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又是祁王在力挽大明天傾?

第39章 又是祁王在力挽大明天傾?

朱棣鬆了一口氣。

朱瞻基沒有讓他失望,在關鍵的決定上,這位年輕的皇帝最後還是做出來理智的判斷。

這也讓朱棣心中對朱瞻基更加的滿意。

理智,敏銳,果斷,強硬……

朱棣培養出了一位好聖孫。

【解決了藩王們的問題後,你開始着手領導大明走向鼎盛。】

【在政治上,你重視整頓吏治和財政,提升內閣地位,任用能臣良臣。清革前弊,整頓統治機構,實行精簡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風;教導宦官讀書參政。】

【在經濟上,你弘揚仁宗之法,勵精圖治,獎勵農桑。甚至親自吃蝗蟲來鼓勵羣衆滅蝗,伱說“糧禾作物,乃民衆之骨肉。民衆乃朕之骨肉,汝食糧禾,如同食朕之骨肉”。民衆受到鼓舞,經濟和農業發展迅速。你爺爺二十年來透支的錢,終於在你這裡徹底補齊,彌補了大明虧空。】

【在軍事上,你繼承了爺爺的尚武之風,於宣德三、五、九年分別三次北征。擊敗兀良哈部,再度將邊界穩定下來。】

【你支持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復現了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

萬國來朝,熟悉的詞語啊。

朱棣心中感慨,永樂、洪熙、宣德,連着三朝明君,大明怎麼輸啊?

這直接將大明推到了巔峰,立於不敗之地!

大明盛世,有誰可以動搖!

而且朱瞻基這小子少年登基,身體健壯,最起碼不得當個三四十年的皇帝?

朱棣現在心中是滿滿的自信。

【你對父親雖只在位十個月,但永樂朝遺留下的不少弊政都是在這短短十個月時間中被扭轉過來的。仁宗之後,身爲宣德皇帝的你則是在父親一系列仁政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深化改革,使得大明王朝進入了鼎盛時期。】

【後世人稱——“仁宣之治”】

【你用了十年的時間,創造出了大明盛世,然而尚還處於英年的你,卻知道自己的生命力在飛速流逝。】

【宣德十年,你病重不能視朝,在臨終前將皇位留給了自己的長子,皇太子朱祁鎮。這一年,你三十六歲,駕崩於幹清宮。】

【你在十年的在位時間裡,讓大明走到了巔峰,然而你的子嗣卻險些將大明葬送。當年你放棄削藩於祁王的政策,在你死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那位祁王在大明最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

【朱瞻基皇帝身份模擬結束。】

朱棣:?

什麼意思,這就模擬結束了?

朱瞻基這小子才三十六歲就沒了?

宣德盛世就十年???

這猶如一擊重錘給朱棣掄的腦瓜子嗡嗡的,這叫這麼個事!

“等等,這模擬最後的那段話是什麼意思?”朱棣猛然反應了過來。

什麼叫朱瞻基的子嗣險些葬送了大明?

仁宣之治,盛世降臨,強盛的大明還怎麼葬送?

朱瞻基後世的皇帝就算腦子裡進了屎,是個百年不遇的大昏君,十幾年不上朝,天天的在後宮胡作非爲,縱情享樂,那也不至於把大明葬送啊!

這模擬系統是不是出問題了?

還有那句“當年你放棄削藩於祁王的政策,在你死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那位祁王在大明最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這又是什麼情況?

好傢伙,又是祁王在大明危難之際力挽天傾?

朱棣人都麻了! 到底是哪裡出來問題!

又是在最關鍵的時刻把他給卡住了!

這該死的模擬系統!

……

巍巍高聳的金陵城佇立在青山綠水之間,山川靈秀,氣象宏偉,這是大明的中心都城,象徵着至高無上的權力與地位。

從交趾歸來的得勝之師眺望着高大威嚴的巨城,心中是何等的豪邁。

“回來了。”張輔輕聲喃喃。

“是啊,我們回來了。”朱高燨手中牽着戰馬繮繩,勾起一抹笑意、

金陵城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人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人都會選擇金陵城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

“入城!”

儀鳳門,是金陵城北部通往長江岸邊的要道,是朝廷過江的重要城門,將官們北上、出征,都走這座城門;遇到打勝仗,附近的百姓就會在儀鳳門附近設隆重的儀式歡迎凱旋的將士們。

朱高燨與張輔走在了康莊大道的最前面,身後是從交趾凱旋歸來的南征軍,氣勢恢宏,馬蹄聲清脆有力。百姓們在道理兩側歡呼,爲他們的英雄們吶喊。

在街道旁有一婦人抱着瓷娃娃般的小姑娘,小姑娘懵懂無知仰頭看向母親:“娘,他們是誰呀?”

婦人臉上帶溫柔的微笑:“小囡囡,他們是打了勝仗的將士們,是英雄。”

小囡囡有些疑惑的問:“英雄……是什麼意思呀?”

