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

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

在此次北征出發前,徐達和朱元璋說過,他所能做到的極限是保全師,而不能保全勝。

朱元璋給他的答覆,只要把李文忠大軍安全帶回來就算全功。

而如今因爲楊憲的存在,不僅成功救回了藍玉、耿炳文的先鋒部隊,更是直接重創王保保大軍。

今後至少一兩年內,草原韃子不再敢隨意犯邊。

消息傳回朝廷,立馬震驚朝野。

朱元璋在奉天殿上,一連說了六個好字。

徐達將此役最大的功勞歸給了楊憲,雖然事實本就如此。可在有些人眼中,就不那麼認爲了。

接下來,便是封賞一事。

散朝後,朱元璋和朱標爺倆開始商量該給楊憲怎麼樣的賞賜好。

“老大,你說說這回該給楊憲封個什麼爵位好。”朱元璋開口笑道。

問的是什麼爵位,也就是朱元璋一開始就打算給楊憲封爵。

“根據徐叔叔的奏報,這次北伐楊卿居首功,不僅提前預料到了王保保會突襲北平城,更是在守城過程中使用他發明的新型火藥重創王保保主力大軍萬餘。而咱們北平守軍則是幾乎沒有任何傷亡。”

朱標擡頭看了朱元璋一眼,試探道:“兒臣覺得要不封個伯爵,畢竟楊卿的恩師,劉中丞也是伯爵。”

大明爵位,分五等,公侯伯子男。

伯爵正好處於中間地位,朱標提到的劉伯溫當初被封的就是誠意伯。

可以說朱標的提議合情合理。

朱元璋沉吟了一會兒,直接拿起筆,在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侯”字。

“父皇,你要封楊卿侯爵?”朱標驚訝道。

朱標本人對於楊憲自然是無限看好的,別說是侯爵,他認爲以楊憲對這個國家的貢獻就算是封個公也是當得起的。

可他驚訝的是他父親朱元璋會這麼做。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農民起義成功的皇帝,其基本盤靠的是同鄉好友。

一是劉邦,第二個就是朱元璋。

劉邦當了皇帝后,那一幫曾在村頭喝小酒的朋友們,一個個都得到了提拔重用,比如夏侯嬰、周勃、樊噲、蕭何、曹參等。

朱元璋同樣如此,爲什麼會有淮西勳貴這個詞,就是因爲他的淮西老鄉大多都授了勳、封了賞。

不說其它,開國六公爵當中:李善長、徐達、鄧愈、常茂(頂的父親常遇春)、馮勝、李文忠,都是淮西人。

從這一點來說,如果要進入公爵這個池子,不是淮西人,想都不要想。

封侯爵的,非淮西人,基本上也都是跟朱元璋跟的早的。

也就是他還未真正起勢前的班底。

可以這樣說,跟隨朱元璋越早的人,後來受到的封賞就越大,畢竟,是一起扛過槍、一起捱過餓、一起殺過人的老兄弟。既然是老兄弟,那就得照顧一二了。

極個別除外,也都是對朱元璋奪下江山做出重大貢獻的。 當然,劉伯溫封不了侯,有他自己的原因在。

朱元璋看着朱標開口笑道:“我瞭解天德,他說楊憲居首功,那麼楊憲就是此戰首功。而且從他彙報的內容來看,楊憲還是一個難得的將才。他的軍功不僅僅只是取得此次北伐的勝利,我更看重的是他發明的新型火藥,有了這樣的大殺器,北邊韃子何足懼哉。日後蕩平漠北,指日可待。這樣的功勞,封侯綽綽有餘。”

“而且還有一點,老大,你要記着。”

朱元璋看着朱標,臉上笑容收斂,嚴肅道:“正因爲楊憲的恩師劉夫子只是伯爵,所以楊憲必須是侯爵。”

“兒臣知道了。”朱標神情一凜,開口道。

“接着便是封號了,老大,伱說賞個什麼封號好。”朱元璋臉上再次揚起笑容,開口道。“既然楊憲發明的新型火藥這麼厲害,封他個神火候怎麼樣?”

