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

江楠腦子暈乎乎的,她都不知道自己怎麼進入的考場,也不知道怎麼出來的,只是覺得學士院的樹真多,樹上的知了是真的煩人。

她拼命似的填滿了考卷,然後趕快上交,第一個逃出了考場……從考場出來,她突然笑了,過去的時候,她也看過一些女扮男裝,入學堂讀書,甚至參加科舉的戲碼。

但是戲文終究是戲文,不是現實。

一個女人,怎麼可能參加科舉考試呢?

就算學問夠好,本事夠大,也是斷然沒有機會的。

這一次的學士院考試,根本就是意外。

假如大哥的腿沒有受傷,他來參加,或許還能得到一個官做,自己是想也別想了,四處遊玩,好好看看金陵,然後就回家算了。

江楠索性放飛自我,到處遊逛,看看名勝古蹟,領略美食菜餚,她也沒什麼忌諱, 畢竟連考場那麼神聖的地方, 她都去了,剩下的還有哪裡能阻攔得住她?

幾天下來,江楠愣是胖了一圈,臉蛋都圓潤了不少。。

捫心自問, 再也沒有什麼事情能嚇到她了。

江楠完全無法想象, 圍繞着她,朱家軍的大人物們, 集體陷入了進退兩難。

前面張希孟就暢想過女子爲官, 但是說實話,哪怕是馬氏, 都覺得不太可能。

讓女人讀書識字,相夫教子, 這沒有問題, 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 那也不是讓女人當睜眼瞎。

高門大戶的夫人,必須知書懂禮, 明曉世事, 才能從容應付各種事情, 如果太過粗俗失禮,是會給丈夫丟人的, 搞不好都要被休掉。

但是讓女子出來做事,甚至入朝爲官, 這就完全不可能了。

哪怕前面舉行的科舉,錄取了好幾百人,也沒有一個女的。

因爲完全就沒有這個土壤。

不說層層阻力了,就說女人自身, 願意出來參加考試的, 敢拋頭露面的,又有幾個人?

所以一度連馬氏都不抱希望了, 她只是想辦個女學,讓女孩子讀書識字就算了。可誰能料到,偏偏就出來一個代替兄長的女糧長,而且她在繳納稅糧的時候, 還表現不錯, 是個有本事的女孩子。

馬氏聽到了這消息,立刻就給朱元璋施壓,甚至不惜跟老朱翻臉。

“無論如何,也必須讓她參加學士院考試, 不然,不然你就別上我屋裡睡覺!”

老朱遭到了無情威脅,“妹子,你就別添亂了,她一個女孩子,如何能當官?行不通的!”

馬氏呵呵冷笑,“有什麼行不通的?你分田的時候,女人也算了一份……我聽說了,這幾年不少地方,女人下地耕田,和男人也差不多了。女人有了田畝,也想讀書,也想上進,也要考功名!不偷不搶不靠施捨,憑着自己本事,考出來的功名,這也不行?重八啊!你可別忘了自己的志向,你不是要再造中華嗎?你不想一統天下,超越歷代明君嗎?難道你只當男人的皇帝,不當女人的皇帝?”

老朱被馬氏問得瞠目結舌,論起言辭犀利,他還真不如馬氏厲害。

見丈夫被問住了,馬氏又乘勝追擊,她一轉身,拿來了兩張大餅,擺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你嚐嚐,這兩張餅,有什麼差別?”

老朱苦笑,“妹子啊,這都是一樣的糧食,能有什麼差別?”

“怎麼沒有?這一張是男的糧長送來的,一張是女的糧長送來的!”馬氏毫不客氣道:“你說說吧,如果講不出來道理,那就要讓女人蔘加考試!”

面對馬氏的質問,老朱竟然有些恍然,他動搖了……沒錯,夫人說得好有道理啊!

如果女人確實有本事,能把事情做好,自己想廣攬天下賢才,可沒有人說女子當中,就沒有人才啊!

至少自己的夫人就是女中魁首!

老朱越想越有道理,他竟然自己想通了。

這纔有了學士院下令,要求江楠參加科舉。

而隨着考試結束,江楠第一個交上了卷子,她的考試卷就被封存,直接送到了老朱面前……朱元璋,馬氏,包括張希孟,李善長,全都被叫來了,審閱這張卷子。

等展開之後,入目盡是清秀的字跡,馬氏忍不住點頭,“好!”

其他人只是面色凝重,把卷子從頭瀏覽下來,等看完之後,大傢伙都不說話了,李善長甚至暗暗嘆息。

江楠的這份卷子,答得相當不錯……前面的詩詞名篇不用說了,中間的算學也全都正確,最後的一篇文章,是針對如何儲存糧食的,她也寫的條分縷析,觀點鮮明。

馬氏看過之後,大喜過望,誰說女子不如男?卷子擺在這裡,看你們怎麼說?

