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第715章 時代

黃帝歷4134年,東瀛滅國,歸爲大明東瀛省,至此大明徹底將中州的大半疆域全部據爲己有。

大明也由此成爲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同時蟠踞海陸的強大國家,無論國土範圍還是軍事實力,又或者是人口資源經濟都已經開始膨脹到誇張的地步,而這還願意不是未來的極限。

隨着國力的急劇攀升,大明朝廷每年都在加碼鼓勵生育的政策,並且通過各種措施減輕養育成本。

雖然其他人還沒有意識到人口的巨大作用,但許良卻十分明白現在不生的話,等時間過的久了,老百姓就未必願意生了,這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所以在百姓普遍有生育熱情的時候,在社會處於飛速發展的節點,許良也就開始瘋狂給全民催生了,現在生的越多,華人族羣在未來才能越加壯大,華夏文明才能更加輕鬆的掌控世界。

在工業迅速發展,還有海外巨大的移民需求前提之下,鼓勵生育推行的十分順利,無論是上面的朝廷還是下面的百姓,都有極大的意願迎合這樣的政策。

大明百姓在工業發展下迎來了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的時代,新式醫學的進步又極大的保障了生育的安全性。

許良這一屆內閣班子的五年時間裡,大明也就迎來了一股可怕的新生兒潮,並且這個趨勢還在以每年跨越式遞增的方式在繼續,大明的人口在肉眼可見的開始膨脹起來。

僅僅新生兒潮的出現,就催生了無數相關的產業發展,例如童裝、奶粉、學校、玩具、護理等等不計其數。

工商發展到了這個地步,社會已經進入了全面開花的階段,市場自然會適應需求催生相應的行業。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前進發展,似乎華夏已經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只要繼續這麼走下去,最終就真的能實現羣衆普遍的幸福。

事實上,如今的大明士生,已經開始有人宣揚歷史終結的論調了。

他們覺得,現在就是人類社會演變的終點,因爲許聖人已經把大明社會變成了一個完美的社會,只要繼續這麼保持下去,最終能實現人人都能幸福的終極社會狀態。

雖然這種論調讓許多理智者難以認同,但普羅大衆卻似乎十分追捧這種說法。

無論如今的工人農民女子還是商人,他們一個個的羣體都在時代的發展當中享受到了紅利,社會的快速發展進步讓一切欣欣向榮,也讓世人忽略了許多的問題。

當然,很大原因也是因爲這些問題對他們來說不算問題,至少對他們這一代人還不是什麼問題。

許良帶來的變革是猛烈的,快的讓人目不暇接,很多大明人上輩子還在爲一口糧食苦苦掙扎,下輩子突然就趕上社會發展的巨大浪潮。

許多農民只覺得上午還在揹着鋤頭下泥地墾田,下午就突然置身於繁花似錦的工業社會,看着路上的車水馬龍,還有街上琳琅滿目的工業商品,這種轉變來的太快,快得他們自己都沒有反應過來。

他們絕大多數人,原本畢生最大的願望也就是衣食無憂了,而現在他們這巨大的願望突然就被滿足了,而且還是超額滿足,在這個前提下,別的什麼問題都不是問題了,他們確實是幸福的。

他們感謝許聖人,也感謝許聖人創造的這個時代,所以他們對歷史終結深信不疑。這種論調,許良本人並沒有做出任何迴應,對於大明來說,他現在只想說一句“我的任務完成了”,以後的路該怎麼走,那是後人自己去考慮的事情了。

在大明飛速發展的時候,在東瀛這塊最後的疆域拼圖也完整了之後,許良在幹完自己的一屆首輔之後,就向朝廷提出了辭職。

雖然舉朝上下無不是全力挽留,但最終還是沒能拗得過許良本人的意志。

許良的隱退立刻引起了天下的轟動,世人都在擔憂失去許聖人卸任會重蹈當初覆轍,想當年朱允熥繼位,也是許聖人隱退之後才鬧出許多亂子來。

萬一這一次朱姓皇室又開始嘗試復辟,或者新的內閣首輔權力膨脹倒行逆施,那這大明該怎麼辦?

