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

馮國用看着朱文正,心頭涌動再三……毫無疑問,讓這個上位的侄子去襲擊陝州,能鼓舞士氣,但同時一旦失敗,或者朱文正有了折損,後果更加嚴重,幾乎不是他能承受的。到底要如何決斷,確實是很爲難。

“馮大都督,事到如今,瞻前顧後還有必要嗎?”朱文正突然道:“此番決戰中原,百萬兵馬,朱文正不過是大明帳下一小卒,生死無關緊要。若是大都督狐疑不定,以致貽誤戰機,敗壞大局。到時候大都督不但誤了大明,更誤了天下,你又有何面目,面對千秋青史?”

馮國用怔了怔,突然道:“朱指揮使,我不是考慮那些!我只是想問你,憑着你,能去的成陝州嗎?”

朱文正呵呵一笑,“沒有人比我更合適了!”

馮國用再度遲疑,這時候郭興突然站出來,低聲提醒道:“大都督,他帳下盡是蒙古士兵!”

一句話,讓馮國用大吃一驚。他這纔想起來,朱文正所統帥的這一支兵馬,正是當初銅陵血戰倪文俊的蒙古俘虜……那一戰之後,老朱挑選了五千多人,編爲廣武軍,朱文正擔任指揮使。

也就是說,朱文正有着誰也比不上的優勢,他可以利用部下精通蒙古語言習慣,大膽穿插,迅速奪取陝州。

確實,沒有人比他更合適!

那奪取了陝州之後,又該怎麼辦?

“陝州城池不大,糧草不多,想要長久駐守,只怕不容易!”

這時候鄧愈站了出來,“大都督,陝州糧食雖然不多,但是渡過黃河,對面就是解州,那裡有鹽池,爲了供應鹽工吃穿花用,必定有屯糧。而且由於黃河阻隔,元軍守衛鬆懈。只要我們能迅速奪下解州,用最快速運輸糧草,返回陝州。固守兩三個月,沒有什麼問題,足以爲上位爭取時間,大破察罕!”

話說到了這裡,馮國用也沒法不動容了。

他沉吟再三,終於一揮拳頭,“好,就這樣吧!朱文正,你爲主將,鄧愈,趙德勝,你們給他當副手,一共點兵一萬二千人,分成十二個千戶,喬裝改扮,給我插進去,用最快速度,攻取陝州,積蓄糧草,應付元軍!”

三位大將聽到這話,竟然一起躬身,大喜之下,卻也是倍感壓力,心潮澎湃。

從嵩州等地出發,最近的也要三百里以上,而且中間山嶺河流橫亙,道路艱難,平時行走都很困難,更何況要急行軍,難度着實不小。

朱文正也只能命令部下,集體商議對策。

令人驚喜的是,在朱文正的麾下,竟然真有不少從陝甘出來的蒙古人,他們當年就在南陽等地,跟北鎖紅巾打過,很熟悉這一片的地形。

另外丁普郎又送來了二百多名北鎖紅巾的老人,其中竟然還有布王三的表弟。

昔日敵對的兩夥人湊在一起,竟然要一起擔任明軍的嚮導。

這事情怎麼看怎麼魔幻。

“朱指揮使,正因爲如此,我才相信,此戰咱們必勝!”鄧愈興沖沖道:“放眼天下,只有上位有此等心胸,能包容天下,總攬英雄!不論何人,都爲我所用。試問當年要是盡誅蒙古俘虜,何來今天的盛況?若非祭祀彭瑩玉,又何來丁普郎等人歸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纔是咱們必勝的本錢!”

朱文正深以爲然,用力頷首,卻又道:“其實提起了陝州,我還想到了另一位英雄,他堅守陝州一年多的時間,咱們打個折扣,至少要守半年。”

鄧愈稍微沉吟,卻也想到了朱文正所說,他突然一聲長嘆,“我,我想到了張相和湯國公的那番對話啊!”

這時候趙德勝也跟了過來,略微思忖,就喃喃道:“是啊,老祖宗何以蔭庇子孫?又能給我們留下什麼,無非是大好河山,還有面對危局時候的勇氣和方法……千秋史冊,就是我們生生不息的智慧源泉!”

朱文正目視着前方,突然回望手下將士,猛地抽出佩刀,“出發!”

麾下將士,立刻行動,這一支特殊的明軍,化爲十幾個小隊,在各自嚮導的引領下,果斷穿插,直撲目的地!

