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

江南,那些老字號的紡織廠一個接着一個倒閉。

剩下那些還在苟活的,則是乾脆直接砍掉了棉布這一類別,專攻絲綢,走高端路線。

可這樣一來,等於是自廢一臂,規模再無法和以前同日而語。

而且即便是這樣,能否苟活下來,也還得看明記願不願意賞這口飯。

一旦明記紡織廠也進軍絲綢紡織,那麼屆時他們將退無可退。

破產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另一邊,這段時間京城朝廷這邊也發生一件大事。

那就是督察院中丞劉伯溫,向朱元璋上交了辭呈。

皇宮,太和殿內。

朱元璋將手中劉伯溫的辭呈狠狠摔在地上,臉色難看,罵罵咧咧道:“哪都不許走,就算他病了,也得給咱在督察院好好盯着。”

朱標走上前,彎腰撿起地上的辭呈,將其重新放在了桌上,開口道:“父皇,根據太醫的診斷,誠意伯的身子如今確實不適合繼續工作了。而且他也到了歸養的年紀,咱們實在是沒有理由這個繼續強留着他。”

朱標講的這些事情,朱元璋又何嘗不知道,事實上早在幾年前,劉伯溫便已經和他提過辭官歸養的打算,可那次讓朱元璋以大明新立,百廢待興,朝廷需要他爲由留了下來。

而如今大明國力昌盛,朝廷人才濟濟,這個理由也站不住了。

當時劉伯溫是還有些不放心楊憲,要知道在朱元璋這麼多開國功臣裡頭,劉伯溫是最惜命的,幾乎是天下初定時,便已經心生功成身退的念頭。

只可惜在原時空,這個最惜命的人,最後卻沒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朱元璋嘴裡碎碎念道:“老大,你不知道,劉夫子這個人啊敬業,敢於糾彈,而且跟淮西那夥人不對付。”

“他要是走了,我去哪再去找第二個劉夫子啊。”

朱元璋眼裡流露出一些難過,當年他親自請來的浙東四夫子,麗水的葉琛、龍泉的章溢,兩位夫子都是早早離開人世,如今如果劉伯溫再一走。

那麼浙東四夫子,四去其三,便只剩下宋濂一人了。

到時候,只剩下老邁的宋濂,浙東黨還能否制衡淮西黨,便成了一個未知數。

朱元璋內心很糾結,可最終還是對劉伯溫的辭呈給與了准許。

第二天,朱元璋直接把劉伯溫喊進了宮。

君臣二人,聊着天。

朱元璋詢問,劉伯溫走後,誰來接替他御史中丞的位置最爲合適。

劉伯溫給了幾個答案。

朱元璋聽後,微微點頭,並未給出明確的答覆。

話到了盡頭,終於是到了分別的時候。

“劉伯溫,聽旨吧。”朱元璋看了劉伯溫一眼,開口道。

劉伯溫立馬起身下跪,聽旨。

“着即,剝奪劉伯溫所有的職銜俸祿,遣歸鄉里,種地自養,生死由天。”朱元璋沉聲道。

“謝陛下!”劉伯溫朝着朱元璋重重磕了一個響頭。

劉伯溫的這一次謝恩叩首,比以往要誠心很多,即便是封爵那次都遠遠比不上。

朱元璋看在眼裡,心裡卻不是滋味。十多年了,到了,也沒能交透他劉基啊。

看着劉伯溫走出大殿的背影,朱元璋莫名有些傷感。

“老大。”一旁的朱標開口應道。

“父皇。”

“朕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這些日子,經常想起老人來。花雲、耿再成、朱文遜,都是早早跟了朕的,可是連朕登基那一天都沒有看到。”

“也不知道等到咱大明王旗插遍全世界時,朕的身邊還能有多少老兄弟,抑或是連”朱元璋轉頭看了一眼朱標,伸手拍了拍好大兒的肩膀,開口道。“你和劉夫子向來交好,去送他最後一程吧。”

“是,父皇。”

京城,誠意伯府。

爲了照顧父親,劉鏈也跟着辭去了工部的差事,準備和劉伯溫一起回青田老鄉。

家裡的僕人全都遣散了,只留了小六子一人。

劉伯溫讓劉鏈和六子收拾東西,除了隨身物品,誠意伯府中原有的任何東西都不準動。

第二日一早,三人便是帶着隨身行李,只是並未直接往南,而是坐上了前往揚州的軌道列車。

劉伯溫打算在離開前,最後再看一看自己那個最得意的學生。

出了車站,劉伯溫一行三人剛走到揚州城門,忽然聽到身後傳來了人聲。

“劉老伯!劉老伯!”

