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諸位,維喆在此,誰欲殺我!

第362章 諸位,維喆在此,誰欲殺我!

湯承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確定自己沒有看錯,面前站着的正是朱高燨。

“殿下,不是在南方嗎?”湯承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

朱高燨揉了揉眉心,神態乏累的說道:“楊榮給我派了八百里加急,哪裡還顧得上南方的事,孤只能在最短的時間裡先把南方的事緩下來,回京城主持大局。”

這一瞬間,湯承的眼眶忍不住微微泛紅,喉嚨微動,想說些什麼,但話到嘴邊,也只能是一句:“太子爺,辛苦了。”

朱高燨笑着擺了擺手:“孤有什麼可辛苦的啊。”

這也是封建王朝不可避免之事,皇權有效的情況下,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把國家的國運,把帝國的浮沉,全都交到一個人身上去賭,一旦這個人有什麼特殊情況,整個帝國都會隨之起伏不定。

可如果皇權失效,權力分散到多個人手上,又將會引起比皇權有效更難以接受的局面。權力的分配絕對不會公平,而因爲權力的不公,就會引起人心的失衡,一旦皇權失效,整個帝國就會陷入內鬥與黨爭當中。

這是王朝推進的必然趨勢,也是封建制度中不可避免的醜態。

朱高燨想要努力改變這一切,但他深知他不是神,儘管他的思維與能力已經凌駕於這個時代,但在歷史的洪流面前,他需要抗住的是來自全天下的壓力。

一個人,用雙臂撐起帝國的脊樑,何其艱辛。

“行了,湯叔,說說老爺子這是什麼情況吧。”

朱高燨看向了明黃色紗幔之後的龍榻,老爺子躺在榻上昏迷,氣態虛弱,猶如風前燭,雨裡燈,稍有風浪就將一蹶不振。

“怎麼會這樣?”

朱高燨微微皺眉,“我去南方之前纔給老爺子把過脈,開了藥,分明那時候已經平穩了許多,再怎麼說也不至於這樣。只要老爺子耐着心靜養,半年之內肯定是不會出問題的,這兩個月怎麼就出事了。”

湯承提醒道:“我一直服侍在陛下左右,只記得陛下在昏迷前的幾天裡,情緒一直居高不下。”

“情緒居高不下?”

朱高燨有些疑惑,“老爺子就這麼在宮裡安逸着也能有情緒?”

湯承搖了搖頭,表示他也不甚理解。

皇帝陛下的心思,他一個貼身太監哪裡懂。

朱高燨無奈,招手示意:“取一副銀針來,我先用鍼灸試試,看看能否給老爺子把這口氣給續上。”

……

……

文院,辦公廳。

夏原吉坐在辦公室裡,透過窗戶,能感受到令人舒適的溫暖與燦爛,溫馨的陽光灑在了學院裡,樹蔭與草木欣欣向榮。

他低頭看了一眼手上正在處理的草案,標題是《文院二期學員從職報告》。作爲文院的副院長,在院長朱高燨培育出,夏原吉則開始接手文院事務,成爲名副其實的院長。

他接管了文院之後,開始着手培養第二期的文院學員,第一期的文院學員,是在培養兩京及各省地方高級官員的行政水平。而第二期的學員,則是夏原吉親自挑選的一批寒門學生。

由夏原吉親自核查,在府縣當中,搜尋優異的寒門書生,合計三百人,錄取爲文院第二期的學員。經過文院的培育後,這三百寒門學生,將會被派發往各省,擔任七品起步的職務。

按照夏原吉的計劃,這三百寒門書生,將會爲天下寒門打開一扇大門,由下至上,在各省設立考察點,但凡有才華者,無論出身是否上得了檯面,都可入文院培育,而後發放爲地方父母官。

這也是夏原吉最開始的初衷。

他要改革吏治,要爲天下人,開一扇門。

他現在已經要成功了,文院第二期這三百寒門,即將畢業,等到這三百人入朝爲官,朝堂上將會多出來一個新黨派

——寒門黨。

想到這裡,夏原吉不由輕笑一聲,輕閉雙目,喃喃道:“老夫此生,能爲天下寒門書生開上這麼一扇大門,足矣。”

正當他陷入久違的安逸時,門外忽然傳來文院先生的驚呼聲:“夏老,您快來看看吧,學院的門口有一大羣人把大門給堵住了,吵吵嚷嚷的要見您!”

