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

張希孟從畫舫出來,雖然周圍盡是不友善的目光,但是也沒人對他怎麼樣,最多隻是嘲笑罷了。

好在張希孟心理素質夠,他下了畫舫,走出來一段,這才瞧見了裝成車伕的康茂才,他趕着馬車過來,讓張希孟上去,護送張希孟,迅速離開。

“我說張經歷,你可真是大膽!連虎穴龍潭也敢闖?還真就讓你順利出來了,我可真是五體投地了。”

張希孟輕笑道:“沒你想的那麼嚴重,江湖不是打打殺殺。”

康茂才一驚,忍不住道:“那江湖是什麼?”

……

畫舫之中,朱一斗坐在桌邊,慢條斯理喝着一碗湯,這碗湯也不算什麼,只是用了一百條山雀的舌頭,一百根鯉魚的須,花了三個時辰,精心熬製出來的。

這種菜餚在朱一斗的生活裡,只能算是不值一提的小菜了。

“父親,那個小子那麼猖狂,你怎麼就讓他走了?”

朱一斗停頓了少許,眼神略微凝滯,最後才輕嘆道:“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是觥籌交錯,吃吃喝喝!”

他擡起頭,看着兩個兒子,低聲道:“剛剛那個年輕人學得淮西口音很像,但是我還是聽得出來,他是故意裝得。”

“裝得?那,那他是什麼目的?”

朱一斗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眼下朱元璋佔領了金陵,這座城池換了主人,你們還記得我教你們的東西嗎?”

大兒子立刻道:“記得!父親說了,不管是誰當了金陵的主人,咱們永遠把持着金陵城!”

朱一斗的老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點道理,可是他幾十年混跡江湖得到的心得。

元朝是個不那麼敬重文人的朝代,但是在大元朝,依舊有世家大族的生存空間,甚至比起前朝,權力或許還更大,都能光明正大徵稅了!

權力這個東西,永遠不是紙面上規定的那些。

皇帝需要靠大臣,大臣需要下面的小官小吏,小官小吏,也需要有人去執行。

而且官員如走馬燈,地頭蛇卻是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漸漸的世家越來越穩固,織出來的網越結識,留給官員的空間就越小,大約就是七三分成,還要跪着要飯的。

如果你想站起來把錢掙了,人家就想辦法告你的黑狀,把你調走。或者趁着你坐敞篷馬車的時候,直接宰了你,然後隨便找個替罪羊,就把事了了。

這種事情在大元朝,也不是很少見。

大多數的地方,都是如此,縉紳大族佔據了絕對優勢。

其實像朱一斗這種人物,是沒資格登堂入室的,說到底,他就是個混混頭子罷了。但是他偏偏遇上了王朝末世。

早在紅巾軍起義之前,元廷就天災人禍,國庫空虛,爲了搜刮百姓,無所不用其極。

這時候想從民間徵稅,傳統的士紳商賈就不行了,就需要朱一斗這種狠人。

如果說元朝的腐敗給了朱一斗第一斗金,那麼紅巾軍起義,則是讓他直接準備敲鐘上市了。

幾十年下來,他積累了豐厚的人脈,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麼人都受了朱一斗的恩惠。

說句不客氣的,門口賣豬肉的都是靠着朱一斗的庇護,才能順利把錢掙走。

人家朱爺也不要別的,只是到了年節,送來一半豬肉就行,甚至朱一斗還會回禮,比豬肉更貴重的回禮。

沒別的,朱爺要的就是這個面子!

那有了面子,能幹什麼呢?

能幹的事情可太多了,別人插手不了的生意,他能插手。

秦淮河的畫舫,揚州那邊的私鹽,還有賭坊,錢莊,當鋪……自從紅巾軍崛起,元廷秩序崩塌,朱一斗的產業足足翻了十倍!

