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永樂十五年冬,建文帝崩

第341章 永樂十五年冬,建文帝崩

朱瞻基陷入了回憶當中。

他是含着金湯匙出生的人,天生富貴相,深受祖父燕王朱棣的喜愛。甚至有民間傳言,燕王是因爲他的出生,才選擇的造反。

長大以後,朱瞻基更顯聰穎,少年郎意氣風發,冠以“好聖孫”的頭銜,祖父每逢出征或北巡,都得帶上他。整個帝國上上下下都覺得,朱瞻基就是未來的大明繼承人。

他覺得,自己那個又胖又跛的父親之所以能坐穩太子之位,就是因爲生了他這個一個好兒子,夫憑子貴,才能得皇帝隆恩。

在他的世界裡,整個王朝都在圍繞着他運轉,他就是天命之子,爲星河拱衛的皓月。

然而真正讓朱瞻基碰了一鼻子灰的,是在北征的路上,皇帝遭遇刺殺一事。

磅礴大雨,刀客漫山遍野,朱瞻基險些以爲自己就要被剁成肉泥的時候,是他的四叔朱高燨出手相救,讓他藏在了馬背之下,躲過一劫。在那個雨夜裡,朱瞻基在戰馬的屍體下瑟瑟發抖,冰冷的雨水夾雜鮮血,骯髒而又腥臭,偉岸的好聖孫像是蛆蟲似的屈辱。

後來忽蘭忽失溫一戰,本來朱瞻基只是以旁觀者的身份,跟隨皇帝陛下學習作戰。但他看到戰場上馳騁風光的四叔朱高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這個四叔其實也比他大不了幾歲,他的心裡瞬間不平衡了,他的心中升起了一個想法:

——我上我也行。

朱瞻基上了,他帶着輕騎追擊瓦剌的草原霸主馬哈木,這是他最得意的時刻,心比天高。然而很快馬哈木的反擊,讓他險些死無葬身之地。

就在危急時刻,又是四叔朱高燨出面相救,才保住了朱瞻基的小命。朱瞻基灰頭土臉,他所有的尊嚴都在這一刻被打散,丟失了顯眼的好聖孫光環。

在其他人眼中,他現在就是一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不識擡舉,看不清自己的實力。

朱瞻基當然不甘心,對於自己的救命恩人朱高燨,他心中不僅毫無報恩之念,反而生出了怨恨與嫉妒。

就是這個人,搶走了他身上所有的光環,所有的成就,所有的尊嚴!

朱高燨就像是一輪太陽,在天空中熠熠生輝,耀眼到讓所有人去矚目,而忽略了朱瞻基,這位好聖孫活在了朱高燨的陰影裡。

該死的四叔,你怎麼不去死!

在此之後,朱瞻基拼了命的與朱高燨爲敵,他不擇手段的去和四叔爭鬥。哪怕因此丟了太孫的位子,害得自己親爹丟了太子之位,他也不甘心,他一直在追求自以爲的復仇。

直到父親死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這一路的復仇,已經使得他一無所有。

他後悔了。

在這條追逐權力的道路上,貪婪會使人失去理智,沉醉在黑暗當中,等朱瞻基從黑暗中醒來時,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壺毒酒。

他將毒酒一飲而盡,用死亡在爲自己贖罪。

在最後的恍惚間,朱瞻基彷彿看到自己騎在高馬上,沐浴金風,身穿正黑色冕服,登基爲帝。

萬人高呼宣德皇帝萬歲。

他微微一笑,哪兒有什麼宣德皇帝啊,若有來生,他只想做平民朱瞻基。

……

永樂十五年,冬。

贛王朱高熾,薨,諡曰“安”。

贛王世子朱瞻基被檢舉有罪,押赴京城,賜死。

帝命贛安王第五子朱瞻墡襲封贛王。

傳聞,贛王世子朱瞻基被賜死的第二日,京師有人看到一僧人在哨馬環衛下走入皇城,其模樣酷似建文皇帝,不知真假也。

……

“太子爺,人到了。”

“請進來吧。”

東宮裡,朱高燨沏了一壺熱茶,倒滿兩隻元青花的茶杯。

在朱瞻基被賜死後,名爲護衛東宮,實則軟禁太子的禁軍被撤了下去,朱高燨重獲自由,但他並沒有着急繼續掌權,而是在等待一位貴客的到來。

未幾,影侍帶着一名眉清目秀,面容白淨的僧人走了進來。

阿棄躬身道:“殿下。”

“讓你遠去了一趟福建,辛苦了。”

朱高燨問道,“胡濙如何?”

