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初見潘季馴

大明地師224 初見潘季馴

潘季馴,生於明正德16年,即1521年,字時良,號印川,明朝湖州府烏程縣,即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人。

在歷史上,潘季馴的名字是與治理黃河聯繫在一起的。他曾四度出任河道治理的負責人,創造性地提出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理論,得到“千古治河第一人”的美譽。

潘季馴治河,始於嘉靖44年。那一年,潘季馴被任命爲右僉都御史,總理河道,與工部尚書朱衡一起治理河道,嘉靖45年,因丁憂去職。隆慶4年,黃河在邳州、睢寧決口,潘季馴再次被任命爲總河。第二年,黃河決口被填上,但潘季馴卻因運輸船隻失事的問題遭到彈劾,被罷官。萬曆4年,潘季馴再次被起用,任江西巡撫。萬曆6年,潘季馴以右都御史、工部左侍郎的職務,總理河道和槽運,大興兩河工程。工程完工後,黃河下游多年未遭水患。

張居正死後,潘季馴因爲替張居正說了幾句公道話,被削職爲民。萬曆16年,黃河大患,潘季馴以67歲高齡再次被起用,復官右都御史,總督河道。

萬曆18年冬季,潘季馴帶領隨從,用兩個月時間,考察了自開封以下的黃河河道,最終回到了位於淮安的河道總督衙門。他在大堂上椅子還沒坐熱,就得到衛兵的稟報,說新任工部河道主事蘇昊前來拜見。

“河道主事?”潘季馴皺了皺眉頭,“工部什麼時候設了這樣一個官職了,我怎麼不知道?”

“這是應內閣次輔王錫爵要求增設的,上個月才設立的。那時候潘公正帶着我等巡視河道,無暇顧及此事。不過,有關這個河道主事的任命。下官倒是聽說了一些傳說,有人說,這個官職實屬因人設事。”侍立在一旁的隨從熊恩正用神秘的口吻說道。

潘季馴果然被這話吸引住了,他擡起頭問道:“廣平,你說說看,什麼叫因人設事?”

熊恩正道:“我聽說,這個蘇昊只是一個秀才出身,因爲攀上了內廷的內官監少監李龍的關係,得到了皇上的接見。後來。王次輔奉皇上的旨意又去考察了這個蘇昊一番,也不知道怎麼就看上這個人了,便吩咐工部設了這樣一個職位給他。”

“原來是一個攀附權貴上位的投機客,不見!”潘季馴斷然地說道。

熊恩正道:“潘公,不見恐怕也不好。河道工程畢竟還要着落在工部的人身上,原來在淮安負責工程的,是章襄這些典吏。這些人雖然貪了點,倒也算聽話,不會誤事。現在來了這個蘇昊,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樣的人,我覺得潘公還是見他一見。呵斥他幾句,也算是給他一個警醒,省得他太把自己當一回事,誤了河道的工程。”

潘季馴想了想。點點頭道:“廣平,你說的也有道理,那就傳他進來吧。”

蘇昊早已在門外等着了,熊恩正出去了不一會。就把蘇昊帶了進來。潘季馴坐在公案後面,低頭翻看着案子上的文件。連正眼都沒有瞧蘇昊一下。

“工部淮安河道主事蘇昊,拜見潘總督。”蘇昊沒有在意潘季馴的冷落,他站直身子,擡手行了個禮,大聲地自我介紹道。他知道不同的官員會有不同的毛病,有喜歡裝a的,也有喜歡裝c的,還有喜歡介於二者之間的。對於這些官員,蘇昊的態度就是以不變應萬變,禮節做足,等着對方出招。

“你就是那河道主事蘇昊?”潘季馴依然沒有擡頭,只是沉聲問道。

蘇昊道:“回總督,下官正是蘇昊。”

“我聽說,工部設立河道主事一職,是因人設事,可有此事?”潘季馴又問道。他是正二品的官員,在一個小小的六品主事面前,根本不需要注意什麼分寸,心裡怎麼想的,口中就怎麼說出來了。

蘇昊答道:“回總督,爲何設立此職,乃是吏部和工部的上官考慮的事情,下官的本份只是恪盡職守,不應打聽這些內情。”

“哦?你還知道恪盡職守?”潘季馴終於擡起頭來了。

尋常的六品官員,在他面前從來不敢這樣頂嘴,這個蘇昊與衆不同,如果不是真有幾把刷子,那就是真心缺心眼了。潘季馴擡頭看了一眼蘇昊,正想訓斥他一番,卻發現蘇昊年輕得異常,不禁有些愕然地說道:“你居然是如此年輕……你多大了?”

