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第702章 共和

制憲內閣初定人員基本都是一些熟悉的名字,除了許良這個領袖之外,就是解縉、楊溥、金幼孜、楊士奇、楊榮這幾個人了。

這第一屆的內閣班子,也只是一個過渡罷了,再往下就基本沒有這些大明舊臣,而是從起義中誕生的新一代人才。

出現這樣的情況,一來是確保朝政的順利過渡,二來則是制憲黨新一代還是年輕的過份了一些,這也得怪整個制憲起義推進的實在太快,還來不及讓他們都成長成熟起來。

新內閣組建之後立刻展開了會議,推出了許多內閣條陳,其一是宣佈成立新大明國,確立了制憲朝廷的基本結構。

其二,則是內閣代表全體百姓,宣佈任命朱允炆嫡長子朱文圭爲大明新任皇帝。

其三,廢除年號制度,全國開始施行黃帝歷,而黃帝歷4129年,也就成爲新大明成立的第一年。

其四,新大明宣佈繼承大明帝國一切舊有外事關係,依然承認《新朝貢條約》《萬國條約》的一切內容,依然保持對海外及周邊諸國的宗主地位。

這一切內容,當然並不是單方面的宣佈,不然的話海外諸國都不承認,那就尷尬了。

早在制憲黨入主京城的第一時間,他們已經派出使臣出走各國宣示宗主國地位了,而諸國不管心裡願不願意,他們在事實上都平靜的接受了這一點。

對諸國們來說,至少上頭還有個朱姓天子,事情還沒有完全做絕。

這實際上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大明那邊已經是既成事實了,除非以後他們不想要大明的援助和貿易了,並且打算成爲新大明的敵國,不然就只能承認了。

朱允炆也同意了新大明的冊封,如今新大明皇帝朱文圭已經在前往大明的蒸汽遊輪上了。

一切事情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百姓們越來越多習慣新大明的一切。

市面上的日曆全都換上了黃帝曆紀年,官府衙門一天一個變樣,各種建設計劃不斷地推出,錢莊也悄無聲息的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

但也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風水,周邊的一些小國並不那麼安分。

早在制憲黨還在和大明朝廷對峙的時候,安南以及東瀛都露出了獠牙,他們打着尊奉大明天子的旗號,發起了對大明南方的攻擊。

當然他們並非是真的忠心於大明天子,只不過是看着大明難得陷入內戰之中,妄圖趁亂撕下幾口肉而已,這也只不過是他們這些小國常有的做法。

只不過他們的獠牙,並沒有對彼時的制憲黨施加太大的影響。

兩廣後方,楊溥早早就打探到了安南的動向,提早就佈置了防線,這讓安南從作亂到現在,也始終未能往北突破過一步。

若是以前,安南作亂或許會讓中原王朝頭疼一陣,但時代已經變了。

當安南國主胡漢蒼率軍襲擾大明邊關的時候,他原本幻想着的是劫掠大明的財富,搶奪大明的女子,殺掉大明的百姓。他並不擔心會遭到報復,且不說大明深陷內戰無法自拔,就算他們回過神,要想報復安南本土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歷代中原王朝就算能征伐這片土地,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更無法長久的治理。

基於這種歷史認知的自信,胡漢蒼毫無顧慮的發動了這場戰爭,他知道自己再不打的話,遲早也要被大明的文化侵蝕溫水煮青蛙。

可是,事情的發展卻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當大軍推進到邊關之時,明軍的槍械火炮防線,直接把他給打懵了。

雖然制憲黨沒有太多精力放在邊關上,但依靠着武器的代差,他們的防禦依然可以讓安南不能逾越半步,一年多下來,安南來來回回騷擾了不知道多少遍,也還是在邊關打轉。

直到制憲黨終於取得起義勝利之後,胡漢蒼纔在第一時間撤軍,然後立即派遣使者表示臣服。

只不過這種反覆無常的做法,新大明內閣表示完全無法容忍。

“領袖,當初您制定的文化融合策略已經三十多年了,我想現在已經到了時機成熟的時候,如今安南這般上躥下跳,正好可以作爲我們第一個嘗試的對象。”

內閣的會議圓桌上,擺放着安南遞交的國書,其上內容無疑是對曾經的過失作爲深表惶恐,如今已經幡然醒悟,願意繼續與新大明維繫《新朝貢條約》的內容,遵從新大明爲宗主國云云。

