屋子的旁邊放上冰塊,然後在一個個的“房子”裡點燃火堆,觀察哪一個房子周圍的冰塊融化的最快。

整個思路都是朱標自己想的,雖然有些不足,但大致的效果還是能看出來的。

最後,朱標交給蘇璟的作業是一塊開着不少圓形空洞的方磚。

這和蘇璟記憶裡的空心磚,已經十分的相似了。

“不錯,看來你對於熱量傳遞理解的已經很到位了。”

蘇璟點點頭。

做磚倒是其次,朱標在實驗中展現出的科學實驗思維,纔是蘇璟最爲看重的。

“蘇先生,還請解惑,爲什麼這樣就能找出最保暖的磚來?”

沐英朝着蘇璟問道。

蘇璟笑笑道:“牛懿,你解釋一下吧。”

朱標點點頭道:“沐大哥,保暖其實就是阻隔熱量的傳遞,當我在這些磚塊搭建的小爐子裡點燃火堆的時候,火的熱量不斷的向外傳播。”

“保暖效果越好的磚塊,熱量就更多的被保留在了爐子內部,而差的點則是散發了出去,也就導致了冰塊的加速融化。”

聽完朱標的解釋,沐英點頭道:“原來如此,我懂了。”

接着他興奮道:“僅僅是做成這樣,就能讓房屋的保暖性更高,若是能推廣開來,那不是大明百姓致富。”

吃飽穿暖,這是封建王朝大部分百姓的終極追求。

而住的暖,也可以算在穿暖裡。

過冬過冬!

爲什麼要用“過”字,便是因爲冬天是個難關,所以要過!

熱量獲取和保留,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沐英敏銳的意識到了這種磚的意義。

他很興奮,看向蘇璟的眼神裡,滿是崇敬。

蘇璟笑道:“那麼牛懿,你做出了保暖的磚來,你認爲,這就夠了嗎?”

蘇璟拿着那塊看着有些奇形怪狀的磚,輕輕在手裡晃了晃。

朱標想了想道:“蘇師,學生以爲,還要考慮到量產的難度,不能僅僅是追求保暖性。”

肥皂也是好東西,但顯然就不是普通人可以用的起的。

這種空心磚,想要普及,必然也要考慮到量產的難度,也就是成本控制。

“不錯,你考慮問題越來越全面。”

蘇璟點頭道:“我想你先前的實驗裡,應該已經有保暖性和製作難度相平衡的選項了吧。”

“當然。”

朱標會意,看向蘇璟,已然明白了蘇璟的用意。

這場實驗,本就是爲了讓朱標找到保暖和便宜兼顧的空心磚。

“蘇師高義,學生深感欽佩。”

朱標朝着蘇璟躬身道:“只此一物,便可讓大明無數百姓度過寒冬!”

一磚一瓦間,福澤百姓!

(本章完)

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81章 常遇春的懇求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486章 鬱金香泡沫第123章 飛花令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125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386章 帶着朱棡去查賬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75章 大明反腐?不,這是企業反腐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35章 蘇璟可是我的寶貝第31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0章 產業鏈!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3章 你覺得他們不配吃嗎!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22章 大明,終將消亡?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122章 上點強度第367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117章 最多也就是個鍵盤俠第308章 天相易算,人心難測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127章 梭哈!第329章 出獄!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48章 天子治下,穩定第一第165章 科舉到底有啥問題?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166章 臣不如蘇先生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8章 劉伯溫的試探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12章 與我何干第34章 再世神農第101章 朱標的彩虹屁第117章 最多也就是個鍵盤俠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410章 算命和未來?三千世界和平行世界第103章 公信力第283章 大明經濟師!第77章 有何不可第477章 皇帝難當第469章 不怕麻煩劉半仙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322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123章 飛花令第444章 不如我們交換如何?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165章 科舉到底有啥問題?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524章 公審孟鬆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390章 算算他的身份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439章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第407章 論戰爭中的糧草保障第300章 大勝!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410章 算命和未來?三千世界和平行世界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105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472章 老劉,我真不能做!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74章 高薪養廉?第349章 都是生意!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99章 洗腦?思想培訓!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235章 簡單,所以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