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一路向南

第132章 一路向南

作爲老師的劉伯溫雖然收到了發車儀式觀禮的請柬,可同樣沒來。

而是讓他的兒子劉璉替他過來。

也許是有這麼多大人物在場的緣故,劉璉在楊憲面前顯得有些拘謹,楊憲不由想起剛穿越到這個世界的場景,當時因爲久等楊憲不來,正是劉璉還主動出去找楊憲,正好碰到了因爲落馬嘎了,剛穿越奪舍的他。

那時候雙方還是很熟稔的,當時劉璉是浙東文官領袖劉伯溫的兒子,而楊憲本人不過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翰林而已,而且還是劉伯溫的學生。

只是想不到短短兩年時間,雙方身份就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

也是因爲楊憲的激勵,劉璉纔會跟着踏足官場。

徐妙雲則是全程就一個人安靜地坐在車廂裡,兩隻眼睛看着外頭,也不知道在看些什麼。

京揚軌道列車,首次發車,一共四節車廂。

其中最前排的首節車廂坐的都是前來觀禮的大佬以及隨行的官員。

後面三節車廂則是裝滿了各式物資。

反正要發車去京城,資源都已經花下去了,因此楊憲不準備浪費這一次運輸機會。

這一點王月憫倒是和他不謀而合。

在指揮手底下工人將最後一箱甜品裝上車後,王月憫身子從貨車車廂裡退了出來,拍了拍手,轉過頭的瞬間,正好對上了楊憲的視線。

楊憲笑着和她比了個手勢。

王月憫愣了一下,伸手摸了摸髮梢,原來是黃色的楊花末纏在上頭了。

她伸手拿下來的瞬間。

清風吹過。

楊花隨風而去。

滿頭的青絲也跟着飛揚。

楊憲愣了一下,然後朝着她招了招手,開口笑道:“王姑娘,要發車了。”

通往京城的軌道上。

六匹雄壯的戰馬,撒開蹄子沿着枕木車軌,朝着京城方向一路狂奔。

玻璃製造真正在我國發生翻天覆地實質性的突破是在康熙年間。

明末清初進口的平板玻璃在我國出現,康熙年間,圓明園建築纔開始使用玻璃窗,雍正年間,紫禁城內也開始使用,至幹隆年間,玻璃窗纔在宮中普遍應用。

這些昂貴的舶來品,因爲良好的的採光和圍護性,取代了傳統的糊窗紙,改變了傳統建築的立面外觀。

這個時間節點,顯然還沒有這項技術,楊憲也一直沒有在這方面做出突破。

由於沒有辦法安裝玻璃,楊憲只能是在客車車廂原本窗戶的兩側都安裝了防護網。

這樣一來既透氣,又能讓乘客欣賞到列車外面的風景。

同時還能保證乘客的安全。 不過要是遇到下雨天,就有些麻煩了,到時候靠窗的那兩排位置便只能棄用。

楊憲心裡想着,玻璃製造這塊也是時候該開始動起來了。

這些日子實在是太忙了,很多事情無法兼顧到位。

真正讓他體會到,什麼叫做人力有時窮盡,在有系統幫助下都是如此,難以想象那些沒有系統、金手指幫助的各類穿越大神們是如何玩轉異界的。

“這軌道列車的速度真的很快啊。”

身旁朱標的話,將楊憲從思緒中拉回現實。

“這車不僅速度快,而且一點也不顛簸。”朱樉點了點頭,跟着開口道。

朱樉之前和那些工匠們聊過,知道能夠做到像現在這樣一點都不顛簸最大的功勞要歸功於列車那打磨地無比光滑的車輪。

徐妙雲和王月憫二女,則是看着窗外不斷飛逝的景色,眼裡放着光。

看着兩邊的景象飛速倒退,這種感覺對她們來說實在是太奇妙了。

這是她們以前坐馬車從未有過的體驗。

“根據古籍記載,秦朝就曾有過這種軌道車?”觀遍古籍的徐妙雲忽然開口問道。

這問題,不等楊憲回答,二皇子朱樉就直接替他答了。

“楊神侯這個軌道列車的創意雖然確實來自秦朝,可無論是列車本身,還是軌道,他都做了不少的改進。因此無論是運輸載重量、列車行駛速度、還是舒適性,都比秦朝要好太多。”