這份國書當然寫的漂亮,但是在場的人都不是傻子,楊士奇首先就忍不了,立刻就表示自己的態度。

而他的提議,讓同在會議當中的其他閣臣也都點起頭來,顯然他們都很中意這個提議。

大明對諸國之情況有着充足的瞭解,三十多年前的文化侵蝕到了今天,已經顯現出卓越的成效,事實上週邊諸國的士人階層對大華夏史的敘述越來越認同,對大明這個華夏中央王朝的態度,更是越來越親近。

只有諸國的君主王室一直在嘗試抵抗這種影響,但是攝於大明的強大,他們的抵抗就顯得有些無力。

安南的做法顯然讓這些閣臣們都不滿了,真以爲我大明是軟柿子好脾氣隨便拿捏嗎,沒騰出手也就算了,現在有時間有精力,可不得秋後算賬,正好也順水推舟落實一下發展這麼多年的政策。

“士奇所言甚是,既然如此,那我們就發國書申斥胡氏作亂、德不配位,並且一同於報紙發表,看看安南內部會作何反應。

另外運作一下雙方留學生及親明官員,讓他們配合聲勢,若是情況合適的話,那就直接出手吞併安南!”

許良並沒有猶豫,今天的大明完全有實力做任何決策,這樣的嘗試無論能不能成功,都不會對自身有什麼影響。

而其他閣臣也都是出聲附和,然後氣氛就輕鬆愉快起來了。

真正瓦解皇權之後,他們這些臣子才感覺到其中的好處,沒有一個皇帝騎在頭上,做事是真的舒服啊。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該討論一下東瀛的事務了。”許良的眼睛眯起,閃過一絲冷漠。

第228章 構建商業生態490.第488章 盟誓第197章 自愧不如479.第477章 兩廣第157章 奇才啊!第272章 朱元璋:搬家!617.第615章 還是親人靠得住第290章 科舉改革第363章 我還得看他臉色?613.第611章 啓示少女711.第709章 世界的未來505.第503章 烏合之衆第243章 蒸汽機研討會704.第702章 共和第252章 財帛動人心第279章 蒸汽機牀,金屬加工第423章 父子,舅甥495.第493章 慘564.第562章 天才少女第341章 實驗甲型子母炮678.第676章 鷹犬555.第553章 朱允熥的震撼第387章 長生天的震怒第96章 儒家不足用第23章 臣有諫言!第277章 還得是許良第288章 駙馬是什麼樣的人?第65章 蒸!(求追讀!!!)第430章 朕親自表功!第426章 長線投資640.第638章 思潮涌動718.第716章 天使投資人465.第463章 喪權辱國第310章 見微知著658.第656章 先發制人第154章 新店開業625.第623章 告聖狀第200章 了結第38章 父慈子孝456.第454章 保鄭和第41章 你是故意的681.第679章 選擇616.第614章 每次都是先帝!第87章 守關人669.第667章 討賊!第116章第42章 耍嘴皮子482.第48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03章 電燈671.第669章 這怎麼打?第151章 拾許良的牙慧657.第655章 上路第320章 美好的標價659.第657章 來日方長540.第538章 許良該死!634.第632章 好事壞事?455.第453章 試探第288章 駙馬是什麼樣的人?564.第562章 天才少女第325章 別把太子不當太子657.第655章 上路第16章 給太子一點小震撼583.第581章 逆轉第153章 基因?第81章 他來了,他來了第284章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567.第565章 聲音很大670.第668章 衝鋒!709.第707章 認命第127章 《細菌病理說》第285章 朱元璋認證第93章 吾有良策第364章 國際體系第330章 罵死許賊第304章 弱點559.第557章 成果第60章 君臣奏對第405章 還得是上大學啊第406章 殿試728.第726章 穿越?第112章 憑什麼!494.第492章 考察小組706.第704章 撞沉它!第246章 你小子花錢太大了!711.第709章 世界的未來709.第707章 認命551.第549章 天朝真好啊第131章 思潮第176章 項目進度第414章 朱棣:爺不幹了!第256章 朱標的餌第284章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566.第564章 捨我其誰?第10章 小小的科學震撼第140章 危第95章 吸人大法第114章 這個家不能沒有你第96章 儒家不足用第420章 燕國地圖在哪兒?第72章 沒有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