“張相,這,這次考試,爲什麼沒有經義文章?”李善長憋了半天,終於找到了問題,迫不及待問道。

很多人或許會認爲明朝是八股文的開端,甚至還會認爲八股文罪孽滔天……可事實上八股文是元朝出現的。

最初只是將科舉考試的題目限定在四書中間,要求老老實實,闡發經義,隨後又限定了文體格式。所謂的八股文,也不過是八個整齊的排比句罷了。

李善長拿此事質問張希孟。

“李相,這是針對糧長的考試,不是一般的科舉……考覈的內容限於實務和策論,也是情理之中。如果考什麼經義文章,反而是爲難這些糧長,李相以爲然否?”

李善長氣得翻白眼,他當然知道經義文章不合適,可問題是這次考試混進來一個女人,無論如何,也要把她擋在官場之外。

這第一個理由,就這麼被張希孟給化解了。

朱元璋更是直接道:“儒家經義這塊,就不要糾結了,前面張先生和你們都討論過,大宋亡國之後,儒家士大夫的路已經絕了,現在要走出新路,豈能還糾纏四書?李先生,你這是存心刁難,很不妥當!”

李善長無可奈何,連忙告罪。

但是他的腦筋快速轉動,想着應對的辦法。

老朱似乎想起一件事,“李先生,咱記得你說過,要給糧長重賞,至少是侍郎一級,咱沒記錯吧?”

李善長額頭冒汗了,“確,確實說過。”

這就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挖坑自己埋……李善長想擴充勢力,奈何出來這麼個女人,把一切都打亂了。

女人爲官,影響到的事情方方面面,從家到國,都會產生劇烈衝突,李善長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看到天翻地覆的劇變。

必須阻擋!

可問題是前面自己都說了,就算自己想食言而肥,朱元璋也不會答應。他思索再三,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一下子就有了把握。

“李先生,那咱現在就任命一個女侍郎,你看如何?”

“臣同意上位的安排。”

“同意?”老朱都嚇了一跳,不會是聽錯了吧?

“李先生,你真願意跟女流之輩,同殿稱臣?”老朱又追問了一句。

“願意!”李善長答應得更乾脆了。

老朱頓了頓,索性道:“既然如此,那六部可有空缺?讓這個江楠去吏部?”

李善長立刻道:“上位,吏部主管官吏任免,江楠不只是女流之輩,還年紀太小,又不瞭解各種情況,怕是沒法知人善任,優劣得所。”

老朱下意識點頭,“那,那禮部如何?”

“不可以。”李善長道:“上位,禮部主管祭祀大事,女子連家中祭祖都不能參與,如何能擔任大宗伯,管理一國禮法大事?”

老朱眉頭微皺,“那,兵部呢?”

“那就更不行了,兵部主管軍務,如何能讓一個女人蔘與其中?”

“刑部?”

李善長依舊搖頭,“上位,刑部是要和各種惡徒打交道的,要執法嚴明,動不動就砍頭流放,讓女人負責,未免不近人情。”

老朱眉頭越來越緊,“工部如何?”

李善長更搖頭了,“上位,工部負責大工程,可不只是在衙門裡坐坐,還要去地方探查,辛苦非常。不然可以問問賈老大人,女流之輩能不能承擔?”

朱元璋氣得笑了,“那就剩下戶部了!”

李善長略微沉吟,居然還是搖頭,“上位,戶部統管一國之錢糧戶口,責任至重,還要負責軍需糧草,更是不能馬虎。女人心思不夠成熟,思慮不周全,讓她們管戶部,只怕會貽誤戰機。”

一共六部,竟然都被否定了。

朱元璋似乎也察覺了李善長的用意,他輕笑道:“這麼說,都察院是唯一之選了?”

李善長猶豫片刻,再度搖頭,“上位,都察院監察百官,需要心思縝密,鐵面無私……更何況都察院盡是剛正不阿的名士,鐵骨錚錚的直臣,他們是萬萬不會接納女子的!”

六部加上都察院,大門全都關上了。

“李先生,你說過要給通過考試的糧長侍郎高位,以鼓舞人心,這是你說的,莫非你都忘了?”

李善長爲難道:“上位,這,這個江楠是女子啊!”

馬氏突然幽幽道:“女子?那女子的心,就不重要了嗎?”

李善長咬了咬牙,只能硬着頭皮道:“女子的確不合適爲官,沒有哪個衙門能讓她們進來……上位,未免人心浮動,臣斗膽懇請上位,收回成命!”

朱元璋黑着臉不說話,他直覺自己是對的,給有才學的女子一個機會,必定能收穫頗豐。可讓李善長一說,竟然沒有地方安排一個女人,簡直咄咄怪事。

老朱也無奈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一章 元末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十八章 不屈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