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

朱英揪着許璦,怒衝衝道:“你,你是上位任命的知州,你現在跑了,非但自己要死,全家滿門都要死!你知道上位的手段,足以讓你身敗名裂,生生世世,永不超生!”

許璦渾身顫慄,不自覺之間,額頭竟然冒出了冷汗。

對朱元璋的畏懼,暫時壓過了對陳軍的恐懼。

理智總算回來了一絲,但是稍微思量,許璦竟然更加害怕了。

朱文遜以副指揮使的身份,鎮守浮樑,手下兩個千戶,一個是李佑之,一個是王鼎,結果李佑之背叛,朱文遜和王鼎都被害死。

城中已經沒有武將,只能靠着毛還沒長齊的朱英,怎麼都覺得有些不靠譜。

“那個……公子,我死不足惜,你是上位義子,又是張相的好兄弟,萬萬不能有差錯。我拼着這條命不要,護送公子回去,向上位求援,到時候就算殺了我,也沒有怨言……”

“你閉嘴!”

朱英大聲呵斥,冷笑道:“許知州,你他孃的就別在我面前裝孫子,我大哥什麼沒教過我,你這是救我嗎?你是拿我當護身符,保你的狗命!”

許璦瞠目,被戳穿了心思,只能辯解道:“沒有,真的沒有……”

“不要說了,讓我想想,要怎麼辦?”

許璦傻傻盯着朱英,想要看這小子有什麼高招……哪知道過了好一會兒,朱英才道:“你知道我大哥是張希孟吧?”

許璦哭了,“公子,我就算不知道我爹叫啥,我也不能不知道咱們張相啊!實不相瞞,張相的文章,我都倒背如流,如數家珍!”

朱英冷笑道:“你既然這麼熟悉我大哥,你可聽說過,我大哥教訓官吏,做人要誠實!就憑你現在的舉動,我告訴大哥,讓他寫一篇文章,哪怕一千年以後,也有人罵你!”

許璦立時傻眼了……這可不是吹牛皮啊,孔子誅殺少正卯,這位成了千百年來旳壞蛋的代表,張希孟寫文章,罵過石抹宜孫,結果這家成了給元廷殉葬的小丑,又壞又蠢的代表。

萬一張希孟真的揮動大筆,給他也寫上,鬼知道會是什麼個結果。

所以說得罪朱元璋,只會讓你難受一百年,但是得罪張希孟,卻能讓你難受一千年。

所以……許璦老實了。

“公子,你有什麼打算,就趕快說吧,我都聽你的,再不決斷,我怕咱們都成了人家的俘虜了。”

朱英眼珠轉了轉,“我大哥說過,守城的關鍵就是人心,只要咱們不亂,敵人就很難有可乘之機,哪怕是文官,也能守住城池。你現在就傳令,要求城門緊閉,徵調一切青壯,隨時準備上城禦敵!”

許璦萬分不願意,也只能硬着頭皮答應,他正要走,朱英又把他叫住了,“你務必告訴所有百姓,我是張希孟的兄弟,我跟他學了一身本事,通天徹地,無所不能,有我在,就宛如張相在,知道嗎?”

許璦看了看一臉認真的朱英,略微呆了片刻,隨即用力點頭,趕快連滾帶爬下去了。

他走了之後,朱英摸了摸腦門,也全都是冷汗。

奶奶的,自己盼了這麼多年,一心要建功立業,可誰知大戰臨頭,還真是嚇死個人!

朱英到現在也不知道朱文遜到底是怎麼被暗算了,但他很清楚,如果稍微不留神,他就有機會去地獄好好請教了。

“大哥啊,我現在全靠你了。”

朱英在心裡拼命唸叨着張希孟的名字,彷彿這三個字,有什麼魔力似的。

事實證明,朱英還真賭對了。

在這個光景之下,最需要的就是安定人心,切莫出現混亂,不然只要幾個人就能輕取一座城池,比如張子明那樣。

而張希孟這三個字,還真有意想不到的用處。

在這幾年裡,張希孟制定了太多政策,撰寫文章,教化學生。

說句不客氣的,張希孟在民間,就和姜子牙、諸葛亮差不多了,有點成爲活神仙的架勢。

名師出高徒,跟着張相,怎麼也有幾分張相的本事,守城自然不在話下。

而且在浮樑州,張希孟還幹過一件事,一件很大的事情。

就是在這裡,張希孟落實了有關女子的政策……包括授予女人田畝,准許女人讀書,乃至讓女人爲官、

這一連串的策略歸結起來,就是在律法上,賦予男女相等的地位,從今往後,不光男人能頂門立戶,女人也能得到律法保護和尊重。

當時張希孟就和朱升等人辯論過,着重闡發了這項政策的好處。

女人佔了人口的一半,能把這股力量動員出來,可以產生的效果絕對翻天覆地。

而時至今日,這項政策,終於發揮了威力。

聽聞有敵人殺來,很多人倉皇之間,逃回家裡。

有上了年紀的,搬來水缸,堵住大門,又要關上窗戶,然後找個牆角躲起來。只要找不到,就算他們的運氣。

還有人打算帶着家人,趁着還能出城,趕快逃跑。

在這一片混亂之中,不少婦人挺身而出。

跑什麼跑?

往哪裡跑?

