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

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

金鈔局的職能是什麼來着?

管理寶鈔的發行和流通,以及瞭解地方經濟情況,確定寶鈔發行量。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是這樣吧?

那豈不是說,陛下不會再和以前那般,隨心意發行寶鈔,而是有依據的發行嗎?

如果這個猜測是真的,如果陛下能做到,那……

越想曾泰就越激動……寶鈔真的就全面盤活了。

可皇帝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呢?

шшш☢ Tтka n☢ c○

想到這裡,他一咬牙出列,道:“陛下,臣方纔想起金鈔局的一個職能,確定寶鈔發行量。”

“臣斗膽,敢問陛下此言何意?”

朱元璋頗有些意外,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人,留意到這個問題了。

本來他還想着,曾泰在戶部尚書的位置上,坐了也有大半年了,也是時候更換掉了。

這也是洪武朝的一大特色,六部尚書替換的那叫一個快,大多都是一年半載就換了。

能做滿三年的,鳳毛麟角。

原因自然是不信任,怕這些人在高位上太久結黨營私。

不過這個曾泰的能力確實不錯,有忠心還敢於直諫,就再讓他多當一些時日吧。

曾泰還不知道,就因爲一個問題,他保住了尚書位置。

朱元璋這樣想着,看曾泰就愈發的順眼,說道:

“就是字面意思,以後發行多少寶鈔,需要有依據。”

“而這個依據,就是金鈔局給出的數據。”

頓了一下,他又補充了一句:

“戶部掌管國家錢糧,每年也要提供一次數據,與金鈔局做對照。”

“如此才能計算出更準確的發行量,避免通貨膨脹……也就是寶鈔太多。”

見事情果如自己所想,曾泰心下無比激動:

“陛下聖明。”

“若依此法,再有寶鈔納稅,兌換物資……”

“建立寶鈔信譽,有望矣。”

其他人也漸漸反應過來,無比的震驚,沒想到皇帝竟然自縛手腳?

還有金鈔局,原本大家以爲,就是皇帝弄來監視地方的。

沒想到竟然是這個用處。

羣臣對金鈔局的觀感,頓時就得到了扭轉。

雖然還是有監視地方的功能,可主要職能是估算寶鈔發行量。

比起單純的特務機構,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有了金鈔局的數據,不說讓寶鈔和銅錢一樣流通,至少不會再和之前那樣快速貶值。

說不定,錢荒的問題真就可以在本朝得到解決。

“陛下聖明。”

羣臣紛紛讚頌。

同時也爲曾泰的膽量感到佩服,能看出其中的奧妙不說,關鍵是敢追着皇帝問。

王時看着這個競爭對手,也發自內心的敬佩。

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自己不如他多矣。

新寶鈔,更加合理的制度,徹底說服了羣臣。

縱使還有人不看好,卻也不願意和這麼多人唱反調。

回收舊鈔,提振百姓對寶鈔的信任,獲得了通過。

金鈔局正式被百官接納,並且地位也直接攀升到了和六部齊平。

朱元璋又接連下了幾道旨意,再次強調,各衙門全力協助金鈔局工作。

新鈔會在三個月後正式發行。

在此期間,各地方衙門必須全力宣傳新鈔,以及新的寶鈔政策。

務必讓更多百姓瞭解新鈔。 各衙門不得拒收新寶鈔,且必須按照面額接收,否則嚴懲不貸。

……

如此一條條新政策頒佈,百官更加確信,皇帝謀劃已久。

而更加合理的政策,也讓他們對新鈔多了幾分認可。

——

寶鈔新政的消息一出,應天城沸騰了。

不得不說的是,應天才是民間留存寶鈔最多的地方,也是重災區。

聽說可以從對應的官倉,直接購買物資。

百姓們一開始還不信,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可當皇榜貼出,確定此事爲真之後,百姓們興奮了。

紛紛高呼陛下萬歲。

然後開始打聽,那能兌換物資的倉庫在哪裡。

只是還沒等百姓們打聽到倉庫的地址,發現大街上多了很多攤位:

原價收購寶鈔,有多少要多少。

百姓們很是不解,爲什麼要原價收?

直到有人告訴他們,收購寶鈔的都是鹽商,他們可以直接用寶鈔換鹽引。

百姓這才恍然大悟,然後也不去倉庫了,就地將寶鈔賣給了鹽商。

方便不說,還不用和官府打交道。

百姓從來都不願意和官府打交道的,誰知道官倉給兌換的物資,是不是殘次品,會不會缺斤少兩。

還是賣給鹽商,換成銅錢更安心。

但不管怎麼說,寶鈔的價格一夜之間和麪額等齊了。

但也有一部分人腸子都悔青了,就是之前以高出市價一成的價格,出售寶鈔的人。

裡外裡賠了好多啊。

之前囤積寶鈔的人,則喜笑顏開。

賺了,大賺大賺啊。

只是他們並沒有高興多久,很快就有錦衣衛登門,惡意打壓寶鈔價格,流放抄家。

看着街對面被枷鎖釦走的富商一家,想着他們家前幾日的意氣風發,馮氏嘆息道:

“做人不能太貪啊。”

“呸。”陳遠啐了一口,說道:“奸商,活該。”

“這條街上誰不認識誰啊,鄰里鄉親都坑,遭報應了吧。”

馮氏勸道:“他們已經如此了,嘴上留點德吧。”

陳遠也沒有再說什麼,而是道:

“這次你不怪我了吧?要是聽你的,把寶鈔賣出去,那纔是虧大了。”

馮氏略有些尷尬,醫館每天都有錢財出入,手裡握了不少寶鈔。

她就想趕緊賣了,還能小賺一筆。

萬一朝廷反悔了,就虧大了。

陳遠不願意,還說她雖然當了誥命,見識卻絲毫不見長。

當今朝廷啥時候朝令夕改過,存着。

爲此,馮氏還和他慪了好幾天氣。

現在證明自己是對的,陳遠那叫一個得意。

不過都是老夫老妻了,馮氏轉眼就將尷尬拋之腦後,喜笑顏開的道:

“還是當家的你沉得住氣,這次咱們可要狠狠賺上一筆了。”

寶鈔新政,像是插了翅膀一般,以應天城爲中心,迅速向全國傳播。

得到消息的百姓,無不喜笑顏開。

但有人的動作,比朝廷傳遞消息的速度還要快,那就是鹽商。

很多地方,朝廷的消息還未到,鹽商就已經到了。

(本章完)

第2章 大明嫡長孫97.第97章 繼續說啊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192.第191章 不結婚就想生孩子?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73章 大課堂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100.第100章 廷議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192.第191章 不結婚就想生孩子?第30章 預見能力第38章 聖人言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第298章 無題第289章 政變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107.第107章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第34章 新篇章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309章 那啥無題201.第200章 稅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第81章 老朱覺得自己又行了第75章 竹書紀年第4章 力挽狂瀾218.第217章 無題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50章 時代的需求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29章 提防瓦剌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102.第102章 假鈔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219.第218章 改土歸流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第20章 聽你爹我的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第300章 閃電戰第45章 葬禮?秀場!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254章 何爲盛世第299章 繼續無題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第292章 河西戰略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97.第97章 繼續說啊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第4章 力挽狂瀾第271章 進退有據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20章 聽你爹我的111.第111章 出關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281章 自絕於軍方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3章 奪嫡旋渦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86.第86章 我能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