“胡大人勞苦多年,如今終不負衆望,已經請回京城,爲其尋了一處院子修養。”

“嗯,好,你這事辦的不錯,先帶着人下去吧,我有話要與這位大師私聊,百步之內,不得有人。”

“喏。”

阿棄帶着影侍們離開,驅散了在此處的侍女與宦官等人。

房檐下,樓閣間,雪意漸融,茶水沸騰,白汽滾滾。

朱高燨擡手示意:“請坐,我沏了一壺好茶,伱我品嚐一二。”

朱允炆緩緩落身,坐在了茶臺對面,看着面冠如玉氣態內斂的太子殿下,不由發出感慨:“多年未見,你已經不似當年,我上一次見到你時,你尚且還是青澀稚嫩的孩童,如今再見,你卻已經是氣勢雄厚而不外放、足智多謀而善內斂的太子殿下,真是滄海桑田啊。”

“堂兄說笑了,比起我的變化,堂兄的變化應該更大一些。”

朱高燨端着元青花的茶杯,微笑道,“少年繼位的建文皇帝,如今卻成了放在人羣裡都平平無奇的僧人,實在是讓我大吃一驚。”

朱允炆搖了搖頭:“我不是什麼建文皇帝,自打我逃出南京城的時候,我就已經配不上這個皇帝的稱謂了。我是一個逃跑的懦夫,十六年來,我遊歷各方山水,看到如今大明盛世,早已磨去心中所念,只想求得真經大道。”

朱高燨追問道:“道有很多,有儒道,有人道,有法道,有兵道……不知堂兄所求是哪一道?”

“那自然是釋道。”

“我瞧着堂兄求的應該是皇道吧?”

面對咄咄逼人的朱高燨,朱允炆默然許久,方纔緩緩道:“倘若我所求的是皇道,那我當年就不會敗了。”

朱高燨奇思異想道:“或許堂兄是覺得當年沒有學得皇道精髓,然後遊歷十餘年,一朝頓悟,想造我爹的反了?”

他每一句話都是鍼芒畢露,而朱允炆只能硬着頭皮接話茬。

談話的話術,在於雙方在同等條件與地位下,可以用言語來使對方處於劣勢,使自己站在制高點。但這個前提條件,得是雙方處於一個平等或差距不算懸殊的情況下。

而今,朱高燨爲刀俎,朱允炆爲魚肉。

連你的性命都在我的一念之間,你有什麼資格跟我談話?

……

“都是大孫,大孫何苦爲難大孫。”

朱元璋語重心長的說道,“允炆這孩子再虎,咱們也都是一家人啊,他是你大伯的兒子,咱們教訓教訓他就得了。把他關到一個偏僻的小地方,派幾個錦衣衛去監視,總不至於斬草除根啊,好孫兒。” 朱高燨同樣語重心長的說道:“爺爺,您得體諒孫兒,如果建文帝還活着,我爹他睡不着覺啊。”

“就算殺了允炆,你爹這身子也睡不了幾覺了……”

朱元璋勸道,“好孫兒聽爺爺的話,咱朱家人的手上不能沾朱家人的血啊。”

朱高燨理直氣壯的說道:“朱家人是殺得血流成河,但咱的大明天下,正在繁榮昌盛!”

“再者說……”

“拋開事實不談,我爹造反,爺爺你就沒有一點責任嗎?”

朱元璋迷了:“你要不要聽一聽自己在說什麼?”

你爹造反,跟咱有半毛錢的關係啊?

他造反的時候,咱都埋土裡了!

朱高燨循循善誘的說道:“爺爺你看啊,我爹當年爲啥造反?還不是因爲建文削藩削的太狠,削的大家都受不了了。同樣都是削藩,永樂這一朝削藩削的比建文還狠,爲啥宗藩就鬧不出來什麼動靜?”

“無他,建文帝能力不行。既然建文帝能力不行,爲啥當年您不傳位給我爹呢?要是傳位給我爹,不就什麼事都沒了嗎,允炆哥雖然當不了皇帝,但也能去當一個藩王。其餘的藩王對我哥也都服氣,湘王叔朱柏也不可能被逼的自焚而死。大家其樂融融,豈不美哉?”

