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五皇子朱橚

第94章 五皇子朱橚

大明戶部。

尚書楊思義看着朱元璋剛剛下達的旨意,那是頗爲興奮,但也帶着一絲惶恐。

這設立農學院,研究農事規律,增加畝產,改善百姓生計。

不管怎麼想,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做好了, 那就是大功一件,流芳百世都有可能。

但此乃太子朱標提議之事,光祿寺的例子,可近在眼前。

不過相較於光祿寺卿高盧,楊思義還是輕鬆不少的。

早在朱元璋還是吳王的時期,楊思義便是司農卿了, 後來到了設了六部,他就成了戶部尚書。

可以說, 這一直都是他的老本行, 乾的事也一直都被朱元璋認可。

只不過,太子爲何突然會提出要設立農學院呢?

楊思義心中疑惑不解。

對於太子朱標,楊思義雖貴爲戶部尚書,但能接觸到的機會也有限。

但朱標的賢能,楊思義還是知道一些的。

但農事這一塊,之前未曾見太子朱標提及過。

難道是哪位蘇先生?

楊思義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蘇璟,也只有蘇璟, 才能讓太子有這般變化了。

再想起不久前朝堂之上,那反腐的各項改革措施也均是出自太子朱標之手,楊思義這心裡, 對於蘇璟也多了幾分崇敬。

這般人物是太子的老師,實乃是大明之福啊!

楊思義默默感慨了一句,就去籌備農學院的事情了。

此時的大本堂內,一羣皇子依舊在學習着。

但他們的情緒, 顯然並不高。

只因爲太子朱標不在的同時, 又在大明朝堂之上,搞出了一波大操作。

光祿寺的事情, 他們自然也是知道的。

朱標關於反腐的政令, 更是被老朱當成了教材,要這些皇子好好的學習。

信任這種東西,老朱最相信的,永遠都是自家人。

“好了,今天上午的課就到這裡了。”

隨着講師結束了課堂,皇子們也如同脫繮的野馬撒歡起來。

“二哥,快說說,大哥那又有什麼新的消息?”

“二哥,大哥是不是又弄了什麼東西了?”

一羣皇子圍着朱樉嘰嘰喳喳的問道。

朱標不在,朱樉就是一衆兄弟之中年紀最大的。

他獲取消息的途徑,也要比這些年幼的弟弟們更多些。

朱樉被圍在中間,那也是頗爲享受,笑着說道:“別急別急,我聽說啊,父皇剛剛下旨,要在戶部下面設立一個農學院,專門研究各種農作物, 據說這事也是大哥提議的。”

農學院?

這麼一個詞出現在一衆皇子的耳中,全都是大眼瞪着小眼, 有些不太明白。

“二哥, 怎麼農作物怎麼研究啊?”

“農學院我們可以去嗎?”

“農作物好玩嗎?”

“這個農學院有意思嗎?”

朱樉剛說完,他的弟弟們又如同好奇寶寶一般的問了起來。

這就讓朱樉有些愣住了,因爲他也不知道。

從頭到尾,他就打聽了農學院和農作物兩個信息,其他的,他也搞不明白。

“哈哈。”

就在朱樉尷尬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的時候,朱元璋爽朗的笑聲傳來。

“父皇!”

“父皇!”

一衆皇子立刻恭敬排排站好,朝着朱元璋行禮。

朱元璋心情不錯,擺擺手道:“好了,不必拘禮,我也是順道過來看看你們。”

“聽你們這說話,對農學院好像頗有興趣啊。”

二皇子朱樉回答道:“父皇,是兒臣在和弟弟們聊天,正好說到了農學院,不過兒臣知道的也不多,讓父皇見笑了。”

現在的朱樉也學聰了,先認一波菜。

不管朱元璋要不要考校,反正都和自己無關。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樉,也沒多在意,而是看向其他人道:

“你們呢,有什麼關於農學院的事情想知道的,都可以問你們的父皇。”

農學院那是朱標提議的事情,馬皇后也支持,朱元璋那肯定得幫着宣傳宣傳。

這都是朱標的業績啊!

