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

朱元璋點兵,手下將領齊聚,以七萬之衆,浩浩蕩蕩,直撲太平,勢要一戰成功。

也沒有人會懷疑,事到如今,江南的元軍已經喪膽,或許還有那麼幾個忠於元朝的大將,也有那麼一些能打的士兵。

但是大元朝江河日下,又豈是幾個人能扭轉的?

總而言之,這就是一隻煮熟的鴨子,只看是文吃還是武吃了。

既然事情不算複雜,張希孟就沒有跟在老朱的身邊,他被留了下來,除了組織後勤,管理俘虜,協調各軍之外,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使命,照顧馬氏!

沒錯,馬氏距離生產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或許三五天,或許就在眼前,至多不會超過十天。

作爲老朱家的第一心腹,張希孟責無旁貸,需要盡力確保這個萬衆矚目的孩子,順利降生。

張希孟還能說什麼,朱標這個兔崽子,還真是享受萬千寵愛啊!

朱元璋已經引兵離去,張希孟每天兩次,過來探望馬氏,順便陪着她聊天解悶。

這一天剛剛告辭,就有人找來了。

“先生,大事不好了!”

張希孟眉頭一皺,“什麼事?是主公那裡?”

“不是,是小明王派來了欽差!”

“欽差?什麼欽差?是要送吳百戶回來?”

送信之人搖頭,顯然劉福通沒有這個好心腸,派來的欽差正是郭天敘和張天佑兩個,他們帶着韓林兒的聖旨,過來準備上任都元帥和右副元帥。

張希孟聽說是這麼兩塊料,簡直笑出來了。

派誰不行,偏要派他們倆過來!

是這倆貨沒有自知之明,還是劉福通太高估他們的作用了?

很湊巧,朱元璋不在,就讓自己處置了這倆貨吧!

張希孟完全有這個資格,因爲當初就是他把郭子興等人送去懷遠的。如今郭子興早就死了,只剩下了郭天敘和張天佑,那就更不用客氣了。

至於韓宋的旨意,老子不承認的旨意,比起擦屁股紙又如何?

很多人都認爲朱元璋是韓林兒的臣子,這話其實是值得商榷的,韓林兒的確下旨,封了朱元璋左副元帥的頭銜,但是老朱並沒有接受,從這個角度來講,他並不算是韓林兒的臣子。

但是彼時老朱實力弱小,需要找個靠山,也就接受了龍鳳年號。

從一開始老朱就沒打算給韓林兒當臣子,明白這一點之後,就會明白,像馬氏這種老朱的枕邊人,是絕對清楚丈夫心思的,日後韓林兒死了,馬氏只會拍手稱快,如果非說馬氏震怒,跟丈夫吵架,只能說一次黑倆。朱元璋沒有那麼陰險狠辣,他對韓林兒的態度,手下將領人盡皆知。

對於馬氏來說,如果在這麼簡單的事情上,都沒法和丈夫心心相印,也就沒資格得到老朱的尊重了。

只不過如今的朱元璋,已經渡過了長江,手上握着十萬大軍,論起實力,絲毫不比劉福通差多少。

就連使用龍鳳年號的事情,也鴨子睜眼——大可不必了。

張希孟高居主位,笑呵呵瞧着,不多時郭天敘和張天佑一前一後,走了進來。算起來他們也有好長時間沒見過了。

如今的郭天敘比以前滄桑了許多,尤其是腦門上的紋,深深刻進皮膚裡,無論如何,也沒法平展開。

張天佑更慘,鬢角竟然有了白髮,憔悴蒼老,提前進入老年了。

這倆人看到了張希孟,也是一愣,這小子可是朱元璋手下頭等刁鑽古怪的,最是不好對付。

頓了頓,郭天敘纔開口道:“元璋呢?我們要見元璋!”

張希孟笑道:“主公有軍務在身,你們該清楚,有些話跟我說,其實比跟主公說要穩妥,萬一主公震怒,你們的下場可不妙啊!”

