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

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

陳景恪是理科生,沒有學過新聞專業,也沒有學過播音主持之類的。

他對話術的理解,全都來自於自媒體和各大UP主。

這些人是最擅長用話術誘導人的。

比如,講小麥發展史,如果標題是‘小麥改變了人類生活’什麼什麼的。

就很一般,很多人都懶得看。

可是如果標題換成‘被小麥馴服的人類’,是不是就不一樣了?

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

前世他曾經關注過一個UP主,標題也差不多。

這一期講白糖,他的標題就是,被白糖支配的人類。

下一期講棉花,標題就是,被棉花支配的人類。

點進去一看,確實在講白糖。

講人類如何追求糖分,爲了一口甜食冒多大險,講的非常生動。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你看吧,就是爲了追求甜食,人類文明纔得到發展。

如果講棉花,文案也是大同小異。

只是將關鍵詞換成棉花,再添加幾個追求棉花冒險的案例就行了。

乍一看他們的文案,會覺得很有道理,大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

脫離文案仔細一想,什麼狗屁玩意兒。

人類也太可憐了,一會兒被這個支配,一會兒被那個支配。

人類確實在追求某種東西,但這種東西叫物資,包括生存所需的全部物資。

物資滿足後,又開始追求精神享受。

人類又不是單線思維動物,可以同時追求很多東西,糖和棉花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或許追求糖的過程中,確實出現了許多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事情。

可若將人類文明的發展,歸結於糖和棉花,那就是大錯特錯。

從此之後,他再也沒有看過那個up主的視頻。

而且在取關之前,他將這個up主的視頻挨個點了踩。

今天他在用類似的話術,來對付方孝孺。

將儒學的發展變化,全部歸結於外部環境的影響。

這是很片面的,儒學發展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影響它的因素很多。

外部環境確實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並不是唯一因素。

比如個人的素質、能力等,也同樣有很大影響。

陳景恪刻意忽略了其它因素,單單隻講外部環境的影響,是不客觀的。

他這麼做的目的很簡單,破除方孝孺對先賢的崇拜。

看吧,你崇拜的先賢,詮釋經書也只是受到外部環境影響而已,沒有你想的那麼神聖。

尤其是現在伱們所推崇的程朱理學,更是在國家對外戰爭不利,苟且偷生的屈辱情況下,才寫出來的。

沒有你想的那麼高大上,更不是什麼真理。

而且陳景恪這還是陽謀。

如果方孝孺跳不出話術邏輯,就會對先賢產生質疑。

如果他能跳出話術的影響,那麼就說明他真正明白了儒學變化的緣由。

那先賢對他就再無神秘性可言。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方孝孺道心徹底破碎,成爲迂腐的儒家擁護者。

但這種可能性極低。

在陳景恪想來,方孝孺會在話術邏輯裡思考很久,最後破境而出。

到時候儒家將會出一個‘叛逆’,準確說是程朱理學的逆徒。

而儒家將會多一個探索者。

陳景恪要的就是方孝孺懷疑前人,然後獨立去思考,去尋找更適合大明的儒學。

他浪費這麼多口舌去點醒方孝孺,也是出於無奈。

自家知自家事,他雖然知道未來發展方向,卻無法靠自己一個人實現。

比如核裂變公式大家都知道,可直到二十一世紀有能力研究這玩意兒的國家,都屈指可數。

他知道王陽明的心學很優秀,可除了格物致知,別的就不甚瞭解了。

他可以提出一些概念和框架,但需要有人來填充。 算學和理科,他弄出了《洪武算經》編纂小組。

但意識形態領域真的就這樣放任不管嗎?

光靠一本《華夏簡史》,是無法完成意識形態構建的。

且程朱理學如此強勢,自己面對他們也難有勝算。

從內部分裂他們,用儒家鬥儒家,纔是最好的辦法。

以前他沒有辦法,現在準備試着將方孝孺拉入己方陣營。

當然,他不會自大的上去說,跟着我混吧,哥保證讓你成聖。

那會被人當成傻子。

而且現在的方孝孺,實在太過於崇拜先賢,復周禮只是他崇拜先賢的外在表現。

想要用他,就必須幫他破除先賢神聖的外衣。

今天就是一次嘗試。

能成功最好,不成功後續再想辦法。

如果一直不成功,那就換個人選。

陳景恪嘴角含笑,看着臉色變換不停的方孝孺,過了好一會兒纔再次說道:

“且不論《竹書紀年》是不是僞造,也不管我有沒有看過楚國史書。”

“咱們只說能夠被你我證實的東西。”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外部環境,會導致儒學做出相應的變化。”

“這一點你不反對吧?”