“父皇,這農學院真的是大哥提議設立的嗎?”

三皇子朱棡朝着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點點頭道:“沒錯,此事正是你們的大哥向我提議的。”

朱棡又問道:“那大哥可曾說過,爲什麼要設立這個農學院,這個農學院又是做什麼的?”

朱元璋看向朱棡,這個老三,還是挺有意思的。

他回答道:“農學院剛纔老二也說了,是專門研究農作物的,也就是農民種在地裡的東西,這些東西生長都有着自己的特性,農學院要做的事情,就是研究這些東西,找到它們的特性,讓農民更好的種植它們,獲得更多的收成。”

老朱是個粗人,雖然稱帝之後,一直也都有學習,但本質並沒有變化太多。

現在用蘇璟的東西在自己兒子面前裝一下,竟然分外的有成就感。

“多謝父皇解惑,大哥此舉,真是於大明之大利!”

朱棡朝着朱元璋感慨道。

朱元璋非常滿意,這話聽着就相當的舒服。

“老三,我知你才思敏捷,但切不可驕縱,日後爲你大哥分憂,保大明江山永固。”

朱元璋朝着朱棡期許道。

朱棡立刻點頭道:“是,父皇,兒臣明白。”

這時,一旁的六皇子朱楨開口道:“父皇,農學院好不好玩啊?兒臣可以去玩嗎?”

六歲的朱楨並不知道那麼多的東西,他關注的還是好玩不好玩。

朱元璋笑着說道:“老六,怎麼,你想去農學院玩嗎?”

“嗯,父皇。”

朱楨剛想答應,但看到二皇子朱樉的眼神示意又立刻道:“不,父皇,兒臣只是好奇問問,沒有想去的意思。”

朱楨不懂,但朱樉可不傻。

農學院農學院,研究農作物,說白了不就是種田麼。

大哥朱標跟着蘇璟學習,也要種田,幾個月沒見曬黑了不知道多少,手上也起了繭子。

這農學院的事情,哪裡會好玩?

他也是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六弟被套進去,所以才擠眉弄眼的提醒了一下。

不過,這些小動作,在朱元璋的眼裡,那是看的一清二楚的。

“老二,你有什麼話想說嗎?”

朱元璋轉頭看向朱樉道。

自己的這個二兒子,朱元璋也挺無奈的。

明明和朱標是一母所生,但無論是什麼方面,都和朱標相差甚遠。

老三就比老二好很多了,腦子聰明也願意學習。

至於老四朱棣,那就是個成天舞刀弄槍的主,壓根不願意看書。

“沒有,父皇,兒臣沒有什麼話想說。”

朱樉立刻回道,肉眼可見的緊張。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既然沒事,那就不要在那裡擠眉弄眼的,堂堂皇子,像什麼樣子?”

“知道了,父皇。”

朱樉低下頭道。

這時,一旁的五皇子朱橚朝着朱元璋開口道:“父皇,兒臣請求前往農學院內學習。”

嗯?

朱元璋微微一愣,看向老五朱橚道:“老五,你可別告訴父皇,你和老六是一樣的想法,好玩纔想去的。”

朱橚要比朱楨大上三歲,如今已是九歲。

雖然年紀依舊很小,但在古代,又是皇家,整日裡名師教導,思想上早熟是很正常的。

朱楨還可以什麼都不明白,但朱橚不行。

朱橚看向朱元璋認真道:“兒臣並不是覺得好玩纔想去的。”

朱元璋來了興趣,問道:“那你說說看,你爲什麼想去農學院?”