夏原吉心裡咯噔了一下,猛然睜開了雙眼,拂袖起身:“別急,待我去看看。”

……

……

學院正門前,身穿長衫的儒生們人山人海,沸沸揚揚,吵鬧的像是要將學員沖垮的海嘯,赤膊高舉着抗議。

“夏老賊亂我儒學,此獠居心叵測,罪在千秋!”

“敗壞綱紀,貪贓枉法,夏原吉千古佞臣!”

“夏原吉滾出來!”

“夏老賊辱我儒家經文,奸臣當道,此賊一日不除,國家一日不得安寧!”

“夏老賊快滾出來!”

“……”

看到這混亂的一幕,蘇武揉了揉眉心,擡手對身邊人說道:“讓院衛隊把門堵死了,千萬不能讓外面這羣儒生闖起來,若真讓這羣瘋了一樣的儒生們進來,文院不得被砸個稀碎?”

他位居左都御史,同時也是文院第一期的學員,在畢業後兼任了文院辦公司主官。文院設十三司,辦公司爲十三司之首,僅在院長、副院長、教育長之下。

貴爲文院院長的朱高燨在帶完第一期學員以後,就把文院的大權交給了副院長夏原吉。夏老尚書一頭忙着朝廷大事,一頭忙着文院,本來應該由教育長楊榮來幫其分擔壓力,但楊榮也忙着內閣顧不上,只能由主管辦公司的蘇武來承擔。

故而,蘇武在名義上掛的是四把手的職務,乾的卻是二把手的差事。

旁邊的人回稟道:“不行啊蘇總憲,咱們文院的院衛隊一共就幾十個人,外面這烏泱泱幾百上千個鬧事的,擋不住啊。”

聽到這話,蘇武皺眉問道:“沒通知就近的衛所嗎,文院最初設立之時,太子爺特意從三大營裡調了一支五千六百人的滿編精銳衛所設在文院附近,爲的就是防止有人在文院滋事。”

“現在人都堵到文院大門了,爲何還遲遲未見有人來此救援,難不成要等人把文院拆了纔來嗎!”

文武兩院不同於其他學院,文武院的學員都是朝廷要員,自然得加以護衛,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一旦敵國對文武院發動進攻,文武院失守淪陷,整個朝廷都要隨之癱瘓。

而朱高燨爲了預防這個問題,提前留了一手準備,從三大營裡調了兩個衛,分別駐紮在了文武院的附近,一旦學院出事,不問緣由即刻出兵,以此來拱衛學院的安全。

“能鬧出這麼大的亂子,只怕是三大營裡也出了問題啊。”

聽到身後傳來了蒼老的聲音,蘇武回頭看去,卻見夏原吉正揹着手,面色風輕雲淡的站在他的身旁。

蘇武有些錯愕:“夏老尚書,您怎麼來了?” “出了這麼大的亂子,我這個副院長總是要來看看的。”

夏原吉淡淡的說道,“小蘇啊,你還太年輕,等你再長大些,資歷老些,眼神也就好了。現在門外這成百上千的儒生,敢在文院門前叫囂,若是說幕後無人指使,只怕是沒人會相信的。”

蘇武苦笑道:“我自然是知道幕後有人指使,可當下這情況,就算知道又能如何,總是要把問題先解決了再去思考別的。”

“是啊,人家就是奔着我夏原吉來的,你聽,這夏老賊的口號喊得多響亮。”

夏原吉緩緩說道,“我這是惹了衆怒了啊。”

蘇武莫名有種不好的預感:“夏老尚書,您這是何意?”