一開始劉伯溫三人並未理睬,他們在揚州除了楊憲外,並沒有其他熟人。

如果是官面上的人物的話,也不會是這種稱呼。

所以劉伯溫他們只當是喊的別人。

只是他們往前走了一段路,後面的喊叫聲,還沒有停止,顯然是衝着自己來的。

劉伯溫停下腳步,回頭看去,只見一個人高馬大的漢子走了過來。

那漢子走到劉伯溫面前,然後又是看了看一旁的六子,臉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劉老伯,果然是你們,剛纔大老遠的我還以爲認錯人了。”

“你是?”劉伯溫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是我啊,劉勇!”漢子伸出手指指了指自己,接着開口道。“你不記得了嗎,當時咱們一起在城外修過瀝青路的,還一起吃了土豆燜飯。”

劉勇這麼一說,劉伯溫總算記起這件事來。

當時正是眼前這個憨憨拉着他一個當朝二品大員下工地做苦力來着,後來回到京城後,他這副身子骨還疼得連着幾夜睡不着覺。

這下子記憶全都涌上來了,包括那幾個難眠的夜晚。

劉伯溫臉上露出笑容,開口道:“我記得你當時說有個弟弟,叫劉敏,是在城裡造樓部做工。”

“是,劉老伯你記性真好。”

“看你這身穿着打扮,看來你們兄弟倆人,這些年混得還可以啊。”劉伯溫開口笑道,要知道當時的劉勇兄弟是逃荒逃到揚州的,身上有衣服穿就不錯了。如今一身棉布衣,身姿挺拔,與當初判若兩人,也難怪劉伯溫一眼沒將其認出來。

劉勇伸手摸了摸腦袋,憨笑道:“楊大人說過勤勞能夠致富,咱們揚州的工人都相信這一點,這些年只要不是懶漢,日子過得都還挺不錯的。”

第334章 裁撤老兵(4k)第322章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4k)第32章 羊毛加工作坊第33章 各自滿意284.第281章 所謂成長,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第70章 且聽龍吟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50章 鬼才藍玉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88章 欺君罔上?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235.第233章 塵封的恐懼被喚醒第12章 成天平地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別人也會把我當成是第327章 天子劍,月下斬駙馬(4k)第304章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第56章 古董羹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第24章 秋收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133章 意外驚喜186.第186章 大捷!(4k)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第15章 背鍋的老劉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第50章 鬼才藍玉第309章 狗鏈(4k)第329章 自古天家無親情 新的酷刑(4k)第360章 並非“仁君”(4k)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第331章 弟子不必不如師,兒子也不必不如老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177.第177章 真177章 軍火展示(章回數老打193.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第52章 韭菜第61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第12章 成天平地第70章 且聽龍吟第29章 稻香粥154.第154章 丈量天地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第132章 一路向南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234.第232章 整個日本都爲之瘋狂!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第35章 紅樓問世233.第231章 挖山262.第260章 劉老伯,你的學生有大出息啊第138章 殘次品184.第184章 北伐(4k)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74章 大功德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177.第177章 真177章 軍火展示(章回數老打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239.第237章 末路英雄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215.第214章 航海王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15章 背鍋的老劉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第148章 大明第一任首富與最後一任首富的初233.第231章 挖山第315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上)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第329章 自古天家無親情 新的酷刑(4k)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別人也會把我當成是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事關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202.第201章 揚州大學 蒸汽啓蒙(4k)159.第159章 本宮就在這,聽說你有話要說?第73章 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