“要去農學院學習,那可是很苦的。”

自己的這個老五,朱元璋平日裡倒也沒有那麼多精力關注到。

國事太多,加上又要培養太子朱標,其他的兒子,自然也只能讓老師教導了。

朱橚回答道:“兒臣知道,農學院做的是農事研究,這必然是要親下田家地頭才行,但兒臣不怕,兒臣只是覺得,這田地之中生產的萬物都格外神奇,兒臣想要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纔想要去學習。”

雖然年紀尚小,但朱橚已經展現出了對於植物學的熱情。

相對於其他皇子而言,朱橚無疑是特別的。

若是蘇璟見到,必然也會感慨一番,不愧是五皇子朱橚。

這位在後世,蘇璟可是有所瞭解的,不過不是作爲朱元璋的五兒子,而是他的成就。

《救荒本草》、《保生餘錄》、《袖珍方》還有《普濟方》等醫學著作,都是流傳已久。

蘇璟前世的父母,就愛看這些古醫書,所以蘇璟也有所瞭解。

當然,朱橚的這些成就,那都是成年就藩之後的事情了。

但現在,已經可以說展現出了端倪。

朱元璋聽到朱橚的回答,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高興:“好,既然你不是心血來潮,那我就準了,等農學院籌建好了,老五你可以隨時過去學習。”

“當然了,我也會問詢情況,若你只是貪圖玩樂,那到時候可是得挨板子的。”

對於自己的兒子要主動學習這件事,朱元璋還是支持的。

尤其是這農學院從事的是農業研究,那可是國本之事。

“多謝父皇,兒臣定不負父皇所託。”

朱橚十分認真朝着朱元璋說道。

一旁的朱樉則是小心的和朱楨使着眼色,彷彿在說:

怎麼樣,老六,看到了吧?你要是剛纔沒聽我的,現在就是你的下場。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道:“父皇答應你,若是你真能認真學,到時候讓蘇先生來教導你也不是不行。”

這農學院雖然是朱標提議的,但其實根源還是蘇璟。

所以,朱元璋直接就用蘇璟來當獎勵了。

蘇先生!

一聽到這個名字,一衆皇子的臉色那是立刻就變了。

這可是大哥朱標的老師,還得是朱標跟着去學習。

皇宮內外關於蘇璟的傳聞,他們可聽了不少了。

現在,竟然有機會可以讓蘇璟教導,皇子們的心,躁動了起來。

“父皇,兒臣也想去農學院學習。”

朱樉當即朝着朱元璋說道。

這吃點苦而已,能得到蘇璟的教導,那也纔是關鍵!

朱樉的心裡,其實也是羨慕朱標的。

朱元璋掃了一眼朱樉,淡淡道:“你就給我好好在大本堂讀書,過幾日我再來考覈你,要是能把書念好了,我會考慮讓你去的。”

朱樉當即就蔫了,讀書他是真不行。

其他的幾個皇子,也有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繼續道:

“你們也別想了,我讓蘇先生教導的,肯定還是農學方面的學問。”

蘇璟的知識很多,但有些除了朱標,誰也不能學。

朱元璋的這一句話,也是打消了其他皇子的想法。

他們可沒有和朱橚一樣對植物感興趣的,一切都只是爲了接受蘇璟的教導。

(本章完)

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427章 老朱和蘇璟的默契第169章 寒冷期和溫暖期,天子的問題!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488章 我不想聽到第二遍第515章 光明磊落趙榮臻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第102章 也就多看了幾本書第279章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516章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81章 常遇春的懇求第427章 老朱和蘇璟的默契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點可能性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42章 多事之人第75章 大明反腐?不,這是企業反腐第418章 人類從歷史中學不到教訓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227章 落後就要捱打,倭人的本性第63章 記仇的老朱第116章 攤丁入畝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43章 改寫歷史?第239章 你就真的不怕嗎?第101章 朱標的彩虹屁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227章 落後就要捱打,倭人的本性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213章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206章 UC震驚體!矛盾的老朱!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202章 新式火銃!興奮老朱,在線熬夜!第127章 梭哈!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525章 謝家謝老第429章 時來運轉的劉半仙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365章 大世界,大震撼!第375章 作壁上觀?等等再說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388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114章 悲催的老二朱樉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187章 想要金丹?再來一爐可否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283章 大明經濟師!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459章 先生真乃非常人也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441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530章 宋大人真的以爲事情就這樣了嗎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295章 放心,有事我頂着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272章 想要什麼,就得隱藏什麼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57章 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532章 大結局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3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159章 硬剛的宋濂第105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