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

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

永嘉侯府。

朱亮祖這些日子一直很安分,但其實他很着急。

因爲這一次的北伐人員裡,並沒有他。

朱亮祖現在的地位已經相當高了,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封永嘉侯,食祿一千五百石,獲賜鐵券,子孫世襲。

三十四位功臣裡,朱亮祖還排在了二十七位。

雖說是靠後的位置,但也已經相當不錯了。

畢竟朱亮祖早年的時候還爲元朝效力過,和朱元璋作戰多次。

歸降的,和一開始就追隨的,總歸是有差別的。

就好像劉伯溫,若是一開始在朱元璋起家的時候就一直跟隨,而不是半道加入,也不至於只獲封一個誠意伯了。

現在北伐是大明第一的大事,大明的軍事實力和北元的軍事實力對比,也是不用多說。

只要出征,那必然就有大功勞。

所以,但凡沒有在出徵名額的武將,內心都不是很高興。

武將不是文官,整日建言獻策都可以獲取功勞和朱元璋的關注。

沒有戰功,什麼都是虛的。

朱亮祖原本對於自己的地位就有很強的危機感,之前一直想去抱李善長的大腿,也是這個原因。

不過李善長沒搭理他,只有胡惟庸走的和他比較近。

現在什麼事都沒有,這太平靜了,對於朱亮祖來說,那就是煎熬。

大廳內,朱亮祖不斷的來回踱步,臉上滿是疑惑和焦急之色。

蘇璟和朱元璋之間,到底是個啥情況?

自從那次早朝封了蘇璟的仁遠伯之後,便再沒有任何的動作了。

蘇璟彷彿被朱元璋遺忘了一般,根本就沒在朝堂再提起過。

這樣的事情,不僅僅是朱亮祖,幾乎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很疑惑。

朱元璋費了這麼大的勁給蘇璟封了仁遠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朱元璋對蘇璟的殷切希望。

但偏偏現在沒動靜了,實在是太奇怪。

這就好像是釣魚,釣位找好了,打窩搓餌等準備工作也全部就緒了,最後卻是站在水邊遲遲不下杆。

朱元璋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百官都在猜。

對於朱亮祖這樣的武將,這種事就更難了。

“侯爺,胡左丞求見。”

此刻管家的聲音響起。

朱亮祖立刻說道:“快請!”

對於自己的腦子,朱亮祖的認知還是很準確的,這不是自己擅長的。

很快,胡惟庸便來到了朱亮祖的面前。

“永嘉侯好啊。”

胡惟庸一見到朱亮祖,立刻笑呵呵的說道。

“胡左丞纔是好啊,這又升官了,真是羨慕你們這些文官,只需要在後方上書就可以了,我們武將不打仗,那就沒功勞。”

朱亮祖抱怨道。

他這人說話,是真的口無遮攔。

胡惟庸現在和他可是同盟關係,在自己的盟友面前還如此抱怨,完沒有考慮胡惟庸的心情。

胡惟庸面色如常道:“永嘉侯說笑了,文官說的太多,也就是那樣罷了,哪有你們這些將軍出征來的風光,功名萬人傳頌。”

“胡左丞這話說的倒是有理,文官光說不做,在後世人的眼裡,肯定是比不上武將的。”

朱亮祖臉上露出一抹自豪之色,對於胡惟庸的恭維,相當的受用。

胡惟庸的眼神中閃過一抹冷色,但旋即又消失不見。

朱亮祖這樣的傢伙,蠢的有點太過分了。

不過說話雖然不好聽,但卻也容易看穿心思,不用擔心他算計自己。

Wωω ¸Tтká n ¸¢O

“永嘉侯,我們還是聊聊你關心的事情吧。”

胡惟庸將話題給引了回來。

朱亮祖立刻道:“對!這陛下對蘇璟,到底是個什麼態度,胡左丞你幫我分析分析。”

果然!

胡惟庸毫無意外,朱亮祖的心思,真是和寫在臉上差不多。

“永嘉侯,這事吧,其實很簡單。”

胡惟庸淡淡道。

朱亮祖眼睛一亮,問道:“還是胡左丞厲害,這事到底咋回事?”

胡惟庸笑道:“陛下對仁遠伯的喜愛,相信永嘉侯肯定是看的出來的,朝堂上下的文武百官也都看得出來,陛下對仁遠伯抱有很大的期待。”

“等等!”

胡惟庸話剛開始說,這朱亮祖就打斷了他。

“怎麼了,永嘉侯?”