夏原吉輕笑道:“文院第二期學員即將畢業,要分散各地擔任職務,這事應該已經在外面傳的差不多了。這第二期的三百學員,全都是寒門出身,我以文院爲龍門,讓這三百學員盡皆魚躍龍門,自此爲天下寒門子弟開了一扇門。”

“這扇門一旦打開,就再也無法合攏,三百寒門學員以後想要在官場上立足,就只能團結起來,組成寒門黨,去吸納寒門子弟,壯大勢力,以此才能跟那些世家出身、豪門出身、官宦出身的黨派們勢力均敵。”

“這件事,是我一手操辦的,任何人都沒有插手其中,我這次算是得罪了太多的人了。有不知道多少人恨透了我這把老骨頭,想要讓我死無葬身之地。”

“三大營是跟着陛下打天下的軍隊,而非是太子爺的嫡系部隊。太子爺的嫡系部隊,只有留在東北的軍隊,那幾十萬的東北軍,纔是真正值得信賴的軍隊。”

“可伱別忘了,當年跟着陛下打天下的那幫子人,如今也成了我們的敵人,三大營裡多少將領是他們的人?他們想要摁住三大營的衛所,不讓三大營來馳援文院,易如反掌。”

“今天不會有人來文院救我們了。”

“本來應該救我們的人,現在都在想着讓我們去死。”

蘇武瞳孔微縮,道:“夏老尚書,您到底想說什麼?”

夏原吉看着正門的混亂,儒生的人羣幾乎要將大門衝破,將門檻踏碎。

他輕閉雙目,道:“雖然三大營棄我們於不顧,但錦衣衛總還是會注意到這裡的。錦衣衛,是我們東宮養的最忠誠的一條鷹犬,可再忠誠,等他們來也需要時間。”

“想要平息衆怒,唯有……老夫出面,拖延時間。”

蘇武當即打斷:“夏老尚書莫要開玩笑了!”

“你現在出去,那些狂妄的儒生們能把您撕成碎片!”

夏原吉側首看向了他:“我沒在開玩笑,小蘇。當初我投效太子……不,那時他還是祁王,我投效祁王的時候,他就曾言明,我會因改革吏治而死。”

“現在吏治已經改完,吾已大限將至。”

“你以爲改革吏治所帶來的影響僅僅是門前這幾百上千個儒生的圍堵嗎,不,你想的太簡單了。”

“只要我不死,那些人就一天睡不着覺。”

“太子現在爲了給這朝廷改頭換面已經樹敵太多了,南方大亂已經引燃。我們終究要做些舍取,用我的命去替他堵住悠悠衆口。”

“我們都是讀書人,讀書讀到盡頭,無非八個字。”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話音落下,蘇武已經說不出來任何一個字,他的喉嚨像是被什麼東西卡住了一樣,只能這麼看着夏老尚書蒼老的面容,對方蒼老的臉上刻滿了褶子,猶如刀刻劍痕。

而老人的腰桿,依舊挺直。

“小蘇,你還年輕,而我已是垂暮將死之人,能在臨終前做些青史留名的事,也算不枉一生。以後,文院就靠你了啊,你是太子身邊最年輕,也最有潛力的臣子,在楊榮之後,大明文臣,你當許第一流。”

夏原吉輕輕的拍了拍蘇武的肩膀,握住了對方的手掌,像是塞過去了什麼東西。

“替我把這個交給太子。”

“告訴他,”

“他把老夏捧到本朝宰輔位置上這個人情,我這次還清了。”

言罷,夏原吉徑直走向大門,門外近千儒生見其紛紛咆哮,恨不得將他五馬分屍凌遲處死。

而他僅是兩袖清風揮揮灑灑如晴空流雲,脊背如參天勁鬆,陽光揮灑於其兩肩之上。

夏原吉,

猶如鴻日。

他大喝一聲:

“諸位,維喆在此。”

“誰欲殺我?”

……

……

幹清宮。

朱高燨將最後一根銀針當在了針盒裡,看着老爺子的臉上稍微紅潤了些許,這才緩緩靠遠了龍榻。

這一退,他有些腿軟險些倒下去。

好在湯承有眼力見,連忙走過來扶住,這才使朱高燨能站穩身子。

朱高燨擺了擺手,示意自己沒事,囑咐道:“老爺子這身體已經無傷大雅,這兩天應該就能醒過來。你就按我上回給老爺子開的方子喂藥,保證老爺子體內的元氣跟得上。湯藥不要讓”

“好好好,一切都聽太子爺吩咐。”

湯承勸道,“太子爺,您這不眠不休快馬加鞭從南方返回的京城,又大耗精力爲陛下醫治,再好的身板兒也扛不住這麼累的啊,就快些回東宮休息吧。宮裡的事有奴婢處理,宮外的事有夏老尚書處理,總還是能放心的。”

“嗯。”

朱高燨點了點頭,沒有反駁什麼,他確實是太累了。

此時,殿宇外傳來急報的聲音。

“卑職沈青玉,求見太子殿下!”

