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

朱元璋和張希孟一起,仔仔細細,觀察了洪都城,看過之後,張希孟也多少理解爲什麼這座城池能創造奇蹟,甚至決定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命運。

作爲一座臨近贛江的富庶城池,洪都建城,使用了非常多的青石磚瓦,結構堅固異常。

雖然有八座城門,看似攻擊的點不少,防禦起來必須分兵,增加難度。但是每個城門都相當穩固,不用問,在裡面一定修了甕城。

再加上江水充沛,洪都的護城河足有三十丈!

這是一個讓人有點絕望的寬度,朱元璋攻城略地,哪怕是金陵,也沒有洪都這麼寬的護城河。

而且負責駐守洪都的還是天完的常勝精兵。

坦白講,如果陳友諒坐鎮,朱家軍真的沒有必勝把握。。即便陳友諒走了,想要拿下洪都也不容易。

“張先生,咱們的回回炮,可能打得到洪都城牆?”

“沒問題。”張希孟很乾脆回答,回回炮大放異彩的是襄陽之戰,彼時襄陽的護城河足有一百丈,而回回炮發射一百五十斤的彈丸,落到地上,可以入地七尺,威力之大,可見一斑!

而且如今的回回炮又是經過百年發展,賈魯也進行了多次改革, 無論威力, 還是射程,都更加強悍。

其實也正是出於對回回炮威力的認可,張希孟纔沒有急着鼓搗火炮。

這也不是說就不發展,實際上張希孟一直在讓工匠研究火器, 但是任何新的發明, 都需要一個不斷改良,走向成熟的過程。

火炮更是如此。

就拿火炮的材料來說, 初期青銅鑄砲, 效果肯定更好,但是青銅太貴了, 銅也是貨幣,名副其實的鈔能力, 打仗等於燒錢的完美案例。

朱家軍真的一點銅也沒有嗎?

自然不是的, 實際上銅陵就是產銅的重鎮, 還被冠以銅之名。

但是需要工匠,需要投入資源, 需要時間……而且別忘了, 銅陵挨着長江, 天完的水師又比朱家軍厲害不少。

解決不了安全的問題,就大規模開採銅礦, 萬一被襲擊了怎麼辦?

所以說一個國家發展的正常順序,永遠都是先解決安全問題, 有了打狗棍兒,才能考慮吃得更好,穿得更好。

如果順序反了,你手上的財富, 很可能就是別人的獵物。

天完陳兵長江中游, 氣勢洶洶,着實是心腹大患, 威脅太大了。

眼下的朱家軍還沒法在火器上大放異彩,不過所幸還有賈魯這種器械高手,足以憑着武器犀利,撼動眼前的堅城。

胡廷瑞在巡視城防的時候, 就發現朱家軍在城外修好了一圈圍牆之後, 竟然又挖掘壕溝,向着城牆方向推進。

“他們是想掘地道入城,當真是癡心妄想!”

胡廷瑞跟身邊人道:“我早就查看過來,洪都護城河這麼寬, 挖地不到三尺,就有水滲出來,想要掘地道,必定垮塌,他們是白費功夫,自取其辱!”

胡廷瑞信心滿滿,但是他還保持了冷靜,下令部下,嚴陣以待。

又過了幾天,胡廷瑞發現情況或許不對了。

朱家軍並不是挖掘地道,而是向上堆起了土丘。

難道他們是要起土山攻城?

“傳我的命令,把咱們在襄陽繳獲的回回炮拉出來,我要讓朱元璋知道咱們的厲害!”

所有的天完兵將,幾乎都跟胡廷瑞一樣,充滿了信心。

畢竟這兩年來,他們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天下無敵!

來吧,放馬過來!

就在朱家軍鎖城的第二十天,在洪都的東南角,兩個方向延伸開,一共八十架高達三丈的投石機,被放在了預先堆好的底座上。

巍峨的機械帶着十足的力量感,好像是兩排兇獸,虎視眈眈。

朱元璋滿身鎧甲,出現在了土丘之上,張希孟竟然也十分難得地配着寶劍,站在了朱元璋旁邊。

而在老朱的另一邊,則是朱文正和李文忠兩個,說來有趣,別的大將都不待見這些笨重的玩意,李文忠被塞到了砲隊,當了千戶。

朱文正也被硬調過來,當了指揮使。

其實朱文正的悲劇也跟朱元璋有關係,都怪他一時失了計較,把朱文正捧得太高,竟然讓他當了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事。

弄到了這一步,不出事纔怪。

張希孟在軍中,一直似有若無地壓着朱文正,年輕人不可太氣盛。

你要是實在嫌自己官小,我給你弄個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跑去六合縣駐守,給金陵當屏障去。

別擾亂軍中的人事安排,升遷序列。

老朱也明白張希孟的用意,而且朱標也出生了,他並沒有那麼急切提攜朱文正。但是不管怎麼說,作爲親侄子,老朱對朱文正的偏愛,還是掩飾不住的。

“文正,咱知道你小子想管騎兵,還私下裡抱怨,是張先生把你弄過來的……你小子就不要不識好人心了。今天你就能體會到張先生的苦心了。”

朱文正臉色微紅,也不只是羞的,還是怕的,他連忙道:“叔,那是小侄頭幾天胡說八道,這些日子訓練砲手,我早就知道了張相的好意。我就打算今天一顯身手,讓他們知道朱家軍的厲害!”