就在他們走後,馮國用立刻點了兩萬兵馬,押解着阿魯溫,大搖大擺,聲勢浩大,向着汝州而來。

這正是一明一暗的兩手。

藉着阿魯溫,吸引察罕的目光,讓他放鬆警惕,給朱文正爭取時間……這一場百萬人的大決戰,也就要徹底拉開序幕。

朱文正成功拿下陝州之後,馮國用就會揮軍攻擊汝州,並且威脅洛陽,給元軍制造壓力。

而這邊一旦爆發大戰,山東明軍也會在數日之內,以雷霆萬鈞之勢,前出濟寧,直取歸德府。

徐達統帥的八萬精銳已經向曹州集結,大戰一起,徐達就會領兵通過黃河故道,果斷攻擊儀封。

常遇春則是統御舟師,強攻歸德府,兩軍從黃河兩岸,併力西向,計劃在汴梁會師,同察罕決戰開封。

幾乎與此同時,毛貴率領一支整頓之後的山東紅巾,向北進發,阻止元廷的援軍,保護明軍側翼安全。

胡大海統領總預備隊,隨同朱元璋聖駕,作爲支援兵力,隨時出動,補充消耗,彌補疏漏……並且作爲最後的機動力量,決定此戰的勝負。

二十多萬的山東明軍,五六萬的南陽明軍,還有多達一百多萬的山東,江淮民夫,乃至兩三千萬人的大明百姓,從上到下,全都運轉起來。

龐大的戰爭機器,以最高效的方式,運轉起來。南陽,濟寧,應天,江州,武昌……乃至嶺南,無不如此。

贛江航道上,商船密集,從嶺南送來的精鐵,糧食,甚至是紅糖,一船一船,送往金陵,然後從金陵繼續轉運北上。

朱英在廣州已經站穩腳跟,並且開始發力。

在應天城,馬皇后也離開了皇宮,她親自前往各個作坊,檢查軍需鎧甲的生產,查驗糧食,去被服廠,查看軍裝。

尤其是去生藥鋪,去查看給將士用的金瘡藥。

一向溫和善良的馬皇后,在七天之內,連續砍了五個商人的腦袋,血淋淋的人頭,就掛在應天城牆上。

再有敢以次充好,貽誤軍機的,直接滅九族!

這位皇后的霹靂手段,讓所有人心驚肉跳。

包括刑部、大理寺,誰也不敢多說一句話,李善長都戰戰兢兢,整天在中書省,從早到晚,處理政務,有時候還要連軸轉。

誰都明白一個理兒,如果張相覺得你該死,那麼你未必會死,但一定會遺臭萬年,生不如死。

如果陛下覺得你該死,大概率或許會死,但是還有那麼一丟丟兒的可能,能夠活下來。

但假如皇后覺得你該死,你不但必死無疑,而且大概率還會遺臭萬年!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馬皇后的威懾力,約等於張希孟加上朱元璋的總和。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女人,也表現十分突出,一個是度支局的江楠,她奉命清查各地倉庫,覈實軍糧數額,在她手上倒下去的官吏,也超過了二十人。

另外就是韓秀娘,這個普通人家出身的女工,靠着自學通過商科考試的女官,由於在大庾嶺商關表現突出,調任應天稅務部,負責動員民間作坊,調集運力,支持後勤運輸。

韓秀娘短時間就籌集了三千艘大小船隻,徵調了二十萬頭牛馬,工作效率之高,簡直令人咋舌。

事到如今,中書省之下,再也沒誰敢小覷女官……別看她們數量不多,但是能殺出重圍,執掌權柄,都有點過人之處。

連帶着那些老官僚,也不得不賣力氣了。

如果只是單純一個衙門,一個官吏,他們做事,多少會有那麼一些驚掉下巴的操作,讓你感嘆人類的參差,物種的豐富。

但是當整個國家都運轉起來,兩千萬人,同心同德的時候,迸發出來的力量,卻是沛然如黃河之水,誰也無法阻擋。

後方的支持,如同滾滾巨浪,把一股股力量,送到了軍前。

察罕帖木兒很強,他手下的兵馬也不弱。但是他的勝算,真的不是那麼多了……

“阿魯溫,你看啊,察罕選了王保保當他的義子,日後繼承他的地位。你又是察罕帖木兒的親爹……你到底是不是親的啊?”丁普郎笑嘻嘻道:“我聽說察罕給自己取的漢名叫李察罕……你想想啊,你們家原來,有沒有姓李的?你會不會那什麼了?”

阿魯溫乾脆閉上眼,懶得多說一句。

無恥紅賊!

下作!

丁普郎卻是不願意放過他,繼續道:“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琢磨着,如果你能說實話,證明察罕是漢人,又或者,證明王保保也是漢人,那他們父子一起歸降就是了,根本不用打了,那多好啊!”

丁普郎頓了頓,又道:“只不過那麼對你有點不公平,兒子女兒,都不是你親生的,真是有點慘!不過沖着你的功勞,我們必定請求上位給你封個侯!”

“你,你無恥!”

阿魯溫氣得破口大罵,多少年的低血壓,算是讓丁普郎給治好了。

就在他們愉快交談的時候,察罕的使者到了,要求馮國用立刻放人。

“我們已經開拔渡河,撤去開封包圍,你們趕快放人吧!”

馮國用呵呵一笑,“你們是好幾十萬人,我們只有一個。你們撤走幾千人,就讓我們放人,這不公平!不如這樣,讓我們好好照顧老先生,把他養得白白胖胖的,每天讓他高高興興,身強體健。然後等你們撤走大半,我們這邊再找個吉日,齋戒沐浴,祭告天地,纔好把老爺子送回去!”

馮國用的話還沒說話,阿魯溫就突然大叫起來,“快,快接我回去!讓我回去吧!再多待一刻,我就要死了!告訴察罕,他要是不想要親爹了,就拖着下去,等着給我收屍吧!”

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三章 書與畫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