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廢太子?立祁王?

第145章 廢太子?立祁王?

(昨天40度燒暈過去了,吃了退燒藥今天38度繼續玩命碼字。)

……

雞鳴寺

黑衣僧人睜開了病虎般的三角眼,卻見皇帝穿着龍袍倚靠在湖邊欄杆前,眼神彷徨,將對岸青山綠水清秀景色納入眼中,呼吸間仿若吞雲吐霧。

“你在看什麼?”姚廣孝開口詢問。

他與朱棣即是君臣,亦是知心老友,以他對皇帝的瞭解,朱棣這副作態定是在醞釀着不爲人知的心事。

朱棣看着對岸風景,沉聲道:“我在想,廢太子立祁王,你覺得如何?”

姚廣孝聞言人都傻了。

他知道皇帝陛下肯定在想着什麼不得了的大事,但沒想到一開口就這麼爆炸!

廢太子立祁王,你瘋了?!

“陛下可是在說笑?”姚廣孝還以爲老皇帝是腦子卡殼了。

朱棣搖了搖頭:“我沒有說笑。”

衆所衆知,朱棣患有“間接性腦子抽風綜合症”,以姚廣孝這麼多年下來的觀察,皇帝抽風是在一定範圍之內的,有時候朱棣可能做出來一些讓人費解的事,但終歸不會過於的動搖國家根基。

皇帝之前就說過廢太子以立祁王的事,不過姚廣孝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爲當時的朱棣彷彿只是隨口提了一嘴,不像是認真的。

可這次不一樣了,姚廣孝能感覺到,皇帝這次是認真的!

他是真的想要廢掉太子,改立祁王!

姚廣孝帶着疑惑詢問道:“太子何罪之有,引得陛下竟生出廢太子的想法?”

這太子是能說廢就廢的嗎!

如今這位太子爺朱胖胖,深受文官擁立,黨羽遍佈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若是想要廢太子,會動搖多少人的利益,稍有不慎則空耗國本!

朱棣摸了摸鼻尖:“說出來伱可能不太相信,我能看到,未來的大明。”

姚廣孝沉默了一會兒:“你怕不是在逗我笑?”

這黑衣宰相雖爲釋儒道集一身之大成者,整日裡誦經唸佛,沒事還拜拜三清聖人,可姚廣孝實際上是個無神論者。

他不相信世界上有什麼怪力亂神,如果人世間真的有神,那也只能是他自己。

至於看到未來什麼都,那就太扯淡了,比這更扯淡的是,這話是從皇帝嘴裡說出來的。

“講真,我仿若春秋大夢一般,看到了百年後的大明。”

朱棣喃喃自語,“洪熙元年,新帝朱高熾崩,廟號仁宗;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崩,年三十六,傳位與長子朱祁鎮;正統十四年,正統帝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兵敗被俘,喪權辱國……”

“等等!!”

姚廣孝現在腦瓜子嗡嗡的,“你說啥?!”

什麼玩意兒?

太子爺朱高熾和皇太孫朱瞻基,兩個人綁一塊兒才當了十年出頭的皇帝?

這朱祁鎮又是個啥,御駕親征兵敗辱國?

你朱棣是在開玩笑嗎,這樣子去詛咒自己兒孫?

朱棣面前的湖面伸出了手,彷彿觸碰到了時間的長河,輕聲道:“我看到,在大明神州將沉之際,是年邁的祁王站了出來,扶大廈之將傾,力挽天傾,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勤王保駕封狼居胥!”

這些話,朱棣從來沒有對別人說過。

有時候他真希望這一切都只是一場噩夢,然而朱棣心裡清楚,這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

朱棣不知道,自己死後該如何面見太祖高皇帝,難不成朱棣要告訴朱元璋:“爹,您兒子我可出息啦,給您那寶貝孫子一腳從皇位上踹了下去,我牛逼不?更牛逼的還在後面,您兒子我的子子孫孫都是人才,比如蛐蛐皇帝……比如叫門天子……比如威武大將軍……比如道士皇帝……”

姚廣孝沉聲道:“陛下,您確定要因爲一個虛無縹緲的夢,便決定廢太子立祁王嗎?”

朱棣稍作思忖,緩緩說道:“祁王有九五式,太子有嗎?”

