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

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

“哦?”

朱元璋擡頭看了一眼朱棡,問道:“爲什麼想站着?”

雖說從溧水縣到這紫禁城的距離不能說多長,但也得大半天才能到。

早上一大早朱棡便出發了,這會天都快黑了。

即便是皇家的馬車,這顛簸也是沒有那麼舒服的。

朱元璋體諒自己的兒子朱棡,也是知道這三天朱棡的日子,並不是很好過。

但現在,朱棡竟然拒絕了,老朱來了興趣。

朱棡立刻回答道:“父皇體恤兒臣長途跋涉之苦,但兒臣以爲,這與百姓生活之苦相比,不值一提。”

“蘇師在兒臣回來之前,特意囑咐兒臣,要多體會百姓之苦,兒臣覺得,唯有身體力行纔是最好的體會。”

聽到這番話,朱元璋的眼睛都瞪大了一些。

朱棡竟然能說出這等話來,着實讓他驚訝。

若是朱標,這話無比尋常,因爲朱元璋很早就讓朱標理解了百姓的苦是什麼樣的。

但對於朱標之後的皇子,老朱並沒有那麼多的要求。

朱棡自幼聰慧,讀書明理都非常出色。

但一直都生活在皇宮之中,對於百姓疾苦的含義,瞭解的很少。

故而現在朱棡能說出這話來,老朱是驚訝的。

但還有一件事,讓朱元璋同樣很是驚訝。

“你拜蘇璟爲師了?”

朱元璋看着朱棡蹙眉問道。

朱棡點頭道:“回稟父皇,蘇師的確收了兒臣爲學生,這也是兒臣此行最大的收穫。”

一個是拜師,一個是收徒。

雖然表述的都是一個意思,但這態度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

朱元璋想擡高朱棡的身份,而朱棡則是要擡高蘇璟。

“倒是被你大哥說中了。”

朱元璋淡淡道。

朱標之前聽到朱棡經受考驗的時候,便已經猜測,蘇璟會不會是想收朱棡當學生。

現在正是應驗了。

朱棡說道:“大哥的確瞭解蘇師,兒臣這一次能被蘇師正式收爲學生,也是非常之興奮。”

“行了,咱知道了。”

朱元璋話頭一轉道:“這三日,你在蘇璟身邊,都幹了什麼?”

朱棡當即道:“回稟父皇,蘇師與兒臣做了一個小小的挑戰,以五文錢爲初始資金,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在溧水縣生活三日。”

“兒臣最後算是挑戰成功了,蘇師也因此收了兒臣當學生。”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果然,咱就知道,這事和蘇璟扯不開關係。”

“你將這三日的情況,與咱細細說來,都遭遇了些什麼。”

好歹是自己的親兒子,被蘇璟這麼造,老朱這心裡還是有些不平衡的。

朱棡點頭道:“是,父皇。”

接着朱棡便將自己在溧水縣三日生存挑戰的詳細經過說了一遍。

從第一晚的橋洞旁露宿,到第二天的碼頭扛包,再到第二晚的乞丐爭鬥,三文錢丟失……

朱棡那說的一個叫詳細,他當然清楚,自己的情況朱元璋肯定是有所瞭解的。

但現在的朱棡,更多的是接着訴說這個過程,將自己所感表達出來。

百姓的疾苦,切實的存在於大明之中。

這些問題,便是大明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三日雖短,倒是經歷了不少。”

朱元璋淡淡道,表面上很是平靜,但他的心裡可不像是表面這般的平靜。

他本以爲這挑戰只是普通的生存挑戰,沒想到朱棡都差點出了生命危險。

安排給朱棡的護衛們,一定得好好的問責。

但隨即他又想到,當時護衛可是來彙報了,當着自己和朱標的面彙報的。

還是蘇璟!

這傢伙,真是膽大包天!

不過在朱棡的面前,老朱表現的還是比較平靜的。

“對了,咱讓你給蘇璟帶的話,你帶了嗎?”

朱元璋又將話頭一轉問道。

朱棡立刻道:“回稟父皇,兒臣都給蘇師說了,父皇的原話。”

“哦,你都蘇師叫起來了,真會傳咱的原話?”

朱元璋看着朱棡,話語中似乎有些懷疑,畢竟他的原話,並不是那麼好聽。

朱棡立刻道:“父皇乃九五之尊,天下之主,所謂金口玉言,兒臣怎敢有任何的修改。”

雖然是父子,但更是君臣。

禮儀這方面,朱棡還是非常到位的,僭越不可能。

朱元璋擺擺手道:“老三,不必如此拘謹,咱就是問問話,這蘇璟肯定也讓你給咱帶話了,他說啥?”