“所以說啊,我湘王叔之所以會死,允炆哥之所以會淪落到今天這個下場,跟我們家一點關係都沒,全都是爺爺您當年看錯人了啊!”

“靖難之役,您得負全責。”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當中:“雖然感覺哪裡不太對勁,但是咱又說不上來,好奇怪啊。”

究竟是哪裡不對勁呢?

咱怎麼就成了朱家的大罪人?

朱高燨安慰道:“爺爺您也別太上心,雖然您犯了大錯,但好在我和我爹替您把罪贖了,這都是我們這些兒孫應該做的。”

朱元璋試探的問道:“所以咱還應該感謝你們一家子造了反?”

“不用謝,您太客氣了。”

“不不不,咱應該謝謝你……嗯,頭好癢,爲啥咱總覺得不太妥當。”

“安心,聽我的就完事了。”

……

朱高燨嘆道:“堂兄,實不相瞞,我爹的身體近來不太好啊。”

朱允炆心裡咯噔了一下:“四叔一向身體強壯,怎麼會不太好?”

朱老四的身體不太好,對他來說可算不上是一個好消息。

如果是在之前的時候聽到朱棣要死了,他肯定拍手叫好。可現在他是人家案板上的魚肉,倘若朱老四死前想把他也帶走,那樂子就大了。

朱高燨幽幽的說道:“正是因爲一直沒見到堂兄你,我爹的身體纔好不了啊。”

朱允炆乾笑道:“堂弟就莫要說笑了,我早已不是當年的我,四叔已經不是當年的四叔。我心中再無念頭,只想在田野之間,安度晚年,以僧人之身求取真經。”

他這是在卑微的祈求,表示自己已經沒有別的想法了,只希望能活下去。他願意一輩子以僧人的身份來隱居,不會娶妻生子,更不會對朱棣有任何的威脅。

“堂兄,此言差矣。”

朱高燨慢悠悠的站了起來,漫不經心的走到了朱允炆的身後,道,“從小,我爹就教我一句話。朱家人,就算是死,也要死的有血性。”

“太祖高皇帝戎馬一生,在驅除胡虜恢復中原,我等兒孫若是做那苟且偷生之徒,如何對得起太祖之英烈?”

“是吧,堂兄。”

他從袖口間取出一根白帶,搭在了對方的脖頸上,“堂兄,我來送你一程,好讓你在地下和大伯相見吧。”

“不不不!”

朱允炆如墜冰窟,連忙擺手祈求道,“高燨,咱們可都是一家人啊,朱家人不殺朱家人,你若是殺我,日後在地底之下如何跟爺爺交代?”

“沒事,我剛纔已經跟爺爺交代過了,爺爺說全都是他的錯,跟我們沒關係。”

朱高燨的動作頓了一下,“不過,你說的也沒錯,朱家人不能殺朱家人。”

朱允炆大喜:“對對對,咱們朱家人最是和睦了!”

不了,這狗日的朱小四卻對門外招手:“阿棄,我知道你在偷聽,進來!”

果然,那影侍阿棄當真在門外偷聽,徑直走進來躬身行禮:“殿下。”

朱高燨將白帶放在了案上:“我們朱家人不殺朱家人。”

“你不姓朱,姓藍,給你個任務,勒死我這堂兄。”

……

良久,朱允炆躺在了大院裡,已然氣息全無。

這位在外流離失所十餘年的建文皇帝,終於停止了奔波,安心的結束了自己這一生。

朱高燨瞥了一眼堂兄的屍體,對阿棄下令道:“找塊草蓆捲起來,藏在每日在皇城進出的炭車裡,先把屍體送出城,厚葬。”

“喏。”

阿棄拱手行禮後,便轉身去收殮建文帝的遺體。

朱高燨看向了身後:“爹,這次安心了嗎?”