“.”

朱標沉默了片刻,開口道:“父皇,楊卿的功勞可不僅僅只在軍事上,除了新型火藥外,拿最近的來說,就有羊毛加工。之前兒臣這邊已經和他商議過,按照楊卿的方法,不出三年,我們大明子民,將無人再挨凍。”

“再加上最開始進獻的製鹽之法,瀝青路,這一路走來,楊卿所帶來的每一項新的舉措,對於咱大明來說都好像是.”朱標斟酌了一下,接着開口道。“好像是一場場神蹟。”

“不如把火字去掉,單封一個神字如何?”

“神侯?”朱元璋低聲呢喃一句。

大明神侯,以神字爲封號,這樣牛逼的封號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可以想見,一旦這個封號公諸於世,一定會震驚整個朝野。

朱元璋看着朱標,開口笑道:“老大看來十分看好楊憲。”

“是。”朱標擡起頭,直視着自己的父親,堅定回道。

朱元璋大爲欣慰,大手一揮,開口道:“好,那就這麼定了。到時候這個封賞就由你親自去給。”

大明北征軍隊,凱旋而歸。

楊憲上了一份奏摺由徐達帶往京城,以揚州事務繁忙爲由,在揚州地界下了車。

雖然與楊憲相處不久,可徐達清楚眼前這個男人決定了的事情,就不會再改變,因此也不再勸說,自己帶着軍隊浩浩湯湯回京城覆命去了。

有人受到封賞,就有人受到懲罰。

藍玉貪功冒進在前,擅自欺辱擴廓王妃其木格在後,哪一項都是大罪。

如果換了其他人,怕是人早就沒了。

而藍玉畢竟有淮西勳貴和皇親國戚兩重身份在。

身爲淮西一黨的話事人,韓國公李善長更是直接進宮面聖,給藍玉求情。藍玉雖然有過,可破了擴廓王帳是事實,也擒獲了不少元人俘虜,其中不乏有元廷的皇親國戚,也算是一件功勞。

再加上,因爲楊憲、徐達的緣故,畢竟先鋒部隊最終還是保了下來。

這才讓李善長有了求情的餘地。

“兒臣的面子,正因爲藍玉是國戚,那更應該要賞罰分明,真要聽了韓國公的,寬縱了藍玉。那纔是真正當着天下人的面,打了太子這張臉。”

(本章完)

267.第265章 論情報的重要性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第108章 科舉改革158.第158章 我說是就是第299章 以爲我提不動刀了嗎?(4k)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160.第160章 破府抄家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第62章 大明之幸166.第166章 草原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第49章 古代識字率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第331章 弟子不必不如師,兒子也不必不如老第74章 大功德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第45章 田園之樂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235.第233章 塵封的恐懼被喚醒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第360章 並非“仁君”(4k)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第35章 紅樓問世第56章 古董羹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1章 開局一隻雞第322章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4k)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第6章 我真是天才第333章 島是寶島,但需要清清藤壺(4k)201.請病假一天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第346章 黑袍僧人(4k)第8章 製鹽大業177.第177章 真177章 軍火展示(章回數老打182.第182章 欺天了(4k)第56章 古董羹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315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上)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186.第186章 大捷!(4k)第133章 意外驚喜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88章 欺君罔上?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219.第218章 放下魚叉,拿起了屠刀第345章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4k)第43章 應對盜版的三倆計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報紙!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357章 等會兒會有點疼,忍着點(4k)第93章 仿範公法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196.第196章 征討雲南(4k)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233.第231章 挖山224.第223章 燒鵝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第345章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4k)第3章 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上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36章 民風284.第281章 所謂成長,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第88章 欺君罔上?215.第214章 航海王243.第241章 老哥哥,兄弟這回,怕是路走到第21章 生意第77章 瑞雪未必兆豐年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182.第182章 欺天了(4k)162.第162章 報紙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