朱文正說着,又道:“叔父,你和張先生可以下去了,這裡交給小侄就是了。”

朱元璋微微一笑,“爲什麼?難道還有危險不成?”

朱文正道:“戰場上刀槍無眼,雖說城裡的回回炮多半打不到這裡,但是總要以防萬一。叔父,你還是和張先生下去,等着好消息吧!”

朱元璋沒搭理他,而是扭頭道:“張先生,你怎麼看?”

張希孟一笑,“還能怎麼看,自然是在這裡看了!元軍的回回炮,我還是清楚的……”

不待張希孟說完,突然就有破空之聲,大家急忙擡頭,只見一顆石丸劃過護城河,奔着張希孟這邊飛過來。

在距離張希孟他們還有十幾丈的地方,深深砸入了地下,竟然幾乎看到了石丸了。

所謂入地七尺,這個傳說不是假的!

坦白講,在飛過來的一剎那,張希孟的心是懸起來的,手腳也是僵硬的。

好大的膽子,竟然敢“投吸”,你們不講武德,好自爲之!

“還愣着幹什麼!”

朱元璋怒喝,“給咱狠狠打!”

朱文正渾身一顫,全神貫注,盯着遠處的洪都,舌戰春雷,一聲怒吼,“發射!”

士兵奮力揮刀,斬斷繩索,配重石塊迅速下落,足足一百八十斤的實心彈丸應聲騰空,帶着比剛剛猛烈數倍的破空之聲,砸向了對面的城牆。

一架投石機如此,其餘的盡數如此,只見鋪天蓋地的彈丸,帶着憤怒,飛躍過寬闊的護城河,重重砸在了城牆上。

轟然一聲,磚石炸裂,灰塵騰空。

還站在城頭的士兵只覺得地動山搖,一股強大的力量,震得他們站立不穩,幾乎摔倒。

親自督戰的胡廷瑞甚至驚訝地發現一枚巨大的石丸,越過了城牆,以一種無與倫比的氣勢,砸在了幾個士兵的中間。

其中一個被正中,直接沒了上半身,另外幾個也紛紛倒地,有人斃命,有人受傷,迸濺的鮮血落在了胡廷瑞煞白的臉上。

他伸出手,緩緩擦了一把,在眼前拈開,還帶着溫熱的血色告訴他一件事,只是稍微差了一點,城外的投石機是完全可以砸到他的頭上的!

怎麼會?

完全不合常理啊,朱家軍的回回炮怎麼比他們的還好?

胡廷瑞頭皮發麻,雖然想不通,但是卻不妨礙他大步後退,躲到了安全的地方。

其他的士兵更是跟見鬼了似的,狼狽逃跑。

從實際戰果來看,投石機的齊射並不算太大,只有一半不到的彈丸落在了城牆上,更有不到一半,將磚石砸裂,其他的就只是撣撣灰罷了。

至於砸死的士兵,更是隻有十幾個。

但是這已經足夠駭人了,洪都城裡的天完士兵,第一次意識到對手有了無可戰勝的力量,或許他們會輸!

一擊就把敵人的膽氣打掉大半,朱文正心花怒放!

他更加瘋狂大叫,“快,裝填,給我狠狠打!”

朱家軍這邊發瘋一樣升起配重的石頭,用繩索固定好,然後再裝上彈丸,準備第二輪的射擊。

而就在這時候,天完的兵丁竟然衝上了城牆,拼着老命,把他們的回回炮運下去,不得不說,這幫人的勇敢也是讓人歎服。

此刻留在城頭的任何東西和人,都會成爲朱家軍的戰利品!

還沒等他們將回回炮完全撤回,又一輪射擊到了,天完的士兵嚇得爹媽亂叫,撒腿就跑,再一次留下了幾具破碎的屍體。

從這一刻開始,朱家軍就開始穩定輸出,不斷轟擊洪都城牆。

也不知道是誰修得這座洪都城,絕對堪稱固若金湯,面對朱家軍的瘋狂轟擊,連續五天下來,竟然依舊屹立。

只是有些城牆磚已經成片脫落,在一些不易察覺的地方,出現了一些裂縫兒。

這就是城牆支撐不住的先兆,只要打下去,終究會敲開的。

城裡的士兵戰戰兢兢,每一刻都如臨大敵。

而今天的情況有點特別,臨近中午,朱家軍竟然提前半個時辰,停了射擊。

就在他們摸不清楚怎麼回事的時候,一股似有若無的香氣,隨着風,飄到了城裡。在朱家軍的炮兵陣地上,赫然出現了十幾口巨大無比的鐵鍋。

裡面滿是大快的紅燒肉,朱文正興奮大叫,“吃!使勁吃兒!紅燒肉有的是!吃飽了回頭給我狠狠打!”

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三章 書與畫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着!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