姚廣孝:“?”

這九五式又是個什麼玩意兒?

朱棣難得看到這黑衣宰相如今日這般愣神,不由繃不住笑出聲來。

他想立祁王,不是因爲那勞什子九五式火槍。太子,儲君也,國之根基,朱棣想要改立太子,是要從多層方面來考慮的。

“自古歷來立太子,立嫡立長,立子立賢。”姚廣孝說道,“太子或許不是很合你的心意,亦或許他真的比不了祁王。可太子醇厚,又是嫡長子,深受衆臣擁立,如何廢之?”

朱棣有些無奈:“我又沒說要直接廢了太子,你着什麼急?”

姚廣孝認真的說道:“如此甚好,就算你真要改立祁王,也應當徐徐圖之,這事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決的。”

朱棣搖了搖頭:“朕心裡有數。”

姚廣孝見皇帝心中已經做好了決定,便不再說話。

無論是朱高燨,亦或者是朱高熾當太子,對於姚廣孝來說都沒有什麼影響,他也不會偏向於哪個人。

……

【選擇模擬朱翊鈞的皇帝人生。】

朱棣獨自一人坐在湖邊垂釣,其實他早就已經能模擬下去了,只不過朱棣卻不忍再看下去。他知道,大明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國庫虧空,邊軍廢弛,朝中黨爭打的火熱朝天,百姓餓殍一片,皇帝成了吉祥物。 這樣的國家,如何不亡?

朱棣真想穿越過去給自己這些兒孫們兩個大比兜子!

嗯,叫門天子要多扇兩巴掌!

【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日,你出生在裕王府,你的父親是裕王朱載坖。】

【你的祖父世宗嘉靖皇帝信奉道教,“諱言儲貳,有涉一字者死”,因此,關於你的誕生,沒人敢報告嘉靖皇帝,更不敢爲你起名字。】

【直到隆慶元年正月初十日,廷臣上疏請立皇太子,你的父親隆慶皇帝才爲你賜名,叫朱翊鈞。隆慶帝說:“賜你名字,名爲鈞,聖王制馭天下,猶如制器之轉鈞也。”】

【隆慶二年三月十一日,因爲你成爲了隆慶帝子嗣中最爲年長的,被冊封爲皇太子,正位東宮。】

【皇太子,是未來的大明皇帝,將來要治國治民,必須從小接受教育,瞭解以往帝王承業治國的經驗教訓,熟悉朝章典故,掌握駕馭臣民的本領。你雖然年幼,卻很懂得這個道理。皇帝任命一批大臣爲教官,輔導他讀書。你學習非常用功。】

【直到隆慶六年五月二十二日這一天,隆慶帝病危,依次召見了內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等人。】

【在皇帝召見完張居正後,隆慶帝再一次召見了年僅十歲的你。】

【隆慶帝自言自語,說什麼這些文臣們狼心狗肺,喪權辱國,全都是些個亂臣賊子,該殺,該殺!】

【在皇帝的彌留之際,他虛弱的對你說道:“朱翊鈞,以後父皇不在了,你要聽張先生的話,他說讓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大明江山,我託付於你了。”】

位極皇帝,卻要將所有的希望依靠於外人,朱棣感覺自己的三觀受到了衝擊。

無論是在永樂一朝,亦或者是在洪武一朝,朱棣和朱元璋都是拿大臣們當成狗在遛。當年的宰相胡惟庸何其膨脹,權傾朝野,最後被朱元璋風輕雲淡的誅盡九族,拉了三萬人墊背。

朱元璋爲了限制文臣,廢除了中書省和宰相,分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務,實際上等於兼任宰相。

過去,宰相擁有決策、議政和行政的權力。

朱棣設立內閣以後,把原來宰相擁有的決策權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議政權分給內閣,行政權分給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軍事、行政,直接對六部負責。

在皇帝掌控之下,內閣與六部各司其職,國家最高行政命令從皇城發出,通過全國1936處驛站,全長143700公里的驛道,層層下發到國家每一個角落。

雖說通過模擬朱棣已經發現,由自己一手設立的內閣已經成了荼毒大明的根源,區區五品的閣臣竟成了百官之首的宰輔!