朱家軍給咱們分了田,准許女人出去做事,讓孩子進學堂讀書……咱們的房子是人家分的,吃穿花用,全都靠着朱家軍,現在遇到了危難,轉身就跑,還有良心嗎?

而且朱家軍要是敗了,我們還有這樣的日子嗎?

不行!

不能走,跟他們拼了!

男人們被妻子趕着,走出了家門,組成了民兵,開赴城門。

有些作坊的婦人,甚至也集結起來,她們拿着武器,也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上了年紀的人,用石塊,水缸,堵住門戶,想要裝死狗,捱過劫難。

可是不少婦人站了出來……躲什麼躲?

這房舍,田產,跟你沒有關係怎麼滴?

人家張相不是說過了,以前是和士大夫共天下,從今往後,上位和萬民共天下,這江山社稷也有咱們一份。

有人欺負到了咱們頭上,還能一縮脖子,當個王八嗎?

一些脾氣火爆的婦人,直接在街頭開罵了。

年紀輕輕,一身力氣,不保護家園,躲在家裡,當個烏龜,這樣的慫包,就算活着,也別指望有人嫁給你!

當一輩子光棍,受一輩子白眼吧!

那些封堵門戶的老人,面對此情此景,也害怕了。

誰也受不了指指點點啊!

“去吧,還能怎麼辦!把那幫該死的畜生都打跑了,不然別回來!”

就這樣,一條條的巷子,涌出來成百上千的青壯,他們拿着簡易的長槍,砍柴的大刀,鐵叉,木棒,涌向了城門。

面對着洶涌而來的人羣,許璦先是惶恐,莫非要找自己算賬?

不過他很快明白過來,這是要保護浮樑啊!

在看到了這麼多人之後,許璦慌亂的心,竟然安寧了不少。

還有這麼多百姓支持,我們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

朱英這時候也出來了,他看到了這麼多人,立刻意識到了人心可用。

雖然當初他年紀還小,但是朱英也知道戍守濠州的事情,不管敵人多麼強大,只要城裡人心不亂,應對得法,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而且只要撐住幾天,乾爹和大哥不會不管自己的。

短短時間裡,朱英竟然安定下來,往常那股子混不吝的勁頭兒又上來了。

管他是誰,反正小爺無所畏懼。

朱英到了城牆下的空地,對着所有百姓,朗聲道:“鄉親們,我是奉了吳王和張相的命令來的……他們早就知道了陳軍的詭計,派我過來。陳軍雖然狡詐,又有混賬王八羔子,屈膝投降。不過別怕,也用不着擔心。只要我們守住城池,要不了多久,大軍殺過來,就把他們全都消滅了,千萬不要怕,不要亂。告訴大傢伙,我可是張相的弟弟,跟了他這麼多年,把張相的本事都學個七七八八,對付陳賊,易如反掌!”

“現在就聽我的命令,立刻封存所有府庫和糧行,清點糧食,囤積物資。不許哄擡物價,不許囤積居奇。調集兩千青壯,沿着城牆內側,挖掘壕溝,預防城外的人偷襲。再有,準備守城器械,城裡所有兵卒,知州衙門的衙役,還有有過從軍經驗的人,都上城禦敵!”

朱英雖然年輕,但是幾條命令,很是果斷及時。

加上又扯着張希孟的大旗,還真就管用了。

浮樑的百姓聞訊而動,雖然還不免慌亂,也有人惶恐不安,但是整體上還保持着秩序和效率。

許璦看到這一幕,竟然滿臉羞慚,連個孩子都不如,自己還有什麼臉面活着啊,不就是一條命嗎!

拼了!

誰也料不到,短短的時間裡,朱英竟然讓城裡從混亂一團,變得井井有條。

也就在這個當口,陳軍殺到了。

李佑之騎在馬背上,手裡提着一顆血淋淋的腦袋,耀武揚威。

“城裡的人聽着,朱文遜死了,趕快開城門!”

朱英提着刀,立在垛口後面,注視着下方,沒錯,的確是朱文遜的腦袋。朱英暗暗咬牙,不管是誰,你害了朱文遜,都必須死!

李佑之耀武揚威,喊了好半天,見城上毫無反應,他也不耐煩了,這時候又從隊伍當中走出一個老者。

許璦揉了揉眼睛,立刻湊到了朱英身邊。

“公子,這人叫楊有福,是一個瓷器商,家資鉅萬,他的侄女嫁給了李佑之!”

一聽這話,朱英瞬間明白了怎麼回事……敢情是這貨勾結陳軍,害死了朱文遜。

朱英忍不住切齒咬牙。

楊有福竟然對着城上,大聲嚷嚷道:“漢王有德,愛惜百姓……你們趕快開城門,快點投降吧,不要負隅頑抗,自尋死路!都是浮樑人,家鄉人不騙家鄉人!”

朱英越發怒火三千丈,他扭頭之間,發現從武庫搬出來二十張大弩,他的眼前一亮。

“許知州,你去搭話……告訴他們,我們願意開城。”

“願意開城?”許璦嚇了一跳。

“對!就是讓他們過來……然後把他們都射成馬蜂窩!”

許璦一愣,隨後竟用力點頭,轉身之間,竟然多了幾分英雄氣魄……

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許加入華夏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