朱棡回答道:“父皇說的不錯,蘇師的確讓兒臣帶話了。”

“蘇師是這麼說的,我這裡沒有治病的良方,想要真正的變,得他這個皇帝自己去想辦法,其他人說再多也沒用。”

朱元璋聽到這話,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難看:“好你的蘇璟,就是給咱這麼回答的?只提出問題卻不解決問題,簡直可惡!”

老朱還是很希望蘇璟能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的。

或者說,他需要這麼一個答案。

曾經的他覺得大明現在就是完美的,只要解決了外患和內政的問題,那麼大明就能一直永遠的延續下去。

但蘇璟的出現告訴他,大明有着諸多的問題。

這些問題將會導致大明的覆滅。

一些表面的手段和辦法,僅僅是治標不治本。

變纔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但到底該怎麼變,朱元璋不知道,也沒有任何的頭緒。

所以,蘇璟就成了老朱的希望。

然而,現在這個希望也破滅。

“父皇,兒臣覺得,蘇師所言必有道理,有些東西,並不是靠別人可以教會的,就好像這百姓之苦,若不是兒臣親身體會,或許永遠都不會明白。”

朱棡朝着朱元璋認真道。

他不知道朱元璋和蘇璟這番對話真正到底在說什麼,但他本能想做些什麼。

朱元璋回神看向朱棡道:“老三,你的確長大了,不過有些事,不需要你多操心,既然你能體會到百姓之苦,那日後讓你就藩,咱也放心不少了。”

朱棡的變化,讓老朱相當的驚喜。

原本就很優秀的兒子,又多了一些優秀的品質,身爲一個皇子一個藩王該有的優秀品質。

雖然嘴上對蘇璟還是有些不滿,但在心裡,老朱還是很佩服蘇璟的教育能力的。

不然也不會有要專門給蘇璟創辦學校的想法了。

“是,父皇,兒臣知道了。” 朱棡點頭,對於朱元璋的話沒有任何的反駁。

如果是朱元璋讓他不要管的事情,那就證明不適合他去了解。

“蘇璟應該不只是讓你在外面風餐露宿的三天吧,總還是教了你一些東西吧。”

朱元璋問道。

對於蘇璟讓朱棡置於危險之中的事情,老朱看在朱棡的變化上,可以忍了。

朱棡回答道:“回稟父皇,是的。說到這個,兒臣還有件事要和父皇印證下。”

朱元璋淡淡道:“什麼事,說來聽聽。”

朱棡說道:“父皇,這應天府的夜禁是爲了什麼?”

夜禁?

朱元璋一愣,沒想到朱棡的問題竟然是這個。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怎麼,蘇璟和你說了夜禁的事情?”

朱棡點頭道:“是的,父皇,蘇師與我談論了應天府夜禁的原因,還說父皇十分的英明。”

“哈哈哈。”

朱元璋笑了,說道:“還有這種事嗎?不過,咱可不覺得蘇璟能看明白咱的考慮。”

“讓咱猜猜,他大概說這夜禁的目的是爲了防止盜竊,杜絕犯罪之類的好處吧。”

夜禁促進生育的事情,老朱不覺得蘇璟能知道。

畢竟現在的蘇璟還是個‘大齡’未婚男青年,這對於晚上的事情,知道的肯定不多。

當然了,得到蘇璟的明君稱讚,這纔是讓老朱最高興的。

“父皇,您說的,都是兒臣的想法。”

朱棡的話語將朱元璋從大笑中拉回神來。

“嗯?”

朱元璋眉頭一蹙道:“怎麼,蘇璟沒說這些好處嗎?”

朱棡回答道:“蘇師說,這些並不關鍵,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夜禁能夠促進大明人口的增長。”

人口增長,那不就是生育麼!

朱元璋一時間有些不敢相信,蘇璟連這一點都能想到嗎?

當初劉伯溫提這個建議的時候,他可是第一時間都沒有反應過來。

“蘇璟真這麼說的?”

朱元璋又確定了一遍。

朱棡點頭道:“是的,父皇,蘇師就是這麼和兒臣說的。”

朱元璋繼續問道:“那他可有給你解釋其中的緣由?”

朱棡回答道:“蘇師說,夜晚漫長,若是夜禁,則在家中無事,男女生育之事便成了唯一的選擇,人口自然就會增長。”

“蘇璟這小子,倒是懂的挺多的。”

朱元璋以一種怪異的語氣說道,似乎是有些詫異。

但隨即他便想到了之前對蘇璟的監視,蘇璟可是會經常逛煙花柳巷之地的人,這種事清楚,那不是很正常麼。

不過蘇璟倒也算是有數,至少教導皇子的時候,從未去過。

“父皇,所以這是真的嗎?”