胡惟庸有些不解道。

朱亮祖說道:“胡左丞,你說蘇璟就蘇璟,稱什麼仁遠伯,這不是長他人志氣,沒自己威風麼。”

這……

胡惟庸沒想到,朱亮祖竟然還這點事都計較。

這小子,對於蘇璟的敵視,那真是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這要是以後蘇璟真的入仕了,稍微擠兌一點淮西集團的朝堂位置,那恐怕到時候炸鍋的人更多了。

“永嘉侯此言差矣,仁遠伯乃是陛下所封,就算是陛下不在,我們也應該遵循陛下的旨意,你覺得呢?”

胡惟庸笑着看向朱亮祖道。

對於李善長和朱亮祖的話,胡惟庸毫無意外的選擇了聽李善長的。

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該稱仁遠伯那就是仁遠伯。

那可是朱元璋在早朝上親自當着文武百官宣佈的,難道還能不認不成?

朱亮祖的臉色有些難看,朱元璋他是萬萬不可違背的,但蘇璟他也是真真討厭的。

“行,那你叫你的,我叫我的。”

朱亮祖稍稍妥協了一些。

以他的角度來說,他是永嘉侯,那是侯爵,而蘇璟只是伯爵,直呼姓名倒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當然,這是隻考慮爵位的情況下。

胡惟庸點點頭,朱亮祖的言行他知道自己是約束不了的,那就沒有糾結的必要了。

“咱們再說回仁遠伯,現在的仁遠伯,就在應天府呆着,陛下也沒給他任何的職位,理論上來說,他除了是個伯爵,其他什麼都不是。”

胡惟庸淡淡道:“但陛下從來都不是無的放矢之人,所以我推測呢,陛下是有着相當重大的職責,想讓仁遠伯來承擔,現在不過是緩緩而已。”

別說,胡惟庸的想法,還真就是目前朱元璋的想法。

當然,緩緩這件事,並不是朱元璋主動的,而是蘇璟不配合的無奈之舉。

“什麼!”

聽到這話的朱亮祖面色一驚道:“你說陛下還要給蘇璟更大的職位?這朝中,還能有什麼職位是蘇璟的?”

一個仁遠伯的封爵,在朱亮祖看來已經是巨大的威脅了。

這還要繼續給職位,蘇璟這受到的恩賜,是不是太多了些。

蘇璟的職位越高,可以插手到朝堂的事情就越多。

那他們淮西集團的勢力範圍,不可避免的就會縮小。

而朱亮祖說是永嘉侯,其實也不是根正苗紅的淮西集團成員,很容易就成了被縮小的那部分。

這事,朱亮祖急了!

胡惟庸說道:“永嘉侯莫急,此事也只是我的推測而已,一切還要等陛下之後的意思,現在還早,什麼都是有可能的。”

朱亮祖眉頭一蹙道:“胡左丞,你還是把話說的明白些,什麼叫還有可能?我還能做什麼,陛下對蘇璟的態度,會不會發生改變了?”

對於朱亮祖這樣的直性子,胡惟庸彎彎繞繞的說話方式,顯然是不適用的。

他看着朱亮祖道:“永嘉侯,最近幾個皇子,一直在蘇璟那裡接受教導,秦王回來之後,不久便在民報上登了一則信息,不知道永嘉侯看了沒有?”

民報?

朱亮祖皺眉道:“胡左丞,這什麼民報我哪有興趣看,你還是直說吧。”

民報都不看?

胡惟庸是真的有些驚訝了,這自從民報出現之後,文武百官對其都是相當的關注,此前還出現過爭吵。

大明朝堂,怎麼才能站穩腳跟?

最好的辦法就是知道所有的事情,這樣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而民報便是一個很好了解信息的渠道。

這朱亮祖連這點政治敏感度都沒有,也就是會打仗,這才坐到了現在的位置。

真要是玩朝堂政治,他實在是太弱了。

“是這樣的,秦王準備做一個香皂的生意,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這應該就是仁遠伯教導的,畢竟仁遠伯本身就是個商人。”

胡惟庸直接和朱亮祖說道。

秦王做香皂生意,還是蘇璟教導的。

朱亮祖這下總是明白過來了。

“胡左丞,你的意思是,只要秦王的這生意做不成,那陛下那裡,對蘇璟的看法就會不好?”

朱亮祖好歹是反應過來了,這讓胡惟庸輕輕鬆了一口氣,至少是不用自己解釋了。

胡惟庸說道:“倒也不能這麼說,仁遠伯的功勞,永嘉侯在朝堂上也聽太子細數過了,這一件事想讓陛下對仁遠伯改觀肯定是不可能的。”

“那胡左丞你還對我說這個做什麼?沒用的事情,我做了還是沒用啊!”