“我說的沒錯吧?”朱樉轉頭看着楊憲,那表情就像是一個平常頑劣的學生,好不容易考了一次好成績,等着老師表揚。

“二皇子說的很對。”楊憲笑着點了點頭,然後轉頭看向徐妙雲。“爲了承受更重的列車,尤其是在車軌部分,我下了很大的功夫。不過徐姑娘能夠知道秦朝擁有軌道列車這件事已經很了不起了,因爲有關它的記載很少,因此往後這麼多朝代,都沒能繼承這項運輸技術,不愧是譽滿京城的女諸生。”

“楊大人謬讚了,我也只是偶然間在一本古籍上看過有關軌道列車的隻言片語而已。楊大人才是真的厲害,竟然能夠憑藉那些隻言片語,就將其完整還原出來。”徐妙雲開口道。

“好了,知道你們兩個都厲害,就不要在這互相吹捧了。”朱樉笑着打斷了徐妙雲與楊憲的對話,開口問道。“對了,楊神侯,你說這個軌道列車從揚州到京城大概要一整天時間,那麼這期間的吃喝拉撒怎麼辦啊。”

這問題算是問到點子上了,軌道列車畢竟不是馬車,說停就停。

楊憲開口回道:“揚州到京城這一條軌道上,每百里路,設有一個站點。”

“每站都修有20米長站臺,12間站房,其中就有負責乘客休息吃飯的大堂,和方便的公共茅廁。不僅如此,每個站點還配備了馬廄、馬匹、飼料、水井等,還配有負責車輛、軌道維修和裝卸人員,以及守衛人員。”

事無鉅細,楊憲可以說把一切能夠考慮到的事情,都考慮到了。

朱樉他們聽得是連連點頭。

楊憲臉上露出笑意,接着開口道:“當然了,列車上也備有各式點心吃食,全都是明記甜品出品。還有如果乘客實在是忍不住要如廁的話,列車上也是備有專門用來如廁的房間的。”

說着,楊憲伸手指了指後頭一個方向。

衆人轉頭,順着楊憲的視線看去,果然在遠處看到了一扇門。

(本章完)

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第334章 裁撤老兵(4k)第94章 災民還算人嗎?第49章 古代識字率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第90章 算計267.第265章 論情報的重要性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第334章 裁撤老兵(4k)第61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第47章 心裡苦的人267.第265章 論情報的重要性第60章 君子如玉第28章 風靡京城第88章 欺君罔上?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第35章 紅樓問世第304章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243.第241章 老哥哥,兄弟這回,怕是路走到第89章 吃糠拉稀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第84章 奶香炊餅250.第248章 壓抑的呂氏(第三更,求月票,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303.第298章 三月滅國(4k)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204.第203章 蒸汽機的原理第101章 幹得好啊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第8章 製鹽大業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第120章 未開封的考題第364章 航海王(4k)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74章 大功德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213.第212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73章 說話!第120章 未開封的考題202.第201章 揚州大學 蒸汽啓蒙(4k)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第138章 殘次品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第4章 把這些稻苗給本府拔了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陽160.第160章 破府抄家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57章 洪武三年冬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第36章 民風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第24章 秋收第307章 人老成精(4k)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第75章 有些相遇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215.第214章 航海王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第121章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第55章 四則運算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記恨上了第101章 幹得好啊第7章 神秘小瓶第352章第42章 父與女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166.第166章 草原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63章 失利!第129章 官民一則 均田均糧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238.第236章 狹路相逢!197.第197章 救贖之道就在世界地圖之中(4k第61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第28章 風靡京城246.第244章 我一生別無所好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第33章 各自滿意第130章 一條鞭法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第75章 有些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