“夏老尚書出事了!”

(本章完)

第117章 一國兩帝?第415章 軍心大亂!也先被轟成重傷!第441章 朱高燨:汝劍利,吾劍也未嘗不利!第577章 知道了怎麼造,你也造不出來第312章 朱棣:老四類朕第79章 趙王爺最大的優點就是聽勸,最大的缺第60章 關於加更的單章第344章 于謙:吾師真乃聖人也!第257章 祁王:坑漢王,我是專業的第231章 恆景帝朱高燨!第87章 霍去病上線!第211章 立祁王爲儲君!第271章 朱棣:爹!我錯了!第246章 曹操:痛!太痛了!第260章 這我不成跪着要飯的了嗎請假一天第434章 東宮一怒,血流漂杵!第512章 天山雪蓮,我們拿定了!第17章 斥候第76章 米倉裡的老鼠第548章 土豆,無了!第495章 前路艱險第144章 朕送你一頂白帽子第446章 輕而易舉的反殺!第353章 朱高燨:豺狼虎豹,焉能爲敵?第571章 就是死磕到底了!第288章 朱棣:便叫東輯事廠吧請假一天第330章 徐皇后:陛下,還請照顧好小四第333章 朱高燨:說話的資格第515章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個稻草第326章 于謙:本官求死,速來取我人頭第279章 人屠白起,接管身體第175章 一世命即萬世命,一人罪,萬世功!第172章 我兒祁鎮有大帝之姿!第219章 祁王府的恐怖底蘊第441章 朱高燨:汝劍利,吾劍也未嘗不利!第483章 大明日不落,指日可待!第426章 平定漠北 班師回朝!第383章 想要仗打得好,必先利其器!第39章 又是祁王在力挽大明天傾?第452章 殿內議事,一錘定音!第159章 明太祖,朱元璋!第96章 經緯天地之謂文,戡定禍亂之謂武!第374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319章 朱高燨: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爹,第473章 朱高燨:大明乃是朕的天下!第546章 溫室大棚第173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第72章 王爺若不棄,赤戎願拜爲義父!第191章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第117章 一國兩帝?第355章 朱棣:死亡不屬於民主!第580章 能吃的都吃了第530章 朕心中只有你一人第425章 漢王驚嚇而死?朱高燨:便宜他了!第390章 誘敵深入,坐等韃靼撞入埋伏圈!第535章 棋中天下..........第368章 朱高燨:孤說他們有罪!第302章 朱高燨:有一點逝第286章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第578章 朱高爔環視一週,很快就發現了貓膩第126章 錦衣衛癱瘓,大戰將起!第479章 崔家亡命奔逃 官軍摧枯拉朽!第279章 人屠白起,接管身體第359章 朱高燨:要麼低頭,要麼死第545章 訓話了第132章 烏合之衆,沉默之軍第134章 他日我若爲青帝,報得一處桃花開第179章 滅國!第433章 連根拔起 震懾人心!第400章 三萬精銳,竟然都打不過那些明狗子第263章 姚廣孝:五百年必有王者出,其興也第367章 朝堂交鋒!世家大族圖窮匕見!請假一天第324章 北望遼東,金戈鐵馬兄弟們別等了第440章 混在迎接人羣當中的刺客!第344章 于謙:吾師真乃聖人也!第7章 漢王登基,全家遭殃第76章 米倉裡的老鼠第449章 大軍入城!血色開端!第413章 火力覆蓋!瓦剌人驚慌失措!第516章 真是巧了第400章 三萬精銳,竟然都打不過那些明狗子第517章 封侯拜相第201章 倭國投降!第195章 謀逆!兵變!第421章 糧草告急?後方有人搞事情!第120章 大漢將軍,用人之道第380章 姓岳名飛,字鵬舉!第45章 朱祁鈺的皇帝人生第175章 一世命即萬世命,一人罪,萬世功!第330章 徐皇后:陛下,還請照顧好小四第545章 訓話了第287章 朱高燨:白起,你去自首吧!第200章 幸好我不是祁王的敵人第269章 老朱:痛!太痛了!第362章 諸位,維喆在此,誰欲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