朱亮祖看着胡惟庸,並不是那麼高興。

胡惟庸當即道:“永嘉侯,你彆着急啊,這一件事不夠,但只要事情夠多,陛下對蘇璟的看法也會一點點的發生變化的,現在我們和仁遠伯之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日後在朝堂上的多的是機會。”

朱亮祖真是太急了。

在那次刺殺行動失敗之後,胡惟庸就意識到,對付蘇璟已經是一件從長計議的事情了。

而朱亮祖顯然並沒有意識到。

“胡左丞,就沒什麼快點的辦法嗎?”

朱亮祖看着胡惟庸問道。

胡惟庸搖頭道:“除非永嘉侯願意犧牲自己的榮華富貴,和仁遠伯來個一換一,否則我是想不到什麼辦法了。”

聽到這話,朱亮祖頓時一個激靈。

開玩笑,他之所以要對付蘇璟,就是爲了讓自己的地位自己的利益不會受損。

現在的榮華富貴,那是他在戰場上拼殺來的,這和蘇璟一換一,太不值了。

“還是慢點吧。”

朱亮祖心有慼慼道。

胡惟庸看着朱亮祖,他心裡其實也不希望朱亮祖一換一。

這李善長的話,他是真聽進去了。

朝堂之上,不能一家獨大,自己日後成了宰相,是得要有一個對手,好讓朱元璋放心。

但胡惟庸不希望這個對手太強,要在自己可控的程度之中。

現在的蘇璟,就是太強了。

或者說,太完美了。

那次朝堂上,太子朱標給蘇璟輪功勞,着實是震驚了文武百官。

蘇璟爲大明做的貢獻竟然如此之大,這功勞,真是一點可以指摘的地方都沒有。

這樣的蘇璟,日後或許會成爲比劉伯溫還要強大的存在,那對付起來可就難了。

“胡左丞,那我現在該怎麼做呢?秦王殿下做生意,我也不能搞什麼私下底的小動作吧?”

朱亮祖朝着胡惟庸問道:“不搞小動作,真做生意,我可是不行的。”

現在的目的,是攪渾秦王朱樉的生意。

但是朱樉不是一般人,這是朱元璋的親兒子,正常的商業行爲沒什麼問題,搞一些非法手段,這就是作死了。

朱亮祖是很猖狂,但他也沒到目中無皇子的程度。

“放心,永嘉侯,這事我早有定計,你只需要按照我說的做就行了。”

胡惟庸淡淡道。

他之所以來這裡,就是爲了將這事告訴朱亮祖。

以朱亮祖這隻會打仗的腦子,讓他做生意,屬實是有些爲難他了。

“原來胡左丞早有計劃,快說來我聽聽!”

朱亮祖的神色一亮,興奮的問道。

胡惟庸隨即便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朱亮祖,內容詳實,細節豐富,而且目的很明確。

不求自己賺錢,只求朱樉的生意虧本。

別看胡惟庸沒做過生意,但他的腦子還是有的,這種壞事的能力,更是尤爲的強。

“哦哦哦,我懂了,胡左丞此計甚妙,就算是陛下知道了,也不用擔心什麼,佩服佩服!”

聽完了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那是相當的興奮。

他彷彿已經看到了朱樉生意失敗的場面,而那時候,朱元璋對蘇璟的態度,肯定也會變差一些的!

胡惟庸還是不太放心,囑咐道:“永嘉侯,記住了,此事是正當的商業競爭,絕不能做見不得光的事情,明白嗎!”

朱亮祖這人的性格,始終是個炸彈。

但胡惟庸目前,也沒有什麼好用的人選。

畢竟他還不是宰相,還得夾着尾巴,保持低調。

朱亮祖拍了拍胸脯道:“胡左丞放心,這我還是懂的。”

(本章完)

第531章 此事太過簡單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467章 好話要說,狠話也要說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117章 最多也就是個鍵盤俠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250章 老朱置氣,朱橚求學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第454章 暈乎的劉半仙第105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67章 父子夜談第242章 封伯爵?國公可好?第311章 歸家還是歸獄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201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3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356章 要不咱們搭個夥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524章 公審孟鬆第418章 人類從歷史中學不到教訓第175章 士農工商,祖宗之法不可變第373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309章 楊憲出手,死亡倒計時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114章 悲催的老二朱樉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158章 老朱的心思真難猜第345章 人的影,樹的名第61章 父子相爭!第497章 西番與大明之優劣對比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315章 哪有什麼真相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83章 他是不是當過貪官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430章 蘇璟,出現了!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104章 封建君主專制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201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第322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228章 當官如坐牢,殺人如殺雞第109章 正式教學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39章 你是怎麼知道的?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304章 左還是右第441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413章 反正我不懂,我就胡咧咧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500章 朱標的計劃第362章 從經濟弱勢到經濟優勢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454章 暈乎的劉半仙第83章 他是不是當過貪官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317章 牢房拉扯,讓步是不可能的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85章 科學育苗第356章 要不咱們搭個夥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