但朱棣覺得這不是自己的鍋,朱元璋堪稱皇帝中的勞模,廢除了丞相之後自己一個人就能把所有事幹完,但朱棣當了半年的皇帝就忍受不了了,這是人能完成了工作量?!

在朱棣這裡,內閣慫的跟條狗一樣。而內閣之所以能發展到後世那般權力龐大,除了內閣制度本身的原因,難道就沒有皇帝的原因嗎?

但此時說再多也已經無濟於事了,朱棣只能壓着火氣繼續模擬。

【張居正的能力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你登基的第一年,年號還沒改過來,張居正就已經將朝堂上所有的政敵全都打了一圈,取締了高拱內閣首輔的位置,果真神人也。】

【按照父親留下來的遺言,你和這位張先生默契配合,聯手治理朝堂,嘎嘎亂殺。張先生負責亂殺,你負責嘎嘎。兩人親密無間,在皇帝的無限包攬下,張居正一時間風頭無兩,成爲了帝國的持刀人。】

【有次你正在讀《論語》,讀到“色勃如也”的時候,因爲嘴快將“勃”讀成了“背”音。十多歲的孩子讀書唸錯了一個字,能有什麼大不了的,然而在一旁的張居正忽然大吼一聲:“這個字應讀‘勃’!”】

【你被嚇得瑟瑟發抖,不僅不敢頂嘴,還急忙修正,表示自己以後不會再讀錯了。】

【這時候你並未意識到,你已經和張居正之間產生了間隙,至高無上的皇帝,竟被人如此欺辱。】

【萬曆八年的一天夜裡,你喝醉了之後在宮裡遊蕩,偶然遇見了一個太監,一時陰差陽錯,將這個太監打了一頓。然而當你酒醒之後才知道麻煩大了——李太后要見你。】

【當你見到李太后時,也不做辯解,直接就是下跪認錯號啕大哭,心想這麼點事總該過去了吧,你堂堂皇帝打了個太監,怎麼弄的跟犯天條似的。】

【李太后取出了一本書,翻到一篇遞給了你。你頓時如五雷轟頂,因爲這一篇,名爲《霍光傳》。】

霍仲孺,一個小小的漢朝縣吏,生了兩個神仙兒子。這兩個神仙兒子裡,哥哥叫霍去病,弟弟叫霍光,一個是封狼居胥的大將軍,一個是獨攬朝政的權臣。

萬曆帝對於霍家兄弟一文一武光宗耀祖肯定是沒什麼興趣的,但他感興趣,準確來說,讓他害怕的是霍光這位仁兄幹過最狠的一件事:廢過皇帝。

此情此景,李太后無疑是在暗示萬曆帝:霍光很有本事,但他也過於有本事了,如果皇帝不聽話,他有本事去換一個皇帝。

好巧不巧,萬曆帝的身邊也有一個霍光——張居正。

【在意識到自己險些小命不保之後,你表現出來極強的求生慾望,毫不猶豫的磕頭認錯,並表示自己此生不會再犯,別說打太監了,以後你看到太監都得繞路走!】

【認錯不夠,你還得去寫罪己詔,說白了就是寫份檢討,這份檢討你還得公之於衆,向天下所有人表示我知道錯了,我再也不敢啦。好在寫檢討這事不用你自己來寫,有張先生代勞。寫檢討這事張先生可擅長啦,刷刷的就寫完了,然後直接就找司禮監蓋戳公佈。】

【你現在有點懵,不知道的還以爲皇帝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燒殺掠奪爲非作歹的大惡事呢。自己好歹也是一代帝王,不就是喝醉酒打了個太監嗎,竟險些丟了皇位和小命。】

【復仇的種子深深的埋藏在了你的內心,你看向張居正,這位張先生再也不是之前的恩師,而是敵人。】

【萬曆十年六月二十日,太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病逝,皇帝爲之輟朝,贈上柱國,諡文忠。】

【張居正死後不久,你下令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張居正也險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長子自盡,此子充軍。你在輿論的壓力下中止進一步的迫害,張居正在世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

【張先生死後,你精神狀態一下子就上來了,開始了長達四年的勤政期,沒日沒夜的去治理國家。】

【沒過幾年……你就徹底擺爛躺平了。】

【當皇帝,哪裡有擺爛舒服啊,開擺開擺!】

(本章完)