如今朱元璋進了金陵,作爲一個外來戶,又是淮西老鄉,朱一斗覺得機會來了,只要能讓朱元璋承認自己,那就真的登堂入室,一飛沖天了。

“你們聽着,這些日子,不管發生了什麼,都要儘量忍耐,不要殺人,不要鬧事……即便有非殺不可的,也要把活兒做得漂亮。只要熬過這段時間,等爲父跟朱元璋攀上關係,一切也就順理成章了。”

兩個兒子眨了眨眼睛,一起點頭,“父親教誨,我們都知道了。只是不知道父親要怎麼跟朱元璋攀上關係?”

朱一斗笑了,“我已經打聽過了,在朱元璋手下,其實最有權柄的人叫張希孟。”

“張希孟?”

“對!他跟着朱元璋最早,也是心腹中的心腹,此人還沒有過來……我琢磨着他年紀不大,又是個文官,咱們給他準備一處宅子,再給他挑幾個好姑娘。要那些乾乾淨淨的,知書懂禮,尤其是完璧之身,咱們可不能怠慢了人家。”

朱一斗仔細盤算着,衣食住行,什麼都要有。

“既然是文人,肯定喜歡書籍啊,文玩啊,珍寶什麼的……我那裡還有李後主的澄心堂,還有人家送我的東坡筆洗,清明上河圖,都給張先生送過去。”

二兒子一聽就急了,“爹,這可是咱們家攢了幾十年的寶貝,說好了要給你孫子的。”

“放屁!”朱一斗冷哼道:“就那幾個蠢材,他們配這些東西嗎?平白糟蹋了!給張先生送去,換咱們家一個錦繡前程。現在改朝換代了,朱元璋缺少官吏,什麼人都有機會,咱們也謀一個出身,從此之後,咱們就不是江湖人了,是官員,高居廟堂,成了真正的上等人!”

“哈哈哈!你們兩個,快把那些禮物裝個箱子,準備妥當。”朱一斗盤算着收買張希孟,實現階級躍升,笑得擡頭紋都開了。

……

“康將軍,你說這個朱一斗樂善好施,幫着那麼多人排憂解難,他到底哪來的底氣,又哪來那麼大的本事?”

康茂才苦笑道:“這我就不懂了。”

張希孟一笑道:“你不是不懂,是怕說錯了,其實我很儒雅隨和的,用不着小心翼翼。要我說,朱一斗必定有龐大的生意,有鉅額的財富,是一條肥得流油的大魚!你說是也不是?”

康茂才身軀一振,他低聲道:“張經歷,朱一斗這幾年,幫着元廷徵稅,可是收了不少錢。按理說殺了他也在情理之中,可除掉了此人,又有誰來替上位徵稅呢?這金陵城這麼大,還有誰能辦這事?”

張希孟忍不住大笑,他先用手指了指康茂才,隨後又指了指自己!

“康將軍,你還不懂我找你的意思嗎?”

張希孟嘴角含着笑,只是一個眼神,康茂才就覺得自己被電了一下,渾身都在震顫!

他這回真的懂了,張希孟要對朱一斗下手,而且還要讓自己幫忙徵稅,這可是一步登天了。

“張經歷,我,我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不過張經歷放心,我必定全力以赴,除死方休!”

張希孟一笑,“用不着,只要你能嚴格執法,不貪不佔就夠了。”

這標準太低了,康茂才覺得張希孟簡直是在小瞧他。

“康將軍,你別大意了,我告訴你,跟這幫人打交道,比在戰場上還要兇險十倍,百倍。在戰場上,你要斗的是敵人,而徵稅是要鬥自己!人家肯定給你準備好足以打動你的東西,沒有鐵石一般的心腸,是扛不住的。”

康茂才點頭,“張經歷的話俺知道了,不過請經歷放心,我能扛得住!”

“好!”

張希孟笑着點頭,“朱一斗這人應該就是金陵亂象的源頭,那些亂七八糟的人,多半都是他的徒子徒孫,受他的庇護。你回去準備兵馬,我要在近日拿下此人!”

康茂才急忙點頭,儘管他還不確定張希孟怎麼就認定了朱一斗,但是既然張先生吩咐了,他就不能怠慢。

康茂才火速返回,他多了個心眼,以練兵的名義,封鎖了軍營,隨即挑選了三百老鄉出來。

組成了一支執法隊,剩下就是等張希孟的吩咐了。

而張希孟也沒讓他失望,掌燈時分就來了命令,立刻出發!