“回總督,下官週歲18。”蘇昊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18歲就當上了六品主事,你投機鑽營的本領,的確是高人一籌啊。”潘季馴說道。

蘇昊道:“總督大人所言差矣。蘇昊能夠當上這個六品主事,靠的是身上的本領和功勞,而非投機鑽營。若不是朝中有些人嫉妒蘇某的才華,蘇某當一個五品或者四品官,也不在話下。”

“放肆!”熊恩正忍不住了,在一旁斥道。

“廣平,讓他說。”潘季馴被蘇昊的狂妄給氣笑了,他放下手上的文件,看着蘇昊問道:“你說你是憑着本領和功勞當官的,那你說說看,你有何本領,有何功勞,能夠當此大任?”

“半年前,蘇某在播州,以一人之力,淹了逆賊楊應龍的5000精兵,以此功勞,升一個四品官職,當不在話下吧?”蘇昊說道。

有關測繪地圖、修水庫、打井之類的事情,蘇昊覺得很難用一句話向潘季馴說明白,看潘季馴這個態度,如果有一言不合,估計就會把自己轟出去。想來想去,蘇昊覺得也就是水淹楊應龍五千精兵的事情能夠震住老潘,因此就把這事說出來了。楊應龍有意叛亂一事,在高層是公認的事實,潘季馴身爲右都御史,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所以蘇昊也沒必要隱瞞。

在明軍之中。軍功一向是作爲升遷的一個依據的。明軍作戰的次數不少,但殺敵的人數卻十分有限。所以,在戰場上殺敵1人,就算是很大的功勞了,蘇昊一口氣淹了5000敵軍,這個功勞足夠讓他升到四品以上了。不過,這樣憑軍功升上來的官職,是武職,而非文職。蘇昊在這個地方是玩了一點小文字技巧的。

“我倒是聽說過這麼一回事。”潘季馴點了點頭,倒也沒有挑剔文官武官的區別,只是說道:“不過,放水淹賊軍一事,也就算是取巧。或者機緣巧合,不足爲憑。”

蘇昊笑道:“是啊,正因爲是取巧,所以下官功勞雖大,卻沒有被承認。朝廷沒有給我封太高的官職,而是給了我一個六品官銜,讓我到淮安來協助河道治理。”

“這麼說。讓你當這個河道主事,只是爲了安撫你,而不是讓你真的要做什麼差事羅?”潘季馴用話堵着蘇昊,他突然對這個巧舌如簧的年輕人有了一些興趣。想看看對方能夠如何應對自己的責難。

蘇昊搖搖頭道:“朝廷委任下官爲淮安河道主事,是希望下官能夠在治河之事上有所建樹。下官接到委任以來,夙夜難寐,一心只想治河之事……”

“你不過是一個黃口小兒。知道什麼叫治河?”熊恩正受不了了,直接放出惡語。他在此前聽說蘇昊是走李龍的關係當的官。對於蘇昊就有了幾分成見。現在見蘇昊在潘季馴面前應答自如,絲毫沒有一點誠惶誠恐的樣子,心中更是憤怒,說話也就不客氣了。

熊恩正的職務是河道總督衙門的經歷,也是六品官銜,與蘇昊一樣,但作爲潘季馴的屬下,他的底氣和官威是遠遠甚於蘇昊的,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狐假虎威吧。

蘇昊扭頭看看熊恩正,說道:“熊經歷此言,恕蘇某不能苟同。懂不懂治河,與是否黃口小兒,並無關聯。若是一定要說多大年齡才懂得治河,蘇某以爲,年輕人或許懂得更多一些呢。”

蘇昊在潘季馴面前說這話,就是赤裸裸的挑釁了。潘季馴此時已經是69歲的高齡,若年輕人比老年人更懂治河,豈不是說潘季馴不適合當這個河道總督?