郭天敘臉色很不好看,他輕咳道:“張希孟,你不必危言聳聽,我們是來給重八送一場天大的富貴,他就要魚躍龍門,一步登天,這還不是好事嗎!”

“呵呵!”張希孟冷笑了兩聲,“你們說得不會是劉福通給的官職吧?”

見張希孟點破,郭天敘也只能承認。

“劉太保很看重元璋,派我們過來,給他官職。一下子就是元帥,和我爹當年也差不多了,這還是小明王陛下親自任命的。元璋在短短几年之間,就爬到了如此高位,真是多少人羨慕都羨慕不來,只能說元璋有本事啊!”

面對郭天敘嘴裡的大富貴,大造化,張希孟眼皮不擡,忍不住哂笑。

“劉福通給主公位置,也不會忘了你們二位吧?”

郭天敘沉吟道:“的確如此,劉太保任命我爲都元帥,任命舅舅爲右副元帥,不過你放心,我們只會抓大略,統軍打仗的事情,還都是元璋的,我們不會給元璋添亂……”

啪!

還沒等說完,就被張希孟一巴掌打斷!

“你們還想抓大略?你們配嗎?”張希孟嘲諷不屑,看着這倆人。

郭天敘儘管有些惶恐,可還是不服氣爭辯道:“好歹我爹是濠州紅巾首領,元璋能有今天,都靠我爹的提拔賞識,知遇之恩,人盡皆知。我如今不干涉元璋用兵,難道掛個元帥銜,要個虛名都不行嗎?”

“不行!不光你不行,你的主子劉福通也不行!”

“你!”

郭天敘氣得咬牙,“我,我們都是大宋的臣子,是小明王陛下任命的官吏,沒有什麼奴才主子,還請你自重!”

張希孟被氣得笑了,這倆貨到了如今,還拎不清,真是無藥可救了。這世上不缺糊塗人,但是能糊塗到這個地步,也是難得。

“既然你們以韓宋的臣子自居,那咱們就從這裡說起……雖說韓山童和劉福通掀起了紅巾起義的序幕,但是天下紅巾軍,可不是他們的部下!各地的紅巾皆是響應義軍,僅此而已,不然總不能說彭祖師也是他劉福通的屬下吧?”

“大家舉事的時候是一樣的,如今他建國號宋,想要號令天下,那就要拿出真本事來。派你們兩個過來,除了能貽笑大方之外,別無用處,如此看來,劉福通的格局心胸,不過如此。他又如何能讓我們心服口服,這不是笑話一樣嗎!”

“你!”郭天敘臉漲得通紅,他也沒有料到,張希孟竟然是如此不留情面,連小明王都不放在眼裡。

他懷裡還揣着聖旨,當真就半點用處都沒有嗎?

“張希孟,你說濠州紅巾不是小明王的部下,但是你別忘了,濠州紅巾的大帥,可是我爹!是我爹給了朱元璋今天!”郭天敘惡狠狠咆哮。

張希孟更是仰天大笑,“郭天敘,要是不知道內情,許是還被你糊弄過去了。可是在我面前,就不要說這種三歲孩子的話了。郭大帥去了,本不該說什麼,可是你這個不孝之子,還打算打着他的旗號生事,那就少不得要多說兩句!當初應對元軍攻城,你們父子端坐帥府,看着主公出生入死。”

“隨後趙均用挾持郭大帥,是我家主公不避生死,救出了郭大帥。再後來你們被趙均用逼得無處可去,又是我家主公把懷遠讓出來,給你們暫時存身!亂世之中,能做到這些,已經堪稱至德!便是郭大帥重生,也不敢說我家主公欠他什麼。”

“機會擺在你們面前,可惜,你們父子不爭氣!還有,你口口聲聲說濠州紅巾,可現在呢,你們兩個給劉福通當了狗,反過來要對濠州紅巾下手,你們的心裡,幾時有了濠州紅巾四個字?反倒是我家主公,處處以大局着想。安頓郭大帥,給那三位元帥容身之地,收容郭少帥,除掉了孫德崖和趙均用,一統濠州紅巾,如今更是帶領着淮西猛士渡過長江,打開大好局面。”

“你們兩個又跑來了,你們嫉妒主公,總覺得自己了不起,殊不知如果沒有主公,劉福通豈會看你們一眼?你們把自己當成人物,說到底,你們就是拿來噁心主公的一坨腌臢之物罷了!”