這種事情不是沒有可能性,而是很有可能性。

天下百姓很沒有安全感,他們無不是渴望許聖人能一直爲自己保駕護航,一時間京城無數百姓都聚集到內閣的政務大樓開始請願。

百姓就一個意思,許聖人您這個年紀明明還能多幹很多年的,怎麼能這麼快就退休呢,您得支棱起來啊!

只不過百姓們都是來遲了,許良早早就已經把事情辦完,一甩手就歸隱山林去了,最後這個爛攤子也全都扔給新的內閣去頭疼。

當事情已經變成既成事實,百姓們不管怎麼不願意,也只能接受了。

好在,大明這架奔騰的火車並沒有因爲許聖人的隱退就失控,新的內閣首輔楊士奇很好的維持住了帝國的發展勢頭。

百姓們依然過着自己小富即安的生活,也就慢慢接受了許良隱退的現實。

此後的大明,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運轉發展着,或許是許良雖然退隱了,但也依然能震懾內閣的原因,又或許是如今的制憲朝廷制度已經足夠穩定的原因,此後的大明朝政都十分平穩。

二十幾年的時間過去,從許良到楊士奇的內閣過渡,又從楊士奇到楊溥,最終到楊溥過渡到于謙手裡,整個過程都沒有太大的波瀾。

這保證了龐大帝國的穩定運轉,始終維持了大明本身的高速發展勢頭。

而至此,大明也完成了從老人到新生代的完全過渡,于謙這個生於建業年間的新生代士生走上臺前執掌內閣,標誌着大明從上到下真正完成了一次蛻變。

這是一個時代的新生,當然也是一個時代的落寞。

而在這個時代交接的過程裡,許良也始終貫徹着自己隱退的決定,從來沒有干涉過朝廷的任何決策,安安靜靜的等待着自己生命的終結。

一直到八十大壽將近的時候,許良隱隱也感覺到,這個時候或許已經快來了。

第100章 新時代第134章 請誅秦王512.第510章 守業艱難第53章 打幾分?450.第448章 科研院第76章 論戰將至!第305章 新婚大吉693.第691章 守關第302章 議定652.第650章 棋手第371章 烈日隕落第65章 蒸!(求追讀!!!)第240章 老朱:這工業化有點東西第378章 夜長夢多638.第636章 人潮所向670.第668章 衝鋒!701.第699章 不忠不義!第31章 狂!第126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254章 西安的腳步463.第461章 禮義廉恥第206章 這就是許良?709.第707章 認命第53章 打幾分?517.第515章 友誼第266章 吃飯第170章 信心第72章 沒有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求追讀!!633.第631章 受命於天?第408章 水平第138章 朱標:我信!624.第622章 我贏了第72章 沒有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求追讀!!第104章 上架感言第364章 國際體系第200章 了結533.第531章 天下沒有犯錯的皇帝!第2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76章 項目進度第154章 新店開業第426章 長線投資470.第468章 說漢話不好嗎?第315章 平倭策522.第520章 誰在罵他第223章 新朝貢國約604.第602章 東方貴客第335章 時代變了第223章 新朝貢國約第277章 還得是許良549.第547章 富貴還鄉474.第472章 能再抽一鞭子嗎?642.第640章 進京殺賊578.第576章 天朝不仗義623.第621章 燕王老了650.第648章 誰是敵人第248章 第247 孤給科學站個臺697.第695章 後路第23章 臣有諫言!第314章 關於倭寇第352章 變573.第571章 幸運兒第400章 天文502.第500章 再斬許良!第186章 關注526.第524章 走上正軌第44章 你是天才?488.第486章 談判705.第703章 不自量力第224章 貿易體系第44章 你是天才?第359章 不對勁600.第598章 國殤第107章 孤很欣慰第46章 要變天了?481.第479章 相信後人的智慧715.第713章 時代的風口第363章 我還得看他臉色?第220章 工票第203章 跟我混能吃幾百年紅利第408章 水平第438章 訴求721.第719章 仙逝第341章 實驗甲型子母炮第289章 科學與工業,教育與資源第175章 名聲618.第616章 我反對!第423章 父子,舅甥第285章 朱元璋認證652.第650章 棋手第116章第250章 醫院是這麼開的?504.第502章 別上當啊!650.第648章 誰是敵人第264章 變革的醞釀707.第705章 功過452.第450章 償還苦難第214章 來了就是西安人!第305章 新婚大吉第152章 動物實驗第90章 你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