“你……”

熊恩正手指蘇昊,正待發飈,潘季馴衝他擺了擺手,對蘇昊問道:“蘇昊,你說年輕人或許更懂治河,能說出點道理來嗎?”

蘇昊道:“潘公,蘇昊雖然年少,但也聽說過潘公治河的功績。潘公以河治河、束水攻沙,是一項偉大的創舉。迄今爲止,在治河方面,尚無人比潘公有更大的建樹,這一點,朝野都是有共識的。”

潘季馴漠然地點點頭,沒在意蘇昊這些拍馬屁的話,他問道:“既是如此,那你又爲何說年輕人更懂治河呢?老朽已經是七旬老人了,試問,哪個年輕人比老朽更懂治河?”

蘇昊道:“以下官的愚見,潘公治河成效雖大,但也並非沒有瑕疵。究其緣由,只怕還是因爲潘公年事已高,考慮問題有失遠見。”

“你此言是何意思?”潘季馴用銳利的目光盯着蘇昊,逼問道。

蘇昊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被潘季馴一句一句地逼到牆角,以至於不得不尋求絕地反擊的機會。話說到這個程度,他已沒有退路了,只能說出一些驚人之語,賭一賭潘季馴的胸懷。

“潘公,恕下官直言。潘公如今不斷加高洪澤湖高家堰河堤,以淮河水沖刷黃河河道。在短期內,這個方法是有些效果的。但黃河泥沙既未減少,即便被衝出清口,也同樣會沉積在下游,日久天長,黃河河牀仍然會升高。

以潘公的治河方略,十年之內,或許能夠保河道不潰、槽運無損,但十年、二十年之後呢?到那時,潘公或許已經功成身退,歸隱故里,享受治河功臣的英名去了。但接手河道的人,面臨的就是擡高了數丈的河道和高家堰大堤,他們當如何做呢?”

蘇昊直言不諱地質問道。

219 繡工隊293 交涉263 侍讀學士132 銅鼓石419 三大紀律078 準備工作403 窮提舉397 一幅地176 清風道觀327 火器威武128 化學家陳觀魚118 有文化的土匪252 營兵制164 嚴防奸細294 我家的表哥數不清134 兩個辦法144 開拔337 攻城223 國難財429 六國聯軍032 技術癡吳達280 投靠216 抑河奪淮保運183 良玉426 混戰250 百戶所256 實彈訓練353 十面埋伏395 擺平着力兔286 子弟兵328 玻璃工廠355 合兵134 兩個辦法238 迎戰土匪300 攤牌218 老江湖287 汝寧科學院194 黑吃黑379 死亡山谷303 意見領袖184 歸途372 哈斯烏拉034 行政壟斷234 動真格的249 地主問題422 分田分地真忙367 要不要出兵355 合兵073 申辦煤礦418 望風而逃220 新任淮安知府410 二愣子的奮鬥007 農村婦女參觀團376 誰的地利372 哈斯烏拉312 陳年舊案159 貴州巡撫342 潰敗075 硐頭294 我家的表哥數不清045 打賭401 海洋的召喚102 仗義半從屠狗輩212 工業園區247 新型火藥407 水師總兵376 誰的地利410 妖孽橫行354 大破韃靼380 歸心035 韓氏省柴竈285 官兵進村109 綠礬123 侍候005 省柴竈245 蕩平倭巢349 後悔晚矣180 再引天雷229 無處對證053 當官就學壞211 銷售代理339 等待援軍115 修水庫的聖賢之道353 十面埋伏135 晉見李龍071 掌櫃的004 窮家233 鐵證如山292 收網357 攻城之爭324 進攻是最好的防禦350 新的條件262 發配汝寧203 萬曆314 崇王的覺悟126 提親334 起事207 內閣次輔222 火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