張希孟毫不留情,撕扯下來郭天敘爲數不多的臉皮,所謂郭子興的餘蔭早就不復存在。他們也是仗着劉福通的勢力,纔敢回來。

結果又踢到了鐵板,郭天敘和張天佑氣得渾身哆嗦,臉色一變再變!

“好!張希孟,你如此侮辱我們,那就走着瞧!”

這倆人轉頭就要回到亳州,去主人的懷抱尋求溫暖。

笑話,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朱家軍的面子在哪裡?

直接有士兵把他們攔住了。

“你們走不了!”

郭天敘真的驚到了,什麼,莫非張希孟想對自己不利?

他情急之下,掏出了懷裡的聖旨,高高舉起。

“我,我是小明王的欽差,誰敢動我?”

這是好大威風!

士兵們稍微一頓,張希孟直接道:“拿來,讓我好好瞧瞧這份旨意!”

得到命令,士兵立刻動手,不由分說從郭天敘手裡搶來了旨意,奉送到了張希孟的面前。

張希孟伸手抓起來瞧了瞧,並非什麼專門的旨意,就是一塊黃色的絹帛,旨意行文也不合規矩,只是後面龍鳳政權的大印,還有點模樣!

如果能留到幾百年後,沒準還是個文物……張希孟看了再三,很想啐一口,然後送回去。

可一想劉福通也是個好漢,還要指望着他們消耗元軍呢!

張希孟提起筆,就在旨意的背面寫下幾句話:多謝小明王陛下送回兩個畜物。還望小明王陛下將另一個人也儘快送回來。果真用心北伐,我們可以派遣使者,仔細詳談。

又斟酌了少許,張希孟在最後加上了一句: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乎?

合作可以,想要我們臣服,免談!

寫完之後,張希孟就封了起來,交給了親兵。

“送去亳州吧!”

士兵答應着下去,張希孟帶着淡淡的笑,走到了這倆人的面前,“護身符沒了,感覺如何?”

郭天敘的臉色慘白,張天佑渾身哆嗦,兩腿發軟。原來他們視爲天兵的劉福通,竟然嚇不住朱家軍,倆人終於變色驚慌。

“你,你不能殺我們!”

張希孟大笑,“沒什麼不能的,不過也確實不值得殺,畢竟主公的孩子就要降世了,討個彩頭吧!來人,把他們送去,交給也先帖木兒管教,要讓他們倆改過自新。”

這倆人萬萬沒有料到,竟然會是這麼個結果!

也先帖木兒笑得那叫一個開懷……過去他們這邊,都是從元廷過來的,現在突然多了兩個紅巾軍的,原來不肖子孫那裡都有,只是大元稍微多了點而已。

“行了,從明天開始,你們倆負責清理馬糞,每天不推夠一百車馬糞,不許吃飯!”

郭天敘和張天佑頓時懵了,怎麼回事?我們竟然會被韃子欺負?

欺人太甚了!

“拼了!”

這倆人鼓足勇氣撲了上去,而對面除了也先帖木兒之外,還有哈剌章、三寶奴、納哈出、禿堅。幾個人一字排開,露出了和善的笑容,快來吧,讓我們好好切磋一番。

不出意外,這倆人被打得渾身是傷,蜷縮在地上,哀哀痛叫。

“呸!真不禁打!”

也先帖木兒一扭頭,就笑道:“咱們痛擊紅賊有功,今天晚上把那壇果酒拿來,好好痛飲一番!”

納哈出等人一起拍巴掌,咬牙切齒:“沒錯,這可是咱們剿匪以來,最大的捷報,當浮一大白!”

他們有說有笑,絲毫不理會地上的兩個人……

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六章 論守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