第498章 不足爲懼!第393章 朱高燨:沒想到吧?我親自領軍來殺第44章 藏在大報恩寺裡的真相第282章 白起:戰必勝,攻必取第274章 朱高燨:無所謂,我會出手第283章 恆景九年第241章 祁王的潮汐戰術!第552章 我的鍋第469章 來自孔家的驚怒!第263章 姚廣孝:五百年必有王者出,其興也第409章 也先:你們怎麼不按照我的劇本來呢第429章 孔家:你們放心,他朱高燨絕對不敢第536章 陛下要改變主意了第117章 一國兩帝?第368章 朱高燨:孤說他們有罪!第376章 引狼入室,漢王孤注一擲第322章 朱高燨:何爲,爲官之道?第50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9章 趙王爺最大的優點就是聽勸,最大的缺第565章 我要當父皇了第47章 祁王,大明之棟樑也!第141章 奪命流水線第344章 于謙:吾師真乃聖人也!第364章 你們好大的狗膽!第50章 洞房花燭夜第437章 緊鑼密鼓的陰謀與埋伏!第88章 沙漠裡的神!第525章 朝中瑣事第204章 大明財神爺,祁王!第572章 無生之路第572章 無生之路第275章 太子妃:這是什麼歪理?第310章 收拾不了祁王,還收拾不了你漢王?第352章 朱棣:來,小四,讓爹抱抱第378章 風波再起,朝中異議第422章 京師生變!朱棣病亡?第12章 先當孫子後當爺第50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55章 罷免楊士奇!第505章 查!徹查!第513章 是被嚇死的第10章 賜婚第229章 蘇武:誰敢在祁王府的地盤撒野?第322章 朱高燨:何爲,爲官之道?第283章 恆景九年第483章 大明日不落,指日可待!第13章 彈劾第131章 練兵,祁王府護衛軍第234章 漢王:我又被背刺了?第130章 五省疆土,割讓於祁王第22章 極品烤肉漢王第377章 謠言四起,商議出征!第319章 朱高燨: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爹,第487章 土豆,紅薯,畝產萬斤不是夢。第221章 于謙:祁王登基,則天下歸心!第340章 朱棣:凌遲就免了,賜全屍第297章 于謙:殿下若不棄,願拜爲先生!第56章 拔劍舞中庭,浩歌振林巒!丈夫意如此第512章 天山雪蓮,我們拿定了!第506章 人人都在演戲第440章 混在迎接人羣當中的刺客!第442章 最後的準備,有人已經喪心病狂!第359章 朱高燨:要麼低頭,要麼死第188章 崇禎皇帝,朱由檢!請假一天,萬分抱歉第112章 蘇文擅武不擅文,蘇武擅文不擅武第61章 新人格!第88章 沙漠裡的神!第213章 嬴政:你真該把嘴縫上!第32章 你們早就知道我的身份了?第57章 奪門之變第494章 戲精上身第338章 朱高燨:陛下,這是何故?第451章 倉皇如喪家之犬!第170章 東宮謀反之亂!第209章 朱高燨:皇位?拿來吧你!第390章 誘敵深入,坐等韃靼撞入埋伏圈!第293章 朱高燨:你能這麼想,覺悟很高第127章 請陛下問罪祁王,以謝天下!第472章 合縱連橫?孔家暗地開始行動!第190章 崇禎:國君死社稷,義之正也!第219章 祁王府的恐怖底蘊第289章 湯承:錯覺!一定是錯覺!第187章 我叫朱由檢第292章 于謙:我爲何要跪?第40章 我盯上你了,你小心一點。第136章 判紀綱凌遲,夷三族!第203章 石見銀山,發財了!第555章 罷免楊士奇!第573章 來到雪原了第338章 朱高燨:陛下,這是何故?第409章 也先:你們怎麼不按照我的劇本來呢第107章 對不起了太子爺,祁王他給的太多了第477章 大軍一至,土雞瓦狗!第572章 無生之路第443章 凱旋入城!第446章 輕而易舉的反殺!第408章 驚疑不定的也先第242章 朱高燨:我給漢王上一課!第420章 此地以明爲尊 唯漢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