“英雄呀……”婦人沉思了一會兒,說,“英雄,就是保護我們不受異族鐵蹄踐踏的人,因爲他們浴血奮戰,我們才能享受太平生活,小囡囡才能健康幸福的長大。”

“哦~”小囡囡喊着蔥白般柔嫩的手指,似懂非懂,“英雄,他們是英雄。”

這些百姓們可能不太清楚南征軍在交趾的大捷對於大明有多大的貢獻,也不知道這場戰爭的出發點到底是否正確。他們甚至有的人連南征軍在哪兒打的仗都不知道,只知道這些將士們去南邊打仗,現在打贏回來了。

這就夠了,將士們浴血奮戰打了勝仗,還有什麼是比這更值得高興的事嗎?

儀鳳門的道路兩側,每一個大明的子民臉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朱高燨舉起了大明的軍旗,大喝一聲:“大明威武!”

南征軍的數萬將士們振臂高呼:“大明威武!”

街道旁被婦人抱在懷裡的小囡囡也舉起了蓮藕般的手臂,咿呀咿呀的大聲道:“嗷嗚~”

“大明威武~”

朱高燨與張輔對視了一眼,不由臉上洋溢出了會心的微笑。

他們在外征戰,歸根結底,不就是爲了讓這些百姓們能安居樂業嗎?

若是那些永遠埋葬在交趾的將士們能看上一眼這大明繁華鼎盛,在九泉之下也能含笑而去了。

此時當有一壺花雕酒,敬戰死沙場的英雄們!

(本章完)

第278章 朱高燨:來送人頭了?第172章 我兒祁鎮有大帝之姿!第155章 滄海之東,遼爲首疆第67章 “涌泉”相報第193章 祁王又在搞什麼?第528章 就你叫李有田第21章 朱棣快被孝死了!第372章 韃靼不滅,孤心中一日不安!第189章 朱棣:我祖墳被刨了?第81章 前有祁王挽天傾,後有弘治續國祚第548章 土豆,無了!第20章 害怕的朱瞻基第72章 王爺若不棄,赤戎願拜爲義父!第101章 朱家人,父慈子孝第169章 魏國公?定讓你有來無回!(5k大章第359章 朱高燨:要麼低頭,要麼死第235章 朱高煦:誰把我賣給祁王了?阿屠指定閱讀書目第515章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個稻草第558章 美人心第298章 蜀王:造反?這不要我命嗎!第254章 朱棣:老朱家打了一輩子仗還不能享第230章 祁王:你說我能走到對岸嗎?第211章 立祁王爲儲君!第504章 永樂通寶第471章 百足之蟲 死而不僵!第559章 北狄南下第314章 天下文武,皆爲吾攬入懷中第514章 連我也是棋子第262章 我憑本事貪的錢,你憑什麼讓我交稅第24章 福兮禍兮第503章 都是錢啊!第216章 楊榮:祁王是真狗啊第113章 祁王真有呼風喚雨的本領?第438章 事成之後,我等當另立新君!第42章 北鎮撫司第530章 朕心中只有你一人第233章 現在是祁王的時代!第153章 校場會武,一招破敵!第550章 孑然一身第146章 三萬精銳,發兵東北!第388章 烽火狼煙,韃靼大軍至!第423章 朱高燨:後方不靖,前線繼續加大力第523章 四堂會審第563章 夜訪工部第40章 我盯上你了,你小心一點。第486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64章 你可真不是人第294章 恆景四十年,六月第342章 朱高燨: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第506章 人人都在演戲第149章 大明首位兩部尚書!第137章 兵權文政一手抓第184章 先滅兩個國第87章 霍去病上線!第268章 朱元璋:這沒道理啊第241章 祁王的潮汐戰術!第84章 永樂皇帝的魅力第548章 土豆,無了!第353章 朱高燨:豺狼虎豹,焉能爲敵?第193章 祁王又在搞什麼?第569章 這樣偉大的國家,你們上哪找去?第345章 朱高燨:你怎麼也成莽夫了?第511章 我可是非常樂於助人的..........第477章 大軍一至,土雞瓦狗!第32章 你們早就知道我的身份了?第130章 五省疆土,割讓於祁王第446章 輕而易舉的反殺!第224章 祁王:這夏原吉是真摳啊!第360章 你要求生路,孤便給你一條生路第487章 土豆,紅薯,畝產萬斤不是夢。第183章 祁王要當爹了!第30章 直覺第545章 訓話了第520章 知府有問題!第238章 祁王:叫我小朱也行第36章 君臣之禮,父子之情第575章 原來是陛下啊第410章 朱高燨:我先看看怎麼個事!第398章 大獲全勝,意外繳獲!第538章 天助我也第300章 阿棄:不要臉,呸!第354章 朱棣:擡頭直視我,站起來!第125章 未央宮斬韓信,遮天!第50章 洞房花燭夜第479章 崔家亡命奔逃 官軍摧枯拉朽!第114章 楊先生,你這一點都不持久啊第286章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第75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朱棣從不讓人失請假一天第196章 攻入開京!接管李朝!第270章 朱高燨:老三,我可沒蒙你第489章 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第174章 你想辭去太子之位?第523章 四堂會審請假一天,萬分抱歉第390章 誘敵深入,坐等韃靼撞入埋伏圈!第455章 趕盡殺絕?朕已經很仁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