方孝孺很想反駁,可他的操守讓他無法說出這樣違心的話。

但他又實在無法承認陳景恪是對的。

因爲那就是承認了,先賢是爲了迎合實事,纔去詮釋的經書。

相當於扒下了先賢身上的神聖外衣。

陳景恪也沒指望他回答,繼續說道:

“周代有周代的情況,周禮也只是依照當時的情況所制定,只適用於當時。”

“大明自有國情在,你爲何會認爲,幾千年前的周禮就適合大明呢?”

“我知道你想反駁,全面恢復到周代的情況不就可以了嗎?”

“那麼,你考慮過這麼做的代價嗎?”

“最關鍵的問題,如果周禮真那麼好用,大周哪去了?”

方孝孺依然沉默不語,只是臉上的表情更加凝重。

陳景恪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再說下去反而不利於方孝孺‘悟道’。

於是就決定結束今天的話題。

“其實陛下、太子和太孫,都非常器重你,陛下更是數次提起你。”

“只是在讚賞你才華的同時,陛下更惋惜你的迂腐。”

聽到這裡,方孝孺的精神振奮了許多,望向皇宮的眼神裡,也多了幾分感激之意。

陳景恪繼續說道:“陛下讓你參與編寫《華夏簡史》的用意,想必你自己也明白,希望你不要辜負聖恩。”

方孝孺終於開口:“謝陳伴讀提醒,方孝孺必當爲陛下爲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然後,他擡頭盯着陳景恪,沉聲問道:“當日太孫在酒樓所言,是你教給他的吧?”

陳景恪點點頭,又搖搖頭道:“先祖開疆拓土的故事,是我講給他聽的。用這故事來反駁你,是太孫自己想到的。”

方孝孺露出釋然之色:“太孫聰慧,實乃社稷之幸,萬民之福。”

之前他還以爲是葉兌給朱雄英講的,聽完陳景恪的這番話,才意識到不對。

葉兌是大儒,雖然不是迂腐之人,但也不會主動給太孫講這些故事。

那些故事,更像是陳景恪講的。

然後他就懷疑,朱雄英駁斥自己的那一番話,也是陳景恪教的。

這意味着太孫成了陳景恪的傳話人,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如果真是這樣,他拼死也要請求皇帝,廢除陳景恪的太孫伴讀職務。

還好,是太孫自己想到的。

然後他就覺得自己太敏感了,皇帝和太子是什麼樣的人?

如果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們豈會不知道。

陳景恪並不知道他方纔想了什麼,否則一定會吐槽。

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把他孫子變成傀儡,你可真敢想。

(本章完)

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187.第186章 定黃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第73章 皇恩浩蕩第43章 暴斃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87.第87章 病之源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231.第230章 無題第54章 目標,倭國第297章 建文?嘉文?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344章 血染淡馬錫(上)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97.第97章 繼續說啊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第60章 老狐狸第251章 新的課題第3章 奪嫡旋渦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219.第218章 改土歸流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268章 無題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第348章 屠殺繼續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344章 血染淡馬錫(上)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107.第107章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342章 無題第20章 聽你爹我的第35章 大本堂開課第243章 呂宋191.第190章 海貿啊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265章 直搗黃龍220.第219章 打交趾?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299章 繼續無題第300章 閃電戰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第281章 自絕於軍方第300章 閃電戰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231.第230章 無題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89.第89章 恩及父母第297章 建文?嘉文?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298章 無題191.第190章 海貿啊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13章 思烹狗第296章 博望侯第7章 將計就計第8章 御下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249章 傳說中的大人物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90.第90章 做人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281章 自絕於軍方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83章 讓他當駙馬?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300章 閃電戰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