僅僅隔着一扇門,門後傳來皇帝陛下的回答聲:“你辦事,朕放心。”

朱高燨狠不下心來去殺朱瞻基,他的同胞大哥朱高熾剛死,屍骨未寒,他實在下不去手,但朱棣可以幫他殺。

而朱棣狠不下心來殺朱允炆,因爲這是他的大哥朱標僅存於世的血脈,他實在下不去手,但朱高燨可以幫他殺。

父子二人配合默契,你幫我殺一個,我幫你殺一個,殺到最後皆大歡喜。

朱高燨解決了朱瞻基這個麻煩,而朱棣除去了建文帝這個心病。

隔着一扇門之後,皇帝陛下長舒了一口氣。

當年他本想着生擒建文,卻因此而放走了對方,這件事他後悔了整整十六年,沒有一刻不在後悔。

而今,朱高燨終於替他除去了這個後患。

(本章完)

第106章 鬥不過的,朕輸了第494章 戲精上身第568章 龍鳳呈祥,龍鳳胎,你想的倒是挺美第582章 一夜無眠第395章 朱高燨:讓你見識下什麼叫火力覆蓋第273章 朱棣:壞了,出事了!第149章 大明首位兩部尚書!第219章 祁王府的恐怖底蘊第173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第19章 血染徵袍透甲紅第403章 硬碰硬!一萬擋十萬!第427章 世家謀反?返途竟有刺客伏擊!第255章 漢王:祁王還是個忠厚人第6章 曹賊!第181章 漢王:祁王這麼離譜的嗎?第440章 混在迎接人羣當中的刺客!第355章 朱棣:死亡不屬於民主!第490章 陰謀詭計第108章 瘟神回京!第253章 朱棣:祁王是真土匪啊!第222章 一個長公主,一個太子爺第481章 孔家的反撲第549章 御膳房第251章 恆景的時代第109章 虎毒不食子,朱棣除外第248章 蘇青:真是世事無常,大腸包小腸啊第150章 給你機會你也不中用啊第484章 擊鼓鳴冤第210章 連戰連捷,舉國同慶!第67章 “涌泉”相報第551章 這就是官場第407章 兵鋒所指,橫掃草原!第109章 虎毒不食子,朱棣除外第538章 天助我也第249章 朱高燨:我姥姥也是你姥姥第583章 戴罪立功第358章 朱高燨:治國之道,教化爲先請假一天第243章 朱元璋:謝謝,有被孝到第453章 今日朝會,孤只爲三件事!第324章 北望遼東,金戈鐵馬第24章 福兮禍兮緊急通知第535章 棋中天下第283章 恆景九年阿屠指定閱讀書目第360章 你要求生路,孤便給你一條生路第192章 模擬祁王!第287章 朱高燨:白起,你去自首吧!第368章 朱高燨:孤說他們有罪!第211章 立祁王爲儲君!不裝了,我攤牌了第453章 今日朝會,孤只爲三件事!第472章 合縱連橫?孔家暗地開始行動!第78章 賺麻了第154章 老四,給三哥留條活路第519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32章 古人就用上變色油墨了第328章 皇帝昏迷,大限將至第1章 朱棣的正確打開方式第416章 朱高燨:把也先帶到我面前來!第555章 罷免楊士奇!第371章 東宮議事,未雨綢繆第122章 祁王,你要造反?第481章 孔家的反撲第39章 又是祁王在力挽大明天傾?第513章 是被嚇死的第231章 恆景帝朱高燨!第273章 朱棣:壞了,出事了!第139章 “土木堡戰神”第42章 北鎮撫司第29章 惡人第54章 一石稻米,不如三石麩糠第137章 兵權文政一手抓第506章 人人都在演戲第568章 龍鳳呈祥,龍鳳胎,你想的倒是挺美第16章 朱四郎第335章 願爲太子殿下效死!第400章 三萬精銳,竟然都打不過那些明狗子第457章 新皇登基,大明從此開啓新篇章!第446章 輕而易舉的反殺!第563章 夜訪工部第313章 朱棣: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第352章 朱棣:來,小四,讓爹抱抱第103章 正德大皇帝跑路計劃第406章 朱高燨: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92章 于謙:我爲何要跪?第456章 他孔家算什麼東西?第72章 王爺若不棄,赤戎願拜爲義父!第529章 你這是分封諸侯呢第203章 石見銀山,發財了!第436章 大局已定!第440章 混在迎接人羣當中的刺客!第125章 未央宮斬韓信,遮天!第65章 隨駕北巡第335章 願爲太子殿下效死!第215章 朱高煦:別攔着我,我要弄死他!第226章 朱高燨:沒錯,我就是土匪!第503章 都是錢啊!第449章 大軍入城!血色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