等張希孟趕到了秦淮河,把朱一斗堵在了畫舫裡,竟然才堪堪一更天。

“快進去問問吧,我的那位好大哥可在裡面啊!”

朱一斗手下的人都頗爲驚訝,這麼多年了,敢來找我們大哥麻煩的可不多,這個年輕人是誰啊?怎麼這麼囂張?

這時候船艙裡的朱一斗也被驚動了,他立刻走出來,一見張希孟,也是一怔。

但他畢竟是老江湖,隨即躬身道:“這位小兄弟想必是中午的時候,來見老夫的吧?只是不知道老夫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讓你如此興師動衆?能不能進船裡詳談,有什麼吩咐,老夫都會照辦的!”

張希孟看了一眼身邊的康茂才,笑道:“聽見沒有,說話比中午的時候,是客氣了不少。但是可惜啊,在我這裡,客氣不管用!把他給我拿了!”

輕飄飄一句話,康茂才立刻衝上去,有幾個朱一斗的打手想要阻攔,康茂才抽出佩刀,用刀背砍翻了幾個人,直撲朱一斗。

他的兩個兒子還想要撲上來保護老父,朱一斗見事情不對,急忙攔住兩個兒子。

“你們都退下!”

他隨即把目光落在張希孟身上,“這位小官人,你到底是哪一位,老夫怎麼得罪你了?咱們有話好說。”

張希孟一笑,“你沒得罪我,得罪我了也沒什麼。可你中午的話得罪了律法,得罪了天條!你說只要叫你大哥,就能擺平事情。我告訴你,這話連主公都不敢說。我們這些卑微的社會公器更不敢說……朱一斗!你好大威風!你是金陵城的規矩嗎?”

張希孟突然厲聲斷喝,康茂才都爲之一振!

他這才明白,張希孟爲什麼篤定了要拿下朱一斗。

這傢伙太囂張了,只要管你叫大哥,你就給排憂解難,你是把自己當成了有求必應的菩薩了!

你是覺得自己就是規矩,就是天王老子,可以對抗國法了唄?

別說你了,就算老朱都不敢說這話,手下的文武是幹什麼的?如果老朱犯了錯,張希孟這些人也是會勸諫的,有些做不得的事情,他們也會阻攔。

這金陵城是姓朱了,但是對不起,不是你朱一斗!

康茂才拿下了朱一斗爺仨,他衝進了船艙,很快又出來了,還有手下擡着一個箱子,快步到了張希孟面前。

“經歷請看,這裡怎麼封着一個給你的箱子?”

“給我的?”

張希孟閃目一看,上面的確有個封條,是要獻給張希孟。

“朱一斗,咱們貌似纔剛認識吧!你這又是哪一齣?”

朱一斗這才如夢方醒,渾身劇烈震顫,跪在地上的他,順着鬢角流汗。

“張,張先生!你,你就是張先生!”

這老傢伙簡直想抹脖子算了,他一心要巴結張希孟,結果張希孟來了,他還端着裝蒜,結果裝大了,把自己陷進去了!

想到這裡,朱一斗哭了,哭的是老淚橫流。

“張先生,我糊塗,我混蛋,我有眼無珠!這,這一箱子是我準備給大人的禮物……裡面有東坡之物,還,還有清明上河圖啊!求張大人饒命啊!”

張希孟驟然一驚,蘇東坡的東西,還有清明上河圖?

你拿這個考驗我?

張希孟只覺得自己的心被狠狠戳了一下,如果稍微等等,朱一斗知道自己來了,沒準,或許,大概這些東西就送到了自己面前!

那自己還會不會下手呢?

張希孟還沒等說話,康茂才就不屑大笑!

“經歷什麼沒有見過,清正廉潔,剛直不阿,又豈是這點破爛能收買的!來人,都封了,入庫!”

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七十章 好官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