朱棡朝着朱元璋詢問道。

他的年紀不大,還沒有到接觸男女之事的時候,所以這會纔會問朱元璋。

“咳咳。”

朱元璋咳嗽了兩聲道:“蘇璟說的不錯,以後你就會明白了。”

老父親和兒子說這些,總是不那麼順暢的。

朱棡卻是道:“父皇,兒臣明白的。”

“嗯?明白?老三,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不成你對那些個宮女……”

朱元璋臉色瞬間大變,擔心這朱棡已經做出了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了。

朱棡並未理解朱元璋話語裡的意思,繼續道:“兒臣明白,對於大明而言,人口的增長至關重要,大明是一個國家,而國家的強大,離不開人。”

“父皇之所以要採取夜禁的手段,便是爲了能夠讓大明儘快的增長人口,變得更加的強大。”

聽到這話,朱元璋剛纔還有些惱怒的臉,頓時就變了。

他是沒想到,朱棡的明白竟然是這麼個明白。

“怎麼了,父皇?兒臣說的有什麼問題嗎?”

朱棡看着神色變化有些詭異的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立刻道:“沒事,只是想到蘇璟這小子對你如此嚴苛,有些生氣罷了。”

有事沒事怪蘇璟,老朱的操作還是很熟悉。

朱棡立刻道:“父皇,蘇師都是爲了兒臣好,請父皇不要怪罪蘇師。”

朱元璋臉皮微跳,朱棡的話,聽着怎麼就這麼熟悉呢?

現在的朱棡,真就是完全被蘇璟收服了唄。

“咱有這麼小氣嗎?”

朱元璋嘴一撇,不滿道。

朱棡立刻低頭:“兒臣不敢,只是心憂蘇師而已,還請父皇見諒。”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心憂蘇璟?他有啥好擔心的,在溧水縣應該是整日玩樂吧,舒服的很!”

一想到蘇璟不願入朝爲官,只是窩在溧水縣那麼個小地方當商人,老朱就有些心裡不平衡。

朱棡立刻道:“父皇,蘇師一直都有在忙,他的鋪子裡有些麻煩,我想父皇應該已經知道了,蘇璟還在做一個名爲橡膠的東西,是用在車輪上減震用的。”

“橡膠?蘇璟這小子又搞新奇玩意了?”

朱元璋好奇的問道。

朱棡點頭道:“是,不過現在蘇師還沒做出來,但兒臣覺得不會太久,蘇師就會將橡膠給做出來了,到時候安裝在車輪上,可以讓馬車車身更加的平穩。”

“還沒搞出來啊,那等搞出來再說,這小子要弄的東西太多,不一定的。”

朱元璋擺擺手,興趣削減了不少。

發明的過程他不喜歡,他還是更喜歡看到發明的結果。

……

“阿嚏!”

溧水縣,小別院內,蘇璟一個大噴嚏,打的他眼淚都要出來了。

“怎麼回事?怎麼好像每次我一個人的時候,就有人背後說壞話呢?”

蘇璟有些詫異的說道,這事可不是第一次經歷了。

現在的他支着一口大鍋,將曬好的蒲公英幹根部放入其中加水煮沸。

因爲數量不少,所以煮起來還是頗費功夫的,需要分好幾鍋。

這第一鍋出來的草根,還需要去皮抽芯,將根瓤與根皮分離。

將所有的蒲公英都這麼操作之後,時間也過去足足兩個時辰,也就是一上午。

“真累啊!”

蘇璟感嘆道:“沒工業基礎啥都靠手搓是真累!”

國慶快樂,帶老丈人丈母孃玩太累了,只能趕稿

(本章完)

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3章 你覺得他們不配吃嗎!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241章 論功行賞,夠不夠!第103章 公信力第131章 狗急也會跳牆第351章 言語無法改變事實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346章 欲言又止的孫平第133章 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44章 朱標再拜師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515章 光明磊落趙榮臻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5章 看來你們還是不懂第468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213章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第202章 新式火銃!興奮老朱,在線熬夜!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145章 給你半炷香時間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164章 脫貧攻堅與社會保障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74章 高薪養廉?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289章 科舉之弊,人才之論第276章 李善長請辭,老朱的水平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103章 公信力第92章 三大產業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470章 三兩銀子差不多了第507章 人定勝天,盡力足以第241章 論功行賞,夠不夠!第276章 李善長請辭,老朱的水平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91章 李善長請罪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323章 再見楊憲,身份互換第524章 公審孟鬆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295章 放心,有事我頂着第90章 這就是少年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第527章 回家第81章 常遇春的懇求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473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500章 朱標的計劃第304章 左還是右第125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131章 狗急也會跳牆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134章 何爲科舉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236章 身在局中不得脫,致命暗殺!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211章 老朱憂心火上頭,馬皇后妙計定乾坤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518章 蘇璟的試探第285章 還輪不到你來操心!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407章 論戰爭中的糧草保障第377章 賬目不過是記錄而已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33章 好你個蘇璟!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